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沈卫清  陈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20-21,32
目的探讨脂肪肝在桐乡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员中的患病情况。方法选取来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桐乡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572人进行调查,对研究对象脂肪肝发病情况检测的方法为B超检查联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同年龄组的男性脂肪肝患病率、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者在脂肪肝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为16.0%、22.3%、20.4%、42.3%。脂肪肝发病的影响因素有饮酒、高血压、血糖、BIM、WC、TC、TG。结论桐乡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具有较低的脂肪肝发病率,但是对于脂肪肝进行预防和控制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岛市在职职工脂肪肝患病状况,分析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降低脂肪肝患病率的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青岛阜外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6 063名在职职工的健康档案,收集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和B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岛市在职职工脂肪肝患病率为25.14%,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31.5%、13.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248.515,P<0.01);55~年龄组患病率最高,65岁之前脂肪肝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65岁之后患病率有所下降(χ2=213.628,P<0.01)。体质量超标准(超标)、肥胖、血压异常、胆固醇异常、三酰甘油异常、血糖异常者分别为37.7%、17.2%、22.8%、19.7%、21.8%、12.5%,脂肪肝组上述指标异常均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χ2=69.087~1 029.952,P<0.01)。结论青岛市在职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超标、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糖血症是其危险因素。提高全民健康意识,积极控制体质量,是预防脂肪肝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4—8月在我院体检的老年(年龄≥60岁)男性1 043例。超声检查发现242例脂肪肝患者,其中164例诊断为NAFLD(NAFLD组);另从体检者中选取超声检查无脂肪肝的老年男性72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NAFLD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NAFLD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及血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组肥胖或超重、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血糖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进入法)显示,体质指数〔OR=1.449,95%CI(1.237,1.697),P=0.000〕、空腹血糖〔OR=2.188,95%CI(1.353,3.537),P=0.001〕及三酰甘油〔OR=2.213,95%CI(1.353,3.621),P=0.00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肥胖或超重、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是NAFLD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脂、血糖和减重是防治NAFLD的重点,改善生活方式才是防治NAFLD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合肥市健康体检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年龄大于20岁,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所有对象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肥胖、高血压、高空腹血糖、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与血胆固醇的关系。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17.47%(95%CI:17.06%~17.88%),男性(17.67%)与女性(17.11%)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胆固醇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年龄增长、肥胖、高血糖(空腹)、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均为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肥胖者中,有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或者高三酰甘油血症者是高胆固醇血症的高危人群。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控制体质量、血压和血糖将有助于降低血胆固醇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糖代谢及靶组织(肝脏和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小鼠(对照组,n=8)、脂蛋白脂酶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LPL+/-)(高三酰甘油血症组,n=8)和高脂饲料喂养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组,n=8)作为实验对象。测量各组小鼠的体质量;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浓度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和骨骼肌组织在胰岛素刺激后Akt473位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Aktser473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高三酰甘油血症组血清TG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胆固醇血症组(P<0.05),高胆固醇血症组血清T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三酰甘油血症组血糖浓度、空腹胰岛素水平和HOMA-IR有增高趋势,ISI则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组比较,高胆固醇血症组血糖浓度、空腹胰岛素水平和HOMA-IR显著升高,而ISI明显下降(均P<0.05)。高三酰甘油血症组和高胆固醇组肝脏和骨骼肌组织经胰岛素刺激后的p-Aktser473相对表达量及其升高倍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高胆固醇组,肝脏组织p-Aktser473相对表达量的升高倍数显著低于高三酰甘油血症组,骨骼肌组织在胰岛素刺激后的p-Aktser473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高三酰甘油血症组(P<0.05)。结论 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均伴有靶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受损,其中高脂喂养小鼠出现高胆固醇血症时伴有更明显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肥胖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患病率及发病因素。方法以睡眠鼾症门诊278例鼾症患者为观察对象,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分为肥胖非OSAHS组(肥胖单纯鼾症组)、非肥胖OSAHS组和肥胖OSAHS组,设非肥胖单纯鼾症组为对照组。并采集次日清晨外周血,测定血脂水平,包括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各组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对比OSAHS组和单纯鼾症组患病率,分析氧减程度和高脂血症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278例患者(男性186例,占66.91%)中,212例为OSAHS患者,非肥胖OSAHS组、肥胖单纯鼾症组和肥胖OSAHS组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肥胖OSAHS组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单纯鼾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82%vs.11.43%,P<0.05);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患病率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6%vs.41.43%,P<0.05);血氧饱和度减低指数(DI)是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高的独立发病因素,DI和总胆固醇水平(r=0.276,P<0.05)以及三酰甘油水平(r=0.219,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在OSAHS患者人群中增高,非肥胖OSAHS患者中部分血脂指标增高,慢性间歇性缺氧可能是非肥胖OSAHS患者高脂血症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体检人员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认识其危害性。