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可移动U型头架在肩关节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病人94例随机分成试验组46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用原始头架进行体位摆放,试验组使用改良后的U型头架摆放体位,比较两组病人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值,手术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及病人术后头颈部舒适度。[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与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医生对体位的满意度及病人术后头颈部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可移动U型头架应用于肩关节手术体位摆放,是一种既简便安全、舒适,又便于手术操作及麻醉管理的肩关节镜手术体位摆放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制连接套管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4例卵巢肿瘤腹腔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连接套管连接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布粘贴固定连接,比较两组连接效果。[结果]两组中心静脉置管与引流袋连接处渗漏情况、更换引流袋间隔时间、舒适度评分、更换引流管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连接套管连接不易移位、脱落,能确保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引流液渗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制连接套管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4例卵巢肿瘤腹腔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连接套管连接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用胶布粘贴固定连接,比较两组连接效果。[结果]两组中心静脉置管与引流袋连接处渗漏情况、更换引流袋间隔时间、舒适度评分、更换引流管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连接套管连接不易移位、脱落,能确保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引流液渗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冯小玲 《全科护理》2013,11(13):1213-1214
[目的]探讨自制悬挂支架在颅脑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78例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手术后将封闭式引流装置的引流袋悬挂于病人床栏上,观察组将引流袋悬挂于自制悬挂支架上。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调整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调整引流袋高度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外科中应用自制悬挂支架,可降低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调整引流袋高度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新手术体位在腹膜后腔镜肾盂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施腹膜后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的32例病人按手术时间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试验组病人采用新式的一次性体位安置,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侧卧位转平卧位安置方法。监测两组病人安置体位前后的有创血压、心率,评价术野暴露情况,记录手术时长,以及病人术后舒适度和皮肤情况。[结果]两种体位下手术均能顺利完成,体位安置后试验组血压升高,对照组血压下降(P0.05);两组心率均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手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野质量和压疮发生率无差异。[结论]腹膜后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采用改良后的新式体位,减少了术中由侧卧位向平卧位的转换过程,减少了重新消毒铺巾的步骤,减少了手术物品清点的次数。可节省医疗资源,加快手术时间,优化手术流程,减轻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须条状Y型引流管在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效果。[方法]将13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单腔硅胶引流管裁剪成须条后置于腋窝处引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套入一段经裁剪的输血管后,将须条状的硅胶引流管放置在腋窝处,输血管沿皮瓣下缘至胸骨旁放置,呈Y字型引流。观察两组引流量、皮下积液发生率、皮瓣坏死发生率、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总量、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发生率、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病人使用自制须条状Y型引流管引流可充分引流创面渗液,效果较单一须条状硅胶引流管好,能有效预防及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制一体式选择性充气体位垫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眼内压(IOP)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术中使用自制一体式选择性充气体位垫,对照组术中使用改良截石位,比较两组病人全身麻醉插管后5 min(T0)、气腹及体位调节后10 min(T1)、60 min(T2)、120 min(T3)、气腹结束时(T4)、气腹结束恢复平卧位后5 min(T5)IOP、CV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的差异,同时比较病人的舒适度和手术医生对腔镜手术视野的满意度,以及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T1~T3时间点的IOP、CVP、PET(CO_2)均显著高于于T0、T4和T5(P0.05),T3的IOP、CVP、PET(CO_2)显著高于T2(P0.05),T2又显著高于T1(P0.05);两组病人T0~T5时间点的PET(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4~T5时间点的IOP、CV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T1~T3的IOP、CV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骶尾部压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医生对腔镜手术视野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一体式选择性充气体位垫可明显降低病人术中IOP、CVP,且操作便易,术野暴露好,病人舒适度高,更能有效防治病人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杭寒皎 《全科护理》2012,10(6):481-482
[目的]改进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术后复苏病人术前护理流程,减少意外拔管发生。[方法]选取入住综合ICU的术后病人3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术前护理方法。在病人复苏成功转回普通病房后进行意外拔管发生率调查。[结果]观察组意外拔管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使用改进后的术前护理流程,能明显改善常规术前护理中的不足,有效减少意外拔管发生率,避免给病人增加伤痛。  相似文献   

9.
