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卵巢对控制性促排卵(COS)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寻找合适的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的1342名不孕病人IVF-ET第1治疗周期的资料?【结果】 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女性年龄?基础血清FSH?E2水平?基础血清FSH/LH比值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负相关(P < 0.01),而月经周期天数?基础血清LH水平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正相关(P < 0.01)?经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女性年龄?基础血清FSH?E2水平?基础血清FSH/LH比值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负相关(P < 0.01),而月经周期天数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正相关(P < 0.01)?【结论】 女性年龄?月经周期天数?基础血清FSH?E2水平?基础血清FSH/LH比值可以预测控制性促排卵的卵巢反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FSH/LH)比值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对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在正常范围内(〈12.5IU/L)148例不孕患者作前瞻性分析,超促排卵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重组促卵泡激素(r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期长方案。根据FSH/LH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FSH/LH〈2(n=87),B组FSH/LH≥2(n=6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卵巢反应性、IVF-ET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FSH值、移植胚胎数、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A组患者基础促黄体生成素(bLH)值、hCG注射日E2峰值、直径≥14mm卵泡数、获卵数显著性高于B组(P〈0.05)。Gn用量、周期取消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FSH/LH≥2者卵巢反应性明显下降,FSH/LH比值是预测基础FSH尚在正常范围内卵巢反应性的一项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IVF/ICSI-ET过程中,对垂体进行降调节后,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比值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3个IVF//ICSI-ET周期,均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降调节,按降调后月经第2日血清雌激素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A组:E2≤20 pg.mL-1;B组:20 pg.mL-1〈E2≤30 pg.mL-1;C组:E2〉30pg.mL-1。按FSH/LH比值分4组,分别为1组:FSH/LH≤1;2组:1〈FSH/LH≤2;3组:2〈FSH/LH≤3;4组:FSH/LH〉3,比较各组间Gn天数、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及临床妊娠率的情况。结果 (1)E2不同的3组间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泡数及临床妊娠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Gn天数和Gn总剂量上B组均低于A组和C组,且B组的临床妊娠率最高。(2)FSH/LH比值越大组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越低。且2〈FSH/LH≤3组妊娠率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降调节后月经第2日血清E2值中,20 pg.mL-1〈E2≤30 pg.mL-1将会有低的用药量和好的妊娠结局;(2)降调节后月经第2日血清FSH/LH比值可用于预测卵巢的反应性;2〈FSH/LH≤3临床妊娠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在回收卵母细胞前取消周期的原因,寻找IVF—ET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的169例患者进行IVF—ET第1治疗周期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IVF—ET程序在回收卵母细胞前而取消周期的资料。【结果】169例患者进行IVF—ET第1治疗周期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程序在回收卵母细胞前而取消周期,其中因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卵巢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89人(52.7%),非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80人(47.3%)(其中卵巢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20人,IVF—ET中妊娠8人,生殖道炎症8人,内科感染4人,个人及家庭问题10人,不明原因30人)。因卵巢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患者年龄较大、基础FSH水平、基础FSH/LH比值较高。月经周期天数较短.有妇科手术史比率较高.与非反应不良原因而取消周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IVF-ET中未能完成程序在回收卵母细胞前而取消周期患者因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占比率较高,而这部分患者年龄较大、基础FSH水平、基础FSH/LH比值较高,月经周期天数较短,有妇科手术史比率较高,这些指标可以帮助预测COS中卵巢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在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正常人群中,促卵泡激素与黄体生成素比值(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luteinizing hormone,FSH/LH)升高是否与卵巢低反应的发生相关,以期找到诊断临界值。 方法 分析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的周期4 363个,通过平滑曲线拟合分析在1.1<AMH<6 μg/L人群中FSH/LH与卵巢低反应发生的关系,寻找阈值或饱和点,根据找到的阈值或饱和点分组,比较两组人群特征、周期信息、周期结局,分析FSH/LH升高与卵巢低反应及周期结局的变化。 结果 在AMH正常人群中,通过平滑曲线拟合发现,随FSH/LH水平增加,卵巢低反应发生增加,但通过阈值与饱和分析找出最佳饱和点为3.3。通过FSH/LH≥3.3组与FSH/LH<3.3组比较,年龄、体重指数、FSH、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启动剂量、Gn总剂量均显著升高;AMH、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ing,AFC)、基础LH、雌激素(estrogen,E2)、获卵总数、可移植胚胎率、扳机日E2、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均降低(P<0.05)。 结论 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AMH是预测卵巢反应性的可靠指标。在AMH正常人群中,随FSH/LH升高卵巢低反应的发生率增加,FSH/LH=3.3为饱和值,但预测卵巢低反应发生的准确率仅有23%, FSH/LH升高的人群中,FSH升高及LH降低都与卵巢低反应发生相关。