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国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96-4297
目的探讨在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70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5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缝线,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对照组35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不变或增减1行,视野基本不变,试验组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P〈0.01),浅前房的出现比例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P〈0.01),无严重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结论丝裂霉素C可有效抑制术后成纤维细胞增生,只需1次用药,不引起眼内损害,联合使用巩膜瓣可调缝线减少了手术算管痒.椹高了青光眼手术的成功室.  相似文献   

2.
李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0):1647-1648
选择1997-08~2002-01难治性青光眼20例30眼,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52岁。其中青少年型青光眼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绝经期青光眼3眼,滤过术手术失败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9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8眼,外伤性青光眼3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治疗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中调整巩膜瓣缝线数目及松紧 ,联合丝裂霉素 (mitomycin ,MMC)的应用 ,在抗滤过泡瘢痕形成及预防术后浅前房和低眼压的作用 ,作者自 1 997年 1月始将 6 8例 (78眼 )适于行滤过手术的青光眼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6 8例 (78眼 )患者为本院自 1 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间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病人。男性 4 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1 1~ 76岁。闭角型青光眼 4 0例 (4 4眼 ) ,其中晚期青光眼术前眼压仍高达 5 .3~ 8kPa者 8例 (8眼 ) ;开角型青光眼 1 8例(2 4眼 …  相似文献   

4.
丁体英 《临床医学》2000,20(11):54-55
近年来我们对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进行了观察,并与包裹性囊状滤过泡形成的关系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洪涛  崔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542-354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青光眼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的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年龄分A、B两组,各组分对照组:应用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组:在上述方法上加用丝裂霉素。观察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滤过泡及眼压水平。结果:术后眼压水平、形成功能性滤过泡,A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青中年青光眼患者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7.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滤过泡的瘢痕形成,我院2003-01~2005-05对89例100眼各种类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MMC),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徐媛  张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926-6926
青光眼是眼科领域内为一复杂、顽固而又严重影响视力的常见眼病。在盲人群中调查其中20%为青光眼所致。青光眼可用药物及激光治疗,但效果不尽人意,滤过手术仍是当前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建立房水向眼外引流的新途径,以使眼压降至正常水平。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区球结膜下和巩膜之间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纤维化、瘢痕形成致  相似文献   

9.
许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2):1829-1830
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是引起泪溢的常见眼病 ,传统治疗方法如 :泪道冲洗 ,泪道探通 ,泪道穿线 ,泪道置管 ,泪道注眼膏及鼻腔泪囊造孔术等 ,但不是效果欠佳 ,就是损伤重 ,花费大。我院 YAG激光治疗机治疗泪道疾病 ,术后泪道注 0 .5 mg丝裂霉素 C和四环素可的松混和眼膏 1ml,防止术后瘢痕粘连。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2 0 0 2年共治疗 4 36例 ,男 2 84例 ,女 2 5 2例。年龄 2 4~ 72岁 ,平均 4 8岁 ,单眼发病 392例 ,双眼发病 4 4例。病程 2个月~ 15 a。阻塞部位 :泪小管阻塞 4 6例 ,鼻泪管阻塞 39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术的疗效。方法对21只眼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棉片覆盖于结膜瓣下5min。结果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眼压Ⅰ类手术成功19眼,功能性滤泡17眼。术后常规并发症减少。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与翼状胬肉切除 球结膜瓣转住术的疗效.[方法]105例(126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例(65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术中使丝裂霉素C;B组52例(61眼)行翼状胬肉切除 球结膜瓣转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A组复发5例,复发率7.69%;B组复发8例,复发率13.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并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低且手术简便、安全,是目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MMC)治疗青光眼对包裹囊状泡发生的影响。【方法】对64例均为单眼行抗青光眼手术,随机分为甲组(小梁切除术组)和乙组(小梁切除术 MMC组)各32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对两组术后包裹囊状泡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64例青光眼患者中,甲组发生包裹囊状泡8例(25.0%),乙组4例(12.5%)(P<0.01)。【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MMC能有效减少抗青光眼手术包裹囊状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硅胶片巩膜层间填充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硅胶片巩膜层间填充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从42眼难治性青光眼中随机抽出22眼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硅胶片巩膜层间填充术治疗(简称1组),另20眼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作对照(简称2组),比较两组病例术后眼压,滤泡,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眼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组术后眼压较2组术后眼压平均低0.82kPa,眼压控制在0.8-2.8kPa之间者,1组有17眼,占77%,2组有7眼占3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非无光感病例中,视力有提高者1组5眼,占41.7%,2组2眼,占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硅胶片恐膜层间填充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眼病,常规手术效果不理想。作者自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调整缝线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有关选择小梁切除术作为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手术方式的报道尚不多。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9月至2005年4月期间应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长期随访资料,评价手术的长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齐跃年 《临床医学》2000,20(11):55-56
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滤过泡的瘢痕化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一些难治性青光眼,如葡萄膜炎、无晶体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特别容易发生滤过泡瘢痕化。我科1995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26例难治性青光眼,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了丝裂霉素C(MMC),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林方丽  邢晓娟  黄厚斌 《护理研究》2008,22(4):1045-1046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的治疗效果,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5例难治性青光眼患眼行810mm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使用能量1.5W~2.0W,时间每次2s,每次治疗3个象限,对治疗前后的眼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5例患眼眼压平均为52.8mmHg(1mmHg=0.133kPa),治疗后眼压平均为14.7mmHg。[结论]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疗效,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在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术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难治性青光眼患者84例(共100眼),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的小切除术。治疗组在完成结膜瓣和板层巩膜瓣后用浸含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巩膜瓣下以及瓣上2~3 min,去除棉片,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只实施常规的小切除术治疗。对2组患者均给予精心观察与护理,对比2组术后滤过泡情况、眼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功能性滤过泡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5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压控制完全成功率为94.23%,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丝裂霉素可有效防止术后滤过泡瘢痕组织形成,配合优质的护理,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治疗方法是小梁切除术,但滤过手术区瘢痕化,影响滤过效果,这是青光眼手术研究的一大难题。术后常规使用类固醇激素来解决瘢痕化问题,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总体不佳。近年来,在手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明显减少了滤过道粘连瘢痕化,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我院自2000年以来在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AMT)与丝裂霉素(MMC)在难治性青光眼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7例(73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MT组22例(33眼)与MMC组25例(40眼),并给予精心观察与护理,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术后6、12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T组在术后1个月内视力不变或提高、术后视力下降发面优于MMC组(P<0.05)。结论:应用生物羊膜可有效防止术后滤过泡瘢痕组织形成,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经济、有效的新方法,通过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保证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