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年化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渐成为髋关节疾病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重建髋关节功能,解除关节疼痛,使老年患者获得一个无痛、能够活动的关节,提高其生存质量。然而仍有绝大多数的老年患者,尤其伴有关节疾病的患者,虽然关节疾患已经对其生活、工作,甚至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其仍然一如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65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血组81例〔血红蛋白(Hb)维持在8~10 g/dl〕,开放性输血组84例(Hb维持在10~12 g/dl)。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手术时间、围术期Hb浓度、术中输血量、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及POD发生率,并分析PO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比、手术时间、ASA分级、术前Hb浓度、预计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伤口感染率、PO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开放性输血组相比,限制性输血组红细胞输注量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受教育年龄9年、ASA分级≥Ⅲ级、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3分及术中输血量500 ml是POD的危险因素。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POD无明显影响,但可减少用血量,因而限制性输血策略对此类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决中老年髋关节疾病终末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之一〔1〕,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髋部的疼痛,保持关节的稳定以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研究表明合理的康复训练能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康复〔2〕。本研究将个体化康复治疗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血策略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骨科住院部收治的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输血策略将患者分为限制性输血组和开放性输血组,各71例。限制性输血组当Hct30%,Hb70 g/L时进行红细胞输注,维持70 g/L≤Hb100 g/L;开放性输血组当Hct30%,Hb100 g/L时进行红细胞输注,维持100 g/L≤Hb120 g/L。比较临床指标(输血率、输血前后Hb水平,平均输血量和住院时间)、输血反应、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参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参照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制定的健康调查表(SF-36)评定生活质量。结果限制性输血组输血率为7.04%,明显低于开放性输血组的30.99%,P0.05,限制性输血组输血前后Hb明显低于开放性输血组,平均输血量明显少于开放性输血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性输血组,P0.05。两组输血后Hb水平较输血前明显增高,P0.05。限制性输血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性输血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输血组HSS评分和SF-36评分明显高于开放性输血组,P0.05。结论限制性输血策略有利于明显降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输血率,减少输血量,降低输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联合中医康复疗法对老年股骨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ANFH老年患者74例行数字标注双盲法电脑随机性分组,对照组37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处理;观察组37例,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疗法干预;持续随访观察12个月,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干预之后,ANFH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评分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其中两组术后3个月内疼痛、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疼痛、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干预1、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联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老年ANFH疗效确切,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利用中医康复在老年患者的优势,减少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6.
正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多应用于中老年人群中,髋臼破坏严重诱发炎症感染因增龄性髋关节退行性改变,造成髋关节疼痛严重,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正常工作~([1])。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由于中老年患者机体存在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凝血机制的退化~([2]),胶原蛋白是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纤维结缔组织,是具有弹性的可吸收的组织,将胶原蛋白提取后制成医用的胶原蛋白海绵填补关节腔空隙以达到止血凝血的作用,笔者采用胶原蛋白海绵对髋关节置换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佳镇痛方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0例。镇痛方案:A组采用0.6 mg/kg地佐辛,B组采用0.3 mg/kg地佐辛联合1.0μg/kg舒芬太尼,C组采用0.3 mg/kg地佐辛联合1.5μg/kg舒芬太尼,D组采用0.3mg/kg地佐辛联合2.0μg/kg舒芬太尼。记录患者手术后1 h、4 h、8 h、12 h、1 d以及2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总量,补用镇痛药物患者的例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的总量和补用镇痛药物患者的例数最少;C和D组患者在术后1 h、4 h以及8 h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A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恶心、出汗、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C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0.3 mg/kg地佐辛联合1.5μg/kg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袁杰  石天  罗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43-5044
库存血液与新鲜血液比较,许多成分发生了变化,使用CPD血液保存液2℃~6℃保存的血液有效期为21 d,有效红细胞仅占输注红细胞的80%,保存时间越长,血液pH、K、Na、Cl、氨及乳酸变化越明显[1],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呈退化状态,大量输血后,有可能出现内环境的紊乱情况,本文拟观察老年患者输血前、中、后生化指标及血气结果变化,旨在研究大量输血对老年患者生化指标及血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围手术期输血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作用及对预后影响,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回顾我院近5年资料完整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252例,临床观察,围手术期输血与未输血对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输血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012-06-2016-12首次诊断的84例MM患者根据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42例)和非输血组(42例)。观察各组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输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比非输血组患者低。