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低剂量CT筛查的推广,早期肺癌手术的需求量明显增加。经过严格筛查,部分患者可以进行日间肺癌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胸科手术的创伤更小,可能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同时,机器人辅助日间肺癌手术也对麻醉全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综述以加速康复外科的原则和方法为基础,根据日间手术和机器人辅助肺癌手术的特点,从术前麻醉评估、术中麻醉管理、术后随访及出院标准等方面对机器人辅助日间肺癌手术的麻醉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术后加速康复理念的推广与普及令日间手术的实践成为目前外科诊疗模式发展的重要议题,而胸外科手术的诸多特点使胸外科日间手术的推广面临诸多障碍。外科诊疗技术在近二十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其中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技术突破使诸多复杂外科手术的开展效率得到了飞跃性提升。因此,这一技术在胸外科日间手术的应用或将成为胸外科日间手术发展的新里程碑。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梳理总结了胸外科日间手术与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发展历程,并对两者未来的结合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日间手术经过60余年的发展,以高效、安全性和经济性在欧美等医疗发达国家广泛开展.国内日间手术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少数三甲医院开展甲状腺日间手术.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外科领域的不断深入应用,甲状腺外科ERAS也进入临床实践,成效显著.此外,多项新技术在甲状腺外科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术后...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报道2022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应用达芬奇Xi机器人系统辅助下经患者自然腔道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病变1例,手术方法采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同时完成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进展顺利,总手术时间为110min,术中出血量约30ml,术后6h通气,手术无皮肤表面伤口,术后无需安置引流管,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行日间手术管理,患者次日即可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成人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7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日间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麻醉方式为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为住院手术患者,常规采用椎管内麻醉。分析比较2组术后2 h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进食或饮水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平均住院费用;记录试验组15 d内非计划再次入院率、日间手术延迟出院率。 结果试验组术后2 h疼痛评分(3.6±1.1)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2±1.1)h、术后进食或饮水时间(2.3±0.9)h及平均住院费用(4060.0±91.3)元与对照组(6.0±1.0)分、(7.2±1.1)h、(7.1±0.9)h、(5635.6±229.0)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4~16个月,均无复发。试验组无15 d内非计划再次入院及日间手术延迟出院患者。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成人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肝移植特别是活体肝移植技术以及腔镜外科的发展,肝脏外科逐渐出现新的发展趋势——精细肝脏外科.这一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术前精确评估和手术规划、术中精确解剖、精细止血和精心维护肝脏组织[1],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而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理念[2],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目前,FTS在胃肠道、胆道等学科已成功开展和推广.而在肝脏外科领域,将精细肝脏外科和FTS两种理念相结合运用到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中已逐渐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外科在胃癌治疗中面临着两大困难,即D2淋巴结清扫及全腹腔镜下的消化道重建。而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图像立体三维、放大10倍、有7个自由度关节的器械和医生工作体位舒适等优点,有利于行胃癌D2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吻合重建.增强微创手术的优势,拓展微创外科在胃癌治疗中的适应证。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开展微创手术治疗胃癌,必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该技术以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势普遍用于膀胱癌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旨在帮助手术患者减少相关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目前快速康复理念用于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经验尚不足。本综述为进一步探讨快速康复模式在机器人辅助膀胱癌根治术前后的应用经验,结合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日间手术指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患者入院、手术及出院,患者入院前完成术前检查、麻醉评估,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利益。随着加速康复外科在外科的应用,将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核心相结合,探讨日间手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规范化策略。通过分析日间手术定义及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国内外现状、实施情况,结合我国的医疗环境、诊疗传统、认知及目前实施情况,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质量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促进术后恢复综合方案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促进术后恢复综合方案(ERAS)在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结直肠专业组于2006年9月1日至2007年2月27日收治的符合人选标准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74例,被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评价手术前后的应激指标、营养和代谢状况、术中肠道情况、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研究过程中,有6例中途出组。实际ERAS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BMI指数和结直肠原发疾病以及手术类型等具可比性。ERAS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但各点的HOMA—IR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ERAS组胰高血糖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和术后第1、2天三酰甘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氮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和术后第6天ERAS组负氮平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第2天ERAS组负氮平衡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每天离床时间和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手术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方案整合围手术期一系列干预措施,减少机体创伤应激反应.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一代微创手术平台,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三维高清术野、操作灵活的机械腕和震颤过滤系统等优势.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了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不同分期的肿瘤,机器人肺癌根治术的应用情况不尽相同.出于手术复杂性和安全性考虑,在开展初期机器人肺癌根治术多应用于Ⅰ/Ⅱ期等早期肿瘤,采用肺段或肺叶切除术等术式.随着机器人辅助下血管和支气管吻合技术逐渐成熟,袖式切除术等复杂肺部手术得以开展,机器人手术系统也逐渐用于Ⅲ期等进展期肺癌根治术中.