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以寻求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量表。方法通过文献查询、访问专家及对患者访谈编制《骨科创伤患者心理状态调查量表》,运用项目分析进行检验、修改调查表,并通过调查表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相应护理。结果通过三次项目分析,成功编制了《骨科创伤患者心理状态调查量表》,发现了相应的骨科创伤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相应护理对策。结论《骨科创伤患者心理状态调查量表》能为临床骨科创伤患者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切口感染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骨科切口手术护理干预方法,为提高骨科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260例骨科手术患者治疗病例,探究分析其在入院手术治疗期间相关资料,发现骨科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患者13例感染率为5%。结果研究260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病例发现,手术期间采取较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患者234例,手术室护理干预欠佳的患者26例占整个抽取病例的10%.而13例切口感染患者均是手术干预欠佳的患者。结论骨科手术治疗期间,采取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对手术康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加强护理管理,降低感染.方法 对医院骨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骨科手术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6例患者共发生手术切口J感染18例,切口感染率为1.94%,462例骨科急诊手术患者中,伤口感染15例,感染率为3.25%,464例择期手术患者中,感染3例,感染率为0.65%;切口感染的原因与环境质量、手术时间、伤口污染情况、术前住院天数、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等因素有关.结论 针对各个环节的各种因素,做好骨科手术患者术前预防和术后护理,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骨科创伤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程序,来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本文选择我院一段时间内的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数据比对的方式来研究预见性护理程序的重要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预见性护理对于骨科创伤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防止和减少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对本科室802例下肢骨折行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护理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02例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肺栓塞4例(占0.87%),发现及时并积极处理,除l例肺栓塞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死亡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闱手术期配合药物预防治疗而进行的基本预防护理措施和物理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科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方法对骨科216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精细化护理的效果。结果在骨科实施精细化护理,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根据骨科患者起病急、病程长、心理负担重、护理风险因素多的特点,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服务需求实施精细化护理,不但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而且还更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研究跌倒风险评估对预防骨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作用。方法 对我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高危跌倒患者采取相应防范护理措施。结果 对我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与护理管理后,我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2012年的0.08%降低至2013年0.03%。结论 使用《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危险因子简易评估表》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与护理管理能提高护患双方的护理安全意识,减少和避免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保障骨科住院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骨科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但骨科手术后患者往往会感到疼痛增加,睡眠质量产生障碍,且加上骨科手术后石膏固定、肢体运动限制等,严重影响到康复效果.睡眠障碍的出现又会严重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甚至曾加感染的发生率,影响骨科疾病的康复.故需要高度重视,分析骨科患者手术后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护理措施与特点,先从骨科患者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及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相关因素以及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0例于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00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共8例患者出现手术切12感染,占全部患者的1.6%,是否接台手术以及是否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地点、手术类型等因素为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切12感染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对手术切121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全面掌握并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院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3 326例骨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 326例骨科手术患者中,11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3.49%。其中截肢术术后感染率最高,达30.39%(31/102)。骨科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应重视并针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持续改进工作质量,以有效降低和防止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制定《创伤骨科抢救患者护理管理对策》,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急诊抢救室自执行护理管理对策以来,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抢救创伤骨科患者3380例,对其护理工作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采取积极的救治手段,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伤残率,死亡率仅占1%,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及以后的生存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针对创伤骨科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临床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伤害控制骨科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法,为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就诊于我院的42例骨科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及护理,本组42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无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情况发生;除2例患者出现截瘫、6例患者不全瘫痪外所有患者肢体功能均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 骨科严重多发性创伤是一类病情重、变化急、治疗难的疾病,伤害控制骨科学可实现治疗以及护理的个体化,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等治疗方式对患者的二次打击程度,对于炎症反应的控制以及手术风险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护理分析心理护理和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8例急诊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抑郁评分以及对我院工作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8.2±2.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42.3±4.5)天,观察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为(31.4±5.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1.2±7.3),观察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创伤骨科急诊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我院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期的社会生活需求。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入户对本卒十区222例女性乳腺癌术后康复期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基本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术后生活质量四部分。并就调查对象的社会学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康复期对社会与家庭的需求情况如下:①112人(50.45%)对自己充满信心;107人(48.20%)最需要的帮助是门诊药物治疗;175人(78.83%)最想得到家人的支持;72人(32.43%)希望加入乳腺癌俱乐部;较想了解的知识包括乳腺癌康复知识、乳腺癌防治方法与预后。②乳腺癌患者因年龄、文化层次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况以及对手术的期望值等也有所不同,更需要多方面、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活需求。结论乳腺癌患者要面对来自疾病、家庭和神会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应根据乳腺癌患者的社会需求,加强康复指导和护理服务,并动态地评估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骨科患者在院期间,跌倒事件时有发生。这一阶段中跌倒造成的伤害极大,比如会导致肢体功能改变、机体创伤、心理创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骨科患者跌倒成为评价骨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石头通过对13例孤儿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总结跌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创伤骨科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VRS标准做出疼痛综合评估,且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护理干预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d、2d、3d、4d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对应时间下疼痛程度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疼痛缓解率为83.33%(50/6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实施个体化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讨论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80例骨科手术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将所有纳入研究讨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对照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科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是2人(5.00%),比对照组低2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血栓的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李艳娜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28-3129
目的 通过对老年骨科病人护理中的一些特殊性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得到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所收治的老年骨科病人6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了解了老年骨科患者的一些特殊性,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60例患者无一发生任何并发症,最终都痊愈出院.结论 了解老年骨科患者护理中的一些特殊性,可以很好地促进老年骨科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创伤骨科患者其特点是病情急或病情重,急需手术,并且大部分均需要进行植入治疗,一旦发生感染,重者导致手术失败或致残,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为了降低创伤骨科手术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对其手术过程中易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1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骨科患者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而手术治疗骨科疾病会产生较大的创伤和刺激性,术后患者会感到疼痛的程度较为强烈.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且加上患者内心焦虑和情绪低落等严重影响到骨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难以提升,不仅会近期治疗还会影响到远期骨科手术患者的预后状况.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且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故需要加强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帮助,及早缓解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