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本文研究体外培养的兔肺微动脉内皮细胞对肺动脉张力的调节作用。常氧和缺氧培养24小时后的肺微动脉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均不能收缩肺动脉条,用乙醚提取后的水相则能引起肺动脉肌条发生明显收缩反应,常氧和缺氧培养组间无明显差异。水相加热后,常氧和缺氧培养组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肺动脉肌条的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体外培养的兔肺微动脉内皮细胞对肺动脉张力的调节作用。常氧和缺氧培养24小时后的肺微动脉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均不能收缩肺动脉条,用乙醚提取后的水相则能引起肺动脉肌条发生明显收缩反应,常氧和缺氧培养组间无明显差异,水相加热后,常氧和缺氧培养组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肺动脉肌条的收缩作用明显下降,但缺氧培养组的收缩幅度明显高于常氧培养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各组的收缩活性均消失。用消炎痛、巯甲丙脯酸处理缺氧组的内皮细胞或向收缩反应池内加入FPL55712、BN52021、扑尔敏、哌唑嗪对条件培养液的收缩活性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在培养的兔肺微动脉内皮细胞产生的长半衰期血管活性物质中,脂溶性物质可能舒张肺动脉,缺氧不影响此物质的产生,水溶性物质包括不耐热的和耐热的,均能收缩肺动脉,前者在缺氧时产生减少,后者可能是一种肽类,缺氧使之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3.
原代培养人脐动脉内皮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瑞绵  严四新 《解剖学报》1995,26(3):294-298
在未来贴附基质和生长因子情况下,成功地培养了人脐动脉内皮细胞(HUAEC)。接种密度为1×10^5/cm^2。采用HE染色、显微计量法及透射电镜术研究了内皮细胞的形态、生长行为与增殖。(1)接种后24h已出现岛状细胞团;48h细胞团增大,可区分出细胞密集的中央区及细胞密度较小的周边区;72h大部分细胞团已汇合;216h内皮细胞衰退、脱落。(2)HUAEC呈较长的多边形,相邻细胞间以短突相连,内胞质  相似文献   

4.
背景:为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内皮细胞,以便更好地开展对内皮细胞相关疾病的实验研究,此次研究通过改进消化酶配比比例,更新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目的:探索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为更好地开展对内皮细胞相关疾病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复合酶消化法,获取兔主动脉内皮组织及细胞悬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获取高纯度的原代SD大鼠脑动脉内皮细胞(cerebral artery endothelial cell,CAEC)的培养方法。方法:选取5~6周SD雄性大鼠6只,体重110~140 g,取大脑,取脑动脉,剪碎,接种于明胶包被的直径35 mm培养皿中,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生长状况及其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动脉内皮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结果:培养60 h后可见细胞从贴壁的血管片段周围长出,细胞呈梭形;培养7 d后细胞可融合成片,融合后的脑动脉细胞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动脉内皮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内皮细胞纯度90%以上。结论:该方法能够成功获得纯度较高的原代SD大鼠脑动脉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6.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其粘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建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粘弹性。我们取大鼠肺周边组织 (宽度不应大于 1.5 mm) ,将组织剪成 1.5 mm× 1mm× 1mm的组织块 ,贴入无菌的 2 5 cm3培养瓶 ,每瓶 10~ 15块 ,同时加入含 2 0胎牛血清、肝素 90 U/ml、L-谷氨酰胺 4mmol、青霉素 10 0 U/ml和链霉素 10 0 μg/ml的 DMEM培养基 3ml,放入 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8h后翻转培养瓶 ,6 0 h后取出肺组织块 ,接着继续培养 2~ 4d后进行传代。最后消化分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用微管吸吮系统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粘弹性。结果显示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细胞呈鹅卵石镶嵌状排列 ,状如梭形或多角形 ,大小均匀 ,胞核清晰 ,呈卵圆形 ,胞浆丰富 ; 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弹性模量 K1 =49.3± 9.2 Pa、K2 =73.2±2 4.8Pa、粘性系数 μ=19.2± 7.2 Pa.s。这些结果表明用组织块法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可行的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现出较大的刚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方法分离纯化了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bone marrow of Rhesus monkey,RhBMSCs);通过表面抗原检测和核型分析对细胞进行了初步鉴定;通过生长曲线的绘制和细胞凋亡的检测探讨了细胞的生长特点。本实验获得的RhBMSCs形态以梭型为主,核型正常,CD29表达率为99.2%,CD34、CD45、HLA-DR表达率均低于3.2%,RhBMSCs表型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且纯度较高,细胞生长旺盛,但倍增时间有随传代数的增加而逐渐延长的趋势。本实验探讨了RhBMSCs的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并对其生长特点进行了初步观察,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与之近似的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关特性,而且为以猕猴为对象的BMSC定向分化和组织修复等动物体内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背景:肺组织的功能依赖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因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相关研究的重要细胞模型,但目前国内多采用的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所得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常有其他细胞混杂。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分离、培养、扩增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免疫磁珠二次分选法分离纯化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贴壁培养法体外扩增,CCK-8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情况,相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对其表型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培养所得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学特征,含有大量内皮细胞特有的杆状细胞器Weibel-Palade小体,较稳定地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CD105,不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说明免疫磁珠二次分选法可成功分离纯化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所获细胞纯度高、自我更新能力强,并保留了包括构成、表面抗原表达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地获取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的培养方法。