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胸中下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中下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比较95例胸中下段食管癌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结果:右进胸的切除率为98.4%,左进胸为86.6%,总切除率为93.6%,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2%,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1.1%,结论:胸中下段食管癌切除以做右胸、上腹切口为佳、胸下段食管癌行左胸切口,一层缝合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部中下段食管癌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95例胸部中下段食管癌不同手术入路的治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右进胸的切除率为98.4%(63/65),左进胸为86.6%(26/30),总切除率为93.6%(89/95);左颈切口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为2.2%,1例吻合狭窄.结论 胸部中下段食管癌切除以右胸、上腹切口为佳,胸部中下段食管癌行左胸切口,一层缝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手术径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选择一种比较理想的食管癌手术径路,方法:1958年-1997年的40年间945例胸吵段食管癌病例,分为5组,分别采用:(1)左胸后外侧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弓上吻合。(2)右胸前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胸顶吻合。(3)右胸前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颈部切口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左颈或右颈吻合。(4)右胸后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颈部切口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颈部吻合。(5)右胸后外侧切口经胸游高分子食管,食管癌切除,经膈肌食管裂孔游离胃,胸顶食管胃吻合,用SAS医用统计软件列联表方法分析切除率,并发症,死亡率,五年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右胸后外侧切口径路切除率较左胸后外侧切口和右胸前外侧切口径路高,生存率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5组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4.19%和29.00%,81.69%和28.57%,83.65%和26.19%,90.74%和34.70%,93.67%和39.74%。结论:右胸后外侧切口径路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4.
左侧卧70°右胸上腹二切口治疗胸中段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进胸中段食管癌的手术经路,探讨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左侧卧位70°经右胸后外侧上腹正中二切口,配合术中手术台左右调节治疗10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率100%,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0%,其中心肺并发症7例、吻合口瘘2例、胃排空障碍1例、声嘶1例。本组1,3,5年生存率为87.0%、62.0%和46.0%。结论采用左侧卧70°,右胸后外侧上腹正中切口配合术中手术台左右调节行胸中段食管癌切除,有胸腹手术视野暴露好、切除率高及淋巴纵隔脂肪组织清扫彻底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改进三切口方法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改进的三切口方法手术治疗食管癌,探讨食管癌的切除率、根治彻底性、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复发及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之问题。方法:对连续收治的食管癌560例均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右上腹直肌/右胸后外侧/右颈部)三切口进行手术治疗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该手术方法治疗的560例病人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9.3%,手术切除率99.6%,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71.4%、63.6%和44.7%。结论:改进的三切口手术方法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尤其是吻合口瘘等重要并发症,可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淋巴清扫的彻底性及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该三切口治疗食管癌是目前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 35 5例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经验。方法 分别对胸中段食管癌 10 2例、胸下段食管癌 2 5 3例行切除术 ,于主动脉弓上食管床行食管胃单层吻合附加大网膜覆盖。结果 术后并发吻合口瘘 1例死亡 ( 0 .2 8% )吻合口狭窄 4例 ( 1.1% )。同期也采用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双层吻合 ,无大网膜覆盖方法治疗胸中段食管癌 5 1例 ,胸下段食管癌 91例 ,其中吻合口瘘 7例 ( 4.8% )、死亡 3例 ( 2 .0 % )、吻合口狭窄 4例 ( 2 .8% )。结论 与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胃双层吻合 ,无大网膜覆盖方法相比 ,该手术方法可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72例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进行临床分析,其中手术切除142例,切除率82.6%,手术死亡5.2%,术式根据肿瘤部位不同选择,多采用左后外侧部胸切口和三切口(右胸、上腹、左颈),以上和颈部吻合为主,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为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和4.2%,结论:手术切除目前仍为食食管贲门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早期手术和提高技术水平,改进手术方法,对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和防止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355例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经验。方法:分别对胸中段食管癌102例,胸下段食管癌253例行切除术,于主动脉弓上食管床行食管胃单层吻合附加大网膜覆盖,结果: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死亡(0.28%)吻合口狭窄4例(1.1%),同期也采用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双层吻合,无大网膜覆盖方法治疗胸中段食管癌51例,胸下段食管癌91例,其中吻合口瘘7例(4.8%),死亡3例(2.0%)、吻合口狭窄4例(2.8%),结论:与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胃双层吻合,无大网膜覆盖方法相比,该手术方法可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72例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进行临床分析,其中手术切除142例,切除率82.6%,手术死亡9例,死亡率5.2%。术式根据肿瘤部位不同选择,多采用左后外侧剖胸切口和三切口(右胸、上腹、左颈),以弓上和颈部吻合为主。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为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和4.2%。结论:手术切除目前仍为食管贲门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早期手术和提高技术水平,改进手术方法,对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和防止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对 12 1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手术治疗 ,消化道重建采用了食管胃黏膜不等边距吻合置入胃腔术[1]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12 1例中 ,食管癌 10 4例 ,贲门癌 17例。男性 82例 ,女性 3 9例。年龄 42~ 75岁 ,平均年龄 5 7岁。1.2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中从左后外侧切口进胸 10 8例 ,从右侧进胸 13例。进胸后常规游离食管、胃 ,清扫周围淋巴组织。胸上段、胸中段食管癌于贲门处切断食管 ,胸下段食管癌及贲门癌“厂”型断胃。1.2 .1 胃黏膜吻合口制作 切断食管后 ,缝闭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左胸切口手术(Sweet术式)与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Ivor-Lewis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下段食管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Sweet组(43例)和Ivor-Lewis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食管上切缘阳性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wee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Ivor-Lewis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少于Ivor-Lew-is组(P﹤0.0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eet组食管切缘阳性以中下段切缘为主,而Ivor-Lewis组以中段切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肺部感染、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Swee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高于Ivor-Lewis组(18.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1,P﹥0.05).结论 左胸切口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病灶视野暴露性较好,淋巴结清扫较彻底,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高位食管癌30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位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990年3月~1997年10月,手术治疗高位食管癌306例,其中经左胸径路271例,经右胸径路35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6.7%,吻合口瘘发生率2.0%,一侧喉返神经损伤4.7%,肺炎3.4%,心律失常3.7%,无手术死亡.