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传播(MTCT)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最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HIV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可以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中,通过HIV咨询检测、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人工喂养等系列措施可阻断HIV母婴传播。随着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的成熟和完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降至2%。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由省人民医院送检的1例1岁零4个月婴儿初筛HIV阳性标本,其症状较典型。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
出生后1个月发热,卡介苗接种处红肿、水疱、化脓。后左腋下长有包块,卡介苗接种处反复溃疡,长期间歇性发热、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肝大。曾被医院诊断为CMV肝炎,在结核病院作过三次包块切除手术。该婴儿在多个医院就诊,曾多次住院治疗,最后诊断为左腋下淋巴结核,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症,转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3.
妊娠妇女的艾滋病感染已成为全球艾滋病流行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这是由于艾滋病感染的母亲所生的婴儿15%~40%被感染。在美国,每年大约有6000例HIV感染的妇女分娩,到2003年底全球育龄妇女感染HIV/AIDS共有1850~2000万,如不进行干预,全世界每天将有1600例新生儿感染HIV。中国于1997年发现第1例经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新生儿,但我国目前缺乏可靠的母婴传播流行病资料。据报道,部分艾滋病病毒流行区的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率高达35%~65%,形势十分严峻,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国务院于2004年3月下发《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生部妇幼司也在全国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广西南宁市为示范区之一,我院妇产科2005年3月被列为收治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定点医院,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HIV/AIDS孕产妇32例,现将我们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情况。方法:收集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脐血48例(研究组)和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孕妇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脐因32例(对照组)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脐血48例,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9例,阳性率为18.87%,而对照组32例脐血,乙肝表面抗原无一例阳性,阳性率为0。结论:乙肝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如何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自2003年10月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以来,领导重视、部门协调,认真研究制定防治规划,明确相关政策,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落实防治措施,加强患者救治,辖区内15家医疗助产机构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为当地感染HIV阳性孕产妇带来了希望和福音。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在临翔区农村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我市母婴传播导致儿童感染艾滋病状况,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0岁以下母亲为HIV阳性的儿童,采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进行HIV初筛、蛋白印迹法确认.结果:11名儿童,6例被确认为HIV阳性,其母亲均有在县乡级医院受血史,分娩地点全部在县级医院,均为母乳喂养.结论:加强县乡级医疗单位的血源管理,建立乡级以上医疗单位HIV初筛实验室,开展孕产妇产前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工作,对H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应采取终止妊娠,或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母婴阻断,采取剖腹产、人工喂养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减低母婴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孕妇32岁 ,因孕 35 + 5周 ,阴道流血伴阵发性腹胀 1天于 2 0 0 0年 5月 2 5日 10 :10入院。查体温 37℃ ,脉搏 82次 /分 ,血压 13/9Kpa ,心肺未见异常 ,双下肢见多量散在暗红色圆形或环形斑疹 ,呈对称分布 ,界限明显 ,有轻微瘙痒感 ,无压痛。产科检查 ,腹围 96cm ,宫高 2 7cm ,胎位LOA ,胎心 14 4次 /分 ,有规律宫缩 ,于10 :30分顺娩一女婴。新生儿APgar评分 2分 ,全身皮肤苍白 ,见密集针尖样大小出血点 ,全身皮肤凹陷性水肿 ,双掌跖见多个散在斑疹 ,豌豆大小 ,表面见鳞屑 ,四周、肛周未见。浅表淋巴结稍肿大 ,见唇裂 ,双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垂直传播情况,方法:采肜酶联免疫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47例肝病孕产妇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HCV-RNA),对HCV感染产妇血清进行HCV分型及半定量分析。再对HCV感染产妇的丈夫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出生后24小时的,1,6,12个月股静脉血进行抗-HCV,HCV-RNA和HCV分型的检测,结果:1047例肝病孕产妇中有12例(1.15%)HCV感染,其丈夫血清抗-HCV,HCV-RNA均为阴性,而12名新生儿中有3例脐血及出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均抗-HCV阳性其中2例HCV-RNA同时阳性,仅1例婴儿在出生后1,6,12个月时检测抗-HCV与HCV-RNA均阳性,且与其母所感染的HCV基因型相同,其余2例婴儿出生后1个月均阴转,本组HCV母婴传播率为8.3%,结论:支持我国存在HC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县母婴阻断工作的结果及现状,探索母婴阻断工作方法,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方法:对2005-2009年进行HIV抗体检测的17613例孕产妇中的72例阳性感染者和53例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母婴阻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HIV抗体阳性率为0.41%,经采取干预措施,所生婴儿HIV感染率为零。结论:艾滋病母婴阻断是预防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手段,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母婴传播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方法:复习文献并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主要有咨询检测、药物阻断、安全分娩、人工喂养、加强随访、心理关爱等方面.结论:在呼吁关爱HIV感染者的同时,对育龄妇女和HIV感染孕产妇做好HIV检测咨询、药物治疗、剖宫产、人工喂养等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阻断HIV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和掌握项目县试点乡镇育龄妇女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态度和需求,掌握艾滋病发病趋势和特点,省人口计生委于2004年5-7月在10个项目县(市、区)开展问卷调查。此次共发放调查表1万份,要求每个县在2个试点乡调查1000人份。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县(市、区)加大调查数量,使调查人数上升到23489人。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5):367-367
南非开展的以药物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的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最新研究显示,在推广使用药物的人群中,新生儿HIV阳性比例从33%降到了8%。 相似文献
15.
