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最初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抗癫痴。本品系广谱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癫痫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同时还有抗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的作用。此外还用于预防和治疗躁狂症、抑郁症、神经痛、不宁腿综合征、心律失常、神经原性尿崩症等疾病。近年来,卡马西平引起皮肤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但主要是个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4—2006年共发生6例因使用卡马西平引起药疹的病例,现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3 5岁。偏头痛 3个月 ,于 2 0 0 2年 3月 1日来院经神经内科检查 ,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片 (上海辛帕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0 10 92 1) 0 .1g ,po ,bid。连服 2周后 ,自感嗜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数次 ,面部及周身皮肤出现片状红色斑疹 ,伴瘙痒。自行停药。 2 0 0 2年 3月 16日来皮肤科治疗。入院后应用地塞米松 10mg、维生素C 1g加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当日皮疹稍减轻 ,第 2天病情明显加重 ,面部及周身红色斑疹连成大片 ,高出皮肤 ,按不褪色 ,瘙痒难忍。面部、口唇、眼睑部肿胀 ,咽喉部…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18,(2):287-288
<正>卡马西平为神经系统常用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各种神经痛以及双相障碍等,据报道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0%~([1]),药疹是卡马西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临床表现多样,而重症药疹发生率达85.45%~([2]),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日益受到临床关注,下面将1例卡马西平片致重症药疹的病例予以报道。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5岁,因受凉后出现畏寒、怕冷,  相似文献   

4.
马金秋  魏颖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9):1618-1618
患者,女,43岁.因"左侧肢体麻木1月,加重伴双侧下肢活动不利7天"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6.2℃,血压110/70mmHg,心率80次·分-1.面部有蝶形红斑,双上肢肌力Ⅴ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双侧巴氏征阳性,第二胸椎以下平面感觉减退,左下肢深感觉减退,右下肢深感觉消失,双侧腱反射对称,肌张力正常.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脊髓病变史,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脊髓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药疹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卡马西平相关性药疹的文献,查阅到相关文献49篇,共计55例患者。对患者因素和用药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重症药疹患者47例,重症药疹发生率达85.45%;药疹合并症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中,发热所占比例最高,为45例次,占总例次数(137例次)的32.8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24 d,24 h内停药治疗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合并多器官功能严重损伤者可导致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特征,做到早发现、早停药、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7.
卡马西平致重症药疹和上消化道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倪某,男,20a,战士。1997年6月21日因左下肢疼痛伴麻木1wk收入我院外科,入院后po卡马西平200mg/d。7月7日下午突然高热,双眼睑水肿,流泪,神志不清8h,BP170/120mmHg,R24次/min,查血WBC112×109/L,分叶092%,淋巴008%。7月8日耳后、发?..  相似文献   

8.
卡马西平引起重症药疹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马西来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癫痫及抗外周神经痛的一种药物,近年来应用该药引起药疹的现象也随之增多,部分患者药疹,相当严重,伴随的全身症状明显,内脏多器官受累,病情进展快,若不明确诊断,延误治疗,会危及生命。本文报道的两例口服卡马西平引起的红斑形、渗出性、变形性重症药疹,就是被当地医疗单位误诊,危及生命的重症药疹,所以特作报道,供同道参考,引起临床注意。并建议:(1)生产厂家在使用说明书目 要详细  相似文献   

