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英 《中外医疗》2009,28(11):169-170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措施对引起院内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的影响,以确定对留置尿管患者是否需要给予膀胱冲洗。方法将60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留置尿管后不常规行膀胱冲洗,对照组留置尿管后按医嘱常规给予膀胱冲洗每日2次,2组观察拔除尿管后尿液以及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细菌培养结果,对比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置尿管不行膀胱冲洗不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直接原因,对留置尿管为预防尿路感染而常规给以膀胱冲洗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膀胱冲洗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泽萍 《右江医学》2010,38(3):307-308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将内科脑血管意外尿失禁留置导尿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膀胱冲洗组和膀胱非冲洗组各60例。膀胱冲洗组进行封闭式膀胱冲洗,非冲洗组不进行膀胱冲洗。两组患者分别在插管的第3、5、7、10天留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患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尿管的患者极易发生泌尿系感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泌尿系感染是临床护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方法将90例需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3岁以下婴幼儿,随机分配到相应的试验1、2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1组注入水2 ml,试验2组注入4 ml,对照组按尿管标注容量注入3 ml。通过相关指标的观察,探讨婴幼儿留置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以降低留置尿管出现漏尿、脱管、尿路感染、尿路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为婴幼儿临床留置尿管提供参考。结果试验1组出现漏尿14例、血尿0例;试验2组出现漏尿9例、血尿11例;对照组漏尿5例、血尿4例。结论婴幼儿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的最佳注水量为3 ml,可减少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外渗、尿管脱出的现象,减少对膀胱刺激,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进行膀胱冲洗,观察输液前后拔除导尿管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200例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膀胱冲洗组和非膀胱冲洗组各100例.上述两组以拔除尿管操作时间随机分为输液前、输液后拔管组,各50例.观察并记录拔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结果:膀胱冲洗组有效率为91%,明显优于非膀胱冲洗的73%(P<0.01);膀胱冲洗组中输液前拔管有效率为80.2%,输液后为100% (P<0.01);非膀胱冲洗组中输液前拔管有效率为68%,输液后为78% (P >0.05),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进行膀胱冲洗可有效预防尿潴留并且减少尿路感染可能性,以输液后拔管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留置尿管患者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是否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方法 随机将98例留置尿管患者分成治疗组50例(常规行膀胱冲洗)和对照组48例(非膀胱冲洗).所有留置尿管患者均排除泌尿系感染,治疗组常规给予膀胱冲洗,每日2次,对照组不进行膀胱冲洗.对比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液及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治疗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3例(6%),阴性47例(94%);对照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2例(4%),阴性46例(96%),两组患者比较X2=1.386,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留置尿管,常规给予膀胱冲洗不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6.
不同导尿管拔除方法在预防泌尿系感染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拔除气囊导尿管前,抽空气囊内液体后再注入0.4ml生理盐水拔管法与常规无注水拔管法和注入0.2ml生理盐水拔除法对降低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A组),对照组(B、C组),三组患者均采集拔除导尿管后首次排出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监测患者刺激症状。结果:实验组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留置导尿管患者拔除导尿管前抽空气囊内液体再注入0.4ml生理盐水具合理性,建议临床尝试运用。  相似文献   

7.
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有效防治途径。方法 对6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以氧氟沙星静滴、B组以氧氟沙星静滴+PVP-Ⅰ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隔日收集尿液送细菌培养,当尿培养细菌数>10^5/ml时定为尿路感染。结果 两组患者随插管时间的延长,尿培养细菌阳性率逐日增加。置管4d后A组的尿路感染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配合0.5%聚维酮碘溶液定时经尿管膀胱冲洗和会阴护理,可防止或延缓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的拔除尿管方法,减少留置尿管患者拔除尿管后引起尿道疼痛、血尿及尿潴留等并发症。方法:将10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在拔管前先训练膀胱收缩功能,夹闭尿管定时开放,训练2—3次后再夹闭尿管,使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待病人自觉尿意后,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此时对照组则立即拔除尿管,嘱病人排尿;实验组再用1mL注射器注入0.8mL生理盐水,嘱病人接上便器,在排尿的过程中拔出尿管,尿管随尿液自然流出。结果:对照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22%,血尿发生率为16%,尿潴留发生率为14%;而实验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2.0%,血尿发生率为2.0%,尿潴留发生率为0。结论:改良的尿管拔管方法能有效预防排尿疼痛及血尿、尿潴留的发生,减少传统的人工机械拔管对病人造成的尿道黏膜损伤,顺应自然生理排尿过程,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留置导尿是在导尿后将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双腔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单、内固定效果好、刺激小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留置气囊导尿管期间护理不当,导致拔管困难,发生护患纠纷.据资料统计留置气囊尿管1周以上患者,拔管困难占4%~6%.本文从气囊导尿管选择、导尿方法、留置导尿管护理、拔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拔管困难,采取相应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解决和预防拔管困难,减少护患纠纷,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芳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75-175
目的研究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管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九社区管理中心第二医院于2009—2011年间,对多例内科患者进行了导尿管的留置,因解剖特点,女性更易于发生尿路感染,故选取60例脑出血的女性患者进行导尿管留置的观察,对于观察组,进行常规的导尿管护理的同时,运用气囊导尿管增加了5cm的插入深度,运用了单向活瓣集尿袋。对于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导尿管护理方法。在导尿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引流时必须确保通畅,防止发生逆行尿路感染。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组。结论对于女性来说,其尿道具有短、粗、直的解剖特点。女性尿道外侧1/3细菌的含量较多,因此在进行护理时,操作须熟练,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使用气囊进行导尿管留置时,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对患者造成尿道的损伤。冲洗时使用活力碘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而常规的抗菌药物的效果则不明显。膀胱冲洗虽是常规的处理方法,但其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易发因素及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导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的易发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08例患者在导尿前均行尿培养证实无尿路感染。