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期间给予膨肺吸痰的效果。[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5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吸痰,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膨肺吸痰,并于每次吸痰后30min观察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阻力等呼吸功能参数变化,治疗前后肺不张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呼吸功能参数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膨肺吸痰法能够彻底有效排除COPD病人肺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增加气血交换,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吸痰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肺通气功能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气管切开早期采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浅部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法,对照组35例在气管切开早期采取常规吸痰法.分析两组患者在气管切开早期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早期血气分析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试验组动脉血压分压、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7例(20.00%)发生黏膜出血,对照组31例(88.57%)发生黏膜出血;试验组11例(31.42%)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23例(65.71%)发生肺部感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临床常规吸痰方法相比,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结合浅部吸痰的优化吸痰方式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早期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维持肺部正常通气功能,提高气道管理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韩月娥 《全科护理》2016,(7):722-724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于气管切开后行早期常规吸痰法处理,观察组在气管切开后早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浅部吸痰法处理。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预后及肺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黏膜出血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干预前改善,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浅部吸痰法能有效降低ARDS机械通气病人并发症,改善病人肺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吸痰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早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9月我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方法吸痰。观察组35例,采取改良吸痰法。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及早期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3d、第7d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黏膜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吸痰法可持续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优于传统吸痰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和浅部吸痰对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3例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和浅部吸痰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吸痰。[结果]观察组病人2次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分别为2.40分±1.52分、3.33分±1.80分,低于对照组的3.14分±1.04分、4.77分±1.93分(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50%,低于对照组的48.84%(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和浅部吸痰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能较好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和呼吸功能,降低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期间给予膨肺吸痰的效果。[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5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吸痰,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膨肺吸痰,并于每次吸痰后30min观察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阻力等呼吸功能参数变化,治疗前后肺不张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呼吸功能参数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膨肺吸痰法能够彻底有效排除COPD病人肺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增加气血交换,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分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护理,观察组依据按需吸痰指征行改良吸痰护理,干预1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氧分压(PaO 2)和氧合指数(OI)]及气管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血气指标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aCO 2低于对照组,PaO 2、OI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气管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良好,可更好地维持呼吸功能,减少气道黏膜损伤,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36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在扩张气管、祛痰治疗、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的吸痰管吸痰,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状况及治疗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于有创通气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及血气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有创通气,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吸痰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吸痰前后膨肺对人工气道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症人工气道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吸痰前后行膨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吸痰前PaO2、Sa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吸痰后PaO2、SaO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痰前后膨肺能改善吸痰导致的低氧状况,并能有效的防治肺不张,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危重病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重症医学科需要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策略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胸部X线下炎症吸收率及误吸、气管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胸部X线提示炎症吸收显效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59.0%(P0.01);观察组误吸、气管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对需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危重病人行集束化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刘均 《全科护理》2014,12(1):58-59
[目的]观察胸外科病人气管插管按需吸痰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胸外科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按需吸痰,比较两组的吸痰效果和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每天吸痰次数、气道黏膜出血比例、痰培养阳性率和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痰液性质、气道通畅、黏膜状态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舒适度、陪护心理反应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需吸痰可以减少胸外科病人的气管黏膜损伤,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升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留置套管病人采取常规护理与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干预方法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人按照病例入选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改进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在干预第3天、第10天、第14天各行1次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和观察。监测病人血氧饱和度及人工气道痰痂形成的例数(即痰液堵塞气管需更换套管次数)。[结果]改进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人工气道痰痂形成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可减少人工气道痰痂的形成,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吸痰过程患者SaO2值、HR的变化、肺部感染率、血气分析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情况等.结果 两组SaO2变化、肺部感染情况和血气分析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心率下降>20%例数、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能更好维持患者的氧合状态,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留置套管病人采取常规护理与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干预方法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人按照病例入选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改进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在干预第3天、第10天、第14天各行1次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和观察。监测病人血氧饱和度及人工气道痰痂形成的例数(即痰液堵塞气管需更换套管次数)。[结果]改进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人工气道痰痂形成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可减少人工气道痰痂的形成,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B)吸痰与浅部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案对ICU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排痰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处理。研究组给予FB吸痰与浅部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案。分析两组气管切开第1天、第7天肺通气及呼吸力学状态,比较两组气管黏膜出血、肺部感染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气管切开后第7天PaO_2、PaO_2/FiO_2显著高于照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第7天呼吸力学指标显著改善,Cdyn升高与WOB、RAW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气道黏膜出血与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吸痰方式比较,FB吸痰与浅部吸痰相结合的优化吸痰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通气状态与呼吸力学状态,提高气道管理质量,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6.
吴杰  易建华  李强  巴力  张茂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0):1042-1045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序贯治疗在创伤后肺不张中的作用.方法 按入选时间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每组各2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全身抗感染、化痰、湿化气管、拍背促进排痰、营养及支持治疗及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序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序贯治疗.结果 序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在血气分析、肺不张恢复率、超敏C-反应蛋白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第5天与第7天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序贯治疗能促进创伤后肺不张的恢复,加强肺部感染的治疗,改善氧和,改善肺功能,进而有利于严重外伤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龚世凤 《全科护理》2013,11(23):2118-2119
[目的]探讨分步吸痰法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组采用分步吸痰法。比较两组病人的日吸痰次数、吸痰效果、气道黏膜损伤、不同时间肺部感染、吸痰前和吸痰后5 min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日吸痰次数减少,且对气道黏膜损伤小,吸痰后Sp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步吸痰法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中,吸痰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吸痰法,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吸痰法与气管插管内吸痰法对ICU重症患者临床疗效与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39例)和观察组( B组,41例)。 A组患者采用常规吸痰法,B组采用气管插管内吸痰法。比较两组患者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血气指标,治疗护理7d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1天两组患者PaO2、PaCO2、PaO2/FiO2无明显差别,第3天B组PaCO2较A组明显升高(P<0.05),第5天、第7天B组PaCO2、PaO2/FiO2均较A组升高明显(均P<0.05),两组PaO2的差异不显著。 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 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气管插管内吸痰法在维持肺的正常通气功能方面有独特优势,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气管切开行吸痰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_2)、氧合指数(Pa O_2/Fi O_2)分别为(108.8±32.5)mm Hg、(322.4±112.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5±29.1)mm Hg、(270.5±8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为(37.1±5.0)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4±7.0)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14%(3/42),4.7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中,可有效促进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患者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时不同插管深度的吸痰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肺切除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吸痰管插入遇阻力后上提0.5~1.0 cm ),观察组采用浅深层吸痰法(吸痰管超出气管插管或套管末端≤2.0 cm)。观察两组患者吸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BP、HR、PaO2、TV的增加值、Raw下降值和吸痰间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及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痰痂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肺切除机械通气患者给予气管内浅层与常规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别,而浅层吸痰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