FSH/LH升高使最终获卵率及可移植胚胎率降低,但不影响优质胚胎率及最终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力及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16周期。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卵巢低反应组67例,卵巢正常反应组319例,卵巢高反应(OHSS)组30例,根据是否发生中重度OHSS分为OHSS组12例,非OHSS组404例,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AMH(无月经周期限制)和FSH,LHE2水平(月经第2 ~ 5天抽血),同时行阴道B超检查测定窦卵泡数(AFC)。以获卵数为评价标准进行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评价。【结果】 与获卵数的相关性由强到弱是AMH水平,AFC?FSH/LH比值,基础FSH水平,基础LH水平,控制年龄因素后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494-0.414,-0.310-0.261-0.233(P < 0.01)。预测卵巢低反应ROC曲线下面积除年龄外的前3项为AMH水平0.901,AFC 0.889,FSH/LH比值0.734;AMH水平界值≤1.795 μg/L,其Youden指数为0.629,高于其他指标,预测卵巢高反应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FC 0.882,AMH水平0.828,FSH/LH比值0.759;AMH水平界值≥3.725 μg/L,其Youden指数0.558,仅次于AFC的0.661,预测OHSS时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MH水平0.879?AFC0.838?FSH/LH比值0.716;AMH水平界值≥5.690 μg/L,其Youden指数0.655,高于其他指标,AMH水平,年龄和总促排剂量与获卵数的多元回归模型:获卵数(个) = 5.802 + 1.080 × AMH(μg/L)。 【结论】 血清AMH水平能反应卵巢的储备力,可以在COH前预测卵巢反应和获卵数,是良好的卵巢反应预测指标之一,对临床用药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长方案与GnRH拮抗剂方案对LH/FSH比值大于等于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胎质量影响及助孕结局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将月经第3天LH/FSH比值为2设为临界值分为比值升高组(58个周期)和比值未升高组(248个周期),分析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再分别根据不同促排卵方案分为GnRH激动剂长方案与GnRH拮抗剂方案组,根据LH/FSH的比值不同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PCOS患者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首次分组,LH/FSH≥2组Gn总量少于LH/FSH<2组(P<0.05),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次分组,在LH/FSH≥2前提下应用GnRH拮抗剂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总天数少于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P<0.05),获卵数、正常受精数、正常卵裂数、优胚数均优于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P<0.05)。结论:PCOS患者中月经第3天LH/FSH比值以2为临界值可能对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无显著影响,LH/FSH临界值≥2的PCOS患者应用GnRH拮抗剂方案临床结局明显优于GnRH激动剂长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获卵数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80例不孕患者共180个IVF-ET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FSH水平和不同获卵数患者年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FSH水平患者年龄、促性腺激素(Gn)剂量、Gn促排时间、移植胚胎数、卵裂率、妊娠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8.78IU/L者获卵数明显低于FSH〈3.85IU/L和FSH3.85~8.78IU/L组(P〈0.05),而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却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5)。随年龄增长、FSH水平增加获卵数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获卵数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5个受精率最高,获卵数〉15个受精率最低;获卵数6~15个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最高;随着获卵数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和中重度OHSS发生率也逐渐增高。获卵数和FSH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246,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与IVF-ET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基础FSH水平不能预测IVF-ET的临床结局,而获卵数可以预测IVFET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两种止血方法对年轻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因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且年龄≤35岁的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缝合止血组(A组)37例和电凝止血组(B组)47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首次月经及6个月后的第一次月经周期第3天检测基础性激素水平、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Fo)、卵巢间质血流峰值(peak 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PSV)、卵巢体积,术前、术后不同时点组内及两组组间比较上述指标。结果在性激素方面,与术前比较,A组患者不同时点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lnizlng hormone,LH)水平、FSH/LH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首次月经周期第3天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E2、FSH、FSH/LH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不同时点B组较A组FSH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水平、FSH/LH比值在首次月经周期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FSH/LH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超声方面,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与术前自身比较,F0、PSV、卵巢体积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各指标下降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均有影响,尤以电凝止血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指标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及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效能。方法队列研究分析行体外受精(IVF)/
