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粘连形成的原因,提高对子宫粘连的认识,探讨其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粘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子宫粘连病例中,宫颈粘连168例,占84%,宫腔粘连32例,占16%;首次人工流产8例,占4%,2次人工流产62例,占31%,3次以上人工流产130例,占65%;有宫颈疾患者164例,占82%;人流术后1个月内有性生活的156例,占78%。结论子宫粘连与多次人工流产、宫颈疾患、术后近期性生活及手术不规范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达菲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单纯手术治疗84例(单纯手术组),手术加药物治疗88例(联合治疗组)。术后随访1~24个月,比较2组妊娠率。结果术后失访5例,随访167例,术后总妊娠率为55.69%(93/167)。其中联合治疗组妊娠率63.95%,单纯手术组妊娠率46.91%,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达菲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受孕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会碰到一些特殊情况需作人工流产术。十年来,我院作人工流产术达12,300例,其中特殊情况下的人工流产术78例,现整理分析如下: 一、子宫极度前倾前屈或极度后倾本组共25例,子宫极度前倾前屆或极度后倾,当其成锐角屈曲时,就会给人工流产术造成困难。为此,手术者必须在术前复查子宫的大小、形态、倾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灌注医用透明质酸钠对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门诊人工流产行负压吸宫术的患者共951例,分为研究组494例和对照组457例.研究组于人工流产手术结束时将透明质酸钠2.5mL经宫颈注入宫腔,对照组人工流产手术结束时不予用透明质酸钠.两组均术后口服抗生素3~5 d,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恢复及宫颈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有4例术后随访人工流产不全再次清宫术,对照组中有2例术后随访人工流产不全再次清宫术.除去人工流产不全再次清宫术的上述6例患者,研究组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正常转经人次、转经时间、宫颈粘连、宫腔粘连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两者月经减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灌注医用透明质酸钠对预防宫腔粘连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术后应用不同剂量雌激素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6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 的 60 例实施宫腔镜下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按照术后给予雌激素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 1%mg/d )、高剂量组( 6%mg/d ),每 组 30 例。 对比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粘连情况。 结果:治疗后,高剂量组子宫内膜明显厚于低剂量组( P <0.05 );高剂量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组( P <0.05 );高剂量组宫腔再粘连情况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P <0.05 )。 两组均未出现阴道 不规则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大剂量雌激素应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官腔镜术后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患者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大子宫阴式切除术(TVH)与改良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子宫如孕12~20周)阴式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接受不同途径大子宫切除术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阴式大子宫全切除术78例(阴式组),改良腹腔镜辅助大子宫阴式全切除术92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TVH组相比,LAVH组中转开腹率低(0/92vs6/78,/=5.25,P〈0.05),手术时间短[(138±12.2)minvs(172±14.6)min,t=16.54,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5.6±1.3)dvs(7.8±3.5)d,t=5.60,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AVH扩大TVH的适应证,使大于孕12周子宫切除能在微创手术下顺利完成,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病因及其预防.方法 分析人工流产术后远期并发症患者120例发生的原因.结果 80例继发不孕,20例输卵管妊娠,12例闭经,6例月经异常,2例子宫粘连.结论 严格掌握人工流产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做到稳、准、轻、巧就可避免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1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宫内早孕6,10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5例术后口服抗生素和加味化生颗粒5d;观察组10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妈富隆,每晚1片,连用21d停药。观察2组患者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和量,宫腔粘连及再次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7.9±4.2)dvs(36.1±6.9)d,P〈0.05],术后官腔粘连与再次妊娠率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在常规服用抗生素和加味化生颗粒的基础上。加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妈富隆,可有助子宫内膜的修复,有效地恢复月经周期;减少宫腔粘连等人流并发症;减少再次妊娠的发生,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防止高危人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82例粘连性肠梗阻回顾性研究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82例粘连性肠梗阻,38例为阑尾切除术后,22例为肠破裂修补术后,12例为子宫切除术后,脾破裂脾切除术后3例,肝破裂修补术后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腹腔感染史4例。单纯性肠梗阻68例(切除粘连带,松解粘连,其中小肠折叠缝合术1例),绞榨性肠梗阻14例(粘连松解肠管功能恢复8例,肠坏死肠切除4例)。结果:本组82例病历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痊愈80例,死亡2例(1例老年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及肠破裂修补术后为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的1,2位。许多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需要手术才能解除梗阻的;对于有手术指征的粘连性肠梗阻,只有通过对手术的时机和术式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使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采用悬吊式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97例患者术中出血20~350mL,手术时间55~198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31h,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盆腔粘连中转开腹6例,其中5例因置镜探查发现肠管与子宫呈肌性粘连,另1例因肥胖,术野暴露不满意,分离粘连困难转开腹。阔韧带肌瘤止血困难转开腹1例。【结论】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晋  严律南  吴泓  潘光栋 《华西医学》2007,22(2):303-304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35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23-65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急性大出血病人。合并休克30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病4例。均采用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本组成功止血率97.14%,围手术期死亡率5.7%(2/35),其中出血48h内手术死亡率5.0%(1/20),并发症发生率25.0%(5/20),超过48h手术者死亡率6.6%(1/15),并发症发生率60.0%。再出血率10.3%(3/29),术后五年生存率86.2%(25/29)。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可行的。早期手术(〈48h)疗效较延期手术(〉48h)好。  相似文献   

12.