108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包括A1组和A2组,A1组(24例)更换引流袋1次/d,A2组(30例)更换引流袋1次/3d。B组包括B1组和B2组。B1组(23例)接受膀胱冲洗2次/d。B2组(31例)不行膀胱冲洗。全部病例均于导尿后第4天和第7天进行尿液细菌培养。结果:更换引流袋的时间和患者的菌尿明显相关,每3d更换引流袋的菌尿发生率低于每天更换者(χ2=6.89,P<0.01);膀胱冲洗组菌尿的发生率高于不冲洗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8,P<0.05);留置尿管的时间越久,菌尿的发生率越高(χ2=7.99,P<0.01)。结论:导尿后不膀胱冲洗,引流袋更换2次/周,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等能降低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CIC)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3例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入导尿管,观察组采用CIC。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2组在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可以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主排尿膀胱功能锻炼法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0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主排尿锻炼法进行膀胱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术后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术后14 d拔除尿管后,实验组有2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4%),对照组有9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5.7%),对照组有1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22%),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自主排尿锻炼法,能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膀胱冲洗次数的选择及其与尿路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冲洗次数的最佳选择及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 年1月至2010年1 月神经内科病房脑血管疾病需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Ⅰ、  Ⅱ、 Ⅲ 、Ⅳ4 组,每组30 例,膀胱冲洗频率玉组2次/d,域组1 次/d、芋组2 次/周、郁组为非冲洗组,分别于留置导尿后第3、7、14、21 天进行尿培养检查。结果芋组的尿路感染率最低(16.7%),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选择每周2 次膀胱冲洗能更加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的概率,合理地发挥膀胱冲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尿潴留"患者行清洁自家导尿(CISC)降低下尿路感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40例"慢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行CISC术(观察组)和膀胱造瘘术(对照组),术后1月复查尿常规、尿培养,观察术后下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观察组泌尿系感染率为10%,对照组感染率为75%。1月后查尿培养提示:清洁中断尿菌革兰阴性杆菌落计数﹥105个/mL,观察组泌尿系感染率为5%,对照组感染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下尿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ISC术治疗"慢性尿潴留"疾病,能降低患者下尿路感染、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有效性较好,但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导尿管与非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 年1月-2015 年10 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分为导尿管组与非导尿管组。采集合格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导尿管组与非导尿管组病原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导尿管组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细菌较多,金黄色葡匋球菌为主,而非导尿管组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细菌为主;导尿管组革兰阴性菌以非发酵菌较多,非导尿管组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导尿管组检出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较非导尿管组高;导尿管组检出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耐药率高于非导尿管组。结论 导尿管与非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存在差异,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率高于非留置导尿管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尿管拔除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将102例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实验组术后第4天夹闭尿管,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对照组术后第4天开始训练膀胱功能,夹闭尿管3~4 h放尿1次,第7~10天患者有尿意感后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结果:两组相比较,实验组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及早拔除尿管可以减轻下尿路不适症状(P=0.005),而两组患者急性尿潴留需要再次插尿管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及早拔除尿管可减轻下尿路不适症状,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拔管前不需要训练膀胱功能,直接拔除尿管,不增加尿潴留和再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9-23
目的探讨间歇清洁导尿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脊髓损伤伴有神经源性膀胱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在间歇开放导尿(保留导尿管)的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观察组改用间歇清洁导尿,余同对照组。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及并发尿路感染情况,并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优于治疗前;其中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残余尿量有所减少,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较前增加(P0.05),而膀胱顺应性较前稍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22例;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清洁导尿、神经肌肉电刺激,辅以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拔除尿管后排尿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病人术后留置尿管拔管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减少拔管后再次导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骨科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60例,分观察组30例,拔除尿管后热敷尿道外口;对照组30例,拔除尿管后热敷下腹部。两组术后均定时开放尿管,且均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观察拔管后自行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为(28.6±4.4)min,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93.3%;对照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为(68.3±4.6)min,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早期尿管定时开放+拔除尿管后热敷尿道外口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拔管后排尿效果,降低再次导尿率。  相似文献   

20.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再发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特点。方法:对98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术中后再发膀胱癌24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行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后膀胱癌再发率低于肾输尿管切除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癌、肿瘤恶性程度高及输尿管下段癌其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高,再发时间多在术后3年以内。结论: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复查膀胱镜和膀胱抗癌药灌注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