方法对3 200名体检人员进行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高脂血症检出642例,占男性总人数的28.92%,女性检出110例,占女性总人数的11.22%,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78.02,P<0.01),男性高TC、高TG、高TC+高TG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TC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6,P<0.01),高TG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5,P<0.01),高TC+高TG检出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5,P<0.01)。男性患病率在30~49岁之间较高,其各年龄的发病率均比女性高,女性患病率在40~49岁之间较高。结论体检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中年人群较高。应加强对该群体健康知识宣传,让他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荐中医治疗,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太原市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关系。方法对2009—2010年太原市社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测定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水平等指标。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9.0%(249/1 308);女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4.2%(122/2 920),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男性在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01)。非高血糖组和高血糖组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比较、非高血脂组与高血脂组比较,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有关,医务工作者及广大群众应高度重视高尿酸血症,加强对其及相关疾病的防治,避免或减少高尿酸血症给人们健康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认识其危害性。方法:对1702名体检人进行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高脂血症检出284例,占26.30%,女性检出106例,占17.04%,男性检出明显高于女性(χ2=78.02,P<0.01),男性高TC、高TG、高TC+TG与女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TC检出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6,P<0.01),高TG检出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5,P<0.01),高TC+TG检出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5,P<0.01)。男性患病率在30~49岁之间较高,女性患病率在40~49岁之间较高。结论:体检人员高脂血症患病率中青年人群较高。应加强对该群体健康知识宣传,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者血尿酸、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等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探讨痛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75例痛风患者为病例组,179例高尿酸血症但无痛风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的差异,寻找痛风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男性)、高尿酸血症、尿素氮水平升高、高三酰甘油血症扣高胆固醇血症是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313.564、0.991、2.011、2.153、8.055,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是痛风的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朝鲜族及汉族居民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延边农村地区朝鲜族及汉族居民血脂异常分布特征.[方法]选择延边地区汪清县大兴沟镇50~60岁朝鲜族及汉族居民455名进行调查,该地区民族比例相近,并均知情同意.取清晨空腹(禁食12h)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结果]朝鲜族男女血脂异常率分别为84.1%,88.8%,显著高于汉族男女的30.7%,42.1%(χ^2=48.9,53.4),且高胆固醇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亦均高于汉族,朝鲜族女性的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高于汉族女性.本地居民的血脂异常类型的构成以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主、[结论]延边农村地区汉族和朝鲜族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血脂、血糖和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及脂肪肝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血糖,肥胖的关系.方法:2005-08/2006-03门诊健康体检1122名脂肪肝360例和正常肝762例进行TG,总胆固醇(TC),血糖(FPG),身高,体质量测定,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脂肪肝患病率男性(46.3%)高于女性(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60年龄组患病率最高(53.6%),各年龄组的患病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TG,总胆固醇,血糖,体重指数(BMI)4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脂肪肝的程度越重,血脂异常率越大(P<0.05),血糖异常率也越大(P<0.05).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和肥胖有关. 此外,超声对脂肪肝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强直性脊柱炎(AS)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是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发现AS患者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患病率较正常人高。目的 了解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01-01至2017-06-30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住院的18~60周岁的266例A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S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将其分为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及AS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66例患者,其中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179例(67.3%),AS组87例(32.7%)。两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体质指数(BM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有无家族史、炎性反应类型、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病病程、确诊病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HLA-B27基因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9.453,95%CI(3.692,24.203)〕、总胆固醇〔OR=0.308,95%CI(0.181,0.524)〕、三酰甘油水平〔OR=8.431,95%CI(3.334,21.332)〕、家族史〔OR=4.932,95%CI(1.586,15.343)〕、炎性反应类型〔OR=3.148,95%CI(1.325,7.478)〕是AS患者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具有患病率高、男性居多、发病年龄早、炎性因子水平高、家族史阳性率高、以急性炎性反应居多等特征,存在BMI增高、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倾向;男性、总胆固醇水平降低、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有AS家族史、急性炎性反应均为AS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特点、高危因素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调查脂肪肝患者987例,填写相关内容,包括个人一般资料、尿酸等生化指标,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987例脂肪肝患者中高尿酸血症392例,男女之比为5.03:1,男女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男性组41~50岁达峰值(31.19%);而女性组51~60岁达峰值(21.68%);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肥胖、高三酰甘油、高尿酸患者脂肪肝相对危险度明显增高;饮酒、超重、高三酰甘油患者高尿酸血症相对危险度明显增高.