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s retraction syndrome,DRS)是一种表现为限制性眼球运动障碍合并睑裂大小改变的先天性眼病.临床上,在原在眼位时,呈正位视或内斜视者较常见,呈外斜视者很少[1].我院收治以外斜视为首发症状的DRS 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 retraction syndrome,DRS)是一组因先天发育异常而导致的眼球运动异常性眼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外转严重受限,内转轻度受限,企图内转时眼球后退,睑裂缩小,内转时常合并眼球上转或下转现象[1].其中25%-39%的DRS患者出现上转或下转现象[2-4].这部分患者中,在一只眼同时观察到上转和下转现象的还属少见.  相似文献   

3.
Duane综合症(Duane Retraction Syndrome DRS)是一种先天性眼球运动异常,约占斜视的1%,此病主要特征为眼球内转时眼球后退、睑裂变小,同时伴有上转或下转,外转不能或严重受限,有时内外转均受限。多数病人在原在位或采取轻度代偿头位,可以获得双眼单视,无须处理。部分人原在位时有明显斜视,或存在  相似文献   

4.
许梅萍  余新平 《眼科研究》2007,25(9):658-658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 retraction syndronle,DRS)是一种眼球运动异常,占斜视患者的1%~4%,多为先天性.其主要特点是眼球内转时睑裂缩小,眼球后退,伴外转、内转受限或内外转均受限.或眼部及全身其他先天性发育异常,多为单眼受累我院诊治1例双眼不同类型的DRS患者,临床较为罕见.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金琼  付晶  卢炜 《眼科》2014,23(6):365-368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 retraction syndrome,DRS)的共同临床特征为眼球水平运动障碍,内转时睑裂缩小、伴眼球后退,外转时睑裂开大,部分患者眼球内转时伴有急速的上射或下射;其可分为Ⅰ、 Ⅱ、 Ⅲ型。DRS的发病机制既往认为是解剖结构异常所致,但目前多认为神经肌肉支配异常是其根本原因。因DRS患者临床表现各异,需对其特征性表现仔细观察方可做出正确诊断。同时,在治疗上,也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针对每例患者的特点设计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Duane’s 综合征(Duane’s Retracti-on Syndrome-DRS)是一种先天性眼球运动异常,临床并不少见。现将我们于近十年所遇到的35例做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对象:为近十年我院眼科斜视弱视诊室5200例斜视弱视患者中所遇到的35例DRS患者。其发病率为0.6%。1.初诊年龄:如表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自2003至2010年16例因DRS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观察项目包括患者的性别和年龄、DRS类型和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结果 16例患者中,男7例,女9例.左眼受累11例,右眼受累5例,左眼易...  相似文献   

8.
0引言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ge retraction syndrome,DRS)是一种眼球运动异常,多为先天性,占斜视患者的1%~4%[1,2]。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结构异常和神经支配异常有关。其主要特点为眼球内转时患侧眼睑裂缩小,眼球后退,伴外转、内转受限或内外转均受限,或眼部及全身先天性发育异常,多为单眼受累。我院诊治1例双眼不同类型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因发现右眼外斜,左眼不能外转20余年于2009-01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小被发现左眼睑裂较右眼偏小,左眼不能外转;视物时头部向右偏斜。未诉有复视症状,否认眼外伤、头部外伤史及家  相似文献   

9.
Zhang F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4):217-219
目的 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s retraction syndrome,DRS)合并先天性鳄鱼泪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5例DRS合并先天性鳄鱼泪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初诊年龄、眼别、DRS类型、异常流泪特征和其伴随的眼部和非眼部异常表现。结果 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7例,男女性别比约为1:2;双眼受累患者15例,单眼受累患者10例;双眼DRS患者出现单眼鳄鱼泪者3例,单眼DRS患者出现双眼鳄鱼泪者1例,其余21例患者均为单眼DRS患者鳄鱼泪症状表现在同侧,双眼DRS患者鳄鱼泪症状表现在双侧。结论 DRS合并先天性鳄鱼泪患者在临床虽较为少见,但充分重视和掌握其临床特征,是临床进行正确诊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s retraction syndrome-DRS)亦称眼球后退综合征或Duane综合征,还有人称Stilling综合征或Turk-Stilling综合征。它是一种先天性眼球运动异常,19世纪末即有记载,而Duane(1905)分析了54例并指出了本征的临床特点。随后国外已有大量资料报道,尤其电生理的发展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有了某些进展。国内虽也有些临床资料报告,但仍未引起更广泛的重视,临床上将本征误诊为一般眼外肌麻痹者并不少见。为此特  相似文献   

