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施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早期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40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血糖超过9.0mmol/L)的严重创伤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0分〕配对后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检测72h内血清TNF-α与IL-6水平,并监测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评估炎症强度。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显著降低了创伤后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拮抗创伤后机体呈现的高炎状态,抗炎效应可能是除降血糖、促合成代谢作用之外胰岛素强化治疗又一改善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SIRS)施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早期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68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血糖超过9.00mmol/L)的SIRS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和3天抽取肘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TNF-α与IL-6水平,并测定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评估炎症程度。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显著降低了SIRS患者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拮抗SIRS患者高炎症状态,抗炎效应可能是除降血糖、促合成代谢作用之外胰岛素强化治疗又一改善SIRS患者预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汪更胜 《医学临床研究》2014,31(9):1716-1718
[目的]观察危重烧伤后镇静治疗对促炎/抑炎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46例烧伤Ⅱ度以上,创面总面积>3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按常规补液复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丙泊酚微量持续静脉镇静治疗.分别在镇静前(T0)、镇静后3 h(T1)、镇静后6 h(T2)、镇静后48 h(T3)抽血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的含量.[结果]与伤前比较,严重烧伤后血清TNF-α、IL-1、IL-10均升高(P<0.05),镇静治疗可降低其升高幅度(P<0.05).[结论]应用镇静治疗可抑制大面积烧伤患者主要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促炎/抑炎细胞因子平衡,减轻应激,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2003—01~2004—12急诊收入我院创伤患55例.进行外周血清TNF—α、IL-6测定,对中度创伤患伤后曲马多镇痛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创伤后24 h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值超过肾糖阈8.96 mmol/L)严重创伤患者(ISS≥20,APACHEⅡ分值近似),随机分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分别于治疗后12、24、48、72 h检测两组血浆IFN-γ和IL-18水平。结果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浆IFN-γ和IL-1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以血浆IFN-γ为主的炎性介质水平,继而抑制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与进展,降低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临床严重创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炎症介质、外周血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方法:分别通过ELISA和PCR检测TNF-α、IL-6和NF-κB。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血清炎症介质TNF-α、IL-6水平,能显著降低NF-κB表达。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下调创伤后炎症介质水平,降低NF-κB的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7.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其对危重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64例严重创伤患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常规治疗,在入院后0、2、4、6、8d留取外周静脉血,同时每日行APACHEⅡ评分,并记录反映脏器功能的生化指标和预后主要指标。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实施的安全性良好。强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后,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下降,APACHEⅡ评分降低,两组患者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降低ICU中危重患者脏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既降低死亡率,又减少感染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危重患者TNF—α、IL-6和IL-4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3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高胰岛素组(Ⅰ组,n=12),常规胰岛素组(Ⅱ组,n=12)和对照组(Ⅲ组,n=12)。Ⅰ组和Ⅱ组胰岛素为持续静脉泵入,Ⅰ组剂量为8U/h,Ⅱ组剂量为4U/h,Ⅲ组仅在血糖高于8.0mmol/L时,皮下注射胰岛素。三组患者血糖水平均维持在4.0~8.0mmol/L之间。分别于0、24、48和72h留取外周静脉血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和IL-4浓度。结果高胰岛素组和常规胰岛素组TNF—α、IL-6浓度逐渐下降,IL-4浓度逐渐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胰岛素组与常规胰岛素组比较。TNF--α、IL-6浓度降低和IL-4浓度升高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可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浓度,同时升高抗炎细胞因子浓度,从而恢复细胞因子稳态,且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下肢严重创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对病情发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0-01/2003-1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下肢严重创伤患者36例,按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为(6.24±1.45)分,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7分29例,≥7分7例。