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CSI) 的331个取卵周期病例,并将病例分为正常反应组、低反应组以及高反应组3组,采用ELISA方法检
测患者月经第3天的血清抗苗勒氏激素(AMH)水平,同时超声测量双侧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AFC),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激素(E2)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结果血清AMH水平、AFC、血清FSH水平、FSH与LH比值
(FSH/LH)、年龄均与获卵数×1000/促性腺激素(Gn)总安瓿数相关(P<0.001);而基础E2与其不相关(P>0.05)。AFC及血清AMH
水平作为单一指标对于卵巢低反应的预测价值最好,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0.787~0.924)和0.832(0.764~0.900),对卵
巢低反应的最佳预测界值点分别为AFC≤9个,AMH≤1.88 ng/ml。AFC是预测卵巢高反应的最好单一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
为0.787(0.728~0.847),最佳预测界值点为AFC≥15个。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联合AFC、血清AMH水平以及血清FSH水
平指标能更好地预测卵巢低反应,但联合各指标并不能提高对卵巢高反应的预测效能。结论AFC、血清AMH水平、血清FSH水
平、FSH/LH、年龄均是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指标,但是其敏感性、特异性不同。AFC作为单一指标对于卵巢反应的预测价值最好。联
合AFC、血清AMH水平及血清FSH水平能提高对于卵巢低反应的预测效能。而对于卵巢高反应,联合多指标不能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1.
肖卓妮  徐望明  杨菁 《上海医学》2004,27(11):846-849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超促排卵周期卵巢反应性的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同原因不孕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 34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卵巢体积 ,窦卵泡数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P <0 .0 5 ) ,促性腺激素用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E2 峰值和获卵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P <0 .0 5 )。随bFSH增长 ,E2峰值、获卵数均降低 (P <0 .0 5 )。获卵数随E2 峰值升高而增加。卵巢体积、窦卵泡数与促性腺激素用量成负相关 ,与获卵数成正相关。结论 年龄与卵巢储备、卵巢反应性的关系更为紧密 ;bFSH只是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之一 ,其预测卵巢反应性的能力有限 ;总窦卵泡数与卵巢体积是反映卵巢反应性最直接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明确抗苗勒氏管激素评价卵巢反应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阳春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不孕症女性患者4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抗苗勒管激素(b AMH)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方法测定受试者血清卵泡刺激素(b FSH)、血清促黄体素(b LH)以及血清雌二醇(b E2)水平,采用阴道超声测定窦卵泡(AFC)数,以获卵数为标准来评价卵巢反应性。结果 3组之间年龄、b AMH水平、获卵数、b FSH水平以及b E2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 AMH对卵巢低反应的AUC为91.12%,水平界值为≤1.577μg/L,灵敏度为82.85%,特异度为92.33%,约登指数为0.713;b AMH对卵巢过度刺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84.63%,水平界值为≥3.958 ug/L,灵敏度为78.12%,特异度为97.48%,约登指数为0.647。预测获卵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5.451+1.102×b AMH(μg/L)=获卵数(个)。结论用b AMH评价接收不孕症女性患者卵巢反应性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安排个体化控制性促排卵治疗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应用拮抗剂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进行IVF-ET助孕治疗中,血清基础黄体生成素(LH)升高与LH正常两组患者的操作性促排卵结果及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基础LH水平,将其分为LH升高组(LH≥10 U/L)与LH正常组(LH<10 U/L),其中升高组236例,正常组5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结果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包括: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两原核(PN)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并分析两组促排卵过程中激素变化趋势的差异。【结果】与LH正常组比较,升高组Gn总剂量显著低于LH正常组(P<0.001)。两组获卵数、2PN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与囊胚形成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LH升高组的取消新鲜周期移植率及因预防OHSS而取消移植率与LH正常组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妇科养荣胶囊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患者预处理后的助孕效果。方法选择经中西医诊断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患者40例,服用妇科养荣胶囊预处理3个疗程,测定其前、后月经周期第3d促卵泡成熟素(FSH)、血清雌二醇(E2)及促卵泡成熟素/促黄体生成素(FSH/LH)比值,窦卵泡计数。所有病例均给予门诊促排卵治疗1周期,观察其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服用妇科养荣胶囊前后血清FSH([9.77±3.45)mIU/ml与(6.87±1.41)mIU/ml]、E2([62.29±31.56)ng/L与(42.69±10.38)ng/L]及FSH/LH比值([3.36±2.10与1.74±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窦卵泡数增加28例(70%),促排卵成功28例(70%),获妊娠25例(37.5%)。结论妇科养荣胶囊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患者的助孕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5.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75例不孕患者(177个IVF-ET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女方年龄、不孕类别、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和获卵数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年龄≥35岁(OR=0.6992)、基础FSH≥15IU/L(OR=0.8724)、HCG注射日血清E2≥2997pg/ml(OR=0.8231)是妊娠率降低的因素(P均〈0.05),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10mm(OR=1.3771)和获卵数增加(OR=1.045O)是妊娠率提高的因素(P均〈0.05)。