输血组患者硼替佐米的使用率更高。单因素分析中采取输血的患者PFS更低;年龄、ISS分期、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血清β2-MG、血清钙和沙利度胺药物的使用是OS和PFS的共同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分析,高龄(≥60),高血清钙(≥2.75mmol/L)是影响MM患者OS的危险因素,高血小板水平(≥100×109/L)和沙利度胺药物的使用是OS的保护因素。Ig分型和沙利度胺应用是MM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输血不是MM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沙利度胺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OS和PFS。输血不影响MM患者的PFS以及OS,不是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CH)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HH+CH组和CH组,每组53例。AHH+CH组手术前以30ml/min的速率经中心静脉输入6%羟乙基淀15ml/kg,同时以MAP基础值的70%为指标,给予硝酸甘油(0.5~5.0)μg·kg-1·min-1持续静脉输注行CH。CH组按照AHH+CH组方法进行CH。记录2组术中尿量、出血量和异体血输注量。记录2组术前即刻(T0)、CH后30mim(T1)、血压恢复正常时(T2)、术毕(T3)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率(HR)。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T_0、T_1、T_2、T_3、术后4h(T_4)、术后1d(T_5)时2组血浆cTnI水平。结果:(1)与CH组比较,AHH+CH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及异体血输血量明显减少(P0.05)。(2)与T0比较,T_1、T_2时CH组MAP降低(P0.05),T2、T3时AHH+CH组CVP增高(P0.05),T3时CH组CVP增高(P0.05);T_1、T_2时CH组HR增快(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CH组T_1、T_2时MAP、HR与AHH+C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不同时间点及组间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明显心肺疾患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AHH与CH联合应用可节约血液资源,增加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对ICU创伤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21年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ICU的严重创伤大输血患者。所有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通过K-M生存曲线分析判断患者的预后。结果 最终有268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年龄把患者分成观察组(年龄≥60岁)和对照组(年龄<60岁)。2组患者性别比例、入院生命体征及严重度评分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输注量及入院当天的输液总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中位时间为27.0 d,住ICU中位时间为9.0 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中位时间为21.0 d,住ICU中位时间为9.0 d。入院28 d,观察组患者中死亡17例(43.6%),对照组中死亡68例(29.7%),2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 老年创伤大输血患者并不多见,受伤机制相对单一,与年轻人相比,在没有严重合并症的干扰下...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日趋显著,老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数量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髋关节置换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和复杂,如老龄患者身体状况,骨质的条件,假体的选择都不同于年轻患者.Khuri等[1]调查发现,约20%的老龄患者在行髋关节手术后至少出现一项并发症,3%左右的老龄患者在手术后30 d内死亡.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收治11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0岁以上老龄患者,进行系统随访,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输血指征对重症监护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开放性输血和限制性输血对重症监护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症监护病人随机分为开放性输血(Hb<100 g/L作为输血指征)和限制性输血(Hb<70 g/L作为输血指征)两组,观察患者预后、死亡率等方面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死亡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衰竭器官数量、55岁患者死亡率、APACHEⅡ评分≤20患者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重症感染发生率、肺水肿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人在Hb降至70 g/L时再输入红细胞,并将血红蛋白浓度维持在70~90 g/L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混合髋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体会和治疗结果。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64例老年患者(年龄7181岁),随访平均36个月。男35例,女29例,行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0例,非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2例,混合髋关节置换22例。对手术并发症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术后疗效采用Harris的评分标准评价体系,X线参照Amstutz的分区方法对假体稳定性比较。结果全部随访患者中,有1例出现脱位,12例出现假体松动,2例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水泥组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55.1±1.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8±3.1)分,优良率90%;非骨水泥组从术前平均(53.21±2.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1.3±2.8)分,优良率90.9%;混合髋组从术前平均(54.42±2.1)提高到术后平均(93.6±3.3)分,优良率100%,混合髋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混合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Amstutz的分区方法发现髋臼侧3区有5例松动、2区有1例,股骨侧1区有2例、6区有1例、7区有7例,混合髋组假体稳定性最好。结论人工混合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安全和最佳疗效的输血,除熟练的临床护理与条件良好的血库外,临床医生对患者的治疗需要什么血液成分、有可能产生什么危险和并发症以及副反应的处理等应了如指掌外,尚需考虑患者的生理条件,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输血,应倍加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微创治疗策略对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和预后影响差异,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20年11月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292例,根据患者微创治疗方案分为A组144例[神经内镜(或显微镜)下皮质穿刺行血肿清除术]和B组148例(早期微创穿...  相似文献   

20.
姚鸣华 《实用老年医学》2014,(4):294-295,298
目的分析电解质紊乱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165-2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电解质,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低钠血症者30例(37.5%)。不伴低钠血症组、低钠纠正组与低钠未能纠正组肺炎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重症肺炎伴低钾血症者共48例(60.0%),低钾纠正组与低钾未纠正组肺炎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重症肺炎常合并电解质紊乱,常规检测电解质,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紊乱能明显提高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