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 放射性肺炎是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较常见而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我科自1993~1996年放射治疗肺癌152例,发生放射性肺炎12例,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男11例,女1例.年龄34~65岁,平均53岁.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2例,有吸烟史且超过10年者10例.本组12例均为中央型肺癌.有病理证实者10例,其中小细胞肺癌7例,鳞癌3例.肺癌原发灶区及肺门区、纵隔区均采用~(60)Co-γ线照射,每次靶区剂量180~200CGy,每周5次,前后两大野对穿照射,DT 4000CGy,然后缩小野避开脊髓加量至根治量.放疗前、后及放疗至DT 4000CGy时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产生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2例进行放疗的肺癌患者,观察放疗照射剂量、年龄、性别等多个因素对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结果:放疗后有15例患者均有放射性肺炎发生,发生率为14. 71%(15/102);放疗剂量、辐照体积、射野面积、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液是放射性肺炎主要影响因素;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合并化疗、肿瘤病理类型与放射性肺炎无关。结论:患者在放疗时剂量高和照射野面积大容易引发患者放射性肺炎,肺癌放疗时全面了解患者肺部情况,设计准确的放疗靶区域,以降低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在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5月陕西省肿瘤医院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在放疗基础上口服养正消积胶囊。比较2组患者在疾病控制率、肺癌全身症状改善情况、放射性肺炎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的差别,使用模型拟合及分层x~2检验比较2组患者放射性肺炎轻重级别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11%、94.44%,对照组为83.33%、97.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级别:观察组18例(50.00%),其中1级14例,2级3例,3级1例;对照组27例(75.00%),其中1级11例、2级13例、3级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全身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56%,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17例(47.22%)低于对照组26例(72.22%)(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可有效预防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巾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降低放射性肺炎严重级别,并能提高肺癌全身症状改善情况,预防放疗所致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智芬 《医学文选》2000,19(2):227-228
放射性肺炎由 Groovr192 2年首次提出 ,随着放疗技术的普遍运用 ,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 ,防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1 ] 。1 发病因素  急性放射性肺炎通常发生于放疗全过程后的 1~ 6个月。肺损伤与照射面积有关。临床观察表明 [2 ]照射面积大于10 0 cm2 者 ,放射剂量即使高达 80 GY (80 0 0 rad)也很少引起肺损伤 ,但照射面积大于 2 2 5 cm2 时 ,40 0 rad也可出现肺损伤。仅接受纵膈放疗的病人 ,约 6 %出现症状 ,而当两肺与纵膈同时照射 ,则 33%的病人出现肺部症状。可见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全身和上半身照射剂量 ,尤其与肺组…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放射性肺炎患者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25-72岁,平均48.5岁,肺癌45例,乳腺癌21例,食管癌9例,照射方式为直线加速器胸部照射,照射面积〉120cm^2者55例,照射面积〈120cm^2者20例,常规分割2GY/次,每周5次,总剂量〉42GY者59例,〈42GY者16例,诊断条件:1、有胸部放疗史;2、放疗后2个月内出现肺炎症状及体征:3、胸片;肺部沿放射野出现细网状阴影或点片状阴影。  相似文献   

6.
加味增液汤防治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增液汤对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12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为观察组(单纯放疗),B组为治疗组(放疗合并加味增液汤),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发生等级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例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51.7%和43.9%,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等级评分各时点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放疗合并加味增液汤明显降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分级。  相似文献   

7.
李晶艳 《医学文选》2003,22(5):762-763
急性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皮肤损伤 ,传统治疗方法创面恢复较为缓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采用金因肽加雷弗奴尔、庆大霉素治疗急性 度放射性皮炎 3 2例 ,并与同期用传统方法治疗 1 3例进行比较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 2例均为住院放疗病人 ,其中男 3例 ,女 2 4例 ,年龄 2 6~ 6 2岁 ,平均 44岁 ,其中乳腺癌 2 1例 ,鼻咽癌 5例 ,颈淋巴结转移性癌 3例 ,臀脊索瘤 1例 ,肺癌 2例 ,病人皮肤损伤程度均为 ~ 度 ,其中 度 2 7例 , 度 5例 ,照射损伤最大创面 8cm…  相似文献   

8.
急性放射性肺炎是肺癌放射治疗常见并发症之一 ,我科1991年 1月至 1999年 5月对 90例肺癌行放射治疗 ,其中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均为男性 ,年龄 5 9~ 73岁 ,平均6 5岁 ,均为中心型肺癌。鳞癌 7例 ,腺癌 1例 ,腺鳞癌 1例。放疗前曾进行化疗 6例 ,其中介入治疗 1例 ,化疗药物以DDP为主方案 ,化疗 1~ 3周期。本组病例均有长期吸烟史 ,吸烟量为 2 0~ 40支 / d。 7例合并有慢性肺部疾病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 6例 ,肺气肿 1例 ,发生放射性肺炎前感冒 5例。1.2 放疗方法 :放疗靶区包括原发…  相似文献   

