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总结了 1992年以后收治的 8例结核性肛瘘 ,均经药物治疗而获痊愈。现将临床结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2 0~ 45岁 ,平均 32岁。病程6个月~ 3年。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各 2例 ,高位单纯性肛瘘 1例 ,高位复杂性肛瘘 3例。 1例拍胸片显示肺部有钙化影。2 治疗方法低位单纯性肛瘘行管壁全切除术 ,低位复杂性肛瘘行切开术 ,高位肛瘘行切开挂线术。患者均于手术时取瘘道管壁组织送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为结核性瘘管。瘘管切开或切开挂线的换药方法 :浅显处用止血钳去除脓苔或腐肉。位置较深处 ,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加抗痨治疗结核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2HRZE/4HR抗痨方案,手术切除瘘管及肛周结核病灶,术后每日用中药坐浴、熏洗伤1:3及利福平、异烟肼混合液换药治疗的52例结核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结核性肛瘘均一次手术治愈,疗程15-30d,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结核性肛瘘应全程抗痨治疗与手术切除结核病灶相结合,术后伤口用中药坐浴、熏洗,抗痨药物换药,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结核病灶复发。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结核性肛瘘的诊治特点,以提高其一次性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的2]例结核性肛瘘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21例患者均~次性治愈,创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7~52d,平均34d。术后无肛门畸形及肛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随访1~5年,无复发。结果表明,结核性肛瘘的病理检查具有特征性改变。结核性肛瘘一次性治愈的关键,除早期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外。全程、足量、规律、联合的正规抗结核治疗亦十分重要。术后中药熏洗坐浴和利福平纱条换药,可加速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挂线综合疗法治疗结核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改良挂线综合疗法,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肛瘘切除术。结果治疗组60例一次性手术治愈58例,一次性治愈率96.66%,平均创口愈合时间26±2.2d;对照组一次手术痊愈24例(75%),其余8例(25%)经二次切缝引流手术治疗而愈,随访期内1例(3.12%)复发,平均创口愈合时间42±5.6d。二组比较在一次手术治愈率、平均创口愈合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本疗法具有治愈率高、痛苦小、疗程短、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肛瘘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其发病缓慢,侵犯范围广,病程相对较长,治疗特殊,现就结核性肛瘘的诊断与治疗综述如下。1 结核性肛瘘现状 1.1发病率此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6.
高位肛瘘外切内挂1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新  王静  杨传永 《腹部外科》2008,21(5):290-291
目的观察和评估高位肛瘘外切内挂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2006年9月对114例肛瘘病人施行高位肛瘘外切内挂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住院时间为3~4d,愈合时间为2~3周,无一例需伤口切开引流。术后疤痕小,肛门变形轻,无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复发5例,复发率为4.4%。结论高位肛瘘外切内挂治疗高位肛瘘既能达到根治肛瘘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的形态和功能,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疤痕小,手术复发率低,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杂性肛瘘手术方法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复杂性肛瘘患者135例,分别进行切开挂线术、切缝内口引流术、瘘管摘除缝合术、瘘管旷置术等不同手术方法的处理。结果:随访5~10个月(平均7.2个月),切开挂线术37例,复发1例,平均愈合时间(20.22±5.24)d;切缝内口引流术32例,复发3例,平均愈合时间(22.84±6.66)d;瘘管摘除缝合术34例,复发5例,平均愈合时间(25.56±7.51)d;瘘管旷置术32例,复发6例,平均愈合时间(30.43±10.72)d。结论:低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缝内口引流术、瘘管摘除缝合术;高位复杂性肛瘘多采用切开挂线术、瘘管旷置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提高铁蹄型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75例采用改道切开加半缝合术治疗铁蹄型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一次性治愈,治愈率97.33%,疗程15~24天。平均17天。2例因缝合炎症延至术后24天愈合。无肛门变形狭窄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术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持了肛门的功能、外形,缩短了治疗时间,是治疗铁蹄型复杂性肛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生物材料治疗男性小儿后天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治疗男性小儿肛瘘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率100%,内口愈合,无感染,无大便失禁,无复发。结论该方法治疗小儿肛瘘安全、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78例高位肛瘘患者分为2组,各89例。对照组采取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观察组采取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创面愈合后肛门功能评分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创面愈合时间短、局部疼痛轻,肛门功能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联合藻酸盐敷料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6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美洲大蠊提取液和藻酸盐敷料换药,对照1组采用美洲大蠊提取液纱条换药,对照2组采用九华膏纱条换药。观察:(1)术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创面的渗液和疼痛情况。(2)术后第2天、第7天和第21天的创面面积。(3)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术后第2天3组患者创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第21天创面面积及术后第7天、第14天和21天创面分泌物均少于两个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7.46±4.14)d,均优于对照1组的(30.46±3.59)d和对照2组的(31.46±3.