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君楠  张宏亮  林欣  白锋 《安徽医药》2023,27(6):1065-1068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与老龄化相关的巨大挑战是脑血管病及认知功能损害两大疾病明显增多,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高血压是认知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高血压通过损害脑微循环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破坏血脑屏障,引发神经炎症影响认知功能,以及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脑小血管病包括白质高信号、腔隙性梗死和微出血,也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目前多项研究表明适当的降压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认知障碍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特点表现为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诊察。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技术能灵敏反映脑组织血流灌注量变化,在研究CSVD相关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与评估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现就CSVD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以及磁共振灌注ASL在脑小血管疾病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探讨ASL在CSVD相关认知障碍领域的研究现状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如今,血管性认知障碍(vessel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已成为痴呆的第2大病因,其中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被公认为VCI最常见的病因。临床实践中,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CSVCI)的诊断主要通过神经量表评估、神经影像学等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后得出诊断。近年来,因血液学标志物检测技术愈加成熟。众多学者认为,血液学标志物检测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检测手段,为CSVCI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此早期对CSVCI进行干预。本文主要对近10年CSVCI血液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的相关分析。方法收集确诊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114例作为观察对象,同期114例非小血管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血同型半胱氨酸、吸烟、酗酒等因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小血管病变导致的脑梗死患者中临床表现有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患者明显较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酗酒是引起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缺血性小血管病变多为腔隙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血管性痴呆的患者较多,故控制上述危险因素是降低脑小血管病发病率及预防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脑小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脑小血管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磁共振检查对病例进行脑小血管病变评估,分为有小血管病组和非小血管病组,对两组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发病90天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分析脑小血管病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结果 小血管病组和非小血管病组年龄、高血糖比率、高血压比率、高同型半胱氨酸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糖、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为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脑小血管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天后神经功能残疾程度较对照组严重。结论 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为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脑小血管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9):61-63
脑小血管病是引起世界上高达1/5中风患者,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有关脑SVD的微循环障碍、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其继发的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MRI在研究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脑小血管病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小血管病(CSVD)是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老年人群发病率高。目前针对CSVD认知障碍的药物治疗尚无明确的标准和特定的药物。本文围绕CSVD认知障碍的降压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溶栓治疗、他汀治疗以及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治疗药物和相关临床前研究药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周桂娟 《河北医药》2011,33(10):1486-1488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中文版)在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5例脑小血管病患者,根据影像学结果分为弥漫性大脑半球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组19例,深部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组21例,LA+LI组32例及微出血组19例,分别行MoCA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测试。结果 MoCA得分与MMSE得分显著相关(r=0.836,P〈0.05),但MoCA检出率(61.2%)高于MMSE检出率(36.5%)(P〈0.05);4组MoCA得分均低于MMSE得分(P〈0.05)。结论与MMSE量表相比,MoCA量表更能及早发现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在影像学上主要以腔隙性梗死、白质病变和脑微出血的形态存在。静止性CSVD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反应迟钝和注意力下降等,与病灶部位、数量和大小相关。本文就静止性CSVD的主要影像学表现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医生对静止性CSVD及其危害的认识并提高识别率,由此尽早干预而延缓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娜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55-1857
脑小血管病指脑小动脉及微动脉病变引起的脑缺血或出血性病变,它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亚型,临床表现包括腔隙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步态障碍及情意障碍等.其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及脑微出血等.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甚至导致脏器功能衰竭造成患者病残或死亡。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2.8%~57.0%,其并发症发生既多且重,因此,正确认识老年高血压,对于做好老年人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认知障碍常见的原因是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然而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多器官疾病也与认知障碍相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房颤与认知障碍有关。房颤相关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房颤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发生风险,其中房颤患者痴呆的发生率是无房颤患者的至少2倍。