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高达10%~17%,而无症状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患者年卒中发生率也可达2%。提示颈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治对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期研究表明、症状严重的颈动脉狭窄病人,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同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度显著降低。这类病人发生同侧颈动脉分布区的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动脉狭窄(由栓子或血液动力学紊乱引起)。这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后首次检测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采用R 3.5.3软件和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校准曲线和ROC曲线评估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214例患者中有41例发生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19.2%;根据缺血性卒中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卒中组(n=41)和未卒中组(n=1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狭窄程度≥50%且<70%、斑块超声特点为非强回声和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通过将原始数据重复抽样1 000次对该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为0.804,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AUC为0.8...  相似文献   

4.
颈内动脉闭塞可由多种病因导致,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无症状或发生严重的卒中事件,其临床表现异质性和复发卒中风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闭塞特征、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侧支循环。在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多种影像学技术贯穿始终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就颈内动脉闭塞及侧支循环的多种影像学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对颈动脉狭窄伴高龄、糖尿病、冠心病和对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与不伴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区域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后进行临床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从 1992年 11月1日~ 1998年 10月 31日连续研究了 (在一位神经外科医生指导下 ) 60 0例区域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手术指征为颈内动脉狭窄 50 %以上的有症状患者和颈内动脉狭窄 60 %以上的无症状患者。潜在危险因素包括高龄 ( >75岁 )、糖尿病、活动性冠心病、对侧颈内动脉闭塞。不良的临床结果为术后 30天内发生卒中、死亡或心脏病。所有患者均被监测…  相似文献   

