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后的干眼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的异常弓l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患者常感觉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及眼疲劳等,Schirmer试验、BUT试验检查异常。  相似文献   

2.
干眼症(dry eye)是由泪液低分泌或其他原因引起泪膜异常而发生眼表上皮干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目前公认的干眼症是以液性泪液产生减少、黏液分泌异常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膜液性成分的绝对和相对缺乏、眼表泪液分布异常、泪液蒸发增加为共同特征的综合征。可导致严重的眼表疾病,包括角膜表面磨损、丝状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等并发症最终导致角膜混浊和视力丧失。对干眼症的诊断与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干眼症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眼症(角结膜干燥症)是以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降低,进而导致眼表损害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患者常主诉眼部干涩、异物感、畏光、疼痛、眼红、视力模糊或视力波动等不适,重者可致视力明显下降而影响工作和生活。对其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翔  丁亚媛 《全科护理》2008,(10):853-854
干眼症是一种由各种不同的功能和眼表保护机制紊乱所致的眼表疾病,它是眼科中发病率最高的眼表疾病之一。病人可出现眼部异物感、干燥感、烧灼感等,结膜囊内有黏液丝状分泌物,检查可见结膜充血、乳头增生、点状角膜炎等。另外,泪液分泌试验显示泪液分泌减少,孟加拉红染色或荧光素染色可显示出失去活性的结膜和角膜上皮细胞受损区,泪膜破裂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5.
重症角结膜干燥症的治疗进展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悦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37-1939
干燥性角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ea,KCS)亦称干眼症(dryeyesyndrome,xerophthamia)是指由眼部和/或全身多种原因所引起的眼部腺细胞分泌减少所造成结膜和/或角结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的眼病,临床上以角结膜干燥症状为主。重症干眼病主要导致泪液缺乏或无泪,常表现为角结膜干燥、角结膜溃疡、瘢痕、角膜血管翳等,病变持续不愈可使角膜透明度下降、视力减退,甚至可导致失明。目前认为病因与药物过敏、视频工作时间过长、环境污染、角膜接触镜配戴、女性内分泌影响、社会老龄化等因素有关,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美国对65~84岁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在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眼科收治的110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组,另征集30例眼科体检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比较两组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的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眼表功能,分析干眼症患者Nrf2、HO-1、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眼表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结膜上皮细胞、泪液的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后2周和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2周与对照组结膜上皮细胞、泪液的Nrf2、HO-1、NQO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水平、泪膜破裂时间均高于治疗前,角膜荧光素染色数低于治疗前(P0.05);Nrf2表达水平与泪液分泌试验水平、泪膜破裂时间呈正相关(r=0.390, P=0.031;r=0.347, P=0.037);HO-1表达水平与泪液分泌试验水平、泪膜破裂时间呈正相关(r=0.386, P=0.035;r=0.318, P=0.042);NQO1表达水平与泪液分泌试验水平、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及泪液中Nrf2、HO-1、NQO1的表达异常,其中Nrf2、HO-1表达与眼表功能相关性良好,对干眼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泪道栓塞术治疗干眼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眼症可引起角膜和球结膜的病变以及眼表环境的破坏,在老年人群中多发,而目前在中青年人群中其发病率也有升高。干眼症可导致眼干、视疲劳、异物感、畏光及视力模糊或视力波动等症状,重者可引起视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以往的使用各种人工泪液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且过频的人工泪液点眼会将正常的泪膜完全冲走,加快泪液的蒸发[1]。  相似文献   