9.
分析放射治疗 2 80例肺癌、乳腺癌患者 ,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 4.44% ( 8/ 180 ) ,4% ( 4 / 10 0 )。靶区剂量DT≤5 0Gy、≥ 60Gy、≥ 70Gy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 2 % ( 1/ 5 0 )、3 .81% ( 8/ 2 10 )、15 % ( 3 / 2 0 )。放射野面积≤ 10 0cm2 、>10 0cm2 发生率分别为 2 .67% ( 4 / 15 0 )、6.15 % ( 8/ 13 0 )。单纯放疗与并用化疗的发生率分别为 4.46% ( 5 / 112 )、4.17%( 7/ 168)。认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靶区剂量、照射野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自体血液照射回输的放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自体血液照射回输的放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 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自体血液照射回输加放疗 )和对照组 (常规放疗 ) ,观察两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研究组患者血疗前后IL -2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研究组为 12 1% (4 / 33) ,对照组为 6 0 6 % (2 0 / 3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变化 (P <0 0 1) ;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平均放疗剂量 (X±SxGy)研究组为 40 5 0± 82 2 ,对照组 2 46 0± 6 0 9(P <0 0 1) ;研究组血疗前后IL - 2 ,T淋巴亚群都有显著变化 (P <0 0 1)。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可提高肺癌患者抗辐射的能力 ,低剂量辐射刺激诱发机体的适应性和免疫机能 ,提高正常组织对放疗的耐受量而对肿瘤组织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地汤防治肺癌放疗反应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青地汤防治肺癌放疗反应的效果。②方法  1 56例肺癌病人分为两组 ,青地汤组 84例连续服用青地汤 2 0剂以上 ,对照组 72例未服药。比较两组放疗反应的发生率及 1、2年生存率。③结果 青地汤组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及因严重放疗反应而被迫中断放疗的发生率分别为 36 .9%、7.1 %、2 5 .0 %、1 0 .7% ,对照组分别为 54 .2 %、1 9.4%、45 .8%、2 7.8%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670~ 7.459,P均 <0 .0 5)。青地汤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 ,治疗中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率 ,病人的 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1 %、41 .7%、2 6 .2 %、37.8%、2 6 .5 % ,对照组分别为 65 .3 %、54 .2 %、40 .3 %、35 .5 %、2 0 .7%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0 65~ 3 .496 ,P均 >0 .0 5)。④结论 青地汤能有效防治肺癌病人的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维生素B_(12)治疗17例皮肤粘膜放射性烧伤,具有明显的止痛、止痒、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17例病人中,接受钴~(60)、γ线和深部X线放疗造成急性皮肤Ⅲ度放射烧伤者5例;引起放射性口腔粘膜溃疡者5例;因患毛细血管瘤用磷~(32)局部敷贴造成急性Ⅲ度β射线皮肤烧伤者4例;放射性职业工作者因受较大剂量或意外照射引起不同程度皮肤放射性烧伤者3例。  相似文献   

