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外科手术后肺栓塞1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6年 10月至 2010年 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外科13例术后肺栓塞病人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栓塞的经验。 结果 13例中10例明确诊断,3例误诊。10例存活,3例死亡。2009年8月始对术前肺栓塞风险评估为中度风险以上的病人,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无肺栓塞新发病例。 结论 普外科手术后应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对可疑病例应力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术前对病人进行肺栓塞风险评估,术后及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栓塞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已证实结肠直肠手术后的静脉血栓形发生率是在所有普外科手术病例中最高的 ,随机对照研究提示两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发生率分别为 30 %和2 0 %。小剂量肝素 (LDH)预防性应用可降低其发生率 ,但其残余性 DVT仍达 10 %~ 15 %。低分子量肝素(LMWH) ,有一定的优点。为此 ,作者比较 L DH和LMWH的疗效。取加拿大 10所大学医院多中心的结肠、直肠部分或全部切除术的随机对照、双盲法的研究资料 ,共 936例 ,均分成两组 ,分别在晨间起皮下注射肝素钙 5 0 0 0单位 ,q8h;或 L MWH(Enoxparin) 40 mg,qd,其余 2次给 0 .9%盐水。预防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目前外科临床不重视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及术后滥用止血药的状况,提出对肺栓塞中、高危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方法根据我科2005年诊治的急性肺栓塞5例的诊疗体会制定常规,对2006年1月~2007年5月胃肠道恶性肿瘤大手术后肺栓塞中、高危病人共38例行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急性肺栓塞5例中,死亡3例,存活2例,Wells及Wicki评分均为高危;中、高危病人38例中,并发出血1例,无肺栓塞病例。结论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大手术后肺栓塞中、高危病人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4.
手术后给予抗凝剂,虽然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病率,但是外科医生多不愿使用它,因为在术后头几天引起出血的危险性比可能产生致命性栓塞的危险性更大,并且与口服抗凝剂一样,需要多次取血进行测定,同时要有可靠的实验室和医护人员,故预防性应用抗凝剂仍仅限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性较大的患者。近来,在手术后使用小剂量肝素和右旋醣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治疗、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肺栓塞发生的经验。结果 15例均明确诊断,11例存活,4例死亡。对术后进行肺栓塞风险评估,中度风险以上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预防性抗凝治疗,无新发肺栓塞患者。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几率较高,病死率较高,对可疑患者要早期明确诊断、预防。术前进行肺栓塞风险评估。中度风险以上患者及早抗凝预防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脊柱外伤及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及手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本院2000年1月~2004年3月资料完整的812例脊柱外伤及手术病例,发生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5例。其中2003年2月以前病例均未采取血栓预防措施;2003年2月以后对于高危病例,采用以低分子肝素为主的血栓预防措施,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未采取预防性措施组病例570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2例;采取血栓预防措施组病例24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3例。采取预防措施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采取预防性措施组(P<0.05)。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伤后或围手术期进行以低分子肝素为主的预防性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险因素与血栓预防性治疗对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328名踝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考虑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肿瘤、激素或口服避孕药、怀孕、恶血质、深静脉栓塞或肺栓塞病史、吸烟史、肥胖(BMI>35.0 Kg/m2)、血脂异常、血管粥样硬化疾病、瘫痪等。53名病人(16.15%)接受了血栓预防性治疗(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统计分析危险因素与血栓预防性治疗对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血栓栓塞发生比例为2.74%(9例),其中深静脉栓塞2.13%(7例)、非致命性肺栓塞0.61%(2例)。148例患者(45.1%)至少存在一种危险因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因子为0.66。危险因素和血栓预防性治疗对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关联。结论踝部骨折治疗后不建议给予患者血栓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目的: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肺栓塞病例的分析,来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共有926例行1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566例行1745个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5例患者术后诊断肺栓塞,其中2例死亡,均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3例抢救成功,2例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1例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结果:肺栓塞总的发生率为0.2%(5/249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肺栓塞发生率为0.4%(4/92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肺栓塞发生率为0.06%(1/1566);2000年以前肺栓塞发生率为0%;发生肺栓塞的患者5例中有2例死亡,其中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4例中有2例死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则无死亡。结论:肺栓塞尤其大块肺栓塞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致死原因;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肺栓塞的发生率高于人工髋关节置换;肺动脉造影术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随着医生诊断和集训水平的升高,以及人工关节手术的普及,肺栓塞的诊断率开始出现升高的趋势;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高度重视肺栓塞的发生,检查应抓住鉴别重点;骨科医师如怀疑出现肺栓塞,应及时请内科医师协助,行肺动脉造影术明确诊断,并尽早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血栓栓塞是术后对病人的一个重大的威胁.预防的真正目标在于致命性肺栓塞.Kakar等证实,小剂量肝素不仅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还可以减少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且无应用华法令作治疗性抗凝时并发的大出血并发症的危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循环》编者指出,在美国,对所有40岁以上作胸腹部手术者,常规应用小剂量肝素预防,每年可拯救4000~8000名病人的生命.但上述观点尚未被外科界广泛地接受且有争论.为了明确争论的实质,作者就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自然历史、早期诊断技术的精确性以及已发表的支持机械性与化学性预防措施的资料作了复习.问题的范围一般公认,在普外外科病人中,致命性肺栓塞的危险是低的.在10个大的美国医学中  相似文献   

