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的各种差错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通过防范措施的实行,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防范措施的出现,提高了我院临床用药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防范差错重复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环节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是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防范。结论: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配置规范,并加强管理等防范措施,能将差错降低,从而为临床提供适宜的输液。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本文收集了北京友谊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1年1至6月期间出现的各类差错,并对此进行分析,其中内差错发生率为1.44‰,出门差错发生率为0.105‰,主要发生在调剂、配置和成品输液核对等多个环节,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以减少PIVAS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处方调配差错原因,以确保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PIVAS处方调配差错记录资料,分析其发生差错原因并对其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对PIVAS调配差错原因分析,结果发现其类型有"取药错误、贴签错误、取药合筐错误、医嘱错误"等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原因,优化管理措施,以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成品输液质量.方法:调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儿童医院东区静脉调配中心调配医嘱,每6个月为一个阶段,共4个阶段对发生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比较各阶段的差错率.结果:2016年11月至2018年11...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PIVAS在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讨论,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整理改进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配置差错提供参考,提高医疗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及JCI要求等相关规定,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配置环节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本文结合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中具体的差错例子对相应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其差错率主要集中在:电脑系统不够完善,医师医嘱不合理,审核人员差错,输液调配差错这四个方面。结论通过对调配过程中存在的差错分析,我们总结出:优化系统,增强审方药师业务技能,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建立差错制度等改进措施,来优化完善PIVAS的工作,使工作更加高质高效,有效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调剂差错发生的原因,降低医院调剂差错率。方法 根据层次任务分析(HTA)-人为差错模式(HET)理论分解PIVAS调剂流程,确定调剂差错类型,构建HTA-HET数据统计表;分析2020年7月至12月(整改前)的调剂差错,并制订防范措施,与2021年1月至6月(整改后)的调剂差错进行比较。结果 共收集整改前的医嘱127 262条,调剂差错512条;整改后的医嘱132 983条,调剂差错392条。整改前,各项子流程调剂差错排名前3的分别为摆放主药、溶剂贴签、加药混合调配,占比分别为26.17%,21.48%,16.80%;主要调剂差错类型分别为品种差错、规格差错、数量差错,分别占26.76%,25.00%,18.95%。整改后,摆放主药差错率由0.105%降至0.074%,溶剂贴签差错率由0.086%降至0.053%,加药混合调配差错率由0.068%降至0.043%,成品输液核对差错率由0.020%降至0.008%,差异显著(P <0.05);品种差错率由0.108%降至0.082%,规格差错率由0.101%降至0.067%,数量差错率由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我院PIVAS开展一年来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优质药学服务作参考。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编药物学》等相关资料,针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PIVAS差错率为0.08%,主要是不合理医嘱、漏审和误审、排药核对差错、配置差错、退药没及时找出。结论通过总结分析差错,制定并实施整改措施,差错率明显下降,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差错种类及原因,提高 PIVAS 配置液体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归纳总结差错记录本中的数据,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每月全科的差错分析会,提出持续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各个流程,有效降低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针对各种差错事故,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并执行,提高了 PIVAS 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陈婷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35):166-169
目的 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差错及防范策略。方法 收集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PIVAS于2019年1—12月发现的差错事件53起,对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探究防范策略。结果 本次53起PIVAS差错事件中,其调配差错最常见,共17起,占32.1%,其次为摆药差错(28.3%),另存在贴签差错(17.0%)、配送差错(9.4%)、退药差错(7.5%)、审方差错(5.7%)。本次53起PIVAS差错事件以PIVAS(内部差错)为主,共44起,占83.0%,其余为病区(外部差错),共9起,占17.0%。结论 PIVAS的各个管理环节中均存在一定的差错发生风险,临床可针对差错类型与原因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用药安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钱夕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3):255-256
目的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对本院PIVAS各个环节经常出现的差错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差率为0.08%,差错率为0.001%。主要发生在贴签、药师排药、护士配置、成品复核等工作环节。结论可通过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药品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量等措施降低差错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探讨,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药疗差错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相关资料,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PIVAS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结果:PIVAS的外部差错率为0.02%,内部差错率为0.18%,主要发生在医师医嘱、药师审方、排药核对、输液配置、成品核对、退药等工作环节。结论:通过差错分析,落实差错上报制度,提高审方药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和药品的管理等持续改进措施,可降低差错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