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和ICD—9死因分类原则,对核工业十一个单位进行了全死因调查。结果为意外死亡786例,占全因死亡第二位。粗死亡率50.98×10-5、标化死亡率46.56×10-5、SMR1.20(P<0.01)。平均死亡年龄34.93±9.27岁。历年意外死亡动态变化无显著增减趋势(P>0.05)。死因顺位:工伤(29.90%)、自杀(22.52%)、运输事故(10.81%)、溺水(8.40%)、意外坠落(6.87%)、中毒(4.20%)。工作损失约15421年、寿命损失约25743年。意外死亡⌒RR男>女(P<0.01)、放射组>非放射组,主要来自地质、矿山系统,而无放射性本身证据。  相似文献   

2.
对昆山市居民1987-1996年意外死亡进行了分析,十年中意外死亡在各类死因中一直处于第四位,而所致的寿命损失率却高居第二位,仅微次于第一位的恶性肿瘤(P>0.5),总死亡率趋势无明显变化,但儿少及老年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死因位次,机动车交通事故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期末比期初上升了198.80%,自杀为第二位,淹死为第三位;男性以机动车交通事故为最高,女性以自杀为最高,淹死主要为儿少和老年人,分析认为,意外死亡是严重影响人群寿命的一类死因,和个体属性,社会环境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且具有机遇性,偶然性和可预防性。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韩晓军 《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1):1031-1032
采用ICD-9分类方法,对浙江省1995~1999年29382名老年人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总的12.14%,年均死亡率为3817.07/10万,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75.98%;意外伤害死亡率为199.03/10万,居老年人死因第5位,其中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为210.87/10万,女性为187.82/10万;城市为131.48/10万,农村为233.35/10万,前5位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市1987~1996年老年人死亡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哈尔滨市1987~1996年10年中60岁以上人口死因资料进行了分析。10年中本市老年人死亡率在39‰~46‰之间,略呈下降趋势,而老年人死亡占全人口死亡比例逐年上升(见表1),各年男性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10年中男性死亡率为46.52‰,女性为...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1990~1993年居民意外死亡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合肥市区1990~1993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年意外死亡粗死亡率为35.22/10万(标化率28.10/10万),死亡性比值男∶女=1.56∶1;意外死亡居全死因第5位,主要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婴儿组以窒息为主,儿童少年组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青中年组以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男性以交通事故为主,女性自杀多于交通事故;意外死亡减寿率居主要死因第2位。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1990—193年居民意外死亡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合肥市区1990-1993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年意外死亡粗死亡率为35.22/10万(标化率28.10/10万),死亡性比值男,女=1.56:1;意外死亡居全死因第5位,主要为交通事故、意外跌呼自杀婴儿组以窀息为主,儿童少年组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青中年组以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男性以交通事故为主,女性自杀多于交通事故;意外死亡减寿率居主要死因第2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意外伤害对湖北省谷城县1 ̄14岁儿童造成的寿命损失。方法 利用该县1990年1月至1992年6月期间1 ̄14岁儿童意外死亡原因的调查资料,分析各类意外伤害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YPLL标化率和SMR。结果 意外伤害SMR为54.02/10万,其YPLL标化率为31.72%,在全死因标化率的排位中居第1位。意外伤害中,溺死(19.55‰)、车祸(4.01‰)和意外中毒(1.51‰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西北五省(区)有色工业15家厂矿1976 ̄1985年恶性肿瘤十年回顾性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应调人数55071人,实调53397人,失经3.0%;观察人年男391770人年,女85979人年;全死因位次恶笥肿瘤居首位,粗死亡率79.75/10万,工伤意外居第二粗死亡率75.35/10万,心血管疾病死亡为第三位,粗死亡率75.35/10万,心血管疾病死亡为第三位,粗死亡率29.30/10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河南省南召县意外死亡的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县卫生局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人口进行3年(1997-1999)死亡回顾性调查,对因意外伤害原因死亡者进行分布特点的描述及发生原因的分析。结果:南召县3年意外死亡154人,死亡率为54.31/10万,占死亡总数的8.4%,为死因顺位的第5位。其中20-40岁年龄组的意外死亡所占的比占较大,超过50%;但是意外死亡率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70岁以后成倍增加。性别分布中男性高(多)于女性。