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DEX)对高复发风险早中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时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EPI+DTX为主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组同时加用DEX(DEX:EPI=10:1),应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监测治疗前、第1周期、第3周期、治疗完成时、完成后半年、1年和2年的心脏功能状态,同时观察治疗的非心脏毒性。[结果]治疗组从第一周期开始cTnt明显上升,到治疗结束时达到最高,直到治疗后2年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加用DEX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水平都较低,两组LVEF在治疗各阶段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非心脏副反应没有差异。[结论]EPI从第一次应用时对心脏就产生了明显的毒性,加用DEX可以降低这种心脏毒性。DEX+EPI+DTX方案适合具有高复发风险的女性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dexrazoxane,DEX)对平滑肌肉瘤复发患者接受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所致心脏毒副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9例复发平滑肌肉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DEX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辅助化疗5个周期,治疗组在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右丙亚胺(右丙亚胺∶表柔比星=10∶1),在第一次应用蒽环类药物时即给予右丙亚胺.监测各时期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统计临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以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同时观察治疗的非心脏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ECOG评分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表柔比星(EPI)治疗的第一个周期开始cTnT明显上升,到治疗结束时达到最高,直到治疗后2年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加用DEX组(即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cTnT水平都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LEVF在两组的各个治疗阶段水平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非心脏毒副反应没有差异.结论:EPI从第一次应用时对心脏便产生了明显的毒副反应,加用DEX后可以降低这种心脏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dexrazoxane,DZR)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辅助化疗时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乳腺中心和青岛市肿瘤医院肿瘤科治疗的120例应用 CTF(CTX +THP+5-FU)方案化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加用 DZR)和观察组(加用 DZR)(DZR∶THP =10∶1,即右丙亚胺和吡柔比星的用药剂量比为10∶1)。观察及统计治疗前、治疗第1个周期、第3个周期、治疗第6个周期、治疗完成后半年、治疗完成后1年的心脏事件(心前区疼痛、心率失常、心电图改变、心肌钙蛋白、B 型钠尿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变、充血性心功能衰竭)发生率,同时观察治疗的非心脏毒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ECOG 评分和分期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自第1个周期开始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上升,到治疗结束时达到最高,直到治疗后1年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两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 <0.01)。两组的非心脏毒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结论:THP 从第1次应用时对心脏就产生了明显的毒性,加用 DZR 可以降低这种心脏毒性,且毒副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Dexrazoxane,DEX)对乳腺癌患者在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化疗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行EPI辅助化疗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联合应用DEX分为观察组(联合DEX)56例、对照组(不用DEX)56例。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射血功能、肌钙蛋白T(cTnT)、心房钠尿肽(BNP)等血液毒性反应及化疗期间全身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cTnT、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化疗相关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显著降低EPI化疗期间心肌受损的程度,同时并不增加患者的全身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早期心脏毒性监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心肌做功指数、心电图以及心肌钙蛋白)的变化,评价其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21例,患者接受TAC(多西紫杉醇+吡喃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右丙亚胺对吡喃阿霉素比值为10:1);化疗组21例,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化疗前、化疗后每周期以及化疗结束后3个月的心脏毒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周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做功(Tel)指数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其测量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患者Tel指数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改变,均未出现明显特异性改变;在未达到吡喃阿霉素最大累积量前,血清中心肌钙蛋白(cTnI)与体内吡喃阿霉素累积量呈现零相关性(P〉0.05)。结论:蒽环类药物从第一次应用时对心脏就产生了明显的毒性,使用右丙亚胺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对两组患者心脏彩超、LVEF、心电图、cTnI等检查研究发现,上述指标对评价蒽环类药物所造成的亚临床左室结构与功能异常方面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差,在临床上并不能及早有效评估化疗后患者早期心脏毒性,而Tel指数较之传统心脏超声、心电图、cTnI等能够更早、更敏感地评价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化疗患者心脏早期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cTnI)联合脑利钠肽(BNP)检测在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早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DA方案进行化疗,化疗前1天,每次化疗周期结束后第2天清晨采集静脉血液,收集血清,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BNP水平,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化疗过程中心脏毒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25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0例(16.00%)患者发生心脏毒性事件,心脏毒性患者中LVEF平均降低(15.38±1.23)%,8例患者出现明显的胸闷症状,心脏毒性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绝经状态无关;无毒性组与心脏毒性组化疗前血清cTnI、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无毒性组与心脏毒性组患者血清cTnI、BNP水平均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呈进行性升高,且同一周期下心脏毒性组血清cTnI、BNP水平显著高于无毒性组(P<0.05);ROC曲线图分析可知,6次化疗完成后血清cTnI、BNP水平诊断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0.887,诊断分界点分别为6.559 1×10-2 ng/mL、5×10-2 ng/mL,敏感性分别为90.00%、90.00%,特异性分别为84.76%、92.40%;血清cTnI、BNP联合检测对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94,敏感性为94.60%,特异性为95.72%。