11.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DRS)是一种以水平直肌运动障碍 ,内转时眼球后退伴睑裂缩小 ,同时向内上或内下偏斜并伴有眼部或全身其它异常的先天发育异常的病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集了 9例此病例 ,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就诊年龄 5~ 32岁 ,女性 6例 ,男性 3例。其中 4例有同时视 ,5例伴弱视。详见表 1,表中分型采用 Huber分类法 ,其中例 7反向型是指患眼外转时眼球后退 ,睑裂缩小 〔1〕,此型不在 Huber分类之中。2 .手术治疗与结果 :我们对于表 1中例 1~例 4采取手术治疗 ,我们选择手术治疗的条件是 :(1)正前方有斜视。 (2 )有…  相似文献   

12.
Duane′s眼球后退综合征(DRS)是先天性眼球运动障碍疾病,分为三型,常累及左眼,女性多见,亦可为双眼,有遗传性,其中以1型常见,特征为:外展不足或受限,试图内转时眼球后退伴睑裂缩小。如外展明显受限,第一眼位常表现内斜和不同程度的面转,当眼球内转时,许多病人伴有上转和下转现象。目前矫正内斜和面转有许多术式,但很少涉及上转和下转的治疗,本文介绍用外直肌Y 形劈开移位术式,获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眼球后退综合征的肌电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球后退综合征自 stilling(1887)及Turk(1899)相继报告后,Duane(1905)又报告54例,故又称 Stilling-Turk-Duane综合征。国内计有范鸿简(1954)、陈庆魁(1960)、朱兆和(1964)、张方华(1979)等共报导37例。近20多年来由于电生理的发展,国外对此综合征进行了肌电图  相似文献   

14.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又称眼球后退综合征或Duane综合征,临床不常见,约占斜视患者的1%[1].因发病率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师若不仔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眼部检查,常常容易误诊.现将我们近期误诊的1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眼球后退综合征分为眼球水平后退综合征和垂直后退综合征,前者又称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或Duane氏综合征,临床不常见,约占斜视患者的1%,后者为前者的变异或特殊类型,临床更少见。因发病率极低,临床上经验不足的医生若不仔细检查和询问病史,常常容易误诊,特将本人近期接诊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Duane综合征又称眼球后退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我们遇到过一家3代6人同患此征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为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先天性眼球运动异常,以散发为主。我院收治的2例患者为单卵双胞胎,且临床表现不一致,为罕见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和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12例眼球后退综合征患者,2例原在位基本正位,轻微代偿头位,未行手术治疗,仅矫正屈光不正和治疗弱视。10例行单眼内直肌和(或)外直肌后徙术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术后眼位正位,代偿头位消失或减轻,眼球后退、睑裂变化明显改善。3例患者合并内转眼急速上转现象,I型2例行上直肌后徙术,1例同时行下斜肌切断术。III型1例行单眼内外直肌同时后徙术。随访3个月~1年,疗效稳定。结论典型的DRS诊断并不困难,不同类型DRS的临床表现不同,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合理的手术设计对眼球后退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1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例因DRS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单眼受累12例,双眼受累1例。Ⅰ型内斜视9例(双眼1例);Ⅱ型外斜视3例;Ⅲ型1例。其中2例外斜视患者合并内转眼急速上射和(或)下射现象。行单眼或双眼水平肌后徙术后代偿头位、眼球后退及睑裂变小体征均得到改善,术后斜视度数≤10△者11例(85%)。行患眼外直肌后徙术,可使内转眼上射和下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水平肌大量后徙可以使原在位的斜视得到矫正,代偿头位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患眼内转的时候,眼球后退、睑裂变小明显减轻,上射和下射的现象减轻或消失。术前牵拉试验及术中彻底消除牵制因素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

方法:评估94例DRS患者临床数据。记录完整的眼科数据,包括年龄、性别、侧位、DRS类型、偏角、异常头部姿势(AHP)、眼球后退、过冲及手术入路类型。

结果:患者年龄为15.4±9.18岁,其中78例男性,16例女性。单侧和双侧受累分别为87% 和13%。在单侧DRS患者中,左眼占65%。94例患者中,59.5%的患者为I型,29.7%的患者为II型,8.5%的患者为III型,2.1%的患者为IV型。大多数患者(36,38%)为嗜热性,43例(96%)患者术前AHP出现10°以上。有40例(43%)患者出现过度调校,通常为II型。对45例(48%)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共32例(78%)行水平直肌手术后获得了较好疗效,24例(53%)患者AHP改善。

结论:侧直肌的Y分裂和后榫固定在有明显过校的情况下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垂直直肌转位增强术在限制外展方面取得了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