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与《内经》中的阴阳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离散结构理论和自组织理论中“系统开放”原理、“非线性相互作用”原理和“涨落突变”原理,结合《内经》中的阴阳非平衡观点,分析了《内经》中的“阴阳平衡”,认为《内经》所说的阴阳平衡是动态平衡,人的生命过程是一种非平衡的有序,因此《内经》的阴阳平衡与离散结构理论关于“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论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在《内经》中多次论及“精”或“精气”,精气理论广泛渗透于《内经》关于生理、病理、养生、预防、诊断、治疗各方面的论述中,这说明精气理论在《内经》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实践方法是所有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手段。同样,实践是《内经》医学理论发生的起点,实践贯穿于《内经》医学理论全过程的各个层面,实践也是《内经》医学理论必然的旨归。《内经》主要通过“观察”和“验证”的实践方法积累揭示生命奥秘的基本知识。因此在学习、研究《内经》医学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人点。本文仅仅以5个实例体现实践是《内经》医学理论构建基础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傅贞亮治学严谨,师古不泥,注重求新发微,悉心研究《内经》,注意结合实际对有关理论进行临床验证,着力于《内经》藏象理论实质的研究,并将《内经》有关理论灵活地运用到临床,既遵循经训,又扩大其指导意义。提出了“脾主运化水湿与精微”与体内钠、钾含量相关的独特认识。对肾阳虚动物的耳蜗电位及有关免疫指标进行了测定,证明了“肾开窍于耳”及《内经》“肾为之主外”之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内经》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观点与治疗思路,介绍彭德忠教授基于《内经》理论与刺法发展而来的 “筋骨理论”与“过骨输刺法”。从《内经》以“骨”为主出发,彭德忠教授认为当前治疗LDH应“筋骨并重,以筋为主,以筋-骨-筋 为本质”,针刺治疗时“以刺到病所为原则,以过骨输刺为刺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现代化的发展 ,开展了对《内经》核心思想———阴阳辨证理论的总结与提炼。提出了蕴涵在《内经》中的阴阳理论是一种近乎于最完美、最全面、最整体系统的阴阳唯物辨证理论 ,它不仅是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整体关系” ,也同时包含着“形成之初的重阴生阳关系”、“整体与内部子系统之间的母阴胎阳关系”、“生长过程中的母阴控子阳 (或胎阳 )关系”、“发展时序中的前阴后阳关系”以及“成熟整体阴阳立体构型形状的球状构型”等 ,是一个阴阳唯物辨证大成哲学思想体系 ,可简称为“阴阳时空整体系统论”。同时提出了明确定位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之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内经》与《诗经》思维方式的比较看中医的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内经》与《诗经》思维方式的比较,指出《内经》“比类取象”方法与《诗经》的表现手法“比与兴”十分相似。比类取象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并非逻辑思维。比类取象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并非逻辑思维。《诗经》中的另一表现手法“赋”在《内经》中亦普遍应用。《内经》中黄帝与岐伯的问答式很相似于《诗经》唱和中的问答式。《诗经》中的四字句在《内经》中亦处处可见。因而认为,《内经》的思维方式与《诗经》基本相同。所以《内经》亦是一部艺术巨著,中医的性质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相似文献   

8.
对《方剂学》君臣佐使理论的定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泳  杨卫平 《中医杂志》2006,47(1):61-62
在组方、用方的过程中,源于《内经》、发展于后世的方剂学君臣佐使理论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直被历版统编《方剂学》教材称为“方剂的组方原则”,通过对君臣佐使理论在方剂学研究中的角色分析,认为君臣佐使理论应该被定性为“方剂的组成原理”,准确的定性将有利于对该理论本质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中医学基础理论现代化的步伐 ,对《内经》“气”的理论进行了探索。结合对现代生命科学与人体学方面的科学探索结果 ,本文提出了《内经》中的“气”是蕴涵高能的生命物质  相似文献   

10.
“阳化气,阴成形”源自《内经》,其本义是论人体阴刚两方面与人的形体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论点与现代医学的新陈代谢理论相比较,不论从过程分析还是从结果判断,都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中医学基础理论现代化的步伐 ,笔者进行了解密《内经》“气”理论探索 ,提出了皮肤组织液中的水应是《内经》中的“津” ,而蕴涵在其中的热能应是“津”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寒热错杂证是指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早在《内经》已经提出“寒热理论”,有学者就此归纳了《内经》中寒热治疗学理论内容,总结出《内经》寒热治疗学理论奠定了中医学外感病的基础。医圣张仲景不但继承了《内经》的寒热理论,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在《伤寒论》中,处处可见“寒”与“热”。  相似文献   

13.
血浊是脑小血管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从浊血伤髓论治脑小血管病,可以为脑小血管病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援药药对“制何首乌-虎杖”为化浊行血汤的重要组成,具有化浊益髓的作用。文章主要从脑小血管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援药药对配伍意义、援药药对的相关药理研究4个方面对援药药对“制何首乌-虎杖”治疗脑小血管病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中医学基础理论现代化的步伐,笔者进行了解密《内经》“气”理论探索,提出了《内经》中人体“阳气”的物质基础就是除属于“阴精”性物质以外的所有其他生命物质,这些物质分布在人体内相关囊管腔中并组成各种形式的内容物;而“阳气”的本质就是蕴涵在这些内容物中的“动能”能量!  相似文献   

15.
二、《内经》的哲学思想与临床 《内经》理论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中医学基础理论现代化的步伐,笔者进行了解密《内经》“气”理论探索,提出了《内经》“阳气”之白昼性消长变化的表象是体温变化,而本质是热能的散发规律,调控机制的基础是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同时也提出了《内经》“阳卫”理论时重新认识散热具有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经》中关于通与通法的具体含义。方法:通过对《内经》理论的学习,结合后世医家的观点,阐述通的含义及通法的应用发展与范围。结果:在《内经》中一个“通”字贯通全书,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及与自然的关系,为制定通法打下理论基础。结论:通与通法理论直接指导临床治疗和后世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未病”     
张涛 《江西中医药》2008,39(1):12-13
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发挥,使其有了更丰富的含义,现代又与亚健康取得契合,然而许多医家对于《内经》的“未病”本义存在曲解。笔者有鉴于此,试从训诂学及医学等方面对“未病”在《内经》中的本义及后世沿革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证候等特点分析,本文依据“病厥阴风木者,肝将取决于胆”“胆主决断”“情志各异,必资胆气”“髓之虚实,肝胆应之”等古籍论述,结合当代各医家学者关于脑小血管病的辨证论治认识,进行了“胆”与脑小血管病病机相关性的初步理论探讨。笔者以为,围绕“胆木风气”“胆主决断”及“五脏情志成用”三方面的病理、生理特性阐述,能够为脑小血管病病机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脑小血管病临床治疗提供从胆论治之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中医学基础理论现代化的步伐 ,笔者进行了解密《内经》“气”理论的探索 ,提出了《内经》中的“气”是生命物质中蕴涵的巨大能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