结论:血清cTnI、BNP在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且二者联合对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具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凡  巩平 《现代肿瘤医学》2016,(16):2610-2614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改善含蒽环类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40例接受含蒽环类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病案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组和联合治疗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和随后第2、4、6周期治疗后的 LVEF、BNP、CK - MB、cTnT、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两组患者,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LVEF 呈下降趋势(P ﹤0.05),cTnT、BNP 及 CK - MB 呈上升趋势(P ﹤0.05)。结论:炙甘草汤能有效改善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的心脏毒性,且未观察到毒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8.
申兴勇  袁平 《癌症进展》2018,16(1):106-109
目的 探讨加减炙甘草汤对乳腺癌化疗所致的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及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96例乳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TAC)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减炙甘草汤治疗,均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脏肌钙蛋白(c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并比较心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K、CK-MB、cTnI、LVEF、LVEDD、LVES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K、CK-MB、cTnI、LVEF、LVEDD、LVES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CK、CK-MB、cTnI、LVEDD、LVES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EF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K、CK-MB、cTnI、LVEDD、LVES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毒性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67% vs 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的化疗过程中联合加减炙甘草汤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化疗所致的心脏毒性,保护心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QTd)联合肌钙蛋白I(cTnI)在蒽环类化疗药所致心脏毒性早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医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6月用蒽环类药物完成化疗的9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左心射血分数(LVEF)下降幅度及充血性心衰症状为参考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心脏毒性组)与对照组(非心脏毒性组),统计其QTd、cTnI水平,用SPSS 25.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入组的97例患者中18人发生心脏毒性,发生率18.6%。化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QTd、cTnI基线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各化疗周期后QTd、cTnI水平均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同化疗周期观察组QTd、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QTd、cTn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7、0.871,敏感性分别为85.4%、82.6%,特异性分别为96.5%、93.4%,联合应用时AUC为0.876,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4.0%、97.3%。结论:QTd、cTnI检测均可作为无创性评估蒽环类化疗药所致心脏毒性发生的前瞻性方法之一;QTd、cTnI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在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和第1周期及第6周期化疗结束后血清中cTnT值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VF)、左室缩短率(FS)、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和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的变化。结果 78例患者完成6周期化疗进入统计分析,和化疗前相比c,TnT在第1周期和第6周期化疗结束后均明显增高(P〈0.05),而LVEF和FS没有明显变化(P〉0.05),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E/A及IRT无明显变化(P〉0.05),第6周期化疗结束后E/A下降(P〈0.05)I,RT延长(P〈0.05)。结论 cTnT水平升高可以作为评价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的一个指标,而超声心动图参数在早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行吡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静脉滴注,右丙亚胺的配制浓度为吡柔比星的10倍;对照组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间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差异、左室射血分数从第4周开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提高行含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TCH方案(多西紫杉醇﹢卡铂﹢赫赛汀)治疗老年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的近期化疗毒性及远期心脏毒性。方法:24例老年HE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和辅助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65例中晚期鼻咽癌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放疗前诱导化疗1次+根治性放疗+辅助化疗3~5次;对照组20例,行单纯行根治性放疗。