结论:IVF-ET妊娠结局受女性年龄、基础FSH水平、Gn用量、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和获卵数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长方案超促排卵(COH)治疗过程中卵巢高反应的临床预测指标。方法:对163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正常反应组(115例)及高反应组(48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黄体期长方案行IVF-ET治疗。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基础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及降调节后FSH、LH、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E2,同时超声测量降调节后双侧卵巢内窦状卵泡数。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孕类型及原因、治疗过程及治疗结局。结果:与正常反应组相比,高反应组体质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天数及Gn总量均明显降低,而基础LH、基础LH/FSH、降调节后LH/FSH、降调节后窦卵泡数、HCG日E2、获卵数、优胚数、全胚冷冻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累积妊娠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LH、基础LH/FSH、降调节后LH/FSH、降调节后窦卵泡数是PCOS患者COH卵巢高反应的潜在预测指标,卵巢高反应组的优胚数及累积临床妊娠率明显升高,但OHSS发生率及取消移植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各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未能获卵的影响,探讨IVF-ET未能获卵可能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IVF治疗后未获得卵子的70例不孕妇女为未获卵组,140例获得卵子的不孕妇女为获卵组,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对各可能影响获卵的因素进行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卵巢储卵数、HCG日E2值、LH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中HCG日E2值、LH值和左卵巢储卵数对获得卵子数的影响较大.结论 年龄、卵巢储卵数、HCG日E2值、LH值对于是否获卵影响较大.IVF-ET周期治疗中,综合分析身高和体重、基础E2与FSH,给与适量的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长,能降低未能获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抑制素B(INHB)与获卵数及卵巢储备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72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患者(72个周期)卵泡早期(月经第3天)、卵泡中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取卵日(OPU日)、胚胎移植日(ET日)和胚胎移植后3 d(ET+3日)血清中及OPU日卵泡液内INHB水平,了解INHB在IVF-ET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与获卵数和卵巢储备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IVF-ET过程中,血清INHB水平自卵泡早期迅速升高,在卵泡中期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不同时期血清INHB水平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超促排卵(COH)过程中,取卵前各个时期的血清INHB水平均随着获卵数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均P〈0.05),卵泡液INHB水平与获卵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IVF-ET助孕过程中,INHB主要通过内分泌方式在卵泡期参与生殖调节,COH各个时期的血清INHB水平都能反映卵巢的储备功能,COH前的基础血清INHB水平和卵泡中期血清INHB水平对获卵数及卵巢储备功能具有相似的预测价值,尤其是基础血清INHB可以作为独立的、最早的卵巢储备功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辅酶Q_(10)联合芬吗通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巢功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美津宜和妇儿医院86例卵巢功能减退行IVF-ET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芬吗通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辅酶Q_(10)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促排卵用药天数、用药剂量、获卵数、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E_2、FSH、LH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清E_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促排卵用药天数少于对照组,用药剂量低于对照组,获卵数及优胚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37.21%(16/43)]高于对照组[20.93%(9/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_(10)联合芬吗通治疗卵巢功能减退行IVF-ET患者可进一步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用药剂量,缩短促排卵治疗天数,提高获卵数及优胚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胡红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64-65,6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达因一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6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先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达因一35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再接受尿促性素一绒促性素(HMG—HCG)促排卵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先接受达因一35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再接受HMG—HCG促排卵治疗。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指数(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观察组的LH、T、FINS、BMI显著降低(P〈0.05),FSH、E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LH、T显著降低(P〈0.05),FSH、E2、FINS、BMI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H、T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因一35可促进HMG—HCG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排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