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周围型小肺癌表现为结节状、不规则状、分叶状肿块,周围有细小毛刺、血管集束征、毛玻璃征和胸膜凹陷征产生,肿瘤内部可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小空洞及钙化。CT增强扫描后出现明显强化,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都有表现。结论熟悉并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螺旋CT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英 《中国保健》2010,(3):36-37
目的 探讨直径小于3CM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经证实的20例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结果 20例中,分叶征18例,边缘毛糙17例,空泡征5例,支气管气象或细支气管气相4例,胸膜凹陷征17例,蜂窝征1例,磨玻璃征1例,空洞1例,钙化1例,血管集束征14例,亚段以下支气管变窄2例,肿瘤胸膜侧小片影2例,卫星灶0例,5例行增强扫描增强幅度均超过20HU,最后表现为均质强化。结论 CT能显示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16排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珉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106-2107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从102例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天津肿瘤医院经CT、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外周型肺癌中,挑选出30例直径≤3cm的小肺癌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以下CT表现:小结节征、深分叶、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小泡征以及支气管充气征和磨玻璃密度病变共存,对周围型小肺癌有诊断价值。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及强化扫描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很大价值,应作为发现和诊断小肺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邱云国  叶健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390-1391
目的探讨CT诊断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原发性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资料,经X线平片检查后行常规CT平扫,同时病灶处行2 mm薄层及动态增强扫描后分析影像征像。结果该病基本征象有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束集征等,病灶呈中等强化。结论 CT薄层扫描与动态增强扫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病灶内部细微征像,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及增强CT对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过病理或临床证实的病灶直径≤20m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结果:96.42%的实质性小肺癌具有一般周围型肺癌的特征性表现;浸润型小肺癌CT表现与炎症相似。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不仅能反映病灶的细微征象,而且能对病灶的性质做出判断。增强扫描时小肺癌的强化峰值与静脉注射对比剂的速率和扫描时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总结本组11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胆管细胞癌CT特点:①肿瘤以单发为主,大多位于肝左叶。②肿瘤内或周围可见到扩张的胆管,其中以延迟强化区内见到扩张的胆管为其典型表现。③增强扫描,大部分肿瘤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到肿瘤不均匀强化,其中坏死区无强化。小部分肿瘤动脉期有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动脉期肿瘤强化不明显,至平衡期肿瘤对比增强逐渐明显是典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影像诊断要点,其他征象如肿瘤周围扩张胆管、肿瘤包埋胆管、附近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等均有一定诊断价值。术前CT多数能诊断,疑难者可MRI检查或穿刺活检,多种检查联合可做出正确诊断。胆管细胞癌需与肝细胞癌、肝脓肿、血管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周围型肺癌增强扫描肿瘤边缘血管束、边缘密度改变及肿瘤类型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增强CT扫描征象。每例分别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分别测量平扫及增强扫描癌肿边缘的CT值。结果周围型肺癌增强扫描边缘血管束增粗迂曲,癌肿增强边缘密度与肺癌转移有关,腺癌发生转移机率高于鳞癌。结论从周围型肺癌CT增强扫描征象可以预测肿瘤发生转移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石龙 《现代养生》2014,(2):39-40
目的:通过对小肝细胞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与病理分析,提高小肝细胞癌的影像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之间的经确认的小肝细胞癌患者36例,共42个病灶,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35-72岁,平均42岁。CT常规先做全肝或上腹部CT平扫,注射对比剂后25-30秒行肝动脉期扫描,65-70秒行门静脉期扫描,对部分病例还进行病灶延迟扫描,延迟时间为3.5分钟及10-15分钟。统计各病的影像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36例小肝细胞癌42处病灶平扫呈类圆形低密度影,其最大直径为3.0×3.0cm,最小为1.5×1.5 cm。边缘清晰者12例,边缘模糊者占30例。螺旋CT增强动脉期强化高于周围肝实质的有25例,动脉期强化低于周围肝实质的有8例,动脉期有强化环的有9例。以上42个病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密度低于周围肝实质密度。结论:小肝细胞癌影像表现较为复杂,结合其病理分析,我们将其影像表现分为多血供型小肝细胞癌影像表现,少血供型小肝细胞癌及影像表现小肝细胞癌也缘强化等几种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HR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择我院收治的2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同时接受常规螺旋CT和HRCT检查,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增强扫描前CT值在26~46HU之间,病灶增强扫描后不同时点CT值为:60s56~90HU,120s34~75HU,240s30—50HU。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HRCT检查与常规螺旋cT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HRCT对于液化、钙化、空泡、支气管气相等密度特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细毛刺、光滑等边缘特征,以及不规则形、分叶和类圆形、圆形等性状特征检查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螺旋CT检查。结论HRCT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早期周围型肺癌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评估肺结核并发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且经病理确诊为肺结核、周围型肺癌以及肺结核并发周围型肺癌患者各35例作回顾性分析,均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不同疾病类型患者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及增强影像学特点。结果:肺结核、周围型肺癌以及肺结核并发周围型肺癌毛刺征、空泡征、空洞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卫星灶及钙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结核空洞征、胸膜凹陷征及卫星灶检出率高于周围型肺癌(P<0.05);肺结核以包膜样强化为主,周围型肺癌以均匀强化为主,两种疾病强化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周围型肺癌达峰时间及强化程度均高于肺结核(P<0.05)。结论:应用MSCT可有效显示肺结核合并周围型肺癌疾病影像学特征,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CT诊断.方法:对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8例周围型小肺癌的基本CT征象有;结节征25例,另3例为片状;有分叶征22例,毛刺征19例,小空泡征12例,胸膜凹陷征18例,血管纠集征9例.结论: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张勇 《现代养生》2014,(6):112-112
