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讨论各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42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追踪3月-12月,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42例患者35例治愈,5例好转,2例因拒治,自动出院未愈,经术后3,6,12月定期复诊检查40例经治疗者面部形态正常,咬合关系的恢复良好,可正常行使口腔功能,开口度平均大于等于3.5cm开口型正常,无合干扰,无关节区疼痛,弹响。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是治疗各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2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清 《华夏医学》2009,22(4):679-681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发生特点,讨论各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32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追踪3~12个月,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25例治愈,7例好转.经术后3、6、12个月定期复诊检查32例经治疗者面部形态正常,咬颌关系恢复良好,开口度平均≥3.5cm,开口型正常,无颌干扰,无关节区疼痛、弹响.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是治疗各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治疗成人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成人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追踪观察12~24个月查看其临床效果。结果 27例X线或CT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患者面部形态、咬合关系及开口度恢复理想。术后伤口无感染,无明显关节区疼痛。2例粉碎性骨折伴关节软组织破坏严重者发生关节强直。1例在术后3个月间出现钛板排异,行钛板取出术。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成人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方法:对6例髁状突矢状骨折患者行坚强内固定,恢复髁状突全貌。结果:行坚强内固定的所有患者术后均保存了颞下颌关节功能和形态,恢复了髁状突原有的外形。结论: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坚强内固定可保持髁状突的外形和正常位置,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下颌骨升支纵行劈开截骨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内移位骨折。方法:应用下颌骨升支纵行劈开截骨术后体外行髁状突骨折钛板复位固定。结果:8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1/甲,咬合关系良好,张口无明显受限,术后行X线检查,骨折复位愈合良好,无其它不适。结论:应用下颌骨升支纵行劈开截骨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内移位骨折术后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对65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结果65例患者中60例伤口I期愈合,语言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占92.3%;4例咬合关系欠佳,经临床颌间牵引,2周后恢复正常,占6.2%;1例出现钛板松脱。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确切,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凳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下颌骨颗状突骨折4例,其中33例采用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随访1-3a。结果:治疗后开口度、开口型均正常,下颌骨侧方及前伸运动不受限,2例保守治疗者发生短暂性颞颌关节疼痛。结论:颗状突骨折无明显移位者应保守治疗,成人髁从突骨折严重移位或位位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给予临床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14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临床采用手术方法对7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对7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确定对应的方法加以临床治疗,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提高,针对疾病恢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髁状突骨折占下颌骨骨折的16、5%~36.3%,儿童髁状突骨折占54.05%.是下颌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成疗法保守治疗50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最佳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68例髁状骨折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髁状突骨折的治疗,临床观察、总体疗效满意,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结论 认为颌间固定保守治疗,仍为首选治疗,手术切开固定应严格选择适应症[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在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87例髁状突骨折的临床资料,随访检查患者的面形、张口度、张口形、咬[牙合]关系、关节症状,并摄X线片或CT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髁状突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总体疗效都比较满意,对比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摘除髁状突4例疗效不满意,平均张口度23mm,咬[牙合]关系出现紊乱。结论保守治疗仍可作为大多数髁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应严格选择适应证,摘除髁状突应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2.
幼年小型猪不同类型髁状突骨折的影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髁突骨折对颞颌关节的继发性影响。方法: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2头,造成左侧髁突纵行和横断骨折模型,在术后6个月应用普通X线、CT等影像技术进行观察。结果:普通X线片对髁突纵行骨折显示不清,容易漏诊;对髁突横断骨折显示较好。CT片可清楚地显示髁突不同类型骨折影像,特别是对髁突纵行骨折诊断有较大优势。幼年小型猪髁突纵行骨折后多形成双髁突畸形。结论:不同类型髁突骨折影像学表现不同,对颞颌关节继发性影响亦不相同。髁突纵行骨折更易引起颞颌关节继发性损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临床诊断治疗上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诊断与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20例分析总结其诊断与治疗体会。结果通过治疗观察,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结论认为冠状位CT扫描是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最好的检查方法,颌间固定和颌下切口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胫骨外髁前外侧非负重区截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胫骨外髁前外侧截骨治疗的24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9例;年龄26~59岁,平均(42.2±9.2)岁.骨折Schatker分型Ⅱ型16例,Ⅴ型3例,Ⅵ型5例;所有24例采用胫骨外髁前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中经胫骨外髁非负重区截骨显露复往后外侧骨折并使用外侧排筏钢板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4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3.1个月(12~24)个月随访.术后即刻骨折复位质量Rasmussen评分平均(17.3±0.8)分;其中优19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24例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X线片示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3.1±1.1)周.未见血管、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2例术后出现后侧切口皮缘表浅的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末次随访时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3.0±6.4)分,其中优1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5.8%.结论 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胫骨外髁非负重区截骨入路允许足够的空间对骨折进行直接显露及操作,联合外侧排筏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可靠,手术体位摆放方便,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髁突横断骨折对幼年小型猪下颌骨骨密度及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方法: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2头,造成左侧髁突横断骨折模型,在术后6月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生物力学方法检测下颌骨。结果:髁突横断骨折后引起下颌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轻度下降,但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幼年小型猪髁突横断骨折对下颌骨骨矿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重度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重度肱骨髁间粉粹性骨折患者,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0例患者经平均12个月随访,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5%.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重度肱骨髁间粉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治疗41例下颌角骨折的疗效。探讨下颌角骨折的复位及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小型钛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治疗41例下颌角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均获得满意的咬(牙合)关系,轻度张口受限1例。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是治疗下颌角骨折及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治髁状突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髁状突骨折行螺旋CT扫描检查和三维重建后处理,将所得图像与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照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诊断采取保守治疗、开放手术复位内固定、髁状交摘除三种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5年,以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面型等5个方面作为术后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2例髁状突骨折行多层螺旋CT后处理均能全部显示,显示准确率为100%,明显高于DR照片的78%准确率,并能直观、立体显示骨折及颞颌关节对应关系,使开放手术更合理、容易。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为髁状突骨折的诊断提供准确信息,指导手术的设计和展开。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technique involving the free grafting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with a vertical ramus osteotomy was described by Philip Boyne in 1987 along with a series of 15 cases where a patient presented with a markedly displaced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Method

Twenty-one cases (25 condylar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a modified Boyne technique.

Results

Results showed that we had a complication rate of 12% (8% resorption, 4% fracture of the plate).

Conclusion

The Boyne procedure should be thought of as a mainstream treatment method for the displaced fractured mandibular condyle.Key Words: Boyne procedure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34例各种类型的髁突骨折的保守疗法与手术治疗(髁突摘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到90%的髁骨突骨折病例,包括有明显脱位,骨折片移位的病例,都可通过简单的弹性牵引固定,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保守疗法的效果与开始治疗的时间有密切关系,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保守疗法后近期咬(牙合)不良或开口受限,都可以通过强迫性开口练习,得到恢复。早期,我们对脱位或粉碎性骨折的髁突骨折病例,进行了髁突摘除术,经平均7、8年的随访,观察到80%病例也有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