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种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SF-36)量表随机对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3例类风湿关节炎(RA)和49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临床观察,对其QOL评分、社会心理学因素及疾病活动度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风湿性疾病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均P〈0.01)。影响SLE患者QOL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SLEDAI评分和疼痛;RA患者QOL综合评分显著低于SLE和AS患者(P〈0.05);疼痛、DAS28评分和病程是影响RA患者QOL的主要因素;BASDAI评分和疼痛是AS患者QOL的主要影响因素。上述三种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的躯体健康影响因素相似,但精神健康影响因素则明显不同。结论风湿性疾病患者QOL水平较一般人群显著降低,其中RA患者QOL的降低程度较为严重;SLE、RA和AS患者QOL的影响因素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李秋萍  张利华 《现代护理》2007,13(4):926-92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简称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re,QOL)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肝硬化患者的QOL。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60例肝硬化患者和32例健康人进行生存质量SF-36的问卷调查。肝硬化组同时完成可能与患者生存质量相关的因素收集,内容包括:疾病相关因素(肝硬化分级、病程、不适症状、营养状况)和非疾病相关因素(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家庭人均年收入、社会支持、内外向、情绪稳定、精神质等),以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其中与患者生存质量相关的主要因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患者组总的生存质量及除外躯体疼痛的其他7个维度均降低(P〈0.005)。对于肝硬化患者,社会支持、肝硬化分级、病程、不适症状、情绪稳定性、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其生存质量存在相关性。结论在探索护理对策、制定护理计划过程中,应特别关注QOL得分低的肝硬化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采用生存质量(QOL)核心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uality of living,QOL),进行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等在内的评估,以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QOL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范玲  王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2264-2266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探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自设问卷等对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文化程度、年龄、家庭月收入、主食量4个因素生存质量得分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5.327,7.815,5.739,4454;P〈0.05);年龄对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情绪角色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5.004,6.307,0.010,0.035;尸〈0.05);文化程度在躯体疼痛和心理健康2个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n118,n964;P〉n05);家庭月人均收入在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活力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739,3.923,5.595;p〈O.05);主食量在躯体功能和躯体角色2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7.396,41603;P〈0.05)。结论完善社会生活及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相对的医疗优惠政策,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 77例患者生理领域QOL得分(56.91±11.84),心理领域QOL得分(59.79±13.29),社会关系QOL得分(68.94±12.94),环境领域QOL得分(64.94±23.7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患病年限、住院次数及经济收入患者,其在某些领域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经济收入、住院次数及患病年限均对多个领域生存质量得分有影响(P<0.05).结论 诸多因素均可影响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应针对性地对其提供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尽力避免有关因素对该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esing spondyliti,AS)患者生存质量现状与医学应对方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本院门诊就诊的200例AS患者进行生存质量和医学应对方式测评,了解AS患者生存质量和医学应对方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AS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66.82±5.57)分,其中心理状态维度得分最低为(10.65±4.05)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面对"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其社会功能维度呈正相关﹙r=0.18、r=0.13,均P0.05﹚,"回避"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其生理功能维度呈正相关﹙r=0.12、r=0.14,均P0.05﹚,"屈服"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生理功能维度呈负相关﹙r=-0.20,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患者生存质量受病程、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应对方式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影响(均P0.05)。结论 AS患者生存质量偏低,其高低与患者所采用的医学应对方式、病程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关,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指导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医学应对方式,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2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存质量(QOL)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HD患者的QOL.方法对210例HD患者以健康调查问卷(SF-36量表)行问卷调查,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HD患者的QOL水平,并与一般人群比较,检测该人群的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对其QOL的影响.结果 HD患者的QOL水平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7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低于一般人群(P<0.001);精神健康得分低于一般人群(P<0.05);年龄、在职情况、家庭经济收入、并发症症状、文化程度、家庭关系与该类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在探索护理对策、制定护理计划过程中,应特别关注QOL得分低的HD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骨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按个体化原则及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于心理护理干预后采用生存质量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F-36QOL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社会功能、活力和总健康8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缓解创伤后心理冲突、调节情绪角色、减轻躯体不适感、增强精神活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老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QOL)现状,为相关措施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区域样本调查的方法,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即SF-36健康量表,对广州市82名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力和健康变化5个维度生存质量评分低于社区老人(P〈0.01),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术后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伤后手术时间和同住者。结论:广州市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出院后QOL低于社区老人,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QOL。  相似文献   

11.