原因分布结果表明:自杀为南召县居民意外死亡的首位原因,车祸为第2位,外伤为第3位,第4位为中毒。男性人口中占首位的是车祸,第二位为自杀,外伤为第三位,第四位为中毒。女性的意外死因顺位分别为自杀、外伤、车祸及中毒。结论:意外伤害是南召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0-40岁年龄组和7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及男性人群为重点预防对象,应以预防自杀、车祸、外伤和中毒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农村人群意外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法。结果 四川省巴中县农村人群意外死亡率为83.59/10万,占全死因的12.91%,居全死因顺位的第3,是导致该县农村人群寿命减少的首位原因。意外死亡前4位死因分别为自杀、淹死、砸死和效能事故,死亡率分别是29.30/10万、17.24/10万、9.48/10万、6.89/10万,占意外死亡总数的83.51%。结论 意外死亡是影响农村人群健康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预防中小学生意外死亡是学校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固镇县1995年度中小学生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意外死亡资料1.l意外死亡率:1995年.固镇县中小学生因意外死亡22例,中学生(含高中生)3例,小学生19例;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率分别为1.05/万和2.71/万。22例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中.男生13例,女生9例,男生意外死亡率为244/万,女生为1.98/万。1.2主要死因顺位:中小学生意外死因中,溺水是首位,死亡率为102/万,占意外死亡总数的45.45%;机动车交通事故占第二位,死亡率为0.41/万.占18.18%;狠毒自杀、自然因…  相似文献   

12.
1990~1992年广西老年人口主要死因及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制订广西老年保健和老年病防治研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19901-1992年广西随机抽样10市,县人口死因调查资料,分析人口老龄化指标,老年人口主要死因和死亡率。结果 广西老年人口系数为8.5%,长寿水平10.67%,老少比27%,老年人口前5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28.40%),脑血管病(22.90%),恶性肿瘤(10.49),心脏病(9.00%),消化系统疾病(7.74%),占老年人口总死亡人数的78.50%。结论 广西人口类型为向老龄化过渡型。造成广西老年人主要死因的这些疾病与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因素有关。因此改善环境,从青少年期开始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几种主要死因对宁化县居民寿命的影响和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我们对宁化县近七年居民前五位的死因对寿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来源本资料来源于宁化县近七年死亡年报表及公安、统计部门人口年报表.2结果2.1死因从表1可见,近七年我县居民死因以呼吸系统疾病占首位,且呼吸系统疾病、意外及外伤中毒、脑血管病、全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前五位死因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6.29%.表1宁化县近七年居民死因构成及死亡专率2.2平均期望寿命根据宁化近七年人口、出生及死亡资料编制了男女简略寿命表[1],计算出男女各年龄…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2004-2005年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东省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为制定老年人伤害优先干预措施和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有代表性的12个县(区、市)作为监测点,收集2004-2005年监测点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广东省12个调查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人口数为1756981人,伤害死亡人数为2576例,占总死亡数的2.58%,平均伤害死亡率为146.6/10万。60岁及以上男性伤害死亡率为166.9/10万(1333/798489),女性为129.7/10万(1243/958492),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为96.5/10万(510/528312),农村为168.1/10万(2066/1228669),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低于农村(P〈0.01)。死亡率居前5位的死因分别是运输事故死亡796例(45.3/10万)、跌倒死亡747例(42.5/10万)、故意自害死亡545例(31.0/10万)、意外淹溺和沉没死亡183例(10.4/10万)、有毒物质中毒死亡67例(3.8/10万),其构成比分别为30.9%、29.0%、21.2%、7.1%、2.6%;前5位死因死亡例数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总数的90.8%(2338/2576)。结论广东省老年人伤害死亡不容忽视,应优先开展老年人交通伤害和跌倒干预,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东区老年人死亡状况及动态,为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据1991—2003年的死亡登记资料,以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东区1991—2003年老年人累计143441人,占6.04%,累计死亡率50.65‰。老年男性死因第1位为恶性肿瘤(31.05‰).其次为循环系病、呼吸系病和中毒损伤,前4位死因共占86.12%;女性死因第1位为循环系病(33.62%)。其次为呼吸系病、恶性肿瘤和中毒损伤,前4位死因共占78.87%。老年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都有一定升高趋势,男性呼吸系病和女性中毒损伤死亡率有降低趋势。