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异甘草酸镁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肝癌时的护肝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案,但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有肝硬化基础性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TACE可加重肝功能损伤,甚至导致肝衰竭,因而影响TACE的临床效果,也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TACE后肝损伤的问题,我们探讨了异甘草酸镁在TACE后的护肝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导致荷瘤裸鼠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对照组为奥沙利铂组,实验组为奥沙利铂+异甘草酸镁组。6天后处死裸鼠,腹主动脉取血测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取肝脏组织制作肝脏病理切片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并制备肝脏组织匀浆,用比色法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肝窦血管损伤的发生率降低;血液中AST及ALT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肝脏SOD、GSH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PO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奥沙利铂引起的肝窦血管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徐珍  赖小欢 《癌症进展》2022,(15):1546-1549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对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功能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行TACE治疗的PHC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细胞免疫因子(CD3+、CD4+、CD8+)、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硫普罗宁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之间在丙氨酸氨基转移(ALT)、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肝促凝血活酶试验(HPT)指标及相关安全性指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10d ALT、TBIL、PT、HPT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未发现与异甘草酸镁有关的药物过敏、心悸、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在治疗介入术后肝损伤方面疗效确切,比较安全,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姜丽  金海红  王智文  孟津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1):1252-1254
目的:探讨G-CSF 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的应用时机。方法:将6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32例,在每次化疗后出现Ⅱ度骨髓抑制后开始给予G-CSF 预防量对症处理,150 μ g/d,皮下注射,当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后,给予G-CSF 治疗量对症处理,300 μ g/d,皮下注射;对照组,31例,在每次化疗后出现Ⅲ度骨髓抑制后开始给予G-CSF 治疗量对症处理,300 μ g/d,皮下注射。两组每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 次超过10× 109/L ,停药继续观察血常规。结果:治疗组出现严重骨髓抑制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疗后出现Ⅱ度骨髓抑制后及时给予G-CSF 是化疗后预防严重骨髓抑制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近年来,作为抗炎类的多功能保肝药物甘草酸制剂,特别是最新一代的异甘草酸镁,已被用于防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DILI。本文拟对异甘草酸镁在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实体瘤化疗、肝动脉栓塞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中防治DILI的应用与研究进行综述,并讨论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对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肝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异甘草酸镁治疗)49例,对照组(术后甘草酸二胺治疗)49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2组患者AST、ALT水平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AST和AL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d TBIL水平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患者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肝细胞合成储备功能差异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 d和7 d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显效率38.8%、无效率2.0%,总有效率89.8%,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治疗总有效率高,临床价值肯定。  相似文献   

9.
妇科晚期恶性肿瘤术中腹腔灌注化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科晚期恶性肿瘤术中行腹腔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 169例妇科晚期恶性肿瘤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6例分别用顺铂或卡铂、阿霉素、环磷酰胺稀释后腹腔内灌注化疗;对照组83例采用PC、PAC方案常规静脉化疗,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感染、毒副反应及术后肝肾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腹腔内注射华蟾素联合异甘草酸镁静脉注射液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控制作用及其安全性,并探索体外药敏检测结果和疗效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7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分为华蟾素单药组和华蟾素联合异甘草酸镁联合组,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和无穿刺引流间隔时间(PDFI)来评估疗效,汇总不良反应并分析体外药敏检测结果,以及积液中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比值(LTR)对于疗效的预测作用。结果:27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和改善,其中联合组有1例患者胸腔积液出现影像学完全缓解。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中位PDFI较单药组更长(10周 vs 7周)。联合组药物直接相关的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28.6% vs 7.7%)。体外药敏结果显示,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肿瘤抑制率更高。生物标志物探索性结果显示,与PDFI短者(<2个月)相比,LTR在长期有效的患者(PDFI≥2个月)中更高。结论:华蟾素联合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对恶性胸腹腔积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安全性好,积液中高LTR比值提示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XELOX方案对胃癌患者的肝功能、炎性因子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XELOX方案化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加用异甘草酸镁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化疗患者癌因性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符合标准的癌症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36例给予化疗及地塞米松应用(地塞米松5mg/d,d1-d5,墨菲氏管滴入),采用MDAnderson肿瘤中心的简明疲劳量表中文版评价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化疗后疲劳程度(2.480±1.064)与化疗前疲劳程度(4.850±1.716)相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003)。治疗组化疗前疲劳程度(2.760±1.198)与化疗后疲劳程度(3.150±1.281)相比,差别不大(P=0.076)。两组化疗前疲劳程度相当(P=0.830),对照组化疗后疲劳程度高于治疗组化疗程度(P=0.0004)。结论:地塞米松可以改善化疗相关性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3.