钟英  戴旻晖  马欢 《循证护理》2020,(2):97-104
[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ny、EMbase、CBM、知网、万方、维普等中外数据库,收集延续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RCT文献,包括1724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实施≤3个月的延续护理,可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生活质量(SF-36)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3个月延续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存在争议。≤3个月、>3个月延续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综合功能状况[MD=-0.93,95%CI(-1.38,-0.48),P<0.0001;MD=-0.81,95%CI(-1.37,-0.25),P=0.005]、心理状况(焦虑及抑郁情绪)[MD=-10.25,95%CI(-14.79,-5.717),P=0.00001;MD=-7.78,95%CI(-10.19,-5.38),P=0.00001]的干预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3个月的延续护理可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3个月延续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综合功能及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同步放化疗后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3.0版对43例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时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时,其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及各功能领域得分均较低;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及各功能领域得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吸烟史、治疗期间疲乏及贫血程度等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P<0.05).结论 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时的生活质量较低;减轻患者的疲乏、纠正贫血和积极戒烟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等待肺移植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为制订提高等待肺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简明健康问卷(short form36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SF-36)、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ing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对55例等待肺移植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tepwise法对影响等待肺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等待肺移植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为(23.18±37.53)-(74.57±26.02)分,低于常模(均P<0.001);SAS及SDS得分分别为(48.09±9.06)分及(52.18±9.98)分,高于常模(均P<0.01);PSSS社会总支持因子得分为(5.56±1.04)分,家庭内支持因子得分高于家庭外支持因子(P<0.05)。呼吸困难和抑郁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等待肺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其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呼吸困难和抑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方面进行有效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肝移植受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SF-36、SAS、SD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别对术前33例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组)和肝移植术后2周以上住院患者及门诊随访者102例(术后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组SF-36得分除生理机能、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3个维度外,其余5个维度得分及SF-36总分术后组均显著高于术前组;术后1年以上受者的生存质量优于1年以内的受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主观支持和焦虑.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术后1年以上受者的生存质量优于术后1年以内的受者;生存质量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与焦虑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visual impair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ual function and health-related and vision-related QOL, and to identify factors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QOL for glaucoma patients.
Methods  One-on-one interviews of 280 glaucoma patients at a regional hospital in Taiwan from 1 April 2005 to 30 September 2005.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demographics, clinical examinations and treatment status. QOL data collected utilized the Chinese (Taiwanese) version of 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Form 36 Health Survey (SF-36) and the National Eye Institute Visual Function-25 (NEIVFQ-25).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study participants had open-angle glaucoma (54.3%) and were classified as moderate stage (33.6%). The higher the health-related QOL scores for both questionnaires, the fewer difficulties experienced by the patients. Moderat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SF-36 and NEIVFQ-25 subscales and visual function. Significant predicting factors for the SF-36 were gender, age, employment status, presence of systemic disease, better-eye visual acuity and better-eye mean defect. For the NEIVFQ-25, these were general vision, near and distance activities, colour vision and peripheral vision scores.
Conclusions  A combination of demographic data,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QOL questionnaires may help clinicians better ascertain the impact of disease severity on glaucoma patients' QOL. This information may help in patient educat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election of treatment op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太原市血液透析2年以上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太原市八家血液净化中心125名血液透析2年以上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并应用SF-36量表问卷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 ①血液透析2年以上患者生存质量SF-36总体评分为:107.55±14.50;②年龄(P<0.05,F=4.972)和性别(P<0.01,t=3.993)对生存质量总体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文化程度在精神健康方面(P<0.05,Z=-0.838)、有无残余尿量在精力方面(P<0.05,Z=-2.465)、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在生理机能方面影响患者生存质量(P<0.05,Z=-2.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费用来源、婚姻状况、不同的透析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无影响。结论 太原市血液透析2年以上患者生存质量较其他城市较高,但其影响因素相对较少。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前两年积极配合治疗对保证其生存质量、生活满意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存质量(QOL)状况,探讨其相关性影响因素,寻求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HD患者的QOL。方法 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并以健康调查问卷(SF-36量表)对175例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研究法对被调查对象的QOL水平进行分析,将其与一般人群比较,测评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疾病状况对其QOL的影响。结果 HD患者的QOL的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家庭关系、费用支付能力、并发症、原发病与患者的QOL有显著关联性。结论在护理HD患者中,应关注其QOL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消除或减低其负面影响因素的作用,提高HD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18.
施毅颋  林桦  何雯 《中国康复》2016,31(5):352-35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入住本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定,确定128例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128例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在出院前和出院后6个月进行测量并做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分析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生存质量评定的8个维度平均得分(42.81±20.14)分。出院6个月后各维度平均得分均较出院时有一定提高,其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5项维度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情感职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3项维度评分提高无显著性差异。影响生存质量评分的共同因素有性别、配偶状况、子女状况、生活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状况、是否接受社区康复治疗(P0.05)。结论: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生存质量与家庭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亲人的关爱与照护、社区康复的介入对生存质量改善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慧颖  朱遂强 《中国康复》2007,22(3):169-171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的认知功能、抑郁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老年PD患者(PD组)与非PD患者(对照组)各50例,采用自填结合个人访谈法,选用老年抑郁量表(ODI)、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分级及Schwab-England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状态功能、认知功能及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①PD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低于对照组,抑郁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L、认知功能及抑郁程度是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诊治过程中应重视改善这3方面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3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和外周血免疫细胞Th17水平,以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估患者预后,并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影响AS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髋关节受累、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A、Th17细胞水平与预后良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R、TNF-α、IgA、Th17细胞水平是A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混杂因子后,Th17细胞水平为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h17细胞水平是A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Th17细胞水平越高,AS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