母婴垂直传播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及新生儿身体健康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人巨细胞病毒(HCMV)、解脲支原体(Uu)等.婴幼儿感染丙型肝炎会出现暂时性病毒血症、间歇性病毒血症或持续性病毒血症,表现为急性或慢性丙型肝炎[1];HCMV宫内感染胎儿后在组织内复制,干扰正常器官的发育,造成胎儿生长迟缓甚至畸形,并导致幼儿智力发育落后等远期后遗症[2];而Uu的细胞内感染会导致胎盘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和线粒体功能的退化,胎盘的物质交换与转运能力下降,并进而影响胎儿摄取氧和营养物质的正常功能,导致临床上的习惯性流产、低体重儿或早产[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亲生母亲艾滋病检测阴性的患儿S某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方法对S某父母亲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液进行艾滋病的检测,对S某出生医院接生医护人员现场调查并查看病历,并对S某可能感染来源的Z某及其子的艾滋病感染情况进行核查。结果 S某艾滋病确诊阳性,其父母亲筛查阴性排除感染;S某在出生后使用负压吸引器吸取羊水和分泌物时,可能造成口腔及咽部的粘膜破损,出生后又呕吐羊水数次,呕吐物中的胃酸可能烧灼口腔、咽部和食道,加重破损的程度,而在出生后20 h左右就给其喂养了Z某的母乳3~5 min;Z某是S某母亲的一名感染了艾滋病的毒友,于2011年10月确诊感染艾滋病,Z某在S某出生时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Z某儿子也因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且比S某早出生3个月,因此判断Z某在给S某哺乳时已经感染艾滋病,并且当时可能已经发病,其母乳的HIV病毒载量可能较高。结论 S某感染艾滋病的最可能途径是经Z某单次母乳喂养导致的艾滋病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岳阳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以降低母婴传播率,提高本地区妇女及儿童的生存质量。方法 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岳阳市对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产妇实行免费艾滋病毒(HIV)检测与咨询服务,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对所有确认艾滋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及医疗保健服务,并为婴儿提供18个月的随访服务。结果在4年时间内,岳阳地区共有240235名孕产妇参加了产前检查,其中有22352例孕妇自愿接受艾滋病毒检测,检测率为93.04%。其中有22例孕妇的检查结果为阳性,本地区孕产妇的HIV感染率为9.84/万,在本研究的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中,无1例被确诊HIV阳性,艾滋病毒母婴传播率为0%。结论目前,本地区的孕产妇感染艾滋病毒的比率较高,对其进行规范的预防控制,有效降低母婴传播率,提高妇女及儿童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 HBIG(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联合乙肝疫苗与单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作观察比较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所有观察对象均为 HBe Ag( + )、HBV-DNA( + )的妊娠妇女及其所生的婴儿 ,孕妇年龄 2 2~ 38岁 ,其中肝功能正常者 2 0 4例 ,轻度异常者 40例 ,将其分为三组 :第 1组 (乙肝疫苗组 ) 82例 ,第 2组 (联合组 a) 80例 ,第 3组 (联合组 b) 82例 ,各组在年龄、病程、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T)均值上经统计学比较有可比性 ,所有观察对象检查心电图、肾功能、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1 .2 方法 第 1组 (乙肝…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儿男,11个月余,皮疹10天,尿黄、解灰白色大便4天入院。患儿家长10天前发现患儿身上有日渐增多的红色丘疹,4天前又发现其尿深黄,眼珠发黑,解灰白色或淡黄大便,无粘液脓血,每次量少,伴神萎,纳差。我院门诊测胆红素 62.3mmol/L,谷丙转氨酶173U/L;血常规血红蛋白94g/L,血小板7×109/L,给予头孢噻肟钠0.75g、维生素K110mg、能量合剂、地塞米松5mg等治疗,即日复诊因精神反应差,以血小板减少待查、黄疸待查收住院。患儿系第2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2.8kg,出生后一直母乳喂养。既往史:易患上感。入院查体:体温38.6℃,脉搏126次/m…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祁东县孕妇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的知晓状况。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在书面知情同意、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本次调查的200名孕妇中,72.5%的孕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38.5%的孕妇自愿接受HIV的咨询与检测,68.5%的孕妇不愿与HIV感染者交往。59.5%的孕妇认为结婚、怀孕之前没有必要进行艾滋病咨询,61.5%的孕妇认为结婚、怀孕之前没有必要进行艾滋病检测。75.5%的孕妇是从电视、网络媒体获知艾滋病知识,48.5%的孕妇自愿接受使用安全套。结论祁东县孕妇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HIV感染者存在恐惧和歧视。应加强祁东县孕妇艾滋病预防工作,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积极有效的艾滋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产前门诊开展常规HIV检测,提高孕妇HIV自愿咨询检测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