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6月至2008年9月从上海城市社区中年龄在45~80岁的绝经后妇女中随机抽取曾经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并经临床医生确诊为骨质疏松者250人作为患者组,随机抽取非骨质疏松者25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绝经年限、体质指数(BMI)、是否经常摄入高钙食物及晒太阳、既往有非外伤性骨折、经常跌倒、糖尿病、慢性胃病、胃肠切除和腹泻与骨质疏松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显示,年龄、绝经年限、营养状态与骨质疏松关系最密切.结论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与多种因素有关,早绝经、BMI低及老年妇女尤其要注意骨质疏松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破坏是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病理变化,这种病变最终将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的发生。骨密度测定是临床骨质疏松诊断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基础指标。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样还受到年龄及衰老、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皮质激素应用、低体重指数、跌倒、饮食异常、吸烟、过量饮酒和某些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依赖或独立于骨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6月至2008年9月从上海城市社区中年龄在45~80岁的绝经后妇女中随机抽取曾经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并经临床医生确诊为骨质疏松者250人作为患者组,随机抽取非骨质疏松者25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绝经年限、体质指数(BMI)、是否经常摄入高钙食物及晒太阳、既往有非外伤性骨折、经常跌倒、糖尿病、慢性胃病、胃肠切除和腹泻与骨质疏松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显示,年龄、绝经年限、营养状态与骨质疏松关系最密切.结论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与多种因素有关,早绝经、BMI低及老年妇女尤其要注意骨质疏松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581例绝经后骨折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绝经后骨折妇女有无再次发生骨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自编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本研究入组的581例绝经后骨折妇女中,有100例再次出现骨折,骨折再发生率为17.21%,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跌倒、骨折史和抑郁是绝经后骨折妇女再次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绝经后骨折妇女骨折再发生率较高,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应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骨折的再次发生,进而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布特征和易发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机理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社区50~69岁绝经1年以上妇女,以问卷调查,结合DXA测量BMD值,以及血清1α,25(OH)2D3等骨代谢指标测定,分析与骨丢失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随增龄和绝经年限的延长而上升,绝经年龄早、生育胎数多、哺乳时间长是低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使用雌激素、长期饮用牛奶、维持一定体重对骨量值有保护作用。此外,绝经后OP妇女的血清1α,25(OH)2D3和25(OH)D3含量均明显低于非OP妇女,血清1α,25(OH)2D3含量与BMD值呈高度相关(r=0.693,P〈0.01)。骨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表明,绝经后OP表现为高骨转换型,维生素D与PTH状态,以及DPD/Cr等均是评价绝经后OP患者的重要指标。结论妇女绝经后有一个快速的骨丢失过程,而血清1α,25(OH)2D3水平的低下是绝经后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维护骨骼健康,应维持其底物25(OH)D3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布特征和易发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机理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社区50~69岁绝经1年以上妇女,以问卷调查,结合DXA测量BMD值,以及血清1α,25(OH)2D3等骨代谢指标测定,分析与骨丢失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随增龄和绝经年限的延长而上升,绝经年龄早、生育胎数多、哺乳时间长是低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使用雌激素、长期饮用牛奶、维持一定体重对骨量值有保护作用.此外,绝经后OP妇女的血清1α,25(OH)2D3和25(OH)D3含量均明显低于非OP妇女,血清1α,25(OH)2D3含量与BMD值呈高度相关(r=0.693,P<0.01).骨代谢相关指标分析表明,绝经后OP表现为高骨转换型,维生素D与PTH状态,以及DPD/Cr等均是评价绝经后OP患者的重要指标.结论 妇女绝经后有一个快速的骨丢失过程,而血清1α,25(OH)2D3水平的低下是绝经后骨量丢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为维护骨骼健康,应维持其底物25(OH)D3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现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绝经后女性2 990例,在取得书面知情同意后,由医生询问、受访者回答填写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及防治情况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 866份。对问卷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将无骨质疏松性骨折史者作为对照组,有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骨折组,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情况。结果受试者中有明确骨质疏松性骨折史170例,占5. 9%。骨折组比对照组年龄更大[(67±7) vs.(62±7)岁,P<0. 000 1],绝经年限更长[(16. 9±7. 5) vs.(12. 2±7. 8)年,P<0. 000 1],身高下降≥4 cm的比例更大(30. 6%vs. 16. 4%,P<0. 000 1)。两组规律服用钙剂的比例均不足30%,均很少补充维生素D。无受试者规律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结论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下降是否超过4 cm是绝经后女性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是已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社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仍极不充分。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1年10月航空总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绝经后妇女460例,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记录其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结果骨质疏松组中,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所占的比例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脂血症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雌激素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呈负相关,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是一个全身性疾病,与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治疗时应采取系统全身性措施,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更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可以定义为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微结构损伤为特征,并最终导致骨脆性增加及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疾病.由于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造成的主要公共健康危害,因此诊断指标应该是那些可以预测骨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田庆印  商德亚 《山东医药》1999,39(10):46-47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具有不同于男性的特点,值得引起临床的重视。1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发病因素:①高血压:50岁以上女性患高血压多于男性,且血压上升较为急剧,75岁以上女性约80%有高血压。Johanson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是女性冠心病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7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493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基线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骨密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 493例骨质疏松患者中男184例,女309例,发生骨折181例(36.71%),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发生率越大(χ2=14.694,P=0.00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OR=1.031,P0.05)、腰椎骨密度(OR=11.337,P0.05)、腰椎骨密度T值(OR=3.121,P0.05)、股骨颈骨密度T值(OR=8.913,P0.05)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男性(OR=0.552,P0.05)、血清维生素D(OR=0.873,P0.05)是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保护因素。结论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应当对中老年人进行运动、饮食的干预,增加骨密度,以预防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中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85例,根据是否为再次骨折分为再次骨折组(45例)和新发骨折组(40例).对2组病人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再次骨...  相似文献   

13.