林小燕  苟菊香  蒋义雪 《护理研究》2013,(27):2999-3000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的拔管指证。[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科行乳腺癌手术的病人200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拔管指证是安置在胸壁的1根引流管引流量持续3d小于10mL拔管,安置在腋窝的1根引流管引流量持续3d小于5mL拔管;对照组拔管指证是两根引流管引流量相加持续3d小于20mL拔管。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拔管时间,拔管后皮下积液发生例数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乳腺癌病人术后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观察组拔管指证使病人术后拔管时间延长,但是可以明显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例数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李敏 《全科护理》2012,10(11):968-969
[目的]探讨自制约束手套预防重症监护室(ICU)病人意外拔管的效果。[方法]将200例ICU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约束带进行约束,观察组采用自制约束手套进行约束。[结果]观察组235例次置管中,意外拔管4例次;对照组237例次置管中,意外拔管17例次。观察组意外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约束带比较,自制约束套材质较厚,有较大的受力面积,病人不易触及导管,降低了病人意外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周莎莎  张伟  凌晓红 《护理研究》2012,26(36):3379-3380
[目的]通过体位改良并配合自制体位垫的使用,预防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的发生。[方法]将86例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术前给予传统甲状腺体位垫进行体位锻炼,术中采取常规颈过伸体位;实验组41例,术前采用自制甲状腺体位垫进行体位锻炼,术中取头低足高位。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对照组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程度也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本研究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使用自制体位垫进行体位锻炼并配合术中体位的调整,可降低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减轻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陆静  沈耀英  徐娟  顾志英 《全科护理》2011,9(21):1937-1938
[目的]探讨自制多功能体位支持垫应用于乳腺癌病人术后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如:枕、衣物等支撑物;观察组用自制多功能体位支持垫用于病人术后的体位护理。[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多功能体位支持垫用于乳腺癌病人术后的体位护理优于传统方法,效果显著,病人舒适满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一体式选择性充气体位垫在颈过伸手术体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全身麻醉甲状腺手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颈过伸手术体位,观察组采用自制一体式选择性充气体位垫摆放体位,取个性化颈过伸手术体位,比较两组病人体位摆放前、摆放后半小时、恢复平卧位后即刻的血压、心率变化,比较手术时颈过伸时间及术后24h病人颈过伸体位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医生对手术体位的操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摆放体位后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过伸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24h病人颈过伸体位导致的并发症(除眼部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医生对两种手术体位的操作均满意。[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自制一体式选择性充气体位垫,能缩短手术颈过伸时间,降低术后体位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简化护士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4.
陆健 《当代护士》2014,(8):119-120
目的:探讨 R 型翻身枕与自制翻身单在 ICU 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ICU 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 R 型翻身枕与自制翻身单进行翻身,对照组采用传统翻身法,比较2组翻身所用时间、参与翻身的护士主诉、翻身过程中心率、血压波动情况、舒适度、皮肤损伤率以及翻身后体位固定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翻身时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小,舒适感增加,皮肤损伤发生率少,体位固定佳;护士耗时少,做功少(P <0.05)。结论使用 R 型翻身枕与自制翻身单能更加快速有效节力安全的协助患者变换体位,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皮肤。  相似文献   

15.
邱广平 《全科护理》2014,(10):922-92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病人经口气管插管安全、有效、舒适、牢固的固定方法,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方法]将60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型固定器固定,对照组采取传统法固定。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固定的效果、意外拔管率、以及病人的耐受程度。[结果]观察组使用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在操作时间、固定效果、管道移位、意外拔管、病人的耐受性等方面优于传统固定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固定法比较新型固定器安全、舒适,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注射亚甲蓝500mL袋装盐水在甲状腺手术体位中的应用。[方法]将240例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传统沙袋在甲状腺手术体位中应用于固定头部,观察组128例采用注射亚甲蓝注射液500mL的袋装盐水。比较两组病人舒适度、体位垫固定牢固情况、术野暴露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体位摆放时的病人舒适度和体位垫牢固度、术野暴露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亚甲蓝注射液的500mL袋装盐水在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使用简单方便、体位摆放固定且提高了病人舒适度,效果优于传统沙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多功能体位支持垫应用于乳腺癌病人术后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如:枕、衣物等支撑物;观察组用自制多功能体位支持垫用于病人术后的体位护理.[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多功能体位支持垫用于乳腺癌病人术后的体位护理优于传统方法,效果显著,病人舒适满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芦雅琳  卢天喜  李姣红  吴赛芬 《护理研究》2008,22(33):3052-3054
[目的]探讨颅脑硬膜下引流术后应用无空气闭式引流袋阻止气颅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硬膜下积液引流术病人按手术后引流管连接不同引流装置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例术后引流管末端接上无空气闭式引流袋,对照组病例术后引流管末端接无菌纱布包裹瓶口的近似开放式无菌消毒瓶.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术后2 d~7 d CT结果是否出现气颅.[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气颅的发生,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一次性灭菌袋行闭式引流代替开放式消毒瓶,病人气颅发生率及相应并发症明显减少,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病人康复质量及临床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兰天  高淑林 《护理研究》2014,(15):1841-1842
[目的]观察自制蝶翼型胃管固定器预防胃管滑脱的效果。[方法]将73例脑血管病伴吞咽困难病人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观察组使用自制的蝶翼型胃管固定器固定法。[结果]使用蝶翼型胃管固定器固定胃管的病人非医疗性拔管率的降低及舒适度、心理压力、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自制的蝶翼型胃管固定器可有效降低胃管滑脱率,增加病人舒适度,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有效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李小卉 《当代护士》2014,(1):122-123
目的 探讨引流袋更换频率对开颅术后脑室引流患者的影响,以预防潜在的并发症.方法 将颅脑术后安置脑室引流管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名.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每日更换引流袋,观察组则在引流管未堵塞的情况下不每日进行更换.比较2组平均拔管时间及10d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拔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未发生堵管的情况下,引流袋不必每日进行更换,此法经济方便,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护理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