方法从实验动物、培养基、植块方法、胎牛血清浓度等方面对植块培养法进行改进,应用W istar雄性大鼠的肺组织,进行PMVEC的原代培养并传代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PMVEC呈梭形或多角形,形成单层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或铺路石样排列,获得的血管内皮细胞纯度较高,抗Ⅷ因子阳性反应,成功建立了PMVEC的原代培养方法。结论改进的植块培养法简便、可靠,获得的PMVEC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保持了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用于其功能特性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血管内皮细胞密切参与包括再生、发育、伤口愈合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及炎症反应、糖尿病生物膜病变、肿瘤侵袭等病理生理反应 (Folkman,1992)。为了对内皮细胞的功能有更多了解 ,人们对人及动物内皮细胞的培养进行了探索。近年来 ,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已从大血管 (主动脉、脐静脉 )内皮细胞发展到微血管内皮细胞(MECs)。MECs的分离和培养在认识正常的血管生成和实体瘤血管新生、炎性细胞的迁移及血管病理生理等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MECs因器官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异质性 ,如其形态、抗原表达及对生长因子的反应等。在…  相似文献   

11.
肺循环灌注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和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文献报道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块培养法、酶消化法和微载体法等。由于该技术出现的时间不长,不少细节尚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文主要探讨肺循环灌注对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pulmonary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RPMVEC)的影响。材 料 和 方 法一、RPMVEC的分离和培养:取体重约15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4只,随机分成3组,即Hanks液灌注…  相似文献   

12.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及其在单核细胞粘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探讨内皮细胞的透明质酸对于单核细胞粘附的作用。方法 :用两次植块法分离狗和大鼠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粘附实验 ,观察单核细胞在内皮细胞单层上的粘附。结果 :第二次植块 3天后 ,内皮细胞自肺组织块边缘迁出 ,2周后内皮细胞生长形成单层。在扫描电镜下 ,内皮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和小凹。用透明质酸酶消化内皮细胞表面的透明质酸后 ,粘附的单核细胞数显著减少。结论 :两次植块法是一种理想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透明质酸促进单核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Currently, the enzymatic digestion combined with 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 for isolating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re cumbersome and do harm to cells. Therefore, how to simplify the 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human derm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to obtain highly purified endothelial cells in vitro becomes a hotspo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simple and effective cultivation method of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from diabetic patient skins in vitro, and to detect the cell growth. METHODS: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foot wounds after amputation were enrolled to collect the limb proximal skin and topical skin around the wound superficial dermal tissue. Human derm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were obtained using adherent method and trypsin method, folloewd by purified utilizing trypsin digestion and repeated attachment method when passage cultur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Human derm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were obtained successfully, Primary cultured endothelial cells completely adhered to the wall at 24 hours, entered the logarithmic phase at the 10th day, and the cell concentration reached 80% at the 12th-13th day. While the passage cells grew more actively than primary cells, and fully covered the bottom in a “cobblestone” arrangement after 5-7 days of cultur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cultured cells were positive for FVIII and CD31-associated antigens with 100% positive rate. MTT assay showed that cell growth curves of 2, 4, and 5 generations of derm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presented the inverted "S" shap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bundant highly purified human derm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adherent method and a small amount of short-term trypsin method.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分离和培养成人肺微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并鉴定该方法培养的传代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分次胶原酶消化法与传统胶原酶消化法进行细胞获得率、细胞存活率及培养成功率比较;绘制生长曲线对原代与传代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细胞形态学观察、平滑肌肌动蛋白(SMα-actin)测定及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法进行细胞鉴定及纯度计算;比较原代与第10代细胞形态、SMα-actin含量、染色体数量及形态。结果:分次胶原酶消化法优于传统胶原酶消化法,细胞获得率(3.10±0.29 vs 1.20±0.35)×108 cells/L、细胞存活率(69% vs 21%)及培养成功率(61.5% vs 16.7%)(P<0.01);传代细胞长至融合时间7 d快于原代细胞21 d;细胞显典型的“峰-谷”状生长,胞浆内表达SMα-actin,细胞纯度达98%以上;原代与第10代细胞形态、SMα-actin含量、二倍体数量(78.13% vs 76.47%)及形态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分次胶原酶消化法是一种简便、可行,获得高纯度、功能良好的成人肺微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经过此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在10代以内传代培养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特性稳定,可用于实验。  相似文献   

15.
