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康复训练。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采用ADL量表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自理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ADL和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给予规范的康复训练。结果脑卒中发病6个月时按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三级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本相同,而观察组指导家庭成员早期参与康复训练,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与入选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测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和日常生活行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结果经过1~3个月的康复训练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改善幅度家庭参与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参与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MOTOmed康复训练仪对脑卒中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致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OTOmed康复训练仪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FMA(上、下肢)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MOTOmed康复训练仪治疗脑卒中致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更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反复促通疗法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偏瘫患者手功能的疗效。方法 收集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偏瘫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反复促通疗法。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Car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UEFT)、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Brunnstrom分期)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评分)评估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和手部运动功能分期。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UEFT评分、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UEFT评分、Brunnstrom分期和Fugl-Meye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促通疗法可加快脑卒中合并高血压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并可不同程度诱发出手指的分离运动。  相似文献   

6.
姚舜  郝玉鹏  康洪  张艳 《黑龙江医学》2013,37(7):596-59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软瘫期上肢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后康复训练和功能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发病两周内的脑卒中偏瘫迟缓期的入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和对照组(针刺)。采用修订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肌张力。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临床疗效评定采用Brunnstrom分期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并且处于软瘫期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早期诱发软瘫期上肢肌张力的出现,缩短脑梗死软瘫期,并可显著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09年4月该科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和6个月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法和Fenchay活动指数评定法跟踪评测两组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及灵活性,并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经过1个月的康复训练治疗后,两组FMA评分、Fenchav活动指数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跟踪评测两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FMA评分、Fenchay活动指数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一步提高(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对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USN)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伴有USN的脑卒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同时选取不伴有USN脑卒中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综合康复训练。临床疗效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t指数(MBI)。结果3组患者分别经治疗后,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水平(P〈0.01);而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空间忽略明显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对伴有USN的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不仅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而且对ADL也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估量表(FMA)、Barthel指数、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肌张力,有利于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修正机体平衡功能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智能运动系统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长缨  杨标  古剑雄  曲建平 《广东医学》2012,33(11):1592-1593
目的 观察智能运动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予智能运动系统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予综合康复训练.6周后以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10 m最快步行速度法(MWS)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的肌张力、下肢功能、步行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运动系统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病房-家庭嵌入式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并进行病房-家庭嵌入式运动想象疗法,B组16例患者仅给予病房-家庭常规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患侧上肢肌力评分变化。结果 A组在治疗8周、治疗12周时Fugl-Meyer评分、改良 Barthel指数、患侧上肢肌力评分均高于 B 组(P<0.05),两组治疗8周、治疗12周时上述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病房-家庭嵌入式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肌肌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万方、维普、CNKI、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计1 261例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的627例患者为对照组,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的634例患者为观察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促进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报》2019,(10):2240-2244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配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安慰剂,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试验记录表(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66.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IM评分、LOTC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疗效,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发病一周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划分,即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一般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采用临床功能缺损评分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修订的巴氏指数(MBI)对两组进行康复评价。结果治疗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提升。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明显降低患者功能障碍,监测病情、康复方案个体化及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可使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7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眼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的评分,并对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PSQI评分、HAMD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2%)明显高于对照组(7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时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于生命体征平稳后2 d开始康复训练,B组患者于生命体征平稳后7 d开始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NIHSS评分量表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其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B组比较,A组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2d开始康复功能训练相比7 d后更加有利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2周Fugl-Meyer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两组FMA评分、MBI、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电刺激治疗联合被动运动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实施被动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神经电刺激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且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神经电刺激治疗联合被动运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1):111-113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效果及对患者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吞咽困难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吞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活动能力(ADL)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活动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吞咽困难效果,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83例,按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电针拮抗肌腧穴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0d,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拮抗肌腧穴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可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