13.
吴双  文浩  彭瑛  徐珂  郎锦义 《四川医学》2005,26(4):407-408
目的 对比观察放疗联合诱导化疗或同步化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 0例Ⅲ期NSCLC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诱导组2 4例,同步组2 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似,诱导组先化疗后放疗,同步组放、化疗同时进行。化疗方案:长春瑞宾(NVB) 2 5mg/m2 d1 、d8,顺铂(DDP) 3 0mg/m2 d1~3 ,共用2周期;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总剂量(60~72 )Gy/(3 0~3 6)f。结果 诱导组和同步组有效率分别为70 . 8%和84. 6%;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 . 6个月和17 .2个月;1,3 ,5年生存率分别为5 3 %、18%、7%和68%、2 8%、11%,同步组高于诱导组,但无统计学差异。Ⅲ~Ⅳ度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是2 5 . 0 %和61. 5 %(P <0 . 0 5 ) ;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 3 %和2 3 . 1%(P <0 .0 5 ) ;Ⅰ~Ⅲ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 9 .2 %和3 8 .5 %。结论 同步放化疗虽不良反应明显,但患者能耐受,其生存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4.
短程大剂量放射治疗15例肺癌伴肺不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为常见恶性肿瘤 ,多数肺癌患者伴肺不张 ,常合并阻塞性肺炎 ,临床症状重 ,表现为咯血、呼吸困难等。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常规分割放疗 ,甚至不主张放疗 ,导致病人康复较慢 ,生活质量下降 ,有的无法进行正常的抗肿瘤治疗 ,有的甚至因并发症而死亡。我科自 1 993~ 2 0 0 1年 2月用短程大剂量放射治疗 1 5例肺癌伴肺不张患者 ,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为后续治疗作好了准备。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1 5例患者男性 1 0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5 2岁 (3 0岁~ 64岁 ) ,根据UICC1 997年分期标准[1] ,IIIa期 8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放疗前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的效果及放疗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后患者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分为RP组(n=35)和Non-RP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放疗前DWI的ADC数值资料和放疗后ADC数值资料;通过随机行走模型来评价两组患者ADC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前的平均ADC1值、ADCmax值和ADCmin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患者的平均ADC1值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761~0.934,P<0.01),敏感度为95.17%,特异性为77.65%,以1.42×10-3 mm2/s为最佳截点。放疗后,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ADC值均有升高,两组平均ADC2值、放疗后1周?ADC1值、放疗后4周?ADC2值、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及三维适形放疗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593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常规放疗345例,三维适形放疗248例,通过对常规放疗中不同范围的照射面积、照射剂量以及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不同范围的照射容积、照射剂量分割方法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常规放疗中的照射面积<100cm2发生率10.6%(25/235),>101cm2发生率30%(33/110),χ2=21.49,P<0.001,差异有显著性。照射剂量<70Gy发生率14.1%(45/320),>71Gy发生率68%(13/25),χ2=26.65,P<0.001,差异有显著性。三维适形放疗中单次剂量<5Gy发生率7.8%(6/77),>6Gy发生率19.9%(34/171),χ2=4.88,P<0.05,差异有显著性。放射性肺炎多数是在定期随访检查时发现肺部影像学的异常,而出现症状就诊者为数较少。按SOMA分级,常规放疗1级27例,2级15例,3级以上13例,三维适形放疗1级19例,2级13例,3级以上6例。结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常规放疗中的照射面积和总剂量密切相关,与三维适形放疗中单次剂量大小密切相关。由于多数患者仅表现影像学异常,因此预见性的防治对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华冰  英华 《华夏医学》2002,15(3):358-358
放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的常见并发症 [1 ] 。现就我院 30例放射性肺炎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 1 8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 58岁。肺癌 1 4例 ,食管癌 9例 ,乳腺癌 4例 ,胸腺瘤 3例。1 .2 放疗方法本组病例全部采用日本三菱 EXL- 1 50 DP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治疗。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病理分型、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长短等多种因素决定合适的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肺癌常规先大野前后对穿照射 ,照射至 40~ 45Gy后缩照原发灶 ;食管癌使用三野以上照射 ,剂量约 60…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放射治疗与放射性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秀萍  黄赖机  李健  梁颖 《重庆医学》2002,31(7):611-612
目的 探讨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照射技术与放射性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0~ 2 0 0 0年间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病例 2 6例。所有病例均为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确诊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患者。放疗后的脑损伤经临床检查结合CT表现给与诊断。结果  2 6例放射性脑损伤病例的CT表现为持续性单侧或双侧颞叶片状低密度影 ,部分累及脑干。脑损伤范围与照射野大小相关。放射性脑损伤放疗后 2年内发生率 :单程放疗组 35 2 9% (6 / 17) ,第二程放疗病人为77 77% (7/ 9) ,P <0 0 5。 8例病人死于放射性脑病 ,其中照射剂量≤ 70Gy组死亡率为 9 0 9% (1/ 11) ;74~ 170Gy组死亡率为4 6 6 7% (7/ 15 ) ,P <0 0 5。结论 脑损伤的范围与照射野大小相关 ,再程放疗会加速放射性脑损伤的出现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死亡率随放疗剂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ORT)并同步化疗治疗的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评估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临床及剂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自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8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各临床因素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观察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大于或等于2级的放射性肺炎(RP)发生情况.分级采用NCICTC3.0标准.统计软件采用8P8816.0软件包.结果 80名患者中.12名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2级9例,3级3例,无4级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前肺功能是否正常(P=0.023)、V5、V10、V15、V20、V25、V30、V35,MLD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00、0.003、0.000、0.001、0.002、0.031、0.028、0.016).而多因素分析显示V5是P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8).结论 评估三维适形放疗并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计划时.要综合考虑V5-V35及MLD等计量学参数,合并放疗前肺功能异常的患者更应该严格控制肺的受量,而V5是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我院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10月用长春瑞宾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2 4例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 40~ 70岁 ,中位年龄 5 8岁 ,男 2 1例 ,女 3例。 2 4例肺癌均为Ⅲb~Ⅳ期的NSCLC患者。其中腺癌 9例 ,鳞癌 15例。初治 18例 ,复治 6例。Ⅲb 期 17例 ,Ⅳ期 7例。1.2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均未行过手术或放疗 ;近 1个月内未接受过化疗 ,有可测量的临床或X线、CT观察指标 ;血常规正常 ,无明显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