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是肽类分子,其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来发挥作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代谢等过程.靶向FGF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治疗肝癌,显示出很好的疗效.本文综述了FGF信号通路与肝癌发生的关系以及靶向FGF信号通路治疗肝癌的抑制剂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方法:收集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对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关键技术进行评价。结果及结论:分子靶向药物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采用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特异性强、毒副反应小,将成为今后肿瘤治疗的新趋势。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治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具有新的概念和内涵。现有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充分利用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进步将加速新型靶向载体系统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白头翁汤(BTW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BTWT的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取UC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采用Cytoscape构建BTWT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采用Bisogenet构建BTWT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PPI)网络及UC特异性基因PPI网络并提取这两个网络的交集,获得BTWT治疗UC的PPI网络及特征性基因;采用DAVID数据库对BTWT治疗UC的特征性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运用Cytohubba筛选BTWT治疗UC的关键靶点。结果:在TCMSP中共检索到与BTWT相关的化学成分247个,依据ADEM参数筛选得到活性成分53个,其中入血活性成分37个,通过检索配对分析,这些成分对应的靶点有643个;从GEO数据库获得UC表达谱数据芯片GSE87466,经过筛选分析得到UC患者特异性表达差异基因279个;进一步分析得到1705个特征性基因参与BTWT治疗UC的过程;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BTWT治疗UC主要涉及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连接等分子组成,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蛋白特异性结合、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等;主要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从特征性基因网络中筛选出NTRK1、TP53、APP等10个关键靶点。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角度揭示了中药治疗疾病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点,探究得到BTWT治疗UC的关键靶点及可能分子机制,可为BTWT治疗UC的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究李氏溃结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分子机制。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挖掘李氏溃结方中13味中药相关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及GeneCards数据库筛选UC的预测靶点。利用Cytose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李氏溃结方治疗UC靶点互作网络,根据拓扑学参数筛选李氏溃结方治疗UC的核心靶点。利用R包clusterprofile对交集基因进行转换,对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发现,李氏溃结方化合物-UC-靶点网络包含149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108个,核心靶点涉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X-C趋化因子配体8、白介素2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 371个GO条目; KEGG富集筛选得到155条通路,主要涉及炎症性肠病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果显示:关键药效分子与核心靶点...  相似文献   

5.
张科  宋崟  李波  谷冬梅  李正翔  袁恒杰 《安徽医药》2022,26(8):1672-1675
目的探究北豆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以“北豆根”为关键词,检索TC?MSP 数据库,获取药材的已知化学成分和靶点,再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相似性为条件筛选得到有效成分。然后在Gene?Cards 数据库检索UC靶点,取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基因。将药物、成分和交集基因数据导入Cytoscape 3.2.1软件中绘制“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度值高的靶点蛋白作为北豆根治疗UC的关键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获得北豆根10个有效成分,78个对应靶点,UC相关基因3 982个;“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中与UC相关的靶点44个。PPI 核心网络包含43个蛋白,分析结果显示:北豆根治疗UC可能与IL6、TNF、MYC、CASP3、MAPK14、PTGS2、NOS3、ESR1、RELA、MMP2等有关。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北豆根治疗UC是通过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调控、信号传导、转录调控及药物反应等生物过程,调控TNF、PI3K-Akt 、T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北豆根中多个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和通路,发挥治疗UC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通路在许多实体瘤中过度激活,有助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所以阻断PD-1和PD-L1信号通路是恢复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治疗肿瘤的一个有效策略。目前,已有抗PD-1/PD-L1信号通路单克隆抗体药物上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三阴性乳腺癌及黑色素瘤等实体瘤的治疗。除了抗体药物外,靶向PD-1/PD-L1信号通路的肽类以及小分子抗癌药物也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子瑾  程刚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0):1141-1145
分子靶向药物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采用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特异性强、毒副反应小,将成为今后肿瘤治疗的新趋势.综述了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IL-33/ST2信号通路,总结其与各项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汇总分析现有的研究IL-33/ST2信号通路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关联的文献,对IL-33/ST2信号通路与各项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进行讨论总结。结果与结论:IL-33作为免疫反应和细胞损伤的警报分子,其信号转导通路在过敏性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多种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家国内外公司已经开始研发针对IL-33/ST2的靶向药物,绝大多数为单抗药物,且已经进入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系统生物学方法探究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分子机制。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挖掘黄芩汤中4味中药相关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数据库、TTD数据库以及GeneCard数据库筛选UC的预测靶点。利用Cytoseapev3.7.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黄芩汤治疗UC靶点互作网络,根据拓扑学参数筛选黄芩汤治疗UC的核心靶点。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clusterprofile version 3.12.0对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进行GO (gene ontology)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 (KEGG pathway analysis)通路注释分析。结果发现,黄芩汤化合物-UC靶点网络包含128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141个,核心靶点涉及AKTI、IL6、PTGS2、IL10、IL1β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51个GO条目, KEGG富集筛选得到33条和UC有关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由于UC病因复杂,发病环节多,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预后较差且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UC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氨基水杨酸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UC活动期治疗的首选药物,免疫抑制剂通常用于重症难治性UC的治疗。近年来,UC治疗药物临床试验申请(IND)呈现上升趋势。非临床药效学试验是支持药物进入II期探索性临床试验的重要依据,而动物模型是非临床药效学研究的关键因素。目前UC非临床研究模型比较成熟,近年来随着转基因(transgenic,Tg)和基因敲除(knock out,KO)技术的发展,可以选择使用各种UC动物模型解决与UC相关的特定病理生理问题,并对特定成分/途径相关的候选药物进行非临床药效学评价。本文对目前UC非临床药效学模型种类、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进行综述,并根据各模型特点对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UC药物非临床药效学评价以及UC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黏液高分泌、肺纤维化等一系列肺部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肺部疾病治疗的新靶点.EGFR靶向药物主要有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抗EGFR单克隆抗体.本文综述目前处于临床研发阶段的新型EGFR靶向药物如不可逆TKI和下游信号通路蛋白抑制剂等,相关药物开发有望解决临床EG...  相似文献   

13.
