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丰宫并殖吸虫囊蚴、后尾蚴的超微结构。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 囊蚴壁是由电子密度中等而均匀的物质构成,未见细胞和微管道结构。囊内幼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由外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外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基质、基质膜、外皮层表面呈指状突起,皮层基质内有皮棘,其根部位于基质膜,顶端被外质膜覆盖。结论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囊内幼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结构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小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和后尾蚴的超微结构,囊蚴壁是由电子密度较低而均匀的物质构成,未见细胞和微管道结构。囊内蚴虫和后尾蚴的体被由外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外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基质、基质膜,外皮层表面呈指状突起,后尾蚴的皮层细胞可见多条胞质小管,提示皮层是后尾蚴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的超微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壁和囊内蚴虫。结果囊蚴壁内壁是由电子密度较低而均匀的物质构成,未见细胞和微管道结构,厚度为13.1μm,囊壁和囊内蚴虫之间有一定空隙;囊内蚴虫的体被由外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外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基质、基质膜,外皮层表面呈指状突起,皮层基质内有皮棘,其根部位于基质膜,顶端被外质膜覆盖。结论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白水河并殖吸虫囊蚴壁和囊内蚴虫的体被结构与其它几种并殖吸虫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异盘并殖吸虫囊蚴和后尾蚴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扫描电镜观察到异盘并殖吸虫囊蚴卵圆形,其一端可见一钮扣样结构。后尾蚴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体表密布单生体棘。口、腹吸盘上分别有2圈和3圈乳突,腹吸盘最内层乳突6个对称分布于腹吸盘孔内。在虫体前半部两侧壁的感觉乳突有些呈散在分布,有些不规则地排列成两纵列,每列约5—6个。  相似文献   

5.
对丰宫并殖吸虫皮下组织和腹腔注射法感染大鼠进行效果比较,用皮下组织注射法感染8只大鼠(每鼠接种后尾蚴10个),虫体回收率为18.8%,大鼠阳性率为75%;腹腔注射法感染12只大鼠(每鼠接种后尾蚴10个)。虫体回收率为16.7%,大鼠阳性率为505,经统计学处理2种方法的虫体回收率和大鼠的阳性率均无差异性(P>0.05),认为皮下组织注射法简便易行,且对动物的安全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丰宫并殖吸虫皮下组织和腹腔注射法感染大鼠进行效果比较,用皮下组织注射法感染8只大鼠(每鼠接种后尾蚴10个),虫体回收率为18.8%,大鼠阳性率为75%;腹腔注射法感染12只大鼠(每鼠接种后尾蚴10个),虫体回收率为16.7%,大鼠阳性率为50%,经统计学处理2种方法的虫体回收率和大鼠的阳性率均无差异性(P>0.05),认为皮下组织注射法简便易行,且对动物的安全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丰宫并殖吸虫的后尾蚴、不同虫龄的成虫和虫卵,为鉴别虫种提供资料。 方法 从流行区的溪蟹体内分离丰宫并殖吸虫的后尾蚴,实验感染的大鼠肺虫囊内获取38 d和113 d成虫及虫卵,经2.5 %戊二醛和1 %锇酸固定、乙醇脱水及蒸金处理后,用STEREOSCAN-100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后尾蚴的皮棘为单生型,皮棘的形状有2种类型,即尖刀形和鱼鳞形,腹吸盘与体壁邻接处有6个分布对称的小型圆丘状乳突。不同虫龄的成虫皮棘均为典型的丛生型,虫体前中部的皮棘发达和密集,排列规则;体后部的稀疏,排列不规则。看不出虫龄间的皮棘差异。卵壳表面光滑,卵盖与卵壳连接处可见增厚的肩峰状突起,另一端有一小的疣状突起。 结论 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和成虫的皮棘均具有其特有的形态,但同种的不同个体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皮棘的大小和形态都显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透射电镜首次观察了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的超微结构。虫体由体被、实质组织、肠腔及排泄囊所构成。体被由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皮层细胞质和基质膜。皮层表面见许多指状突起,突起有多级分枝。皮层基质内有皮棘,其根部位于基质膜,顶端突出于皮层表面但被外质膜覆盖,横切面上可见网格样结晶,基质内遍布球形、杆状两型分泌小体。皮层细胞位于肌层深部,细胞核位于其内,浆内可见两型特征性分泌小体,皮层细胞发生多条胞质小管穿过肌层及基底膜与皮层相连。结果提示皮层是后尾蚴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后尾蚴膜的超微结构,确定反应活性部位.后尾蚴在兔抗血清中孵育3h后,体表有反应膜形成,皮层结构出现损伤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于皮层表面。初步推测,后尾蚴膜反应是抗原抗体在虫体表面发生沉淀反应的结果,反应定位于皮层表面,抗原可能来自后尾蚴分泌排泄物。  相似文献   