背景:建立裸鼠肝窦内皮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进一步研究其生长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目的:建立裸鼠肝窦内皮细胞的原代分离、培养方法,并鉴定其纯度及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无菌下摘除裸鼠肝脏,剪成 1 mm3大小,Ⅳ型胶原酶在 37 ℃恒温下消化,应用CD146免疫磁珠分选肝窦内皮细胞,在倒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用von-Willebrand因子免疫细胞化学验证分选细胞的表面蛋白表达,鉴定肝窦内皮细胞的纯度,Hochest 33342 测定凋亡。 结果与结论:分离的肝窦内皮细胞纯度达95%以上,活力好,光镜下可以看到典型的铺路石样形态,von-Willebrand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肝窦内皮细胞在体外培养3周后凋亡。提示Ⅳ型胶原酶消化加CD146免疫磁珠分选肝窦内皮细胞纯度高,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和建立一种高效的人脐动脉内皮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用PBS灌注清洗脐动脉后,以0.1 g/L1型胶原酶消化脐动脉内膜,收集、离心消化液,重悬细胞在特定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其形态特点,同时用CD31免疫荧光染色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实验对所得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所获得的细胞为单层生长,呈现铺路石样形态,并且大量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膜蛋白CD31,同时能够形成明显的管状结构。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分离人脐动脉内皮细胞的方法,所分离得到的内皮细胞纯度高、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应用微囊技术大规模培养杂交瘤细胞以生产大量单克隆抗体,国际上已有专利。我国亟需解决此问题,为此作者对杂交瘤细胞在微囊内静态培养的生长动态特性、细胞的峰值浓度、生物学功能、形态特征以及影响囊内杂交瘤细胞满囊比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静态培养一周,细胞的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RGC)分离、培养的方法,探讨其生物学特性,为软骨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和软骨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建立实验基础。 方法: 显微解剖出大鼠肋生长板软骨,酶消化法获得分散的单个RGC。观察单层培养的不同代数RGC的细胞形态变化,并进行细胞生长动力学分析;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不同代数RGC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 本实验分离的RGC中活细胞比例大于98%;原代培养细胞呈多角形或圆形,第6代细胞仍保持多角的形态;前4代细胞的每日倍增指数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第5代后显著降低;原代培养的RGC中Ⅱ型胶原阳性染色细胞比例大于95%,阿尔新蓝染色也呈阳性;随着传代次数增加阳性细胞的比例下降。 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分离培养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软骨细胞,前3代RGC保持了在体软骨细胞的表型是研究软骨增殖分化调控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9.
田东  付茂勇 《解剖学研究》2010,32(2):138-141,153
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密切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如淋巴水肿、炎症、肿瘤淋巴结转移等。其体外分离培养技术将为探索相关疾病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和丰富的细胞来源,从而为该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提供依据。近年来有关LECs体外分离培养的研究进展很快,且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本文就LECs体外分离培养的取材来源、分离培养方法及鉴定等多方面进行文献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LECs体外分离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鼠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萍  成令忠 《解剖学杂志》1996,19(6):513-515
应用胶原酶经门静脉插管灌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及体外培养等方法,从大鼠肝分离出高纯度的肝血窦内皮细胞,纯度达90%以上。电镜观察细胞表面有大量圆形窗孔,胞质内有丰富的穿内皮通道。肝血窦内皮细胞可与抗体包被的羊红细胞粘着形成花环,表明细胞表面保存良好的FC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