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联合藻酸盐敷料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可减少创面渗液、减轻创面疼痛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及影响肛瘘愈合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9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肛瘘栓填塞治疗的207例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经括约肌型肛瘘的诊断:即瘘管穿越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的浅、深部之间;(2)患者病例资料完整;(3)初始接受肛瘘栓填塞治疗。排除标准:(1)直肠肛管周围急性感染或病灶感染控制不佳;(2)近期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或自行破溃者;(3)合并有恶性肿瘤;(4)克罗恩病、炎性肠病者;(5)心、肝、脑、肺、肾功能不全者;(6)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造成恶病质;(7)不能耐受手术者。随访患者的肛瘘愈合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肛瘘患者累计治愈率,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肛瘘愈合的因素。结果全组男性186例,女性21例,年龄15~69(平均数38)岁。肛瘘病程3~60(平均数15)个月。有3例患者既往有肛周脓肿发作史并且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均超过3个月)。随访截至2018年10月31日,失访72例(34.8%)。在135例成功随访的患者中,平均随访时间为96(75~124)个月,肛瘘愈合75例,愈合率为55.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肛瘘治愈率随时间延长,最终稳定在55.6%。在初次接受肛瘘栓填塞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有6例在未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下,肛瘘自行愈合。其中,3例于术后2年、3例于术后3年自行愈合,并未再复发。2008—2012年,肛瘘栓填塞治疗的年治愈率分别为3/6、61.5%(24/39)、42.1%(24/57)、12/15和12/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肛瘘病程≥6个月(OR=3.187,95%CI:1.361~7.466,P=0.008)是影响肛瘘栓填塞治疗后肛瘘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长期疗效肯定,宜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13.
李小林 《腹部外科》2000,13(3):173-174
探讨结核性肛瘘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 2HRZE/4HR抗痨方案 ,手术彻底切除肛门局部结核病灶 ,术后每日用 1/5 0 0 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用自行配制的利福平、异烟肼混合液换药。结果  48例结核性肛瘘均 1次手术治愈。疗程 15~ 30d ,随访 1~ 3年 ,均无复发。结论 结核性肛瘘应全程抗痨治疗与手术彻底切除病灶相结合 ,术后伤口用抗痨药物换药 ,防止结核病灶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治疗高位肛瘘65例(治疗组)。采用切开挂线术(低位切开加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56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3、5天疼痛指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移位变形率均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治疗高位肛瘘与切开挂线术相比较,具有疼痛少、住院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肛门移位变形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肛瘘术后复发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47例多次肛瘘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发现22例患者内口未正确处理,17例患者术中支管未充分切开引流不畅,4例患者出现假愈合,2例3次手术后不愈合,病理检查诊断为结核,抗痨治疗痊愈,2例患者4次手术后证实为克隆恩病,未完全愈合。结论肛瘘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是术前诊断不明确,内口处理不当,支管处理不彻底,切口引流不畅,切口假愈合。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232例肛瘘采用多种术式治疗,同时进行了对照比较,有32例选用肛瘘切除加一期缝合,愈合时间较短、疗效较满意。本文着重对肛瘘的术式进行探讨。临床资料男性150例,女性82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岁,30~40岁者占63.7%。本组病变类型见表1。术式及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见表2。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中药回阳洗剂坐浴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促进结核性肛瘘术后创口愈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治疗复杂肛瘘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acellularextracellular matrix,AEM)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0年3月对52例复杂肛瘘采用近端肛瘘切开结合远端肛瘘AEM填塞进行治疗。结果 42例一期愈合,10例延迟愈合。52例随访12个月无复发,AEM成功率为80.8%(42/52),肛瘘治愈率为100%(52/52)。结论应用AEM治疗复杂肛瘘具有微创、疗程短和不损害肛门功能及外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方法 6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切开黄升药条引流法治疗,观察术后10天伤口愈合状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10天观察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27例伤口创面基本愈合,2例假愈合,1例伤口恶化,治愈率为90%;治疗组所有患者伤口创面基本愈合,治愈率为1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随访,对照组有2例患者复发,3例出现肛瘘;治疗组所有患者情况满意,未出现肛瘘及大便失禁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优于单纯传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肛瘘:附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作者结合高野氏肛门括约机保存的肛瘘切除术和中医传统的挂线疗法,术后分期,中药换药,治疗复杂性肛瘘69例的经验,认为该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疗程短、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低等特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实际临床价值的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