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头孢唑啉与头孢呋辛预防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林高  项小婵  李佳  林洁 《中国药房》2010,(16):1496-1498
目的:比较头孢唑啉与头孢呋辛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291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分为A组(n=140)、B组(n=151),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唑啉2.0g;术后2~5d,每12h静脉滴注头孢唑啉2.0g。B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呋辛2.0g;术后2~5d,每12h静脉滴注头孢呋辛2.0g。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并发症、体温、伤口愈合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未见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头孢唑啉与头孢呋辛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7,(6):1224-1225
目的:比较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6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婴产妇12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产妇则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后术前、术后2 d和术后4 d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血红蛋白(Hb)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用药后体温升高的发热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采用头孢唑林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  相似文献   

3.
胡彩云 《抗感染药学》2019,16(2):330-332
目的:比较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80例产妇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产妇术后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产妇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以及血常规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后术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头孢唑林或头孢呋辛均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但二者的预防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均可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曾慧 《抗感染药学》2019,16(9):1587-1589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与头孢唑林对预防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胃肠手术的患者83例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42例和B组41例;A组患者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B组患者术后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值(WBC)、中性粒细胞(NEUT)百分比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WBC、NEUT百分比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的WBC、NEUT百分比水平测得值均高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3 d的WBC、NEUT百分比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头孢呋辛与头孢唑林预防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预防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3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唑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2 d及术后4 d炎性指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成本...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4):892-894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与头孢唑林对胃肠及痔疮手术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胃肠及痔疮手术治疗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头孢唑林组(n=45)和头孢呋辛组(n=45);头孢唑林组患者给予头孢唑林预防切口感染治疗,头孢呋辛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头孢唑林组患者用药后术前、术后2 d、术后5 d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测得值与头孢呋辛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头孢呋辛组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与头孢呋辛组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及痔疮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采用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普外科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应用抗生素种类不同分为头孢唑林组30例和头孢呋辛组30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头孢唑林组和头孢呋辛组术后第2、4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唑林和头孢呋辛在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9):1813-1815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不同时段给药对剖宫产产妇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8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60例);A组产妇术前给予头孢呋辛预防术后感染,B组产妇术前后均给予头孢呋辛预防术后感染,C组产妇术后给予头孢呋辛预防术后感染,比较3组患者用药后的手术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生理指标(最高体温、WBC计数、CRP)和切口愈合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用药后的最高体温、WBC计数和CRP测得值均低于C组(P<0.05),但切口愈合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术前30min和术前与术中给药优于术后给药,能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7,(2):415-416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不同时间给药对产妇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需剖宫产产妇174例,将其分为A组和B两组,每组87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头孢呋辛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A组产妇用药时间为术前0.5 h或结扎脐带后或术后24 h内给药,B组产妇用药时间为术后大于24 h给药,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平均体温和术后1周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值。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感染率以及脂肪液化与伤口裂开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体温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产妇术后1周内的WBC值正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产妇的WBC值>10×109/L比例、平均WBC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术前0.5 h和术后24 h内给药预防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优于术后大于24 h给药。  相似文献   

10.
袁宇哲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831-1833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与氨苄西林对骨科患者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95例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苄西林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值的差异。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切口感染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预防骨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效果优于氨苄西林,有效促进了切口的愈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黎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3,(26):168-169
目的 调查剖宫产产妇产后切口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月4月于本院行剖宫产的652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及总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将其中不同体质量指数、妊娠期疾病、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阴道检查次数及贫血情况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652例剖宫产产妇共发生3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91%,肥胖、伴有妊娠期疾病、胎膜早破、手术时间较长、阴道检查次数较多及贫血者的感染率高于其他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产后切口感染发生概率不低,且其相关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剖宫产后出现切口感染的9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术后感染的仅有6.12%,其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的术后感染率为26.53%,护理满意度为77.55%,两组患者在血压上升、脉搏加快、术后感染、满意度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除产妇不良情绪,稳定其血压和心率的作用,从而也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病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孙爱春  郭兆荣 《中国医药》2010,5(2):164-16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体温变化及不同处理时间对切口裂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分为2组:切口裂开组70例,对照组72例,比较其术前,术后3d,术后5d的体温变化情况。切口裂开组又分为早期处理组(36例)和晚期处理组(34例),比较2组在愈合情况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切口裂开组术后3d的平均体温[(38.2±0.3)℃],术后5d[(37.8±0.3)℃]均大于对照组[分别为(37.5±0.3)℃和(36.5±0.2)℃];早期处理组甲级愈合情况(愈合率72.22%,26/36)明显好于晚期处理组(47.06%,16/34),且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剖宫产术后体温变化对切口裂开有早期预测价值,术后体温升高及早进行处理可明显缩短切口裂开患者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方法阑尾炎手术切口局部注射庆大霉素为用药组 ,分析切口局部用药组和未用药组的感染率。结果用药组248例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6% ,未用药组120例手术切口感染率为9.2%。经统计学处理 ,P<0.01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此方法在腹部的可能污染切口(Ⅱ)和污染切口(Ⅲ)的手术中可以使用 ,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剖宫产围手术预防感染用药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10例围手术期感染用药与传统术后用药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术后最高体温、术后退热时间、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明显优于传统术后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提倡围手术期用药,减少了切口感染,缩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6~12月剖宫产手术病历30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所选病历100%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没有因使用抗菌药物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病例切口全部甲级愈合,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36例,Ⅰ组剖宫产术前30min给予头孢噻肟钠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快速静脉滴注,术后常规使用头孢噻肟钠2异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3d。Ⅱ组术前不用任何抗生素,术后用药方法同Ⅰ组。Ⅲ组用药方法同Ⅱ组,时间为5do观察3组术后体温变化、退热时间、术后病率、子宫内膜炎及切Ⅵ感染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术后病率与子宫内膜炎、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术后体温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术后退热时间短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安全、有效,且剂量小、疗程短,优于术后用药。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切口妊娠的超声诊断及治疗中的疗效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2月本院住院的27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临床转归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4例诊断为剖宫产术切口妊娠,3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88.8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剖宫产术切口妊娠和动态观察治疗效果方面能提供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的病程及转归,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