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5-Fu)0.5g/m^2,d1~3;表柔比星(EPI)60mg/m^2,d1;顺铂(DDP)30mg/m^2,d1~3;静脉滴注。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和剂量分割均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0%、35.0%(P〈0.05),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6.7%、75.0%(P〈0.05)。无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发生。[结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和辅助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能提高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在体外对肺腺癌2,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MTF法检测DDP和DEX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DEX和DDP对A549细胞内VDR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地塞米松≥500nmol/L浓度时对A549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500nmol/L浓度时对A549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DDP浓度在0.3125-10ug/ml范围内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到DDP+DEX组的G.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比例上升(P〈0.05),且细胞凋亡数目增加(P〈0.05)。Westernblot观察到DDP+DEX组VD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DEX可能通过上调A549细胞内VDR表达水平,与顺铂协同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进而提高顺铂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L—OHP)联合5-FU/LV与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5-FU/LV两种不同辅助化疗方案对可切除胃癌术后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85例I-Ⅳ期胃癌术后(R0切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奥沙利铂组(L—OHP组)43例,羟基喜树碱组(HCPT组)42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不良反应两组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及腹泻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L—OHP组及HCPT组1、3、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5.4%、67.4%、18.6%和92.9%、64.3%、2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Q05),L—OHP组及HCPT组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3.7%、41.9%、9.3%和80.5%、45.2%、19.1%,随着时间延长,HCPT组5年DFS似有升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化疗方案均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PMD)与吉西他滨(GEM)分别联合顺铂辅助治疗肺腺癌术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条件的115例肺腺癌术后患者,其中PP(PMD联合顺铂)组56例和GP(GEM联合顺铂)组59例,每例均完成4个周期辅助化疗,观察术后复发率及化疗毒副反应。结果:PP组疾病控制率94.6%,GP组疾病控制率91.5%,两组相比较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反应、脱发、皮肤瘙痒等。PP组化疗毒副反应显著低于G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D联合顺铂与GEM联合顺铂辅助治疗肺腺癌术后,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PMD联合顺铂化疗毒副反应明显较轻,可作为肺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优先推荐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接受诱导化疗2个周期,化疗方案为奈达铂80mg/m2静滴,d1;氟尿嘧啶500 mg/m2静滴,d1~d5。21天为1周期。诱导化疗结束14天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同步化疗采用奈达铂80mg/m2静滴,d1、d22、d43;放疗采用常规放疗,鼻咽部原发灶剂量为68~74 Gy,每次均为2 Gy,每周5次。对照组接受顺铂同步放化疗,同步化疗采用顺铂100 mg/m2静滴,d1、d22、d43;放疗方法同试验组。同步放化疗结束21天后进行辅助化疗2个周期,化疗方案为:顺铂80mg/m2静滴,d1;氟尿嘧啶500 mg/m2静滴,d1~d5。21天为1周期。结果 试验组35例患者中,1例因经济原因退出了研究,34例可评价疗效,对照组3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治疗结束3个月后试验组CR 30例,PR 4例,有效率达100.0%(完全缓解率为88.2%);对照组CR 31例,PR 4例,有效率达100.0%(完全缓解率为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94.1%和9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诱导化疗期间,试验组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70.6%,与对照组辅助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相比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在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试验组在诱导化疗期间的发生率(P<0.01)。在同步放化疗期间,试验组、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2.9%、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则高于试验组(P<0.01);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均达1000%。两组患者均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黄婷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1):2180-2182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天地欣)在老年中晚期?肖化道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50例老年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因各种原因放弃手术治疗和放化疗,仅进行支持和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地欣1mg/d,连用14d治疗,共用3个周期。结果:对照组血浆T淋巴细胞AgNORs(Tc—Ag)较实验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CD3、CD4、CD4/CD8比值和C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G、IgA、IgM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实验组的有效率(RR)分别是28%、36%,临床受益率(CBR)分别是52%、68%。实验组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香菇多糖(天地欣)能够调节肿瘤患者血浆T淋巴细胞AgNORs,对T淋巴细胞中的CD3、CD4和CD4/CD8和补体C3有一定的提高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