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小结以小柴胡汤,桂枝获苓丸为主的中药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是有效的,有明显降低GOT、GPT作用。HBe抗原阳性14例在长期投药(平均3年)经过中有71.4%阴转或血清转换,尤其对年轻的e抗原阳性病例小柴胡汤有效。e抗原持续阳性病例很多是瘀血证,与中医学的病期进展有关。对e抗原不起作用的无效组用中药治疗有一定限度,有时并用干扰素疗法可获显效。中药能改善自觉症状,副作用也少,适手长期用药。2.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1)对象及方法对象是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58例,男34,女24。平均年龄52.2±11.8(22~76)岁。50岁以上者40例(69%)。包括输血后肝炎18例,28例施行了肝活检,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5例。  相似文献   

2.
T 细胞在特异或非特异性刺激下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同时,在细胞膜的表面出现膜型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所产生的 IL2以膜型 IL2R 为媒介,使 T 细胞增殖。膜型 IL2R 可部分释放到血液中。测定血中可溶型 IL2R 可反映活体内 IL2产生的情况。慢性活动性肝炎时,在试管内 T 细胞产生 IL2的功能亢进,对细胞障碍性 T 细胞起促进作用。本文报告检测血中可溶型 IL2R 的结果。对象及方法:正常人(NC)10例,无症状携带者(ASC)7例,慢性乙型非活动性肝炎(CIH)18例,慢性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初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称CS)疗法对暴发性肝炎等重症肝炎治疗有效。嗣后,陆续确认其对迁延型肝内胆汁淤滞、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别是对狼疮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疗效。六十年代以后,有报道除自身免疫性肝炎外,又扩大应用于病毒性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据肝功化验和肝活检病理学研究结果认为有效。但是,评论CS对CAH的真正功过却是进入七十年代,即确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甲型肝炎病毒(HAV)血清学诊断技术之后。以肝炎病毒为病原的CAH,有乙型与非甲非乙型之分。在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作为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关抗原抗体之一的IgM 型的HBc 抗体(IgMclass anti—HBc),应用放射免疫测定(RIA)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于诊断急性乙型肝炎,认为很有用处。同时由于提高了测定方法的敏感程度,在HBV 持续感染者病例中,也能检查出来。一、对象和方法对象:HBs 抗原阳性群:无症状病原携带者(AsC)79例,急性肝炎(AHB)6例,慢性肝炎(CHB)80例,肝硬化症(LCB)12例。HBs 抗原阴性群:急性肝炎(AHNB)8例,慢性肝炎(CHNB)23例,肝硬化症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肝、胆、胰)问题 (问题39)非结合胆红素血症见于下列哪种疾患? A.Dubin-Johnson综合征;B.Gilbert病;C.Roter型黄疸;D.总胆管癌;E.病毒性肝炎。 (问题40)作为脂肪肝的原因,下列哪项不正确?A.肥胖;B.饥饿;C.慢性酒精中毒;D.糖尿病;E.病毒性肝炎。 (问题41)下列哪项不属于病毒性肝炎的范畴?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黄热病;E.Weil病。 (问题42)下列组合中,哪项是错误的? A.亚急性肝萎缩—马铃薯肝;B.Banti氏病—铜代谢异常;C.Budd-Chiari综合征——槟榔肝;D.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E.Wilson氏病—Kaiser—Fleisher氏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腹部超声波分辨能力的提高,不仅恶性疾病转移病例,就是非恶性病例的淋巴结也可以描出,特别是肝总动脉干淋巴结是能较好描出的淋巴结。 Forsberg等曾报道易描出淋巴结的良性病例均为肝胆疾病。因此,作者以慢性肝病(CLD)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波肝总动脉干淋巴结的描出率、大小、形态,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为1987年8月至11月间本院诊断的CLD75例[慢性肝炎(CH)45例,肝硬化(LC)30例],无症状HBV携带者(ASC)16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类固醇脱离疗法时,对于有消化性溃疡史的病例,合并使用了甲氰咪胍(cimetidine),发现很多病例出现血清转化,为此作者专门作了研究。研究对象共分4组:第一组6例,是在类固醇脱离疗法中并用甲氰咪胍(男女各3例,平均年龄38岁,CAH3例,未检3例,治疗前DDA-P899Cpm,观察9.8个月);第二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经HBsAg筛选供血者以来,输血后肝炎(PTH)有所减少,但仍经常发生,这些PTH 中乙型肝炎占10~20%,而80~90%的PTH 在血清学上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无关。这些病例大部分有肝脏损害,现在已明确是与另外一种病原因子——非甲非乙型肝炎抗原(病毒)有关。特别是病程迁延和慢性化率较高,且通过感染实验可形成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携带者,在临床上也注意到与肝硬化、肝癌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象和方法1.对象检测对象是8例经组织学方法诊断为HBeAg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HBeAg)患者,对照组是抗一HBe 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抗-HBe)患者8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8例、HBsAg 阴性和抗—HBs 均阴性的肝功能正常者30例。2.方法(1)给予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把500U(15μg)rIL-2溶解到250ml 5%的葡萄糖液中,对CH—HBeAg 患者连续7天静脉点滴,约60分钟内点滴完。(2)HBV 相关标记的测定HBsAg、抗—HBS、HBeAg、抗—HBe 用EIA 法测定,DNA 聚合酶(DNA—P)用Kaplan 法测定。(3)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使用OKT3、OKT4、OKT8、OKIal(正常诊断)、Leu7、IL-2R(Becton Dickinson)抗体,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离器测定淋巴细胞亚群。(4)HBsAg 特异细胞毒性T 细胞活性测定把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960作培养液使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肝炎的生存率仅为15~30%。类固醇激素疗法、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特殊成分的氨基酸输液和血浆交换等治疗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目前统计,重症肝炎急性肝功不全中,甲乙型病毒性肝炎和醋氨酚中毒性肝炎近10年的生存率已提高到50%,但非甲非乙型肝炎和氟烷等药物性肝炎却毫无改善,其生存率仅为10%,后者为难治性肝炎,多呈亚急性经过,施行肝移植者,生存率提高到62.5%(10/16例)。Starzl 等报告,自引进环孢菌素 A 治疗以来,施行肝移植术者13例(13/29)存活7例,生存率为53.8%。未施行手术者16例,存活3例,生存率为18.8%。累积生存率(18月后)两组间也有显著差异。肝移植组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的病例度虽e抗体阳性,但在其病程经过中,有的GPT高值,长期可见组织学上的进展。作者这次对e抗体阳性,但GPT反复在100KU以上病例的预后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给予干扰素(IFN)的效果。对象和方法 (1) 组织学预后:研究对象是769例15年来作过2年以上追踪观察的e抗体持续阳性的HBV携带者,其中GPT反复在100KU以上的病例有174例,在这些患者中,作者对间隔1年以上且作过2次以上肝活检的36例患者进行了组织学预后的研究。 (2) 用IFN治疗:对25例GPT反复在100KU以  相似文献   