[结论]江东区老年人口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病等慢性疾病,应针对这些疾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成都地区军队老年人20年病死率和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军队离退休老年人1984~2003年期间病死率和死因构成的特征。方法 以1984年1月1日以前定居成都地区军队所属24个干休所的全部离退休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档案调查逐年人员变动情况,对每例死亡人员通过查阅病历确定死亡原因。结果 (1)基线人数1665人,基线平均年龄61.56岁,共计观察了29776人年。20年累计死亡542人,平均病死率1820/10万人年;(2)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2.1%、17.7%、14.9%和10.9%;(3)在恶性肿瘤死亡中,肺肿瘤死亡高居首位(40.8%),以下依次为肝肿瘤(16.2%)和胃肿瘤(14.5%),结、直肠肛门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并列第4位(各占6.6%)。结论 居住干休所的军队老年人近20年病死率低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的平均病死率;该老年群体前4位死因构成与全国城市同龄人群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恶性肿瘤死亡在总死因中占更大的比例,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所占比例较小,而心脏病死亡所占比例与全国城市老年人群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东省2004-2005年居民伤害死亡模式,为伤害预防控制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12个市县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2004-2005年调查点户籍人口中的所有伤害死亡病例。使用伤害死亡率描述不同类别伤害的死亡水平,估计伤害导致的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以及伤害死亡、寿命损失和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占总死亡的比例。结果2004-2005年12个调查点共有7721例伤害死亡病例,其中男性4950例,女性2771例,城市1795例,农村5926例。全人群伤害死亡率为50.8/10万(标化率为47.8/10万),其中农村为55.2/10万(标化率为52.7/10万),城市为40.0/10万(标化率为37.9/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64.0/10万,标化率为61.6/10万)高于女性(37.0/10万,标化率为33.5/10万)(P〈0.01)。伤害是居民死亡的第4位原因,占全部死亡的7.7%(7721,,99919);无论城乡、男女,5~39岁人群伤害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最高,伤害是该年龄组的第1位死因。有意伤害和无意伤害死亡的比例分别为20.0%(1544/7721)和78.6%(6072/7721),农村15~59岁女性有意伤害死亡的比例最高,达到31.9%(408/1280)。死亡率位于前5位的伤害分别是交通伤害(21.3/10万)、自杀(8.8/10万)、意外跌倒(6.5/10万)、意外溺水(5.6/10万)、意外中毒(2.6/10万);0—14岁人群导致死亡的主要伤害是意外溺水占伤害死亡的54.7%(350/640),15—59岁人群导致死亡的伤害主要是意外交通事故占伤害死亡的51.3%(2308/450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导致死亡的伤害主要是意外交通事故、意外跌倒、自杀,分别占伤害死亡的31.0%(796/2576)、28.7%(746/2576)、21.2%(545/2576)。全省每年伤害死亡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估计为116万人年,占全死因YPLL的35.6%,去除伤害死因后,期望寿命将增加1.28岁。结论交通伤害是广东省人群伤害的首位死因,伤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较严重。必须加强广东省居民伤害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新疆铁路人口和死因调查表明: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0岁,为成年人口型,三年平均出生率为10.04%,婴儿死亡率为8.31‰;三年总死亡率355.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1‰;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和意外死亡,而传统病排在第七位。50岁以上中老年人死亡占全部死亡的75%,作者建议:应及时开展慢病社会预防工作,利用现有的卫生防疫和三级卫生保健网络系统,开展慢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宁夏吴忠市1254名老年人死因分析马景宏1杨金花对吴忠市1254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死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987~1996年老年人死亡率为3543.07/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20.11/10万,老年人死亡占整个死因的57.16%。主要死因顺位为...  相似文献   

20.
工伤事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类历史上.导致过早死亡的两大主要死因是传染病和意外伤害(包括工伤、交通事故、自杀和暴力等);且仍继续是影响各国或地区期望寿命的决定因素。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传染病已被控制,但意外伤害仍在肆虐。在我国,城市居民中意外伤害死亡(损伤和中毒等)为第四位死因,而 在农村地区居民为第五位死因(69.22/10万),在上海,自 80年代初,意外伤害(中毒和损伤类)一直在死因谱中排 在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位居第四位[1],且近年有上 升趋势。此外,在我国35岁以下人群,意外伤害所致的潜 在寿命损失年数占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