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9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2组临床疗效,产后2 h、24 h出血量,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406,P=0.036)。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TT、PT、APTT长于治疗前,FIB、D-D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T、PT、APTT长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56%,与对照组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福建省石狮市总医院行剖宫产分娩患者58例,以奇偶数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29例。常规组术中采用卡前列甲酯栓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术中、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常规组患者治疗后PT、APTT、TT、FIB、D-D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改善凝血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麦角新碱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5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56%(2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1%(21/29)(P<0.05),试验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麦角新碱联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陈芳芳 《北方药学》2021,18(4):63-6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预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112例疤痕子宫阴道试产患者,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缩宫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比两组疗效、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3% 与对照组83.93%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研究组水平FIB较对照组低,TT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57% 与对照组14.29%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预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效果确切,产后出血量少,可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江西省上犹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比较2组产妇临床疗效、产后2 h、24 h出血量、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χ2=3.975,P=0.046)。观察组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PT、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1);治疗后2组PT、TT和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7,P=0.184)。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较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7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菏泽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14例病历资料,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和宫体内注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缩宫素静脉滴注和宫壁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产后0.5、2、24 h出血量,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0.5、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2组治疗后APTT、PT、TT及Fib水平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总发生率为8.77%,低于对照组的2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6,P=0.024)。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可明显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了2017年9月—2019年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2例产后出血产妇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臀部肌注,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在术中宫体肌注,给药后实时观察子宫的收缩情况再次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总使用剂量应2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给予3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产妇产后2、12、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凝血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宫血宁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止血时间,调节凝血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对早期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纤维蛋白原浓缩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早期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1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纤维蛋白原浓缩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常规组的46.67%(χ2=5.400, P=0.020<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低于常规组的60.00%(χ2=7.034, P=0.008<0.05)。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588.91±28.70)ml低于常规组的(638.09±35.34)ml,产后24 h出血量(639.36±56.52)ml低于常规组的(869.45±67.72)ml(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PTT(25.91±3.01)s、PT(11.02±0.41)s均短于常规组的(29.03±4.31)、(12.5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丰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宫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时间,治疗后24 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GSH-PX、CAT高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产后大出血风险,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加快患者康复,还可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女性在妊娠晚期及分娩后8周内凝血功能的变化,减少产后凝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晚期妊娠患者114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选择,年龄在25~35岁的女性,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比较两组受试者测定结果,并于产后4周和8周重新测定试验组凝血四项水平。结果妊娠晚期检测结果分别是PT(7.75±0.58)、APTT(24.08±2.94)、TT(18.38±0.34)显著低于非妊娠对照组PT(11.21±0.68)、APTT(32.62±3.64)、TT(22.19±0.75)、FIB(4.1±0.72)高于对照组FIB(2.5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产后4周凝血四项水平为PT(7.64±0.68)、APTT(26.44±2.18)、TT(17.93±0.52)、FIB(4.35±0.69),与妊娠32周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8周凝血四项水平为PT(10.96±0.54)、APTT(31.44±3.25)、TT(21.96±0.68)、FIB(2.67±0.69),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晚期凝血功能增强,处于高凝状态,产后8周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后1、2、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某院2016年8月~2017年6月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241.30±72.11)mL、术后24h出血量(321.75±89.51)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41.67±8.23)s、血浆凝血酶时间(TT)水平(15.82±4.51)s、纤维蛋白原(Fib)(3.02±1.06)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显著疗效,且对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有明显促进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纱条宫腔填塞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出血产妇42例为对照组,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体注射.同期产后出血产妇42例为试验组,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纱条宫腔填塞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分娩,围产期无死亡病例.试验组发生产后出血1例(2.4%),术中出血量为(613.6±56.3)mL,术后2h出血量为(168.5±36.4)mL,术后24h出血量为(224.6±42.2)mL.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4例(9.5%),术中出血量为(693.6±61.5)mL,术后2h出血量为(227.9±32.5)mL,术后24h出血量为(324.7±41.6)mL.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未见晚期产后出血、宫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纱条宫腔填塞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米索前列醇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16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各80例。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实施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分娩后不同时间阴道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5%(2/80)低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18.8%(1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术中出血量(131.13±11.24)ml、产后2 h阴道出血量(161.42±12.21)ml、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241.14±14.17)ml均少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178.01±11.82)、(189.11±15.11)、(268.01±18.21)ml,恶露持续时间(7.13±0.25)d短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9.25±1.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低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缩宫素治疗,研究组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因子情况,产后2 h、24 h阴道出血量及围术期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114,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均短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产后2 h及24 h时阴道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产后出血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减少出血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5,(35):5010-501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种给药方式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5例产后出血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3例)和试验组(14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手臂三角肌肌内注射;试验组产妇给予同等剂量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宫颈注射。两组产妇均在第三产程后一次给药。观察两组产妇临床疗效、2 h内子宫出血量、阴道出血量以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均<400 ml,未超过产后大出血的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的子宫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0%)与对照组(6.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产后出血采取手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疗效较好,其他产妇产后出血采取宫颈注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8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内注射麦角新碱0.2 mg。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血红蛋白含量和凝血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显著升高(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2~24 h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 h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均显著低于产前(P<0.05);且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IB和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8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36例(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对照组49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持续治疗3~5 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7%)较对照组(71.4%)高(χ2=5.313,P=0.021);治疗后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均少或短于对照组(t=6.251,8.266,3.733,3.202,5.391,均P <0.05);治疗后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好转,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62,11.716,10.089,5.915,均P <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7,P=0.436)。结论:麦角新碱联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析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产后即刻及产后24h两组产妇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变化,并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0min、2h、24h出血量、完全止血时间及产后24h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产后24h,两组产妇PLT及Fbg水平均较产后即刻有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PT及APTT水平均较产后即刻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30min、2h及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研究组产妇用药后至完全止血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4h内,两组产妇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配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治疗产后出血、改善产妇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