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6.3%、42.1%和30.9%.结论: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是治疗高位食管瘤的有效方法.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有无癌转移及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左胸单切口和颈-右胸-腹三切口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探讨食管癌手术中合理的淋巴结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左胸切口组62例和三切口组33例,对淋巴结清扫状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95例患者共切除1322枚淋巴结,平均每例切除13.9枚。95例中有43例(45.3 %)出现淋巴结转移。左胸切口组和三切口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3 %(25/62)和54.5 %(18/33)。上段和中段食管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5.0 %(2/8)和40.0 %(4/10),下段食管癌的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3.8 %(7/13)。食管癌的浸润深度(r=0.315,P=0.007)和分化程度(r=0.239,P=0.017)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肿瘤长度>2 cm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χ2=34.2,P<0.001)。左胸切口组和三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8 %(16/62)和4.2 %(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869)。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6 %(1/62)和3.0 %(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651)。结论 食管癌根治手术应综合考虑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长度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对于上、中段食管癌宜选择三切口利于行术野淋巴结切除,下段食管癌应重视腹腔淋巴结的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中上段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降低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带蒂肌瓣覆盖于经左胸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口。结果 :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降为 0 8% ( 1/12 1)。结论 :该术式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 ;食管切除范围大 ;符合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右胸及上腹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510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二切口术式行胸段食管癌切除的优点.[方法]对510例胸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后外切口及上腹切口径路行食管癌切除术,并与三切口、左胸后外切口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二切口术与另2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8%、80%及78%,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组分别为16.0%、21.0%及28.0%;切端癌发生率分别为1.18%、2.83%、10.00%,手术死亡率3组分别为2.16%、2.83%及4.00%.部分病例随访5年生存率3组分别为30.0%、27.4%及21.4%.[结论]对食管中、下段癌二切口术具有术野暴露好,切除率高及清扫彻底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临床病理指标与复发模式的关系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随访资料,行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256 例,全部病例均按TNM分期(1997年UICC分期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组中141 例术后复发(55.08%),复发平均时间15.1 个月(4~58个月),其中淋巴结转移82例(58.16%);血行性转移15例(10.64%);混合型转移(血行转移伴淋巴结转移或吻合口复发)26例(18.44%);吻合口复发18例(12.77%)。 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4,P=0.037,P=0.004)。 胸上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颈部;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大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胸中段食管癌术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大于中、下纵隔和腹部。辅助放化疗组淋巴结转移及吻合口复发3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辅助放化疗组血行及混合转移1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 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主要为局部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相关;胸上段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淋巴结转移率高;术后放化疗治疗对局部控制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175例胸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168例患左侧开胸经食管床食管胃左侧颈部单层宽边吻合术,7例右侧开胸经食管床食管胃左或右侧颈部单层宽边吻合术。结果:全组手术治愈172例,死亡3例;发生吻合口瘘15例、胸胃壁瘘2例,乳糜胸4例和幽门梗阻1例,均获治愈。上切缘癌阳性5例,其中中段癌4例,上段癌1例;下切端癌阳性3例,均为下段癌。中段食管癌行颈部吻合上切端癌阳性率较弓上吻合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结论:颈部吻合是中段食管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胸中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左胸入路根治术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次治疗在我院经左胸入路行根治性切除的109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NLR临界值为2.5.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8.0个月,术前NLR 0.89~6.16,中位值2.42,低NLR组(NLR<2.5)56例,高NLR组(NLR≥2.5)53例.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患者NLR高值的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28);不同病理TNM分期(I-III)间NLR高值的比例存在差异(P=0.006).高NLR组总体生存时间中位值为23.0个月,短于低NLR组61.0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T、N、TNM分期和NLR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TNM分期(HR=2.377,P=0.015)和NLR(HR=2.887,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外周静脉血NLR高是接受左胸入路根治性切除的胸中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黄文献  洪永寿 《癌症》1993,12(1):58-59,65
本文报告117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应用改进的食管置入吻合法,进行食管重建术的体会,疗效满意。本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0.8%),死于术后ARDS1例(0.8%)。无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现象。本术式是将食管残端从胃壁切口插入、胃壁切口缘缝合固定于食管壁外侧,吻合口在主动脉弓下的用游离后左下肺韧带包绕,而在主动脉弓上的用吻合部邻近大网膜包绕。其优点是减少或防止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评价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手术和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根治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67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分别接受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手术(102例)和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根治术(65例)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生存差异,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围手术期间有35例(21.0%)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根治术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和吻合口瘘发生率均较高(P<0.05),而行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手术患者胸腔胃潴留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手术患者3年局部肿瘤复发率为37.3%,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根治术患者3年局部复发率为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例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34.6%,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手术的5年生存率为36.0%,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根治术的5年生存率为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P=0.000,风险比=2.69).结论: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手术和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根治术均可作为胸中段食管癌的候选术式,应根据患者术前的个体情况来决定选择何种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