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融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五年制高职护生100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融合P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理论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融合PBL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循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在全日制本科护理学专业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试验研究,整群随机抽取全日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随机分为观察组(n=55人)和对照组(n=51人),观察组实施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及课程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课程考核成绩略高于对照组。[结论]TBL运用于本科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民族高校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民族高校2010级~2012级本科护生10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3人),两组临床见习分别采用Semina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沟通能力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评估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见习结束后,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表和Seminar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98.2分±20.7分)和沟通能力(66.0分±5.1分)评分高于对照组(183.7分±14.6分、63.8分±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成绩(78.2分±8.4分)高于对照组(72.5分±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Seminar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法,适用于民族高校本科护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级护理专业1班护生48名为观察组,2班护生48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技能教学,观察组采取Seminar教学。最后通过技能考核,护生问卷调查,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量表及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Seminar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Seminar教学法能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应用于外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方法]将2005级护理本科学生83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3人和对照组40人,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模块教学法.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中文版)及考试成绩评估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开放思维和求知欲评分及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模块教学法其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应用于外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方法]将2005级护理本科学生83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3人和时照组40人,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模块教学法。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中文版)及考试成绩评估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开放思维和求知欲评分及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模块教学法其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综合急救技能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抽取我校2014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123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3名和对照组60名。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理念下的案例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情况。结果试验组平均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训练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培养其循证护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基础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2010级40名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观察组护生采用基础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分组时及课程结束时分别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测评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分组时,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时,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系统化能力和自信心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础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法能有效促进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化、科学化的耳鼻喉科护理实践教学路径,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逐步建立临床护理思维。[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5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54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名。观察组采用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带教法。在耳鼻喉科实习结束前2d进行考核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技能及学习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路径教学法,综合了路径教学与护理程序的优势,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培养和发展了护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锻炼了护生的临床决策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培养符合现代护理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促进护生临床能力的提高。[方法]对2012年入院实习的50名护理学专业普教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进行改革,列为教学改革组;将2011年入院实习的50名实习生列为传统带教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法实施教学。两组实习时间和实习大纲一致,比较两组护生护理教学查房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教学改革组护生的护理教学查房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都较传统带教组好。[结论]本教学内容、方法、管理的改革措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张璐  李萌 《护理研究》2015,(8):956-957
[目的]评价基于团队的学习法(TBL)融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名外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BL融合PBL组(观察组)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组(对照组)。观察两组考试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考试总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TBL融合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2.
马国平  牟英君  张艳  罗霜 《护理研究》2012,26(26):2490-2491
[目的]把循证护理引入护理教学中,构建以培养护生循证能力和循证思维的循证护理教学体系。[方法]根据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对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循证护理教学体系,将我校2010级100名专科护生从入校开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实验组按照循证护理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体系进行教学。两年教学期结束时,通过客观成绩比较和问卷调查,了解循证护理教学体系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循证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教学能够提高护生学习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模拟病人(ECS)情景教学在急重症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名有急救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人,观察组使用ECS情景教学进行急救综合技能的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急救综合技能的培训。比较两组护生急救护理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测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理论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S情景教学可提升护理教学效果,提高护生急重症综合护理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护生对肝癌病人术后并发症观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6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分为10组进行轮转,对每轮转组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并对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在寻求真相、系统化、评判思维的自信心及求知欲4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核、病例讨论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对护生进行临床带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郑丹  夏立平 《护理研究》2013,(27):3052-3053
[目的]探究《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的开设对护生评判性思维和临床综合素质及技能的影响。[方法]将护理专业5个班级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92人与对照组135人,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开设《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结果]《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开设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课程开设后寻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CTDI-CV总分与开设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病例分析成绩与护理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的开设对培养护生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病例分析能力、护理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法对高职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急救护理方向)1班54名学生为对照组,2014级护理(急救护理方向)2班56名学生为观察组。对照组急危重症护理实训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高仿真模拟教学法。实训教学前及教学后1个月对两组学生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SCE)及评判性思维量表(CTDI-CV)进行测试,比较测试结果。[结果]实训教学后1个月观察组学生护理评估、护理操作技能、沟通、病例分析、健康教育得分及CTDI-CV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仿真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岗位胜任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但在教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级护生112人随机分为两组各5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及教学效果评价进行效果测评。[结果]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以上的观察组护生认为新的教学法案例设计合理,能促进课堂预习、增强自学能力、加强学科间联系、增进知识理解、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效率。[结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峰  卢玉仙  徐莉 《护理研究》2014,(35):4464-4465
[目的]探讨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护生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授课,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观察组护生对新型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88%护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92%护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文献自主学习能力,94%护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文献检索能力;观察组护生的主观题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P0.01)。[结论]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用于外科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峰  卢玉仙  徐莉 《护理研究》2014,(12):4464-4465
[目的]探讨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护生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授课,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观察组护生对新型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88%护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92%护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文献自主学习能力,94%护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文献检索能力;观察组护生的主观题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护生(P〈0.01)。[结论]以循证护理为依托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用于外科护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在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5年4月来本科实习的80名护理大专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查房模式,观察组采用三级护理查房模式,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三级护理查房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