本文就机器人手术系统在不同分期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联合关闭盆底腹膜在机器人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确诊为直肠癌并行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共收集135例符合此研究的患者,其中研究组为行ERAS联合术中关闭盆底腹膜术患者(65例),对照组为行常规措施和未关闭盆底腹膜术患者(70例),两组患者均行机器人直肠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较轻(P<0.05);研究组术前血糖维持效果较好(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d和第3d炎性指标均较术前水平明显升高,但与研究组相比,术后第1d和第3d对照组IL-6和PCT、WBC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和病理学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联合关闭盆底腹膜应用于机器人直肠癌手术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早期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影响机器人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2019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行机器人手术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将接受机器人手术的肺癌患者分成加速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加速康复的危险因素。结果:除年龄外,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是肺癌患者行机器人手术后加速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不断增加,肺癌患者在机器人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呈显著的上升趋势。结论:年龄是肺癌患者行机器人手术后加速康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策略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96例原发性肝癌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C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方法,ERAS组实施ERAS策略对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方法进行优化。于术前1d(T0)、术后1d(T4)、3d(T5)、7d(T6)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于T0、术后30min(T1)、6h(T2)、12h(T3)、T4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和IL-1β、IL-6及TNF-α表达量。结果与C组比较,T4、T5时ERAS组MMSE评分明显升高,T1、T2时S100β蛋白、IL-1β、IL-6明显降低,T2、T3时NSE明显降低,T1~T3时TNF-α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4、T5时C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降低,T4时ERAS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T1~T3时S100β蛋白明显升高,T2~T4时NSE含量明显升高,T1~T4时IL-1β、IL-6、TNF-α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ERAS策略应用于肝癌肝切除术患者可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术后血清中S100β蛋白、NSE、IL-1β、IL-6及TNF-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应用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的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ERAS组和传统组,各25例。在围术期分别给予ERAS和传统处理措施,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ERA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传统组更短;ERA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分别为12.0%及36.0%,以上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的白细胞、Cor、CRP及IL-6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 d ERAS组患者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及术后3 d,ERAS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ERAS理念于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患者安全可行且有效,可减少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7例,女40例;年龄为(59±10)岁,年龄范围为35~60岁。97例患者中,52例围术期应用ERAS理念进行管理,设为ERAS组;45例围术期应用传统理念进行管理,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术中情况:ERAS组与传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根治性全胃切除术。ERAS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方式(Roux-en-Y吻合、Uncut Roux-en-Y吻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例、27例,(205±28)min,(176±80)mL,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1例、24例,(199±31)min、(182±81)mL,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2,t=1.00,0.37,P>0.05)。(2)术后情况: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肿瘤分期(Ⅰ期、Ⅱ期、Ⅲ期),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85±0.29)d、(2.90±0.47)d、(2.53±0.28)d,(5.72±0.95)d,6例,(28±8)枚,4例、25例、23例,(6.43±0.52)d,(60222±3888)元;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04±0.39)d,(3.82±0.36)d,(4.24±0.30)d,(6.75±0.48)d,5例,(27±6)d,3例、20例、22例,(8.47±0.69)d,(64197±3369)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19,10.69,29.02,6.58,16.57,5.34,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肿瘤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t=0.68,Z=-0.46,P>0.05)。ERAS组和传统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由麻醉清醒后2 h的(3.06±0.29)分和(4.11±0.74)分下降为术后48 h的(2.13±0.32)分和(3.26±0.42)分,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64.45,P<0.05)。两组均无术后30 d死亡及再次入院患者。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安全、有效,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近期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以2016年1~7月期间收治的胃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按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进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的65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32)应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n=33)在ERAS理念指导下行腹腔镜手术。2组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抽取外周血测定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红蛋白(Hb),监测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30天的体重与术前体重的比值(W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各项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各组指标均较术前降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病人ALB、PRE、TRF水平逐渐上升,与常规组相比,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ALB水平为(38.6±2.0)g/L、PRE水平为(192.2±16.1)mg/L,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RbP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RbP水平与术前无明显差异。2组病人术后Hb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7天2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之间Hb水平分别为(109.4±7.11)g/L和(108.7±8.11)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病人术后WR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时常规组为0.93±0.053,低于观察组的0.96±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ERAS理念,可维持病人术后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