10.
手术相关肺栓塞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回顾分析手术后患者肺栓塞的发病情况,以引起外科医师对该病预防和诊治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共45例手术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患者的手术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5 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0±16)岁,其中抗凝治疗35例,溶栓治疗6例,仅予急救治疗4例,37例(82.2%)肺栓塞发生于术后2周内,占同期住院肺栓塞患者的13.2%(45/341).肺栓塞最常见于普通外科(35.6%)、妇产科(13.3%)、骨科(13.3%)、胸外科(11.1%)等手术,尤其是与恶性肿瘤相关手术术后(57.8%).平均手术时间(220±124)min,全身麻醉37例(82.2%).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经抗凝等治疗好转36例,死亡9例,病死率20.0%(9/45).结论 手术是发生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应该重视手术相关肺栓塞的预防和诊治.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DIC、妊高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在肝素或阿斯匹林治疗期间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因此麻醉前检查和化验如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对麻醉选择很重要。妊娠合并DHC病情危重,治疗是综合性的。对于妊高症目前认为小剂量阿斯匹林预防性治疗可降低其发病率。在肝素治疗期间行硬膜外麻醉,发生血肿危险性较大,而预防性肝素治疗时如PTT正常,不会增加麻醉的危险性。阿斯匹林服用与麻醉关系尚不清楚,但需注意出血时间是否延长。  相似文献   

12.
刘长永 《颈腰痛杂志》2021,42(5):742-743
有研究报道,脊柱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为1% ~22%之间,脊柱转移瘤术后静脉血栓预防需引起临床关注[1-2].但目前,皮下注射肝素或依诺肝素等预防性抗凝的使用和时间尚存在争议[3].为此,本研究探讨了预防性抗凝起始时间对脊柱转移瘤术后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升主动脉损伤少见,可有不同形式,文献缺乏充分分析,作者回顾复习1984~1993年日内瓦大学法医科钝性外伤的尸解和临床记录,有3种表现形式:(一)尸解记录 在尸解材料中,升主动脉车祸损伤致死者占2%.在13例创伤病例中,12例伴有其他潜在性致死病灶,2例有大量心包积血.在尸解资料中,主动脉损伤的升主动脉损伤率为0%~23%.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预防性应用,可明显减少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但这一效果未见于放疗和化疗等非手术治疗的肿瘤病人,在后者血栓形成仍然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和第二位常见死亡原因;在临床上也未普遍开展这方面预防措施,现证实LMWH使用简便而有效,应列为首选药物.现已阐明癌肿病人中高凝状态的机制:(1)出现癌肿前凝血质,激活凝血联级反应中因子X;(2)集合细胞表面凝血酶原酶复合物,转换非活性凝血酶原为凝血酶;(3)表达细胞表面组织因子(TF),肿瘤分化越差,TF的表达越大而引起高凝状态.凝血系统的激活是肿瘤生物学的重要一面,恶性肿瘤诊断后2年内,8%病人发生自发性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比良性疾病手术后高出3倍.传统的小剂量肝素预防可减少该危机达80%,但需每日注射2~3次,不受欢迎.LMWH只需每日使用一次,是其优点.在一多中心组3809例手术中(40%为癌肿),LMWH和标准肝素治疗的致死性肺栓塞率均为0.7%,但LMWH的重大出血并发症为1.0%,而标准肝素组为1.9%(P=0.02).另在一组2097例手术中(63%为癌肿)比较高剂量(每日5000 U)和低剂量LMWH的结果,高剂量方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12.6%至6.7%(P=0.001),  相似文献   

15.
脊柱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及预防性应用低分子量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8月~2006年7月由同一组术者施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156例,其中2005年8月~2005年12月共62例(第1组),2006年1月~2006年7月共94例(第2组),第2组中VTE高危者62例、VTE低危者32例,第1组及第2组中的VTE低危组患者术后未予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血栓治疗,第2组中的VTE高危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诺易平)抗凝治疗,0.25ml/次,皮下注射,2次/13,至下地活动后2d停用(共用药5~21d,平均8d)。观察第1、2组患者术后VTE的发生率及第2组患者切口引流量、消化道等粘膜出血情况、硬膜外和伤口血肿情况、有无神经损伤症状。结果:第1组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为3.2%(2/62),其中1例术后第7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无症状;另1例术后5d急性肺栓塞猝死。第2组患者术后未发生VTE,其中血栓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术后切口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粘膜出血、硬膜外及切口血肿,无神经损伤症状。结论:脊柱手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对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信访144位医生,调查了50,314例施行减肥手术的肥胖病病人,发现心脏突然停搏而致死的60例,虽经尸解仍不能解释其病因.所谓肥胖病者是指其体重超过理想数值45.5kg或100%;凡因肺栓塞、心肌梗塞、脓毒症或其他已知病因死亡的病例不统计在内.所谓突发性心原性死亡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即一原健康情况良好者突发心律紊乱而在24小时内死亡,无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国外文献报道,腹部手术后肺栓塞的发生率约为0.33%,若是因肿瘤而行手术,发生率增高至0.57%~3.85%,且实际发生率要远高于此。肝移植作为腹部的特大型手术,亦是肺栓塞的高发因素。我院有1例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3次发生肺栓塞,现将救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髋部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骨科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临床症状隐匿,常导致严重后果,甚至肺栓塞(pulmouary thromboembolism,PTE)死亡.我国学者报道国内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为15.7%~61.0%,天津医院报道2年中有6例创伤骨折患者死于PTE[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肺部并发症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3例食管癌手术后45例肺部并发症发病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3例治愈,肺栓塞死亡1例,肺不张并肺感染死亡1例。结论食管癌围术期采取全面科学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复习1979年到1982年间73例拟诊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病例,男性32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50岁。病史均记录了有关致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创伤、手术后状态、避孕药应用、卧床及制动、恶性肿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全组均用静脉造影确定 DVT 的程度,而PE 是经动脉造影或肺扫描确诊。治疗包括给予肝素和继而使用口服抗凝剂,调节部份凝血活酶时间(PTT)到对照值的1(1/2)~2(1/2)倍,以获适当的肝素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