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邯郸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对邯郸市3个区(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邯郸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6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空巢老人(空巢组)和非空巢老人(非空巢组)各300例。通过调查一般社会学情况、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量表(SRSS)等情况,综合分析影响邯郸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空巢组和非空巢组ADL得分分别为(17.94±5.78)分和(19.42±6.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22,P=0.000)。非空巢组老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和总评分均高于空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巢组SF-36各维度和总评分均低于非空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空巢老人SF-36总分的主要因素有慢性病种类、家庭月收入、体育锻炼、SRSS评分、ADL评分、睡眠质量、文化程度、年龄和居住情况。[结论]邯郸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年龄、文化程度、睡眠质量、家庭月收入、体育锻炼、SRSS评分、ADL评分、居住情况等因素均是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唐山市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的因素,为提高空巢老人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唐山市常住社区的342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得分31.10分±7.68分,影响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能否承担治疗费用、获得健康知识途径。[结论]应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月收入等因素建立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有针对性地给予空巢老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泸州市城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为合理解决空巢老人健康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泸州市城乡空巢老人458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性格自评以及文体活动频率城市空巢老人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体活动频率、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农村空巢老人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巢老人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关注,应根据城乡空巢老人的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空巢老人自我价值感现状,探讨社区空巢老人与成年子女之间的亲子支持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年人自我价值感问卷、老年人与成年子女社会支持问卷,对河北省唐山市社区1 802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 802名老年人中有空巢老人1 019人,占56.5%;社区空巢老人自我价值感得分为(111.34±10.61)分,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关心程度的社区空巢老人自我价值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空巢老人自我价值感与亲子支持各维度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子女给予老年人物质支持及老年人给予子女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社区空巢老人的自我价值感有重要影响。[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关心情况、亲子支持均是社区空巢老人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子女给予老年人物质支持及老年人给予子女情感支持、物质支持、服务支持能有效预测社区空巢老人的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5.
周建伟  刘芳  黄仁建 《护理研究》2012,26(17):1552-1554
[目的]了解岳阳地区高血压病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资料问卷、遵医行为问卷对岳阳地区975名高血压病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生活质量加权平均分为(61.61±19.78)分,一般健康状况得分最低,社会功能得分最高;影响因素按照影响强度大小依次为社会支持、1年内是否因高血压病住院、遵医行为依从性、居住地、年龄、性别、慢性疾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血压控制情况。[结论]岳阳地区高血压病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政府、社区工作者和医院志愿者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尤其应重点关注高龄、女性、丧偶、文化程度低、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及农村高血压病空巢老人。  相似文献   

6.
社区空巢老人家庭伤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家庭伤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设计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对金华市478名60岁以上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量表由一般情况、生存现状和伤害发生情况三部分组成.结果 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年内家庭伤害发生率为17.0%,其中独居老人家庭伤害发生率为26.6%;伤害类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跌伤(65.3%)、烧烫伤(13.7%)、锐器伤(10.5%);发生伤害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不同年龄、健康状况、居住状态和有无慢性病的空巢老人家庭伤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巢老人发生伤害最相关的因素为是否独居、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独居、文化程度较高和健康状况较差的空巢老人更易发生伤害.结论 社区空巢老人的家庭伤害发生率较高,应成为家庭伤害防护的重点人群,尤其是独居老人;跌伤是空巢老人家庭伤害最常见的类型,预防跌伤是空巢老人伤害防护的重中之重;针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空巢老人伤害发生率较高,可采取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空巢老人的伤害防护能力;健康状况较差的空巢老人较易发生伤害,应完善社区服务改善健康状况,控制空巢老人的家庭伤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兰州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现况,为兰州市开展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6月—12月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兰州市608名空巢和非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兰州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2.6%,非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6.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兰州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在躯体角色、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6个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低于非空巢老人(P0.05),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非空巢老人(P0.05)。[结论]兰州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生活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因此社会、家庭应多关爱空巢老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宋伟  耿朝辉  于瑞丽  杨玲  钟玉杰 《护理研究》2012,26(34):3193-319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产生疑病倾向的相关家庭因素,为老年人疑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23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中疑病量表(Hs)、校正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的年龄、主观健康状况、子女个数、同居情况及家庭功能的情感介入能力是老年人疑病倾向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疑病倾向的发生与自身主观因素和家庭成员的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料现状,分析影响农村失能老人幸福度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体系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运用巴氏量表、幸福度量表调查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两个乡的失能老人。