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总结大剂量顺铂+阿霉素方案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76例经病理证实且肾功能正常的膀胱癌患者行大剂量顺铂+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7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1例(14.47%),部分缓解(PR)45例(59.21%)无效者20例(26.32%)总反应率73.68%。有病理学资料的42例患者中,化疗后,8例(19.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顺铂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作者报告42例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经导管超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大剂量顺铂+阿霉素治疗的经验,完全缓解者9例,部分缓解者26例,无变化者7例,总有效率为83.3%,T2期以肿瘤疗效明显高于T3期以上的肿瘤。动脉灌注大剂量化疗药物同时,结合水化及解毒药物的应用,避免了严重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髂内动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膀胱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尽可能保留有功能的膀胱,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方法:对72例不同分期、分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0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Ⅱ组32例术前行卡铂配伍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2次,后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均随诊2年,比较两组间治疗后膀胱癌复发率。结果:Ⅰ组,2年膀胱癌复发18例,复发率45%。Ⅱ组,2年膀胱癌复发6例,复发率18.7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前后膀胱癌细胞分级(G)降低15例,分期(T)降低16例。结论:术前加用卡铂配伍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使部分膀胱癌降级、降期,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膀胱癌复发率,术前加用卡铂配伍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结合保留膀胱的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药泵置入联合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0例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药泵置入后手术治疗组,B组30例为单纯手术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病死率的差异,了解介入联合手术治疗的效应。结果:A组患者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后完全缓解率(CR)为16.7%(5/30),部分缓解率(PR)为70%(21/30),有效率(CR+PR)为86.7%。术后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光镜下可见大片状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见炎细胞浸润。A组死亡4例(13.3%),B组死亡8例(26.7%)。A组复发6例(20%),B组复发14例(46.7%)。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药泵置人后手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膀胱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合并持续血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膀胱癌合并持续血尿的疗效。方法:经健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患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并超选择至前支的脏支靶血管处作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同时作健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和适量栓塞。结果:30例的持续血尿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1例再次手术切除,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合并持续血尿能得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髂内动脉置管持续化疗灌注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前、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先超选择对肿瘤或肿瘤术后区域给予长春新碱1mg,丝裂霉素10mg,环磷酰胺600mg分别稀释至20ml灌注,然后给予顺铂100~120rag稀释至1000ml经输液泵持续7—8h灌注治疗。结果:23例(42例次)双侧髂内动脉插管置管成功率为100%,5例达到减瘤目的后而行手术切除,15例手术切除后和2例二次手术切除后行介入治疗,均无复发;1例灌注后出现下肢神经损伤。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进行髂内动脉置管持续灌注化疗,可缩小肿块,减瘤作用明显,为手术切除肿瘤提供机会。同时,可明显抑制肿瘤术后的复发及提高肿瘤术后化疗的疗效,并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7.
盆腔动脉灌注化疗在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在晚期及后复发或未控的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最佳时机及其价值。方法:对40例晚期(包括局部晚期)、治疗后复发或未控的宫颈癌者进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患者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8岁。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向双侧髂内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疗效及所致毒性均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标准判定。结果:全部病例随访时间3.0-120.0个月,平均30.9个月。总的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57.5%。其中介入治疗前未行其他治疗的13例全部达到临床有效(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6例),其平均生存时间达105.0个月。介入治疗前经过其他治疗[ 包括手术和(或)放、化疗]但病情未控或复发的27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其平均生存期为17.0个月(3.0-40.0),中位生存期仅为14.0个月。治疗后最常出现的毒副作用有发热、恶心、呕吐及血白细胞头减少症等。其中有3例患者在灌注化疗后出现了臀及会阴部的皮肤黏膜组织溃疡、坏死。结论:对于晚期宫颈癌患者应尽可能在手术及放射治疗前或放射治疗 同时进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口腔(咽)鳞状细胞癌患动脉内化疗栓塞(iaCE)和动脉内化疗输注(iaCP)后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结果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方法:289例口腔(咽)鳞状细胞癌患(平均年龄60岁,68%的患为男性,WHO分级为Ⅰ~Ⅳ级),103例患接受使用顺铂晶体悬浮液(150mg/m^2,每5mg顺铂加1ml生理盐水稀释,总剂量约为40~60ml)的iaCE方法治疗,186例患接受使用大剂量顺铂灌注(150mg/m^2,每1mg顺铂加1ml生理盐水稀释,总剂量约为400~500m1)的iaCP方法治疗。根据肿瘤的部位和供血血管的情况个体化决定iaCE或iaCP的选择。局部化疗后4周,根据WHO标准和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TNM分级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iaCE和iaCP总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5%和47%(P〈0.001),  相似文献   

9.
经股颈外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经股颈外动脉灌注化疗对复发性鼻咽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20例病人,男13例、女7例,年龄36-65岁、平均50岁,均经临床检查(包括鼻咽镜检)、血清学检查(VCA-IgA)和影像学检查(CT、MR)临床确诊为复发性鼻咽癌,并行经股颈外动脉灌注化疗,主要用药:阿霉素(ADM)或表柔比星(EADM)、顺铂(DDP)或卡铂(CBP)、平阳霉素(PYM)和5-氟尿嘧啶(5-Fu)。结果 主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测量标准和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价:20例中,完全缓解(CR)8例(40%),部分缓解(PR)7例(35%)、无变化(NC)5例(25%)、进展0例,总有效率(CR+PR)75%。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18/20)、50%(10/20)。未见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 经股颈外动脉灌注化疗应为复发性鼻咽癌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动脉内灌注大剂量化疗药加碘油与明胶海绵栓塞髂内动脉方法治疗晚期及复发膀胱癌28例,同时与应用静脉,膀胱内化疗及放疗方法治疗的24例病人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组28例病人,完全有效21.4%部分有效78.6%其他方法组24例中完全有效4.2%部分有效54.2%,轻微有效12.5%,无效29.2%,动脉组6,12.24个月生存分别为100%,83.8%,72.2%,我们认为动脉大剂量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及复发膀胱癌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膀胱癌术前治疗或姑息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