根据感染发生与否把患者分为感染组15例和非感染组21例。正常对照组2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在伤后6h及入院后1,3,5,7,10,14,21d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结果:纳入患者36例和正常对照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血清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伤后早期并发感染前,感染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非感染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并发感染后,感染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在伤后6h,1,3,5,7,10,14,21d,肿瘤坏死因子α在伤后3,5,7,10,14d明显升高感染组白细胞介素6在伤后6h,1,3,5,7,10,14,21d分别为(194.93±23.55),(372.24±130.04),(520.65±136.21),(437.85±115.11),(380.21±81.22),(338.62±8.37),(230.41±51.39),(126.71±20.59)μg/L,非感染组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56.57±7.64),(227.15±7.21),(349.78±85.13),(201.85±73.60),(188.20±96.13),(132.07±7.42),(74.24±11.13),(22.12±6.21)μg/L,P<0.05;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在伤后3,5,7,10,14d分别为(1.58±0.11),(1.47±0.07),(1.39±0.23),(1.38±0.06),(1.15±0.22)μg/L,非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0.93±0.07),(0.91±0.05),(0.82±0.21),(0.81±0.28),(0.76±0.13)μg/L,P<0.05。结论:动态检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可有助于病情的评估,而动态检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更有助于预测伤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状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状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138例严重创伤患者(ISS >20分),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常规治疗,记录每天胰岛素用量和血糖值,分别检测血小板数(PLT)、D二聚体(DD)、蛋白C(PC)、蛋白S (PS)、抗凝血酶-Ⅲ(AT-Ⅲ)、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等12项涉及到与凝血功能有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 强化治疗组每日平均胰岛素用量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平均血糖值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强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后,强化治疗组 APTT、PT、TT较常规治疗组缩短, FBG升高(P<0.05),血小板高;TM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PC和PS则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 AT-Ⅲ降低;PAI-1和DD低于常规治疗组,TPA则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降低ICU中危重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56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A组,控制血糖在4.4~6.1 mmol/L)和常规治疗组(B组,控制血糖在10.0~11.1 mmol/L),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治疗第1、3天水平较低,第1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14、0.74、0.60,P均>0.05),治疗后逐渐开始升高.两组患者于治疗第3、7、14天,A组CD3+、CD4+、CD4+/CD8+比值大于B组,上升速度快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69、3.31、2.37;2.73、3.93、4.27;3.40、5.71、10.68,P均<0.05).两组各时段的CD8+比较,除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t=2.31,P<0.05),其余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24、0.95、0.48,P均>0.05).A组合计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91、4.88,P均<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严重创伤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可以作为其治疗过程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创伤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991—08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34届国际医学外科学术会议上,创伤作为一个中心议题:“创伤——一个被忽视的全球性问题”,特别的提了出来。如此重视的原因是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发展、农业机械化扩大、交通拥挤、工伤和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危重创伤直接威胁着人类,已成为世界第一公害。以交通事故为例:1995~1997年,我国连续每年死亡7万人以上,占全世界的10%,死亡绝对值占世界首位。现对外科危重创伤的救治体会报道如下,井结合文献探讨急诊科手术抢救危重创伤的进展及其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CD14 单核细胞比率及CD14 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影响,探讨强化治疗在严重创伤后的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的研究方法,对外科ICU收治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0分的严重创伤患者分别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目标值6~8mmol/L)和常规治疗(血糖目标值<11.1 mmol/L)。分别在入院后0、2、4、6、8 d留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14 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组随着强化治疗时间增加,CD14 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在不同时间点对CD14 单核细胞比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在控制创伤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同时,保护了伤后脏器功能,增强天然免疫防御反应的同时,也有诱导创伤后免疫抑制的风险。在严重创伤早期实施有选择性和适度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患者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4.