6.
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卒中的复发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卒中事件的复发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将182例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首发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根据TCD收缩峰血流速度,将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为3组:中度狭窄组(86例)、重度狭窄组(80例)、闭塞组(16例);根据头部CT、MRI检查所显示梗死灶的部位将脑梗死分为3类:皮质区域内梗死、交界区梗死和深穿支动脉梗死。在发病6个月内随访,评估卒中危险因素与卒中复发事件的相关性。 结果 182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发病6个月内病变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内卒中复发率为13.2%。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重度狭窄患者卒中复发率最高。不同梗死类型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以交界区梗死患者卒中复发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复发事件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密切相关(P=0.001 5,0.009 8)。 结论 大脑中动脉的狭窄程度、卒中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及脑梗死类型与患者卒中的复发有关。卒中复发机制可能与脑组织低灌注以及动脉栓塞有关。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狭窄和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CAS)病变的危险因素、狭窄程度、斑块特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将1603例首诊患者分为非狭窄组(A组:狭窄<50%)与狭窄组(B组:狭窄>50%或闭塞),对患者的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结果及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卒中的发病与CAS程度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CAS>50%者占17.3%(277/1603例)。高龄、男性、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与CAS的形成显著相关(r=0.024、0.777、0.827、0.762、0.750)。B组患者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37.20%(103/277)和21.6%(287/1326),P<0.001。B组中CAS 51%-69%的患者卒中发生率30.4%(38/125);CAS-70%或闭塞者卒中发生率为42.8%(65/152例)。斑块的发生率为64.4%(1032/1603),其中卒中及TIA患者的不规则、不均质回声斑块的比率高于非卒中患者,P<0.001。结论 CAS与高龄、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显著相关;随狭窄程度的增加卒中的危险性升高;且超声显示不均质回声斑块的形成与卒中的发生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70%或闭塞患者颅内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类型。方法比较51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70%或闭塞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管搏动指数(PI)。并分为无症状组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4例及卒中组28例,经统计学分析颅内侧支循环类型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①患侧PSVMCA和PIMCA明显低于健侧,分别为(66±21)cm/s、0.63±0.16与(138±54)cm/s、0.86±0.20,P=0.000。②无症状组及TIA组中,前、后交通动脉同时开放者占39.2%(20/51),卒中组单支开放或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外侧支同时开放者占29.4%(15/51),P=0.005。结论TCD对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为临床提供侧支循环建立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恰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首创的头30年里,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确定哪些颈内动脉疾病患者适合这一手术.最近,从7项临床随机试验中得出了哪些有症状与无症状患者适合行CEA的结论.对于颈内动脉狭窄70%以上的患者,卒中的危险性最大,手术的益处也最大.在这些研究中,CEA对以下患者最有益半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外联合病灶和无侧支循环且除此之外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下列患者虽然能从手术中获益,但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的危险性较高广泛白质疏松、对侧颈内动脉闭塞和腔内有血栓者.狭窄50%~69%的患者较少获益,包括女性和仅有一过性单眼盲在内的一些患者行CEA甚至可能有害.腔隙性卒中和一侧颈内动脉接近闭塞的患者有手术指征,但益处不大;狭窄<50%的患者不能从手术中获益.在最大的一项无症状患者随机试验中,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的危险性非常小(1.5%),但要在2年内防止1例卒中发生需要相当多的病例(83例)接受CEA治疗.以后的文献报道围手术期危险性较高(2.8%~5.6%).近一半无症状患者的卒中是心源性栓塞和小血管疾病所致.这些局限性抵消了任何潜在的益处.其他试验正在进行,并可能确认哪些无症状患者亚组可从手术中获益.同时,大多数无症状患者内科治疗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颈内动脉(ICA)闭塞后,血栓栓塞和血液动力学改变均可致脑局部缺血。抗血小板治疗虽然可预防血栓栓塞性卒中,但却不能有效地预防血液动力学性脑缺血。血液稀释法可使正常和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增加,因此能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性缺血。作者用PET对慢性ICA闭塞时脑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的作用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中老年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方法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筛选,无症状性MCA狭窄者为狭窄组,56例无MCA狭窄中老人为对照组,用TCD检测双侧MCA屏气前后的平均血流速度,计算屏气指数(BHI),分析脑血管反应性。结果 45例狭窄患者共检测62条MCA狭窄。血管狭窄组BHI显著低于对照组[(0.92±0.29)%/s比(1.05±0.35)%/s,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D屏气试验可作为一项常规筛查试验,用于评估中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脑血流自身调节功能及发生低灌注卒中的危险性,对临床缺血性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评价单侧颅外段颈内动脉(ICA)严重狭窄(≥70%)或闭塞时颅内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方法: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筛选出单侧颅外段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42例,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评价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证实。