结论 脂肪肝及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青年多见,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肥胖、高三酰甘油密切正相关,高尿酸血症与饮酒、超重、高三酰甘油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南通市成人体检中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从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2009年42 102例成人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压、体质指数、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吸烟及饮酒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高血压患者8 812例,患病率为20.93%,其中,男患病率为25.73%,女患病率为13.28%,男女患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3级高血压患者分别占68.57%、24.89%和6.5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8,95%CI(1.043,1.052)]、吸烟[OR=1.110,95%CI(1.003,1.228)]、饮酒[OR=1.121,95%CI(1.011,1.242)]、超重[OR=2.820,95%CI(2.554,3.112)]、糖尿病[OR=2.267,95%CI(1.870,2.749)]、高总胆固醇血症[OR=1.266,95%CI(1.145,1.400)]和高三酰甘油血症[OR=1.483,95%CI(1.345,1.636)]均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女性[OR=0.164,95%CI(0.105、0.256)]高血压的发病危险明显低于男性.结论 年龄、性别(男性)、吸烟、饮酒、超重、糖尿病、高总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柯桥区平水镇社区老人脂肪肝的患病率及超声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9-11月份平水镇社区60周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共3870人,通过体格检查、血脂检查.肝功能检查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总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为37.5%。男性脂肪肝患病(38.9%),女性患病率35.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水镇社区老人脂肪肝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血脂检测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社区居民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变化情况,为制定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CHD的防治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和2014年均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社区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824名。分别记录纳入居民2009年和2014年的CHD危险因素,包括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按年龄将研究对象分层:<40岁,175名;40~60岁,557名;>60岁,92名。分析按年龄分层后2009年和2014年居民的CHD危险因素变化。结果 2014年研究对象体质指数、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高于2009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009年(P<0.05);2009年与2014年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年龄段居民的2014年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高于2009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009年(P<0.05);2009年和2014年体质指数、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60岁年龄段居民的2014年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高于2009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009年(P<0.05);2009年和2014年体质指数、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年龄段居民的2014年血糖高于2009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009年(P<0.05);2009年和2014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共同的CHD危险因素。在3个不同年龄段中,体质指数并非40~60岁社区居民的CH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鹿博  吴萍 《现代医学》2012,40(4):442-444
目的:研究高三酰甘油是否为急性胰腺炎短期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分为短期内复发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胆固醇、三酰甘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短期内复发组与对照组的胆固醇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及三酰甘油平均浓度在短期内复发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酰甘油的浓度越高,急性胰腺炎短期内复发的发生率越高.结论:胆固醇对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无临床意义,而高三酰甘油血症可能为急性胰腺炎短期内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营养医师指导对企业职工健康状况的干预作用。方法调查某企业1570名职工劳动强度及当前饮食结构,分析饮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6个月和18个月后做体检对比。结果经过6个月的饮食营养指导,职工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及血脂异常率较指导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了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食指导18个月时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及血脂异常率继续下降,与饮食指导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饮食指导6个月时回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营养医师指导下企业职工健康状况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茶多酚对家兔血脂影响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燕祥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4-15,18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于高脂血症模型组家兔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来自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实验动物中心80只家兔分为四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0.4%茶多酚治疗治疗组及0.8%茶多酚治疗组,每组各20只,分别给予基础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0.4%茶多酚及高脂饲料+0.8%茶多酚,比较四组家兔体重、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结果空白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0.4%茶多酚组及0.8%茶多酚组家兔实验前体重、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前比较,实验后高血脂模型组、0.4%茶多酚组及0.8%茶多酚组家兔体重、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同时0.4%茶多酚组及0.8%茶多酚组体重、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优于高血脂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能够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模型组家兔血脂水平,具有一定血脂代谢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