王周权  王学良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1):2244-2246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配合TEC方案(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水平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9例原发性乳腺癌随机分为单纯TEC方案组(Ⅰ组29例)和黄芪注射液+TEC方案组(Ⅱ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sVEGF表达情况及全身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Ⅱ组治疗后患者sVEGF水平,不仅低于治疗前,而且低于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化疗不良反应低于Ⅰ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TEC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VEGF的浓度,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Fatigue is the most common and often the most bothersome complaint of individuals who are treated for cancer. One intervention now commonly suggested to treat fatigue is the use of psychostimulant medication. Early studies indicate some success in individuals with a mixed cancer diagnoses.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methylphenidate on fatigue in women with recurrent gynecologic cancer. Method: Thirty‐two women treated for recurrent gynecologic cancer were prescribed methylphenidate at morning and noon over a 8‐week period.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 (FSI) along with assessments of quality of life and mood at baseline, week 2, 4 and 8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levels of fatigue experienced. Results: Patients reported significant declines in fatigue (p=0.0001), and improvement in both mood (p=0.0020) and quality of life (p=0.0351) when comparing baseline scores to study end.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use of a psychostimulant to treat fatigue in women who have recurrent gynecologic cancer. It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for these patients with incurable disease who are facing the end of life.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预防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治疗组28例大肠癌病人,术后3wk行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6个周期,对照组28例则仅予以静脉化疗6个周期,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化疗前后均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价治疗效果,随访44mo,评价肝转移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肝转移率为:7.1%(2/28),对照组为:25.0%(7/28),但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发生因化疗引起的造血系统、肝、肾功能的损害。无化疗相关的死亡病人。结论肝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时可有效减少大肠痛术后的肝转移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龚烨  李炳军  姚亚峰 《癌症进展》2016,14(4):393-395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感染可能相关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感染率为17.16%,其中呼吸道感染2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9例,口腔黏膜感染7例,其他感染10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周期﹥3个,抗菌使用药物﹥2种,白细胞计数﹤4×109/L,血清白蛋白﹤35 g/L,CD4+/CD8+值﹥1.33,年龄≥60岁,行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白细胞计数过低,化疗3个周期以上,免疫力低下的乳腺癌术后化疗老年患者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肝损伤的发生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自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2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统计其化疗肝损伤发生率,利用χ2检验等统计方法,研究相关因素对化疗肝损伤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肝损伤的发生率为58.0%,其中 I 度肝损伤39.0%,II 度肝损伤16.5%,III 度肝损伤2.5%。化疗肝损伤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分期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 >0.05);既往有长期酗酒史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增加化疗肝损伤的发生率(P <0.05),且更易在化疗早期发生肝损伤;疗程中出现 II 度以上消化道反应者可增加化疗肝损伤的发生率(P <0.05);胃癌患者采用三药联合方案化疗的肝损伤发生率比两药联合方案高(P <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肝损伤发生率较高,但多为轻度肝损。有长期酗酒史、乙肝病毒携带者及疗程中发生严重消化道反应等是发生化疗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对于这些患者应避免使用三药联合方案化疗,可以预防性应用保肝药物以降低化疗肝损伤的发生,保障患者按时、足量完成预定的化疗周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术前5-FU化疗及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液CK20mRNA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普通外科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术前化疗组各15例.术前化疗方案:CF 200mg ivgtt d1-d3、5-FU 500mg ivgtt d1-d3,化疗结束次日进行手术.两组患者均取术前(化疗组为化疗前1日及术前)、术中癌灶回流至门静脉血,术后首日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各5ml;另设15份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作为正常人群对照.以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血标本中CK20mRNA含量.结果 15例健康体检者中,CK20mRNA均未检出;30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指标检出率如下:CK20mRNA为80.0%,其含量与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术后病理分期(TNM)、脉管或淋巴管癌栓正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性别、年龄无关.化疗组患者化疗前后CK20mRNA(P=0.055)含量降低,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m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与术前外周血中CK20mRNA含量,化疗组指标降低病例数多于对照组,且CK20mRNA含量的变化具显著意义(P=0.004).结论 外周血CK20mRNA为结直肠癌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指标.就观察术前化疗效果而言,CK20mRNA有明显下降.术前5-FU化疗可以降低外周血及回流入门静脉血中微转移的程度,提示对TNM 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开展规范新辅助化疗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