丁宁  朱军 《中国新药杂志》2012,(17):2029-2034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约占恶性淋巴瘤发病的90%,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两大类,其各个亚型在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及预后都不尽相同。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多种B-NHL的预后,但仍有约1/3晚期B-NHL患者会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初次治疗无效或短期有效进而复发与进展。近年来,细胞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在淋巴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多种特异性信号通路异常表达与淋巴瘤细胞的恶性增殖相关,针对这些信号通路所开发出的靶向药物有可能成为NHL新的治疗方向。本文就与淋巴瘤发生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对应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状况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刘蕾  张瑾 《天津医药》2018,46(12):1363-1368
三阴性乳腺癌(TNBC)作为乳腺癌一种预后较差的亚型,在出现化疗药物抵抗的情况下,由于缺少其他有效治疗方法,疾病往往易快速复发转移。因此针对TNBC新治疗靶点及靶向药物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目前TNBC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ADP合同聚合酶抑制剂、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靶向药物、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等,以期从中找出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方向的靶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其机制研发了一些新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正逐步进入临床研究阶段,部分药物已经通过临床试验,最终进入临床使用,给临床医师带来更多的精准治疗的选择。本文将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信号通路的功能的角度,对靶向药物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做一系统综述,以期加深对靶向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并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胃癌作为危害人类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胃癌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随着在分子水平上对胃癌一系列恶性生物学行为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胃癌领域研究热点.目前胃癌靶向药物研究的热门信号通路包括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本文收集国内外近几年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报道,对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干细胞是引起白血病的常见原因.近年来,临床常针对白血病干细胞进行靶向治疗.靶向药物可分为三类:针对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向药物;针对白血病干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的靶向药物;针对细胞微环境的靶向药物.本文对白血病干细胞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肝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  王凯平  谭红艾  刘涛 《医药导报》2002,21(4):230-231
综述肝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治疗性的肝靶向药物有毫微粒及微球制剂、免疫导向药物、糖蛋白受体导向药物、信号靶向药物、肝靶向降胆固醇药物、抗疟药及促骨骼生长药等;诊断性的肝靶向药物有磁性毫微粒、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药物等.肝靶向药物的研究开发,为肝脏疾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范鸣 《药学进展》2010,34(10):475-477
众多研究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又称CD221)普遍过表达于各种人类肿瘤中,在肿瘤的增殖和生存(抗凋亡)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肿瘤对非特异性细胞毒药物、激素类药物、电离辐射以及与IGF—I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交汇的信号传导网络靶向治疗药物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香参丸对溃疡性结肠炎( UC)的分子机制。方法 2023年 1―5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 TCMSP)收集香参丸的有效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利用基因表达综合( GEO)数据库筛选 UC相关靶点,将香参丸与 UC的交集靶点信息上传至 STRING并通过 Cytoscape 3.7.2可视化蛋白质相互作用( PPI)网络。使用 Metascape数据库进行 KEGG与 GO通路富集分析并预测香参丸作用 UC的相关通路,并绘制“中药 -成分 -疾病 -靶点 -通路”网络,利用 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结果显示共筛选得到香参丸主要成分 136个、靶点 243个, UC相关靶点 1 750个,香参丸与 UC交集靶点 37个,筛选出关键成分槲皮素、刺芒柄花素、木犀草素以及山柰酚等,关键靶点如 NOS2、PPARG、IL1B、MMP2以及 ICAM1等。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稳定,平均最低结合能为 .5.598 6 kCal/mol。KEGG与 GO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香参丸参与多种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其涉及的主要通路有 TNF信号通路、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HIF-1信号通路以及 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香参丸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改善 UC症状,其主要成分槲皮素、刺芒柄花素、木犀草素以及山柰酚等可能通过 TNF信号通路、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HIF-1信号通路以及 MAPK信号通路等作用于 NOS2、PPARG、IL1B、 MMP2等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