[结果]在参与调查的失能老人中,幸福度平均数为(21.95±14.85)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失能程度、文化程度、子女经济能力及年收入对失能老人幸福度得分有影响。[结论]提示相关部门应注重发挥家庭功能,丰富失能老人的生活,不断提升失能老人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对杭州市某农村城市化社区264名空巢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总分为(79.58±15.47)分,8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生理机能(85.68±16.91)分,其余得分排名依次为情感职能(85.35±32.43)分、生理职能(85.23±33.77)分、社会功能(84.47±18.12)分、精神健康(81.15±13.76)分、精力(77.42±12.61)分、躯体疼痛(76.31±14.62)分以及一般健康状况(61.06±21.67)分。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与子女关系、家庭平均月收入、经济状况、睡眠、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娱乐活动、慢性病患病情况在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睡眠、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娱乐活动、慢性病患病情况,共解释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总变异的60.3%。结论在为提高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而进行社区干预时,应充分考虑性别、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睡眠、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娱乐活动、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从而提高农村城市化社区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贾守梅  时玉洁  周浩  傅骏  吕斌 《护理研究》2007,21(35):3224-3226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闸北区抽调的4个居委会229名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以了解其焦虑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29名老年人中,63例有焦虑症状,患病率为27.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其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躯体疾病、宗教信仰、娱乐活动。[结论]上海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应引起政府、民政部门、医护人员及社区居委会及家庭成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一般资料问卷对什邡地区56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人口学资料与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密切相关;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保、慢性疾病对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立群  伍娟  向美娟  阳丽霞 《护理研究》2013,(32):3626-3627
[目的]了解湖南省望城县空巢老人情感及社会需求。[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望城县9个区206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人情感情绪状态欠佳,情感及社会需求广泛,绝大多数空巢老人希望生活安定(98.1%)、经常有子女探望(97.1%)、获得他人的理解与尊重(80.1%)等。[结论]针对空巢老人的情感及社会需求,家属、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措施,满足空巢老人情感和社会需求,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闫琳  陈先华 《护理研究》2013,(28):3114-3116
[目的]应用Hill的ABC-X模型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照顾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照顾背景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对武汉市195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照顾环境中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慢性病情况、家庭收入等因素和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照顾者的身心健康,也可以通过照顾负担产生间接影响;照顾负担是对照顾者身心健康有最强影响力的因素。[结论]影响照顾者身心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唐山市高龄失能老人的孤独心理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75岁及以上的老人,采用孤独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家庭支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筛选出失能老人1 664人,77.9%的高龄失能老人处于中等及以上孤独感水平,失能老人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非失能老人。文盲(OR=0.303)、轻度失能(OR=1.792)、无大便失禁(OR=4.368)、能够积极面对生活(OR=4.223)、经常与子女交流(OR=8.225)、居委会经常提供服务(OR=2.803)、子女从不采取老人意见(OR=0.026)、家庭支持低(OR=0.652)、社会支持低(OR=0.089)是高龄失能老人孤独心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老人失能发生率较高,高龄失能老人孤独感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上,高龄失能老人孤独感与文化程度、失能程度、大便失禁、能否积极面对生活、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15名住院空巢老人中,95名(82.7%)存在焦虑症状,32名(28.3%)存在抑郁症状。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住院空巢老人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经济压力和宗教信仰;影响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子女探视间隔时间以及既往职业等。结论: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者应根据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产生疑病倾向的相关家庭因素,为老年人疑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23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D中疑病量表(Hs)、校正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的年龄、主观健康状况、子女个数、同居情况及家庭功能的情感介入能力是老年人疑病倾向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疑病倾向的发生与自身主观因素和家庭成员的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111名空巢老人的躯体健康及功能状况、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状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ADL)完好者为73%,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完好者为27.9%。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居住状况、经济来源、自评健康状况、高血压、所患慢性病种类影响空巢老人的ADL,年龄、自评健康状况、所患慢性病种类、抑郁、家庭功能状况影响空巢老人的IADL。结论社区护理工作者应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东莞市石龙社区264例慢性病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为社区护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寻求社区护理服务的对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石龙社区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有26.3%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需要帮助他人协助完成,只有73.7%的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基本自理能力。[结论]26.3%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完成,因此必须针对老年人的这一特点,对其进行适当的社区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闸北区抽调的4个居委会229名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以了解其焦虑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29名老年人中,63例有焦虑症状,患病率为27.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其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躯体疾病、宗教信仰、娱乐活动。[结论]上海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应引起政府、民政部门、医护人员及社区居委会及家庭成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