12.
据82年第5期日经医学报道:类固醇制剂从来是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和控制炎症的。而对乙型肝炎的中断疗法是集中投与类固醇后一旦中断,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从而促进乙肝病毒抗体的出现,人为地引起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这种免疫现象。东京虎之门病院熊田博光氏在最近召开的日本消化器病学会讨论会上发表了该院HBs用性1年以上132例慢性肝炎的观察结果。方法是首次给强地松龙40mg(6~7mg/kg)以后渐减,待HBs抗原效价2~7~2~(10)。较低时停药。由于短期集中给与类固醇,一旦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抑制后,因抑制的解放,相反引起更强的免疫反应,人为地达到血清转换。10例e抗原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已有明显提高,AFP也起很大作用。但慢性肝炎(CH)及肝硬化(LC)时AFP可阳性,且有低AFP的HCC患者,从而给鉴别诊断造成困难。日本肝癌研究会报告:HCC患者AFP>400ng/ml仅44.5%。故应寻找特异性高的HCC肿瘤标志。1984年Liebman氏等报告用多克隆抗体由放射免疫法(RIA)测定PIVKA-Ⅱ(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而诱发的蛋白质-Ⅱ)对HCC的阳性率及阳性数值都很高,而成为一个新的很有希望的HCC肿瘤标志。作者对HCC52例、LC68例、CH—活动期33例、非活动期3例、急性肝炎、脂肪肝等及其他癌症患者共188例,采用抗PIVKA-Ⅱ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法测定血浆PIVKA-Ⅱ。本法测定值1AU/ml均等于10ng/L的凝血酶原的抗原量。PIVKA-Ⅱ的上限值为0.1  相似文献   