10.
丰宫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丰宫并殖吸虫(Paragonimus proliferus)染色体数目为2n-22,n=11,染色体核型由1对大型和2对小型的中着丝粒染色体(m)、4对大型和4对小型的亚端着丝粒染色体(st)组成。丰宫并殖吸虫染色体核型与克氏、大平井并殖吸虫以及斯氏狸殖吸虫的核型比较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确立丰宫并殖吸虫在分类学上的独立地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异盘并殖吸虫成虫的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光镜下异盘并殖吸虫成虫体壁由外皮层、肌层、合体细胞和实质组织组成 ;肠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透射电镜下外皮层表面呈指状突起 ,基质中含大量球形和杆状分泌体及少量线粒体 ;基质膜平整 ;合体细胞核呈星形突起 ,胞浆中含大量粗面内质网 ;平滑肌纤维排列整齐 ;肠上皮细胞浆中含大量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分泌体 ,表面片层丰富 ;排泄系统由焰细胞、毛细管、集合管和排泄囊组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丰宫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诊断抗原.方法应用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isc-PAGE)分析了丰宫并殖吸虫成虫抗原,筛选出特异性诊断抗原成分,以对流免疫电泳(CIEP)证实其特异性.结果经电泳得到11条蛋白区带,其中的1、5成分只与丰宫并殖吸虫阳性血清出现明显反应,与异盘并殖吸虫及日本血吸虫无交叉反应(P<0.001),而且兔抗5抗原成分血清显示出较高的反应滴度(1128),推测其可能具有较丰富的、稳定的某一类型抗原表位.以CIEP进一步证实,1、5两蛋白抗原成分与丰宫并殖吸虫感染阳性大鼠血清及兔抗1、5血清均呈现清晰沉淀带.结论1、5蛋白成分可作为特异诊断抗原,用于丰宫并殖吸虫病的免疫血清学诊断,尤其5成分有较高的免疫活性.另外,4、6蛋白成分分别与异盘并殖吸虫及日本血吸虫有交叉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3.
给感染异盘并殖吸虫的大鼠分别口服吡喹酮、阿苯达唑100mg/kg·d×2,24h 后作透射电镜观察。吡喹酮组虫体平滑肌外膜破坏,部分肌纤维断裂,合体细胞与实质细胞核溶解坏死,肠平滑肌水肿,肠上皮解体坏死较突出。阿苯达唑组以平滑肌水肿更为显著,致肌纤维分离,合体细胞与实质细胞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肠上皮肿胀出现气球样大泡。结果提示两药对异盘并殖吸虫虫体均有损害作用,尤以吡喹酮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4.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卫氏并殖吸虫后尾蚴受肺巨噬细胞损伤后的超微结构改变。后尾蚴与肺巨噬细胞孵育后,表面出现糜烂、肿胀、水泡、皮棘消失,感觉器消失或变形,指状突起变短或消失和外质膜局灶性溶解,基质内出现多层膜包裹的小体;加肺巨噬细胞上清液可致同样的病变。本文结果提示,肺巨噬细胞对后尾蚴有损伤作用,损伤的部位主要在皮层,其机制主要通过肺巨噬细胞分泌的可溶性介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环孢菌素A对日本血吸虫雌虫卵巢和卵黄腺的作用。结果显示环孢菌素A对卵巢和卵黄腺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卵巢细胞质中皮质颗粒和卵黄腺卵黄细胞胞质中的卵黄滴、卵黄球及脂滴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tate of local microcircula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 Rectal blood flow was measured in 26 subjec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n 10 normal subjects by laser Doppler flowmetry before and after topical spray of epinephrine during colonoscopy. Of those subjects, mucosal capillaries were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n eight subjec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n four normal subjects. Results : The blood flow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ubjec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than in normal subjects or in subjects with in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the difference being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subjec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n normal subjects following topical epinephrine spray. The capillaries were almost devoid of erythrocytes in subjec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and the frequency of capillaries with erythrocytes in subjec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before and after epinephrine application did not differ. Conclusions :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ucosal microcirculation in subjec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showed ischemia and functional disorder. Further, continuous measurement of blood flow in subjec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may be a useful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changes in micro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扫描电镜观察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态发生过程。方法 用改良液体培养基培养白念珠菌厚膜孢子,在不同培养时间收获离心,制备扫描电镜样品,然后观察不同培养时相厚膜孢子及假菌丝的形态。结果 发现培养3小时芽生孢子发芽。5小时芽体延长;7小时次极芽体伸长,假菌丝形成,顶端孢子开始增大;9小时假菌丝延长,厚膜孢子进一步成熟;16小时厚膜孢子成熟;24小时见多数厚膜孢子和假菌。结论 用该方法能  相似文献   

18.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取自猪体和人体的猪囊尾蚴颈部和囊壁的形态结构特征。其基本结构为皮层、间质层和实质区。皮层表面密布微毛,内面是基质区,含光面内质网,大量囊泡和圆形空泡,并有数量不等的呈哑铃状的棒状器。线粒体多分布在基质区的近基膜处。皮层以基膜与间质分开。间质层为网状纤维样,并形成分支深入实质区,起支架作用。肌组织位于间质层中,外层为环肌束,内层为纵肌束,间质层向内为实质区,有实质细胞、皮层细胞、成肌细胞及成石灰颗粒细胞。排泄系统中除不同孔径的排泄管外,可见3~5成群的焰细胞与毛细管相通。神经系统中有神经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