机械性创伤患者血清IL—6、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机械性创伤患者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与创伤评分的关系,探讨其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机械性创伤患者50例,按创伤评分标准分成3组,轻度31例,ISS≤16;重度13例,16<ISS<25;极重度6例,ISS≥25.全部患者于伤后24h内采血,其中25例患者还于伤后3、5、7、9、12d各采血1次,采用ELISA法测定IL-6、TNF-α血清含量.结果血清IL-6、TNF-α于创伤后24h内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动态观察组患者呈波动性先升后降的变化,轻度患者高峰值早于重度、极重度患者,血清IL-6的含量与创伤程度呈正相关(r=0.336,P<0.02).结论IL-6可作为判别创伤严重程度的灵敏指标,TNF-α和IL-6的变化反映机体于创伤后呈过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下肢严重创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对病情发展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00-01/2003-1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下肢严重创伤患者36例,按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为(6.24&;#177;1.45)分,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7分29例,≥7分7例。根据感染发生与否把患者分为感染组15例和非感染组21例。正常对照组2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在伤后6h及入院后1,3,5,7,10,14,21d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 结果:纳入患者36例和正常对照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血清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伤后早期并发感染前,感染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非感染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并发感染后,感染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在伤后6h,1,3,5,7,10,14,21d,肿瘤坏死因子α在伤后3,5,7,10,14d明显升高[感染组白细胞介素6在伤后6h,1,3,5,7,10,14,21d分别为(194.93&;#177;23.55),(372.24&;#177;130.04),(520.65&;#177;136.21),(437.85&;#177;115.11).(380.21&;#177;81.22)。(338.62&;#177;8.37),(230.41&;#177;51.39),(126.71&;#177;20.59)μg/L,非感染组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56.57&;#177;7.64),(227.15&;#177;7.21),(349.78&;#177;85.13),(201.85&;#177;73.60),(188.20&;#177;96.13),(132.07&;#177;7.42),(74.24&;#177;11.13),(22.12&;#177;6.21)μg/L,P〈0.05;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在伤后3,5,7,10,14d分别为(1.58&;#177;0.11),(1.47&;#177;0.07),(1.39&;#177;0.23),(1.38&;#177;0.06),(1.15&;#177;0.22)μg/L,非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0.93&;#177;0.07),(0.91&;#177;0.05),(0.82&;#177;0.21),(0.81&;#177;0.28),(0.76&;#177;0.13)μg/,L,P〈0.05]。 结论:动态检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可有助于病情的评估,而动态检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更有助于预测伤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血糖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CHF并高血糖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气分析、血糖、血乳酸及心脏指数(C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TNF-α、CRP、pH、PaCO2、PaO2、血糖、血乳酸、C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明显改善重度CHF的心功能及预后,机制可能与降低重度CHF的炎症介质、改善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精氨酸强化的肠内营养对创伤危重患者的支持作用。方法选择骨科创伤危重患者(简明创伤评分AIS为3~10分)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在经口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精氨酸0 g·kg-1·d-1、0.1 g·kg-1·d-1、0.3 g·kg-1·d-1、0.5 g·kg-1·d-1,连续作用14 d,观察患者胃肠道耐受和创口感染情况,于作用前后检测营养指标(总蛋白、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免疫指标(Ig A、Ig G、Ig M),并记录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前白蛋白升高在干预第8天、第15天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升高在干预第8天、第15天显著(P<0.05),而Ig A、Ig G改善只在干预第15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创口感染改善明显,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结论精氨酸强化的肠内营养可改善创伤危重患者的营养、免疫状况及创口感染,其中添加0.3 g·kg-1·d-1精氨酸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危重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金龙  李树生 《新医学》2008,39(5):334-335
1 引言 危重患者常伴有机体的高代谢,易出现高血糖和糖耐量异常。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高血糖是危重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之一。近年来,为了消除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胰岛素强化治疗(即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已开始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胰岛素强化治疗(ITT)对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s)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严重创伤(ISS≥20分),且血糖≥11.1 mmol/L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B组),两组除创伤常规治疗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10~11.1 mmol/L和4.4~6.1 mmol/L范围.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72 h及1周外周血PMNs凋亡率.结果:两组病人的PMNs凋亡率在创伤后24 h明显降低,72 h后恢复;B组治疗48 h、72 h及1周后PMNs凋亡率均明显高于A组.结论:IIT促进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PMNs凋亡,具有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水平的变化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大肠杆菌颗粒吞噬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原则将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0分的严重创伤患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目标血糖值4~6mmol/L)和常规治疗组(目标血糖值〈11.1mmol/L)。分别在入院时及入院后2、4、6和8d留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与补体(C3、C4)水平的动态变化,全血细胞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大肠杆菌共孵育后检测单核细胞噬菌能力。结果两组严重创伤患者血清IgA、IgG、IgM和C3、C4水平在入院时均较低,入院治疗后均开始升高,并在治疗6~8d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胰岛素强化治疗后C3、C4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并呈现恢复延迟的特点,而血清IgA、IgG、IgM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强化治疗组患者治疗4d和6d单核细胞大肠杆菌吞噬能力比入院时显著增强,且2、4和6d的大肠杆菌FIT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严重创伤后免疫功能,增强单核细胞噬菌能力,是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