结果:1.与DSA比较:TCCD探测前交通动脉(AcoA)和眼动脉(O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AcoA探测的价值最大,其次是后交通动脉(PcoA)。2.AcoA的开放与卒中的发生呈负相关。3.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搏动指数(PI)值均较健侧明显减低(P<0.05)。卒中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患侧OA的PI值明显低于健侧(P<0.05)。结论:CDFI和TCCD检测可综合分析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准确、可靠及无创地评价颅内侧支循环的情况,对单侧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支架置人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针对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改善患者颅内动脉血液的供应,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因此,CAS后血流的通畅性是评价CAS后近、远期疗效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大脑中动脉(MCA)夹层动脉瘤是卒中不常见的原因。大约半数大脑中动脉夹层患者伴发脑梗死。引起梗死的原因是由于扩大的假腔没有出口仅有入口,进入假腔的血液无法流出。使MCA闭塞或狭窄而导致梗死。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由于MCA夹层影响豆纹动脉而发生纹状体内囊梗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循环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后循环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利用颅脑多普勒和脑血管成像技术评估颅内动脉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分为侧支循环代偿充分组与代偿不充分组,对两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血液生化指标、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以及发病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76例后循环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侧支循环代偿充分组35例,代偿不充分组41例.侧支循环代偿不充分组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20.392±31.897) mg/L对(4.172 ±4.268) mg/L;t =2.983,P=0.004]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72±0.835) mmol/L对(1.096±0.301) mmol/L;t =2.520,P =0.014]水平显著性高于代偿充分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hs-CRP水平增高是后循环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不充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513,95%可信区间1.218~1.880;P <0.001).侧支循环代偿充分组基线NIHSS评分(Z=3.161,P <0.001)以及3个月时mRS评分(Z=3.143,P<0.001)均显著性低于代偿不充分组.结论 hs-CRP水平增高是后循环重度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代偿不充分的独立危险因素.侧支循环建立充分的后循环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且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分析颅外段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与颅内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的患者。入院后常规行颈动脉CDFI检查,经DSA证实为单侧颅内段ICA狭窄或闭塞患者共288例,并根据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70%狭窄组(136例)、70%~99%狭窄组(86例)、闭塞组(66例)3组;选择同期DSA证实无颅内段ICA病变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为对照组(122例)。比较4组间颅外段I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的差异性,分析4组间颅外段ICA CDFI频谱特征。结果410例患者检测结果分析显示:(1)ICA颅内段70%~99%狭窄组、闭塞组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70%狭窄组、对照组[分别为73.3%(63/86)、95.5%(63/66)、31.6%(43/136)、26.2%(32/122);均P<0.01]。(2)ICA颅内段70%~99%狭窄组和闭塞组患者的患侧ICA颅外段PSV、EDV明显低于<70%狭窄组[PSV:(41±14)、(40±13)cm/s比(86±15)cm/s;EDV(13±7)、(10±4)cm/s比(33±8)cm/s],而RI值明显升高[(0.69±0.12)、(0.77±0.05)比(0.62±0.06)],闭塞组患者ICA颅外段EDV明显低于70%~99%狭窄组,RI明显高于70%~99%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0%~99%狭窄组和闭塞组颅外段ICA CDFI血流频谱呈现低速高阻力性血流改变特征,闭塞组患侧ICA颅外段表现为舒张期血流消失者占1.5%(1/66例),舒张期血流方向逆转者占48.5%(32/66)。结论ICA颅内段70%~99%狭窄或闭塞时,颅外段ICA CDFI频谱特征呈现低速高阻力性血流动力学改变。ICA颅外段出现“振荡”频谱时,高度提示ICA颅内段闭塞。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疾病和冠状动脉疾病(CAD)诱发因素相似,常同时存在,两者联系非常密切。患者在严重卒中之后,患心肌梗塞的危险度比再次卒中还高。如果患者~(201)铊(~(201))扫描结果异常,预示将患心肌梗塞或因此而死亡,这表明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度增加两倍以上。为了评价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或杂音、TIAs、小卒中患者 CAD 的患病率,作者用~(201)TI-踏车锻炼法  相似文献   

18.
尽管无症状颈动脉外科手术(AsymptomaticCarotidArterySurgery,ACAS)试验证实,颈动脉狭窄>60%的无症状患者能从外科手术中受益,但在2年内为了预防1例缺血事件需要治疗的病例数非常高(约67例)。另外,临床实践中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高于这些试验,从而可能使得外科手术不能给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带来益处。对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也是如此。因此,进一步确定卒中风险最高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有助于临床决策。据最近出版的Stroke报道,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卒中预防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的Spence等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应用经颅多…  相似文献   

19.
来自加拿大和希腊的研究者认为.95%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是不需要手术治疗或植入颈动脉支架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是指患者的颈动脉(供应大脑血液的主要动脉)发生狭窄.但没有中风症状。  相似文献   

20.
对首发卒中患者的CT检查,文献报道无症状梗塞(SI)发生率为10%~38%。关于SI的危险因素尚存有争议。尽管SI不引起明确的症状,但可引起或加剧认知和智力障碍。Desemend等人最近报道,即使未发生卒中的人,如有卒中危险因素存在,其认知功能也常受到损害。因此,有理由认为急性卒中患者如有1个或多个SI,则可影响卒中的康复。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