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新生儿危象 ,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正确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对减少新生儿死亡、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我院自应用新法复苏技术以来 ,新生儿窒息病死率下降。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9月发生新生儿窒息6 0例 (出生 Apgar评分 ,4~ 7分属轻度窒息 ,0~ 3分属重度窒息 ) ,其中轻度窒息 39例 ,重度窒息 2 1例。足月儿 5 2例 ,过期产儿 4例 ,早期产儿 4例。1.2 新复苏法 :1.2 .1 方案 :A 通畅呼吸道 ;B 建立呼吸 ;C 恢复循环 ;D 药物治疗 ;E 临床评价复… 相似文献
2.
罗悦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1)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近5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9%为出生时窒息(世界卫生组织1995).约有10%的新生儿在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约有1%需要使用各种复苏手段才能存活. 相似文献
3.
4.
5.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状态。窒息程度以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以后每隔5分钟评分一次.若5分钟评分仍〈3分,新生儿死亡率及留下脑后遗症的机会明显增加。因此,对窒息新生儿的抢救不但要争分夺秒,还要熟练掌握正确的复苏方法,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现总结我院新法复苏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唐云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34(4):339-339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且易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因此对于重度窒息患儿 ,我院实行产、儿科合作 ,积极采取新法复苏 ,并应用纳洛酮对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治疗 ,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又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新生儿窒息正确和规范的复苏直接关系到HIE及ICH的预防和预后。我国卫生部和中华围产学会在2003年7月正式成立了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委员会,组织翻译了英国第四版新生儿复苏教程(NRP),旨在规范化指导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工作。2005年6月本院产儿科医生进行全面培训儿科医生进产房开展新法复苏技术,于2006年4月起儿科医生进产房工作,产儿科医生联合抢救新生儿窒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6年开始,坚持实施ABCDE复苏方法,7年来,在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降低围生新生儿死亡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97年以来新生儿窒息逐年下降 ,这是开展新法复苏技术培训的明显成效。1临床资料1995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出生婴儿4271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432例 ,新生儿窒发生率10 11 % ,其中死亡22例 ,死亡率0 51 % ,开展新法复苏技术培训以来 ,1997年1月~1998年12月出生婴儿4291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331例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7 71 % ,其中死亡10例 ,死亡率0 23 % ,前后2年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2培训方法2 1首先挑选素质好、年资高的医师及助产士参加全国及省新生儿窒息复苏急救学…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1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并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心肌损害,现将资料较完整的4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中男27例,女15例;均有新生儿窒息及宫内窘迫史。孕34~41周;出生体重2200~3600g。分娩方式:剖宫产10例(23.8%),阴道分娩15例(35.7%),阴道助产分娩17例(40.5%)。Apgar评分:≤3分25例(59.5%),4~7分17例(40.5%)。HIE:轻度20例(47.6%),中度15例(35.7%),重度7例(16.7%)均并发蛛网膜下隙出血或硬膜下血肿。临床症状:兴奋症状27例(64.3%),其中抽搐16例(59.3%),频繁抽搐或惊厥持续状态3例(11.1%);抑制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颅脑损伤的作用进行对照研究。方法:1998年12月 ̄2003年12月,将60例在我院NICU住院的重度窒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生后6小时内静脉滴注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一次给予,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5mg/(kg·d),分2次,共用5天。对照组不用苯巴比妥,出现惊厥用安定镇静止惊,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在出生后第四天应用头颅螺旋CT扫描。结果:治疗组脑损伤(HIE和ICH)发生率65%,对照组发生率9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7.17,P<0.01)。两组惊厥发生率,对照组55%,治疗组1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16.26,P<0.01)。结论:苯巴比妥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后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同时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窒息后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生儿窒息复苏报时器应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学员分为实验组230名和对照组240名。两组学员首先都接受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理论知识讲座学习。给实验组的学员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复苏报时器的结构组成和声音变化规律及使用方法;对照组的学员按常规方法。结果实验组230名参加培训,有200名合格,合格率87.0%。对照组240名参加培训,有190名合格,合格率79.2%。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P〈0.01)。结论使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报时器计算时间是用耳朵听报时器的声音和音调的变化来计算时间的,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种方便的计算时间的方法,强调了抢救的时间意识,在培训课时创造了一种抢救环境,提高了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口罗新生儿窒息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重要原因,HIE中80%由新生儿窒息引起,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后遗症。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88例新生儿窒息,将临床表现,复苏治疗等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8例新生儿窒息中男64例,女24例,均系足月儿,出生后10分钟入我科(产科行吸痰,吸氧处理)。轻度38例(43.2%),中度30例(34.1%),重度20例(22.7%)。Apgar评分6~7分38例,4~5分30例,0~3分20例。患儿主要表现为皮肤颜色紫绀或苍白,心率<100次/分,呼吸表浅不规则,肌张力减低或增高,四肢厥冷,哭声微小,甚至出现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期血清CK-BB水平动态变化对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在生后24、48、72 h内采血,采用比色法对57例HIE患儿和31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CK-BB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轻、中、重度HIE患儿早期血清CK-B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水平(均P<0.01),且与脑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相互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测定血清CK-BB水平可早期判断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并可作为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占5%~10%,有的高达20%以上,病死率占31%左右[1]。窒息缺氧可导致脑损伤,若及时处理可化险为夷,稍有耽搁往往会影响智力发育,复苏失败则使新生儿失去存活机会。因此,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抢救患儿生命和减少脑损伤的关键。我院麻醉科与产科联合用新法复苏抢救重度新生儿窒息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是危害新生儿、引起新生儿伤残、死亡的首位原因。新生儿新法复苏已成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新法复苏是指在新生儿出生之前 ,即做好复苏人员、物品的准备 ,复苏过程遵循A(Airway) ,B(Breathing) ,C(Circuliation) ,D(Drug) ,E(Evaluation)步骤[1] ,对每个新生儿出生 ,至少对其实施ABC操作。本文的 12 8例窒息儿的复苏工作由产科工作者完成。资料与方法 新生儿窒息由产科人员按“新生儿Apgar评分”作出诊断 ;得分≤ 7分者转儿科护理、治疗 ;胎粪吸入性肺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减少致残率.方法 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2000~2005年未实行产儿科合作前在我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研究组为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实行产儿科合作后在我院分娩活产新生儿,新生儿娩出后由课题组成员参与及指导复苏,并进行Apgar评分,对窒息儿进行记录评分、抢救过程、转运,登记新生儿详细信息,定期对围产医护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反复强化,并进行登记.通过对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脑瘫发生率比较.结果 对照组:窒息发生率为5.05%,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为0.65%,脑瘫发生率为0.46%;研究组:窒息发生率为3.27%,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为0.16%,脑瘫发生率为0.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应用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脑瘫发生率较前明显下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约10%新生儿在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呼吸,1%的新生儿需要使用一些复苏手段才能存活,我院助产士近两年通过到省及地区培训掌握了规范有效地新法复苏技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复苏体会报告一下: 相似文献
19.
刘丽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4):223-224
目的评价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询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14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9.2%,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评分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进行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家属满意度,更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定西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分度与预后的关系;不同治疗方法下和治疗时间下的预后等。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两年来收住的全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对比、统计等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病因是宫内窘迫、缺氧;不能全部以Apgar评分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程度;脑苷肌肽较胞二磷胆碱治疗HIE患儿疗效好,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时间应该相对长一些好;临床分度决定患儿的治疗效果。结论 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种合并症,减少胎儿宫内缺氧.可减少HIE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