房颤相关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1)房颤相关认知障碍的特点:(1)性别:房颤患者的性别与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较少,女性房颤患者可能更易出现认知障碍。(2)年龄:有研究发现,与无房颤受试者相比,房颤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速度更快,出现认知障碍的年龄更早。房颤显著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并且可能独立于卒中事件的发生,这种相关性在年轻、发病时间较长的房颤患者更明显。(3)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房颤是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因而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关系密切,然而,房颤患者出现认知障碍与其发生卒中的关系尚无定论,有的研究甚至得出无关的结论,可能与房颤时血液高凝状态导致隐匿性脑小血管病有关,表现为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缺血性改变及脑萎缩等。(4)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不同的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部分发现房颤增加AD的风险。但是更多的研究认为房颤与AD无关。房颤可能并不是通过引起AD病理改变而导致认知障碍,而是通过血管神经病理改变导致认知障碍。(2)房颤相关受损的认知领域:房颤患者可出现多种认知领域受损。一项研究发现房颤患者的学习、记忆及执行功能等认知领域功能减退。另一项研究发现房颤患者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视觉功能、词汇记忆、执行功能和精神灵活性等认知领域明显受损,从而导致总体认知功能下降。(3)房颤相关认知功能受损的程度:房颤患者的认知障碍包括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特别需强调的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试验发现65%的房颤患者存在MCI,均表现为短期记忆损害,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语言能力和注意力等认知领域也明显受损。可见,房颤患者MCI的发生率实际上非常高,但常不被内科医生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认知障碍的程度较阵发性房颤患者更加严重。房颤与认知障碍相关的可能机制。(1)脑卒中:脑卒中是造成房颤患者出现认知障碍非常重要的原因,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约为非脑卒中的数倍,而房颤可使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或痴呆的风险增加2倍以上。(2)亚临床栓塞性梗死:无卒中病史的房颤患者更易发生痴呆的可能机制之一是其脑内发生了亚临床栓塞性梗死。(3)脑小血管病变:房颤患者更易出现脑小血管病变,包括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及脑萎缩等,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4)脑低灌注:脑低灌注导致的脑损害是房颤独立造成认知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并且,房颤患者更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其进一步加重脑灌注不足。(5)炎性反应:在炎性反应中产生的炎性因子会损害认知功能。在房颤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多种炎性因子,其导致脑组织缺氧,进一步诱发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促使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导致神经元变性、死亡。(6)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房颤患者常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等其他多种危险因素,其与房颤共同促使患者出现认知障碍。房颤与认知障碍的综合管理。(1)非药物治疗:重视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控制体重等可改善房颤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房颤并发症的出现。(2)药物治疗:(1)抗凝药物: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中,INR控制不佳与其认知障碍密切相关。(2)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与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炎性反应等作用相关。(3)控制节律及心室率:其是否有利于预防房颤患者出现认知障碍尚无定论。但是,考虑到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重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因此,控制节律可能有助于改善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4)胆碱酯酶抑制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目前尚缺乏其治疗房颤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3)介入治疗:部分研究发现,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对照者。射频消融可导致一过性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其是否是引起术后认知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正>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它可影响心、脑、肾等多种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引起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超重、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我国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这三大因素与高血压发病显著相关。现阶段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特点为高增长率、高患病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知晓率。对该类患者除了给予正确的治疗之外,及时有效的护理也是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重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往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且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目前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成为当务之急。统计本院近2年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作一简要临床分析,总结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率为21.5%,占老年高血压患病总数的53.2%。不同的研究报道老年人ISH患病率占老年高血压患病总数的47.4%~74.8%,即在老年人群中,  相似文献   

16.
脑小血管病(CSVD)是机体颅内微动脉、小动脉病变引起的颅内出血性损害或脑组织缺血,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加重,患者表现为尿失禁、注意力不集中、认知障碍等,甚至诱发血管性痴呆等,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压力[1, 2].尼莫地平是治疗CSVD的常见...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和病残率。特别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慢慢发生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随之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于形成,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脑卒风、左心室肥厚等。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而出现心力衰竭、脑出血、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或危及人们生命。因此预防高血压及高血压的护理宣教,减少致残和致死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梅州地区脑白质疏松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接收就诊的6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检查、脑白质损害评定分析、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脑白质损害评定量表0级为0例,Ⅰ级为9例,Ⅱ级为31例,Ⅲ级为20例。脑白质损害评定量表分级与神经心理学测试及评分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 MRI检查可显示出脑小血管病引起的系列症状表现,且与神经心理学有显著性相关关系,为脑白质疏松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患者中95%以上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并影响重要脏器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