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宝辉 《光明中医》2013,(11):2448-2450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其临床表现不一,包括难以入眠,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早醒,睡眠不深,甚至有时彻夜不眠.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逐渐加大,失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0%.西医在治疗上多以巴比妥、苯二氮类、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为主,但这些药物容易引起依赖性以及易引起撤药综合征,因此中医药治疗失眠就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在帮助失眠患者消除不适症状、戒除镇静催眠药依赖和恢复正常的睡眠功能等方面,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疗失眠不是简单地使用安神药,而是帮助患者调整和恢复原有的正常睡眠功能.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方法多样,疗效明显,副作用少,是失眠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本文对近几年中医治疗失眠的各种方法进行系统、全面地总结,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失眠症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1]。文献最早见于《灵枢》,称为"目不瞑",并提出了"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的具体治疗原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称其为"不得眠"、"不得卧",还有"不寐"、"夜不瞑"等,均泛指失眠[2]。失眠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心悸、头痛、眩晕、健忘等症同时出现,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史同霞  王学华 《世界中医药》2014,9(11):1515-1518
失眠属于中医神志病范畴,主要病位在心脑。笔者认为中医治疗失眠,首先要辨虚实。虚证属于阴血不足,心脑失其所养;实证为实热内结或痰热内扰或瘀血阻滞等。当然,失眠的病机关键在于心神不安,因而安神定志为其基本治法,常用中药为酸枣仁、夜交藤、百合、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等。  相似文献   

4.
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其主要表现为经常性的睡眠减少,难以入睡,或睡而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时睡时醒,睡眠时间缩短或彻夜不眠。失眠症是临床多发病,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疗失眠方法多、疗效高、副作用少,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医综合疗法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失眠的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近几年来有关失眠的中医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探讨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的研究近况,以期今后在这一方面的治疗能有所突破。失眠,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病,其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特点是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低,病程较长,治愈困难,且服用西药后易产生耐药性。中医治疗失眠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方法:是将近几年来中医治疗失眠的文献资料按中药、综合、针灸、其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7.
失眠是指以睡眠时间不足或者质量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症状,临床疾病多伴发失眠,而长期失眠易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疾病治疗及预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本病方面,存在显著的优势,且颇见成效。文章旨在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失眠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疾病,指患者睡眠不充分、不完全,中医学中称为"不寐"。失眠诱因常见心理、精神、疾病等。文中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得出中医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认为中医治疗失眠有一定的优势,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从中医治疗失眠临床研究中常用的疗效评价方法着手,围绕失眠的临床症状,提出改良评价量表、丰富评价指标、重视辨证分型的中医疗效评价研究思路,客观、准确、全面评价中医治疗失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风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中风后失眠是中风后遗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及心理健康,同时会增加中风的复发率.中风后失眠使用传统中医治疗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的效果,使临床医师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变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慢性失眠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君华 《四川中医》2005,23(1):54-5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方法:以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结果:13例全部治愈。结论:针炙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失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王漫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2):178-180
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类似于《内经》中的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卒中后失眠是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为睡眠质量或睡眠数量或睡眠时间出现紊乱,这些问题均可导致患者神经缺损而预后不佳,出现情绪异常或增加复中的风险,甚至加重原发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病情....  相似文献   

1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又称为不寐。笔者自2001年起,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6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神、情志、体质、节律的角度总结失眠的研究进展,归纳各家名医论治失眠经验和相关临床观察。根据失眠众多病因病机,总结出通过调节形神、五脏神、新“三神”、焦虑抑郁情志、偏颇体质、时间节律等方面改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焦虑抑郁量表、中医证候量表、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等,以期为解决失眠这一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30例运动性失眠运动员的主症、兼症进行分析、比较,初步总结出运动性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为筋肉疲劳型、脾胃失调型和肾阴虚型,并对其进行对证治疗,结果临床治愈5例占17%,显效10例占33%,有效8例占27%,无效7例占23%,总有效率为77%.  相似文献   

16.
刘伟 《中医临床研究》2014,(25):119-120
目的:观察并探讨神经内科失眠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1998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80例门诊以及住院的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失眠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2 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计分观察。治疗组 96例 ,对照组 3 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9 5% ,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疗效可靠 ,廉简易行  相似文献   

18.
王占国  李文婷 《光明中医》2023,(18):3683-3686
中风后失眠是中风的常见遗留症状,常表现为睡眠深度或睡眠时间不足、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该病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加大中风再发风险。中医治疗中风后失眠不仅效果显著,还具有不良作用少、价格低廉等优势,现笔者从该病病因病机分析,在中医内治法、外治法等多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眠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以期为中风后失眠的现代中医治疗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郭铁  郭洪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81-1982
失眠,中医又称为"不寐",是中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状。相关报道显示,中风后合并失眠56.5%,远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失眠可增加发生其他精神神经症状的风险,进而影响中风患者康复过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失眠已然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失眠疗效显著,随着社会文明的多样化,人类疾病的复杂性也愈发凸显,联合疗法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中医联合疗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手段分为中药联合、内外联合、外治联合、其他心理干预等联合方法,通过介绍以上联合疗法的特点及分析其应用优势,为失眠的中医联合疗法临床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