我科在2005-11/2007-08共实施宫腔镜电切术280例,通过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25-66(平均36.5)岁,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85例,宫腔粘连分离术50例,子宫纵隔切除术9例,宫颈管息肉摘除术49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81例,不全流产、稽留流产妊娠物清除术6例。手术时间平均45 m in,住院时间平均(4.3±2.4)d,手术在腰麻下进行,手术顺利,未出现子宫穿孔、宫腔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凤丸在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TCRA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周期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凤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及穿支血流数、子宫动脉血流状态、血液流变学指标、再粘连发生率、月经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粘连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0.83%)(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率(87.50%)高于对照组(70.8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凤丸在中重度宫腔粘连TCRA术后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穿支血流数,调整子宫动脉血流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再粘连情况发生,恢复患者术后月经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张莉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489-3490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的妇产科患者19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情况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手术状况是否为粘连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一般资料包括产妇的年龄、孕周、羊水是否污染以及盆腔炎症,手术状况包括手术切口类型、腹膜缝合与否、有无子宫切口撕裂。结果本组195例研究对象中,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58例,主要为子宫下段与腹壁下段粘连、大网膜与腹壁腹膜切口处粘连,术后粘连的发生未受到患者年龄、孕周、羊水污染与否的影响(P〉0.05),受患者的手术切口类型、腹膜缝合与否、有无子宫切口撕裂及盆腔炎症的影响(P〈0.05)。剖宫产患者的的手术切口类型、腹膜缝合与否、有无子宫切口撕裂及盆腔炎症均为发生术后粘连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术后粘连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短效避孕药对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3例早期妊娠欲行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给予常规人工流产治疗,实验组25例在人工流产治疗后口服短效避孕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宫腔粘连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及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口服短效避孕药,能够对子宫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恢复子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以粘连所致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腹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4例以粘连所致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包括:阑尾炎术后27例,肝胆手术后3例,胃术后6例,妇科手术后4例,肠道手术后8例,脾手术后2例,肠蛔虫症术后5例,结核性腹膜炎6例,开放性腹部伤后2例,肠旋转不良1例。治愈60例(93.7%),二期手术3例(4.7%),肠造口术后转院1例(1.6%)。结论以粘连所致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腹症手术时机选择困难,应在肠绞窄前近早手术,手术方式要简单易行,近量保护肠管,恢复肠管正常功能,减少肠过多切除,避免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于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腹腔镜下行LAVH手术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无中转开腹,无周围器官损伤及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0+18)min。平均出血量6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6~46h,平均24h。术后至出院时间5—7d。所有患者腹部穿刺切口均甲期愈合。术后1个月复查,体温正常,均无阴道残端出血及愈合不良,恢复好。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微创、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子宫粘连的主要原因是有宫腔手术史 ,包括人工流产、不全流产、钳刮术、引产术、葡萄胎清宫术等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术后闭经或月经量少 ,周期性腹痛或不育。我院门诊宫腔镜室从 1987- 0 5~ 1999- 0 6 ,共行宫腔镜检查 76 0例 ,其中诊治宫腔粘连 194例 ,镜下发病率 2 5 .0 0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4例受检者最小 2 2岁 ,最大 38岁 ,平均 30 .5岁 ,均为已婚妇女。本组中 8周内人工流产者 10 4例 ,不全流产清宫术后 6 8例 ,12周以上钳刮术或引产术清宫术后 2 1例 ,葡萄胎清宫术后 5 a月经量少 1例。 194例中闭经…  相似文献   

19.
常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3):1769-1770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促进人工流产术子宫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马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和收缩子宫类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比较术后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流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分别为(6.84±2.13)d、(47.34±8.04)mL、(25.48±5.85)d,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的(8.23±3.72)d、(63.86±9.35)mL、(32.34±6.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为(8.59±2.17)mm,显著厚于对照组的(5.87±1.4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7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显著缩短了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月经周期恢复和子宫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及其在产后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造影剂SonoVue对2009年4月至2013年5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临床疑诊为胎盘植入的12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患者子宫内病灶部位、范围及造影剂灌注特点,结合临床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总结胎盘植入超声造影分型表现及图像特征。结果12例患者子宫超声造影增强表现:11例胎盘植入病灶造影表现呈高增强,1例呈无增强(术后病理诊断为胎盘组织变性及钙化)。12例患者子宫超声造影分型表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1例(粘连型)造影表现为宫腔内高增强病灶与周边子宫肌层间界限清楚,术后病理诊断为胎盘粘连。6例(植入型)造影表现为残留胎盘附着处子宫浆膜层菲薄,子宫浆膜层部分连续性不好,呈毛刺样改变,术后病理诊断为胎盘植入。5例(穿透型)造影表现为残留胎盘穿透子宫浆膜层,子宫浆膜层连续性中断,造影剂外溢,术中或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胎盘植入,穿透浆膜层、子宫破裂。超声造影诊断并经临床手术诊治12例患者均治愈。结论超声造影通过组织灌注成像之间的差异诊断胎盘植入,注射造影剂后胎盘植入病灶呈高增强,子宫浆膜层呈毛糙锯齿样改变,造影剂外溢时应考虑胎盘穿透子宫浆膜层。超声造影对产后胎盘植入诊断及子宫破裂术后治疗修复的观察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