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迪克 《科学健身》2011,(7):174-175
谚语云:"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吃了驴肝肺,能活一百岁。"驴肉的食用价值由此可见一斑。据《本草纲目》记载:"驴肉补血,煮之饮、固本培元"。中医认为,驴肉可补气养血,对气血不足者有极大补益,功效非凡的阿胶制品,就是用驴皮熬制而成的,具有很好的补血护肤养颜功效。驴肉可养心安神,用于心虚所致心神不宁的调养,驴肉还可护肤养颜,有很好的美容功效。  相似文献   

2.
严寒的冬季来临,正是熬制膏方的最佳时间,很多膏方中都有阿胶这味药。究竟阿胶有什么功效?该如何正确服用呢? 阿胶又称“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为滋阴补血的良药,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汤液本草》载:阿胶“养肝气,益肺气,肺虚极损,咳嗽,吐脓血,非阿胶不补。”《本草纲目》亦载:“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阿胶可加速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  相似文献   

3.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药多是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方能符合临床用药要求,这种加工处理的手段称为中药炮制。炮制对医疗的作用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宋代陈师文等在《太平圣惠方》中指出“炮制失其弊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疗疾之效,是以医者,务求切注意”。清代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提到“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不准而治验无效也。”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的药品中大多数是经过炮制后应用的。炮制和药物的密切联系,使它在中医临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药酒治病为中药的组成部分之一。药借酒性,能发挥更大的药效。今择录《本草纲目》有关“药酒”一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谚云:“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言驴肉味香美,可比龙肉。 中国古籍记载,秦以前未有驴。至汉初始有《史记》云:匈奴奇畜,即驴骡也。似马而长耳,别号长耳公。西汉王褒《九怀》一文云:“骥垂两耳,中  相似文献   

6.
周贻谋 《长寿》2007,(8):40-40
上文谈了《饮膳正要》第三卷的《米谷品》,本文接着谈《兽品》。《兽品》介绍了牛肉、羊肉、黄羊、猪肉、野猪肉、狼肉等家畜和野兽的肉类食物35种。关于牛肉、羊肉、猪肉,这里不拟多说,此处拟谈谈驴肉、鹿肉和野猪肉。书中说,驴肉味甘性寒(一说性平),治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解心烦。头肉治多年消渴,煮食之良。乌驴者尤佳。又说.野驴性味同,食之能治风眩。  相似文献   

7.
阿胶又名驴皮胶.为驴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阿胶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清煮胶”的记载;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将阿胶列为上品。东汉时阿胶药用已比较广泛.医圣张仲景善用阿胶治妇科病及血液病等疾病。  相似文献   

8.
阮汝玮 《大众医学》2009,(11):42-43
红薯又名山芋、甘薯、番薯、地瓜,以肥硕的块根供食用。其形态有圆筒、椭圆、纺锤、球形等,肉色有白、黄、红、紫等。红薯既充主食.又能做菜,还能用来制作淀粉、饴糖、酒、醋等。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称其“味甘,  相似文献   

9.
奇异果: 早在公元前的《诗经》中就有了关于奇异果(猕猴桃)的记载,《本草纲目》中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证类本草》上说:“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  相似文献   

10.
小科普     
《中国保健营养》2012,(4):94-94
《神农本草经》中将五加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篙,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本草纲目》中记载“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效深”。民间更流传着“宁得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的赞誉。  相似文献   

11.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块根和根茎,是一味常用的名贵中药,其主要功用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滋补强壮,为治疗跌打损伤之要药。李时珍《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  相似文献   

12.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食犬,体肥供馔。”意思是说,狗是可以供给人吃的。  相似文献   

13.
食艾保安康     
艾叶,许多人一定不陌生,用艾叶做成的艾炷或艾条,常常被人们拿来做灸疗使用。早期被用于“避邪”,后又盛行熏艾烟、洗艾澡、饮艾酒、食艾糕,直至今日,艾灸依然是人们防病治病的常用方法。这是一味中药,也是一个民俗文化用品。从西周至春秋时期《诗经》中“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离骚》中“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孟子》“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再到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将艾叶作为药物正式使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进行详细描述,再到今日,无论是民俗,还是药用,艾叶都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14.
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草部中品,“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本草纲目拾遗》始将浙贝与川贝明确分开。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张籍患眼病,他的友人韦开州特地从声千余里之外的开州给他寄来当地中午采集的车前子,张籍请教中药师傅,个个都说这种车前子治疗眼病最神效。张籍深受感动,便作诗致谢,他在题为《答韦开州寄车前子》的诗中写道:“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使君怜病眼,三千余里寄闲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车前子“导小肠热,止暑湿痢”。  相似文献   

16.
中药当归的得名有三种传说,《药茶辞典》说:“当归因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则称:“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旨相同。这是因为当归为妇科要药,引申“思夫归来”之义而得名。  相似文献   

17.
孔凡真 《益寿宝典》2012,(10):39-39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说的是食用萝卜对健康大有益处,在民间萝卜素有“小人参”的美称。我国中药典籍《本草纲目》上也记载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为“蔬中最有利者”,李时珍主张每餐必食,认为萝卜对身体的益处胜过其他蔬菜。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萝卜在菜市场随处可见。那么那些相貌普通的萝卜为什么能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健康月刊》2006,(12):63-63
兴海活力源口服液的配方传我于《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是清代宫廷嫔妃专用的祛斑养颜、补虚调养名方,历代名医均将此方作为“补肝肾、益精血、驻容颜、抗衰老”的首选方剂,传承五百余年,沿用不衰,疗效确切。兴海活力源口服液是采用高山红景天、红参、灵芝、黄芪、红花等多种珍贵中药的提取液,不合任何外源激素,它通过排毒养颜,消除自由基,调节内分泌系统保证女人体内雌激素的“自身生成”,供给肾脏和卵巢多种营养成份,激活、修复、营养肾脏和卵巢,使女人真正的由内而外的健康、美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刘乃珩 《东方药膳》2006,(12):31-32
如今,在品种繁多的补气药品和保健食品中,黄芪真可谓是闻名遐迩。据查,黄芪的异名很多,中国第一部医药典籍中《神农本草经》中,谓之黄芪;《名医别录》中,谓之百本;《药性沦》中,谓之干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谓之黄芪;《甘肃中药手册》中,谓之独根;辽宁《经济植物志》中,谓之二人抬。  相似文献   

20.
花椒,是我国传统的调味料,始见载于《诗经》。古代常将花椒与酒配制,称做椒酒。《齐民要术》多次提到用花椒调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其味辛而麻”的特点,故花椒广泛作为食物或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