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方法:选择4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随访资料,总结患者的早期征象。结果:所有患者当中,有24例腺癌患者,10例鳞癌患者,4例肺泡癌患者,2例小细胞癌患者。其中有34例患者呈现实行结节状,6例患者呈现斑片状。结论:经CT发现了类似的病灶之后,做增强扫描,由于肺癌的增强CT值比良性结节高,比炎性病灶低,为确诊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论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加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室近2年来诊断的31例周围型小肺癌(SPLC)患者进行回顾,并统计分析。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薄层扫描加动态增强扫描在分叶征(x2=6.331,P=0.012)、细支气管气相(x2=4.048,P=0.044)、血管集束征(x2=4.865,P=0.027)、短毛刺征(x2=16.452,P=0.000)显示率明显高于平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胸膜凹陷征(x2=0.706,P=0.401)、棘突征(x2=1.038,P=0.308)、空泡征(x2=0.540,P=0.463)显示率较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加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与X线检查在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了8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周围型小肺癌的患者,且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与螺旋CT检查,并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螺旋CT检查显示,64例患者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分叶征,占76.19%;54例患者表现为锯齿状或毛刺征,占64.29%;28例患者表现为细支气管充气征,占33.33%;3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凹陷征,占35.71%;26例患者表现为空泡征,占30.95%;18例患者表现为兔耳征,占21.43%。X线检查显示,44例患者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分叶征,占52.38%;34例患者表现为锯齿状或毛刺征,占40.48%;10例患者表现为细支气管充气征,占11.90%;8例患者表现为胸膜凹陷征,占9.52%;8例患者表现为空泡征,占9.52%;6例患者表现为兔耳征,占7.14%。螺旋CT扫描结果的周围型小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螺旋CT的周围型小肺癌检出率优于X线检查,通过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查,可以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们对24例临床病理确 诊的、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并薄层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和客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并与横断位相比较。结果 24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PR和VR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基本形态,边缘特征(分叶,血管集束等)叶间裂及膈胸膜的牵拉征,与横断位图像有优势。结论 16层螺旋(可的机器性能厦处理技术为肺内早期肺癌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性假瘤多位于肺野外周,局限于一叶,形态多不规则,病灶常呈广基底贴于胸膜并且邻近胸膜增厚,可见"桃尖征"、"平直征"、"晕征"等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多为高度均匀性强化,病灶经抗炎治疗后可缩小或无变化。术前诊断正确11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7例,结核球4例,肺错构瘤2例,肺脓肿1例,误诊率71.4%。结论全面综合地分析肺炎性假瘤CT表现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肺炎性假瘤影像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周存凉 《现代保健》2011,(23):117-118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CT的图像特征,以提高周围型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10年12月周围型肺癌82例作为研究对象,常规肺CT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病灶或可疑层面加做薄层2~5 mm CT扫描;15例增强检查.结果 左肺45例,右肺37例.肺内肿块呈圆型、类圆形肿块或不规则形结节,大小为043 cm×045 cm×054 cm~1153 cm×1332 cm×155 cm,CT值26~79 HU,平均546 HU.肿块直径大于3 cm者58例,直径小于3 cm者24例,CT征象分叶征65例;毛刺征42例、空泡征4例、细支气管充气征2例、磨玻璃征2例、钙化10例、血管聚集征8例.结论 通过周围型肺癌的CT基本征象可以反映周围型肺癌改变,是周围型肺癌CT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资料,1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CT平扫表现为胰腺区的圆形或类圆形混杂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强化,且持续性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无胰管、胆管的扩张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佩如 《药物与人》2014,(8):279-279
目的:探讨高分辨螺旋CT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微细诊断结果。方法:对50例肺癌孤立性癌结节进行螺旋CT扫描,选择同一层面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强化值及其强化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影像鉴别。结果:高分辨螺旋CT扫描能充分显示肺孤立性结节内的细微结构,肺窗位所见胸膜凹陷征为有意义的征象、增厚及结节内空泡征为特征性改变。32例恶性结节中点状钙化4例,10例结核瘤中9例钙化,空洞8例,密度不均匀坏死12例,17例炎块中14例钙化,2例错构瘤中既有钙化又含脂肪成份。结论:常规CT扫描结合高分辨CT扫描或增强扫描,能明确显示结节征象、内部结构等,有助于鉴别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20.
本院自1991年5月至1994年5月对20例早期周围型肺癌进行了薄层CT扫描(层厚1.5mm,层距1.5mm)。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腺癌14例,鳞癌5例,小细胞癌1例。其结果表明:薄层CT扫描对病灶的分叶、毛刺、细胞血管积聚征的显示率达100%。对胸膜凹陷征和空泡征的显示率达76.2%。诊断符合率达90%。由于可见薄层CT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