14.
输血与肝癌     
据统计,日本1976年死于肝癌的人数剧增,达10万分之9,1987年增加一倍,为10万分之18。其中HBs抗原阳性者为10万分之4,无增加,骤增的病例均非乙型肝炎。非乙型肝硬化、肝癌病例40%有输血史。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可有肝硬化和肝癌发生。1988年Chiron社一个小组成功开发了用C_(100)-3抗原的抗体(HCVAb)测定方法,此抗原在酵母中发现,并作为HCV感染的特异标志。1989年2~3月检查了东大、山梨医大、信州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本对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观察及深入细致的药理研究。其主要特点是中药厂家牵头出资,高等医药院校的专家参与、协作,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较客观地评价其临床意义及药理作用。临床观察临床上,主要采用含柴胡的方荊为主,有小柴胡汤,或并用桂枝茯苓丸、加味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同时又从复方中筛选有效单体成分,如甘草甜素等。一、慢性肝炎1.小柴胡汤:竹林用小柴胡汤治疗慢活肝10例[1],服药6~12个月,其中有4例HBeAg阳性者出现血清学阴转。采用新(7.5克中含干燥提取粉末.5g)老(5g中含干燥提取粉末2g)两种制剂对照,分别给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持续服药6个月以上,以  相似文献   

16.
目前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流行相当广泛,据卫生部资料获悉,6种型别的病毒性肝炎中,甲、戊型肝炎每年发病数占全国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数的5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9.75%,其中约1.2万人长期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每年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病人数约28万例。病毒性肝炎至今发病率居全国传染病之首,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7.
肝脏     
Ⅰ病毒性肝炎继甲型、乙型肝炎以后,建立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抗原—抗体系统检查法,尤其是建立包括疫苗在内的预防对策,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甲型肝炎IgM—抗体检测诊断法的普及,已无必要像过去一样间隔一定时间采取双份血清测定抗体效价。关于甲型的临床表现、组织学所见已有很多报告。虽然甲型未见真正的慢性化,但肝功能检查持续异常达三个月以上者似占相当多数。随着未感染者年龄的提高,如果中年以后的甲型肝炎增加,其临床表现也可能发生变化。故甲型肝炎疫苗在目前虽然尚非立即必需,但期望A型疫苗不久也可建立。82年清水氏在急性期患者  相似文献   

18.
对象和一方法对象是来本院就诊的20例面肌痉挛患者,全部给予中枢性肌松药和短效安定药治疗,中枢性肌松药有氟喹酮(15例)、盐酸脑脉宁(3例)、盐酸替扎尼定(2例);短效安定药有安定(11例)、依替唑仑(9例)。20例中随机选出10例加用芍药甘草汤(A组),与对照组(B 组)10例进行疗效比较。芍药甘草汤的用量,9例为7.5克/日,1例为5.0克/日。A、B两组肌松药和短效安定药的使用方法无显著差异。A组(男2、女8)平均年龄58.3岁,B 组(男1,女  相似文献   

19.
肝脏病     
近年来肝脏病的研究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未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本文参照“Liver”、“Seminars in Liver Diseases”、“The Liver Annual”等杂志,试将近1~2年的研究成果,介绍如下。一、非甲非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对非甲非乙型(NANB)肝炎的研究正在进行,最大的问题就是抗原抗体系久未搞清。继东北大白地等报告C抗原之后,Trepo、Suh、藤松等报告了琼脂凝胶内沉降反应等各种方法。但由于抗原价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抗原不稳定、反应抗体量少等原因,至今尚未找到大家所共认的抗原抗体系。Dienstag等用Raji细胞的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急性NANB肝炎检出率为50%,慢性NANB肝炎为70%。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粘附阻止试验(leucocyte adherenceinhibition assay,LAI assay)作为肿瘤相关抗原在体内的免疫应答反应,用于检测各种恶性肿瘤已见报告。LAI assay 方法很多,尚存在一定问题。过去用于 LAI assay 的肿瘤相关抗原是用肿瘤提取液按一定蛋白浓度调制的,但抗原性质常不恒定,因此很有必要使抗原标准化。著者用已知的癌胚蛋白作 LAI 试验,用来诊断早期胃癌并探讨了其可用性。对象和方法对象:胃癌27例(早期癌10例,进展癌17例)。良性胃疾病(胃溃疡、胃炎、胃息肉)20例,正常人14例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