动物实验表明 ,给动物喂食中毒量维生素A可影响骨骼修复 ,对骨骼具有有害效应 ,有人认为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会增加骨折的危险。为评价绝经后妇女大量摄入或补充维生素A与髋部骨折危险的关系而进行前瞻性分析。方法 美国 1 1个州的注册护士参加 ,选择72 3 3 7例绝经后妇女作为观察对象 ,年龄 3 4~77岁 ,随访 1 8年。评价基线至随访结束期间因轻、中度外力致髋部骨折情况 ,应用维生素A摄入及口服维生素A或多种维生素的 5分位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显示 ,1 980年至 1 998年 ,共发生轻、中度外力所致的 60 3次髋部骨折事件。经对混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EP)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合适的诊治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绝经后EP患者278例,其中266例为良性内膜息肉,12例为恶性内膜息肉。对比和分析两组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和EP恶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后EP患者良性组和恶变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妇女的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后出血、超声血流信号、高血压和糖尿病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绝经年限≥10年、绝经后出血、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绝经后EP恶变的主要因素(OR:6.037,5.033,4.811,2.647)。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EP,若伴有恶变高危因素,应在常规完整切除息肉同时行全面刮宫送病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提高治愈率以及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282例绝经后妇女均抽血检测HCV抗体,应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DXA)和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分评估患者骨密度(BMD)及骨折风险。对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HCV抗体阳性组腰椎、全髋及股骨颈的BMD均明显低于HCV抗体阴性组(P<0.05),HCV抗体阳性组骨质疏松发病率(50.6%)明显高于HCV抗体阴性组(31.0%)(P<0.05)。根据FRAX评分结果,各风险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低风险组、中度风险组HCV感染率明显低于高风险组(P<0.05)。HCV抗体阳性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风险[(11.3±7.6)%及(3.7±1.7)%]均明显高于HCV抗体阴性组[(9.0±6.8)%及(2.4±1.9)%,P<0.05]。多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血压、吸烟、饮酒及其他协变量后,HCV是绝经期妇女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0;95%CI:1.16~2.81;P=0.009)。结论 HCV感染是绝经后妇女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HCV感染可能有助于降低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究平顶山地区某医院195例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发生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650例阳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利福平耐药情况,并根据是否利福平耐药分为对照组(利福平敏感,455例)、观察组(利福平耐药,195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 650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650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有195例利福平耐药患者,利福平耐药率为30.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有合并症、抗结核治疗次数≥2次、自服药物、未按剂量服药、中断治疗、未知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为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的危险因素(OR=9.767、7.471、5.463、6.693、11.056、10.268,P均<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率为30.00%,有合并症、抗结核治疗次数≥2次、自服药物、未按剂量服药、中断治疗、未知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为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及干预措施,以降低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 BMD)、骨面积与绝经后妇女椎体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980例绝经后妇女临床病例资料,486例(46~98岁)有椎体压缩性骨折为骨折组,494例(49~94岁)无椎体压缩性骨折为对照组。两组均记录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检测的腰椎和股骨近端BMD、骨面积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椎体骨折发生、椎体骨折数目与各临床因素间关系;不同部位BMD及骨面积预测骨折的精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结果 椎体骨折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绝经年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腰椎BMD、腰椎面积及近端股骨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腰椎BMD与是否发生椎体骨折及椎体骨折数关联性最高,其次为股骨大转子BMD。校正BMI后,腰椎BM...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危险因素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月内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内的35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设为对照组;询问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通过多因素Logistic将骨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同时采取科学、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 年龄、性...  相似文献   

20.
黄永恒  刘星  尚显文 《山东医药》2021,61(23):72-76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因单一节段OVCFs住院行PKP治疗的患者11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分为邻椎骨折组18例与无邻椎骨折组95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BMI、骨水泥用量、骨密度,伤椎压缩率、伤椎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