9.
0 引言卡马西平临床主要用于癫(间)、周围神经痛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卡马西平适应证的增加,如用于控制酒精戒断、改善耳鸣、失眠、头痛及抗利尿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升高,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共济失调、嗜睡、疲劳、复视)、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及皮肤过敏反应等[1].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药疹,且其发生率逐渐增高[2-3].但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比较少见[1,4-9],伴变态反应性口炎及肝功能损害的更是少见.以下结合我院1例服用卡马西平并右旋布洛芬胶囊后出现重症药疹的特殊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该患者出现药疹的可能机制,以便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卡马西平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癫痫及抗外周神经痛的一种药物,近年来应用该药引起药疹的现象也随之增多,部分患者药疹,相当严重,伴随的全身症状明显,内脏多器官受累,病情进展快,若不明确诊断,延误治疗,会危及生命。本文报道的两例口服卡马西平引起的红斑形、渗出性、变形性重症药疹,就是被当地医疗单位误诊,危及生命的重症药疹,所以特作报道,供同道参考;引起临床注意。并建议:(1)生产厂家在使用说明书上要详细介绍该药的毒副作用、禁忌症。(2)临床上一旦发现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及时对症治疗。(3)治疗中要注意保护好眼睛,以免角膜粘连溃疡或穿孔,造成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181例药疹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1995~2005年间收治的181例药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1例药疹患者中非重症药疹124例,重症药疹57例。16例符合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HS)的诊断标准,占8.84%。102例由抗生素所致,40例由解热镇痛药所致,9例由别嘌呤醇所致,7例由卡马西平所致。重症药疹其住院天数、平均最高皮质类固醇用量、疗程等方面与非重症药疹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11年来住院药疹及重症药疹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及疹型亦有变化。别嘌呤醇和卡马西平所致重症药疹较多,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12.
胡泽芳  陈瑾  李惠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62-176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进行暴露疗法护理,以及对皮肤、黏膜、眼部、口腔、心理等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重症药疹患者通过激素治疗和各种护理措施,其发热消退时间、黏膜糜烂治愈时间、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肝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早期、足量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和有效的综合护理,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2例重症药疹病人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22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成功实施整体护理、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正确分析疾病知识、全理的皮肤黏膜损害的治疗及护理,是治疗重症药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疹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药物种类与药疹类型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0例药疹中Naranjo评分≥5分者共461例,其中男133例,女328例。244例(52.93%)为单一致敏药物,以抗菌药物、中成药、非甾体抗炎药为主;重症药疹61例(13.23%),非重症药疹400例(86.77%),两组在年龄、潜伏期、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疹型及荨麻疹型最为常见,抗菌药物较易导致发疹型药疹,而生物制剂较易引发荨麻疹型药疹,抗痛风药及抗癫疒间药较易引起重症药疹。对药疹的病因学诊断及预防应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Drug-induced lichen planus has been induced by antibiotics, anticonvulsants, antidiabetics, antimalarials, antitubercular drugs, antihypertensives, psychiatric drugs,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diuretic, heavy metals, NSAIDs, etc. Terbinafine, an antifungal agent, is widely used for dermatophyte infections and onychomycosis. Cutaneous adverse effects of terbinafine are rarely reported. Here, we report a case of terbinafine-induced lichenoid drug eruption in a 22-year-old who presented with generalized lichenoid eruption 2 weeks after terbinafine initiation of. The body and lip cleared completely after 8 weeks of drug withdrawal; nail change cleared after 12 week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药疹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5年7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标准剂量IVIgG组、半标准剂量IVIgG组以及激素组,采用SCORTEN评分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比较三组SCORTEN评分,最大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卡马西平和别嘌呤醇是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以重症多形红斑型最常见.激素组的最大激素使用量大于标准剂量IVIgG组(P<0.05),激素组的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大于其他两组(P<0.05);标准剂量和半标准剂量IVgG组最大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联合IVIgG治疗重症药疹是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方法.半标准剂量和标准剂量IVIgG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1例44岁女性患者因左肺中央型肺癌(腺癌)、多发脑转移、继发癫痫入院.入院后给予卡马西平0.1 g,每天3次口服;20%甘露醇,奥美拉唑,地塞米松静脉滴注.20 d后患者全身出现散在皮疹、口腔内多发溃疡,经专科会诊初步考虑服用卡马西平引发过敏性药疹.立即停用以上药物,给予依匹斯汀20 mg,每天1次;酮替芬1 mg,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成药所致药疹的特征及发生原因,为药疹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37例中成药致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是诱发药疹的主要剂型(占44.4%),以联合用药者见多(占75.7%);仅发生1次药疹者较少(占8.1%).结论 提高对中成药所致药疹的认识,慎用中药注射剂,减少联合用药,详细询问用药史,可以有效预防药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药品导致的药疹进行归类并采取药学服务对策。方法统计75例药疹患者的一般情况、致敏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和疾病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75例药疹患者,男30例,女4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28.4岁;药疹的疹型分为猩红热样型(13.33%)、麻疹样型(52.00%)、荨麻疹样型(28.00%)、固定型(2.67%)、多形红斑型(2.67%)、剥脱性皮炎型(1.33%);引起药疹的药物有抗菌药(70.67%)、解热镇痛抗炎药(14.67%)、中成药(6.67%)、生物制品(5.33%)、抗痛风药(1.33%)、心血管系统药(1.33%)。结论抗菌药是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别嘌醇片是重症药疹的致敏药。必须做好药品不良反应及治疗药疹药品的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