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夏泻心汤系《伤寒论》方 ,由半夏、黄芩、干姜、党参、黄连、炙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功能和胃降逆 ,升结散痞。主治邪陷心下 ,胃气呆滞 ,但满而不痛的心下痞硬 ,呕恶、不思饮食。笔者根据该方的组方原则 ,临床运用本方加味 ,治疗多种疾病 ,疗效显著。现举验案数则如下。1 病案举例1.1 妊娠 :患者 ,女 ,30岁 ,1996年 6月 8日初诊。患者现停经 2月余 ,于 2周前出现恶心呕吐、厌食 ,多次服用维生素 B6等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近 3天来频繁呕吐 ,不思饮食 ,食入即吐 ,呕吐物夹有咖啡样粘液 ,形体瘦弱 ,心烦口干 ,头晕无力 ,尿少便干 ,舌苔…  相似文献   

2.
半夏泻心汤一方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此方药物组成简单却不失严谨,全方辛开、苦降、甘调并用,不仅仅局限于心下痞证,更广泛适用于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等等,且疗效可靠。现举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为医圣张仲景所创 ,由半夏、人参、黄连、干姜、黄芩、炙草、大枣组成。本为误下太阳成痞兼呕吐、下利者所设。笔者据“谨守病机 ,异病同治”的古训 ,灵活应用于临床 ,收效理想 ,兹举验案二则以资佐证。1 顽固性便秘患者 ,女 ,4 8岁 ,1997年 11月就诊。顽固性便秘 2年余 ,经常 3~ 4日甚至 5~ 7日才能大便 1次 ,粪质干结如羊矢或便头干燥坚硬 ,排出困难。他医曾用麻仁类润下 ,承气类攻下及西药开塞露等 ,均收权宜之效 ,药力过后 ,便秘依然。经常伴头痛头晕 ,脘痞腹胀 ,嗳气时作 ,欲得矢气则快 ,唯矢气不多 ,有时夜间脘腹隐痛 ,…  相似文献   

4.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篇,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而成之痞证。原文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笔者应用此方随症加减治疗口腔溃疡、泄泻、呕吐、消化功能紊乱等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为临床常用经典名方,常用于胃气不和以致心下痞满、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等症.在临床应用的适应症方面又并不局限于胃肠病,还可以辨证应用于其他许多疾病.  相似文献   

6.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与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鲁海婷 《陕西中医》1995,16(9):415-416
<正> 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为伤寒误下所致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气机不畅的心下痞而设。笔者在临床上用本方加减治疗眩晕、泄泻、胃脘痛等证,均获得较好的疗效。 1 眩晕 王某,男,60岁。因头晕20d于1990年9月26日入院。入院后曾投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平胃散10剂,疗效不显,症见: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气短,胃中饱满不欲食,呃逆,口干口苦,舌淡暗、苔白腻,脉滑。证属寒热错杂、气机不畅,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清半夏10g,黄连、干姜各6g,大枣5枚,佩兰、党参、炒苡仁各12g,焦三仙、炙甘草各9g。服7剂后,头晕减轻,余症亦减,继服20剂后,诸症均消,病告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半夏泻心汤近10年的临床应用总结出,半夏泻心汤主要应用于消化道方面的治疗。结论:通过综述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为半夏泻心汤确切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加味半夏泻心汤的适应症及治疗结果。方法:选择近十年间临床各类寒热错杂、脾胃不和的患者采用内服中药加味半夏泻心汤。结果: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脾胃不和具有明显疗效。结论: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临证加减,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化疗相关性呕吐、急慢性胃肠炎等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探讨分析了半夏泻心汤所治病证的病机要点、该方的配伍特点、所衍化的几首方剂、以及临证应用;列举了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秋季腹泻的验案和体会,拓宽了该方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1.
探讨分析了半夏泻心汤所治病证的病机要点、该方的配伍特点、所衍化的几首方剂、以及临证应用;列举了笔者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秋季腹泻的验案和体会,拓宽了该方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2.
罗世杰 《四川中医》1993,11(8):47-48
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原治柴胡证误下伤中所致的痞证,《金匮要略》则用于饮停心下“呕而肠鸣,心下痞者”。该方温清并用,兼顾阴阳,辛开苦降,补泻兼施,适应范围广泛。余在儿科临床应用本方治中焦气机紊乱诸症,常获良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谢旻  奚好君 《河北中医》2002,24(10):762-762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 ,为辛开苦降之剂 ,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之功效 ,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大枣 7味中药组成。《伤寒论》曰 :“但满而不痛者 ,为心下痞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中亦有论述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在临床中 ,半夏泻心汤应用较广 ,可用于肠胃不和、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多种消化系统疾患 ,兹举验案 3则如次。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王某 ,女 ,5 8岁。 2 0 0 1 - 1 0 - 2 0初诊。患者于 3年前因食不洁食物引起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大便质稀 ,次数增多 ,伴有…  相似文献   

15.
金丽  王东蓉 《国医论坛》1999,14(3):10-10
张启玉副主任医师临证颇善运用半夏泻心场以治疗杂病,笔者曾传诊其左右,获益良多。兹择张师验案3则,以示其用。三寒热巨结盾张某,女,24岁,学生,1997年6月22日初诊。由于饮食不当致发胃脏部胀满疼痛6年余,饥时尤甚,得食稍减,食后院腹胀满,矢气频频,吐酸,胸闷气短。舌红,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弦。证属寒热互结于中焦。治当寒热井用,开给除痞,和胃降逆。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15g,黄连gg,黄岑10g,予姜gg,党参159,厚朴15g,陈皮12g,白术12g,元明15g,振子12g,砂仁12g,乌贼骨309,炒权实18g。日1剂,水煎服。药进5剂…  相似文献   

16.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伦》,原方主治小柴胡证因误下伤中而致心下痞满、呕吐或干呕、肠鸣下利诸症。是一张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虚实兼顾的代表方。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均具有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症。故以此方加减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举验案如下。1呃逆患者李某某,男,72岁,平素嗜酒,血压不高。10天前突发脑梗塞,住入本院内科病房,1周前合并胃出血伴呃逆,经西药治疗后,出血已止,唯呃逆不减,于2001年5月9日邀余会诊。查患者神志清,语言不利,左侧肢体偏瘫,呃声频发,响亮,大便4日未行,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以半夏泻心汤…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是和解剂中调和肠胃的代表方剂,本文举例说明它在临床上的用法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引起的痞证.张文灿主任医师根据《伤寒论》的基本法则,结合60余载的行医经验,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每获佳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是仲景寒热并用的代表方,临床多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然临床异病同证时,仍可一方治疗多种疾病。临床中医家明辨病机,扩大了本方的治病范围。  相似文献   

20.
关夏泻心汤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方剂,特别是对脾胃,肝胆疾病用之多,方中既以芩连苦降泄热之和阳,又以姜夏辛开消痞以和阴,更配参草枣补益脾以用助其健运。本方立法,旨在苦辛用以顺其升降,甘温相伍以调补中洲,补泻同施以扶正祛邪,共奏和胃降逆,开始除痞之功,凡肝胃不和,脾胃失常,湿热留恋等皆可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