8.
干眼症是一种眼科临床十分常见的眼表疾病。2017年,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发表了最新版干眼症专家共识(Dry Eye Workshop II,DEWS II),在DEWS I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对干眼的新发现,将干眼定义为以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多因素眼表疾病。泪膜不稳定、泪液渗透压升高、眼表炎性反应和损伤以及神经异常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1】。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于2018年1月-8月共收治了212例干眼症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干眼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所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特征性病变的多种病症的总称^[1],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空调的广泛应用,空气污染加重及各种滴眼液应用不当,干眼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诊断干眼不能仅凭眼部症状,亦需结合眼部相应的客观检查结果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0.
陈小梅  曾邦伟  刘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2407-2408,2410
目的分析过敏性结膜炎的泪膜功能变化,探讨其与干眼症的相关性。方法取2012年1~5月福建省老年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48例(96只眼)为观察组。取无全身疾患、干眼症和眼表疾患50例(100只眼)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裂隙灯检查、泪河线的测量、泪膜破裂时间检查、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结果左眼与右眼4个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过敏性结膜炎组的BUT和FL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结膜炎组泪液分泌功能与泪河线高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泪膜破裂时间与FL染色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过敏性结膜炎会引起泪膜稳定性异常,导致干眼症的发生。泪膜功能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干眼症患者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机关干部这一特定人群干眼症发病情况,2008年3月115I~30日,我们对某机关进行了干眼症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对结果进行浅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干眼是一种能引起眼部不适、视觉障碍和泪膜不稳定,伴有泪膜渗透压增高和眼表炎症的泪液及眼球表面多因素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眼睛干涩,灼痛感,眼屎较多,眼酸、眼痒、怕光和视力减退,严重时会发生角膜软化穿孔,在检查时可见眼结膜充血。干眼症可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型和泪液分泌功能正常性干眼两大类。干眼症是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目前使用人工泪液和及润滑剂等姑息疗法是临床较为广泛治疗干眼症的方法,但疗效欠佳。作者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共100例,分别采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人工泪液和常规使用人工泪液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干眼症     
《当代护士》2013,(2):61
定义: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主要症状:眼部干燥、异物感、视疲劳、畏光及视力下降等,轻者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者可导致眼表尤其是角膜组织干燥、融解、穿孔,严重危害视功能。目前干眼病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年龄分  相似文献   

14.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而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1].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空调的广泛应用,空气污染加重,各种滴眼液应用不当,干眼症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干眼症的主要症状为眼干、眼痒、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疲劳及视物模糊.患者多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A雾化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症状通常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视物模糊、眼红、角膜接触镜不耐受等。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干眼,美国65~84岁的人群中有14.6%即430万人患干眼,我国发病率可能更高。作者采用维生素A雾化治疗干眼46例,并与常规点用人工泪液作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角结膜干燥症(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又称干眼(dry eye)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影响干眼的病因复杂,门诊常见的因素有炎症、免疫因子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现结膜炎引起干眼患者越来越多,但由于对于干眼的认知比较少,导致患者忽略了对干眼的治疗,从而也影响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干眼症患者症状改善及泪液中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干眼症积分改善情况、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中炎症介质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泪膜稳定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泪膜稳定性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干眼症状积分及泪液中肿瘤坏死因子-?琢、白细胞介素-1?茁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改善干眼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前、后角膜知觉、泪膜功能、结膜杯状细胞情况,初步探讨LASIK术后干眼症情况。方法 90例180眼行LASIK近视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知觉检查、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检查及术前,术后1、3、6个月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 Sit值术后各期均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3个月BUT值较术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知觉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于术后6个月恢复,术后各期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结膜上皮鳞状化生程度较术前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恢复。结论 LASIK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泪膜稳定性下降、角膜知觉减退、眼表组织损害,但随时间延长会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9.
干燥性角结膜炎亦称干眼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角结膜干燥为主要症状的眼病.重症干眼病主要导致泪液缺乏或无泪,病变持续不愈可使角膜透明度下降,视力减退,甚至失明[1].自体唇腺移植治疗重症角结膜干燥症较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技术不但简化了手术环节,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能避免因移植颌下腺后腺体分泌过多导致的泪溢[2].2010年8~11月,我院开展自体唇腺移植治疗角结膜干燥症2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结膜松弛症患者眼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79眼)伴有结膜松弛症的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50例(81眼)未合并结膜松弛症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干眼症状(干眼感、异物感、灼烧感)、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ner'Ⅰ试验)和结膜充血情况以及上述情况恢复至术前状态所用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BUT、干眼症状、泪液分泌量和结膜充血情况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4指标恢复至术前状态的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有结膜松弛症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明显使患者的眼表状况恶化,并延长患者眼表状况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