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无双手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性,50岁,因"全身红色斑丘疹、发热、尿少2周"于2017-02-27入院。患者20年前出现反复腰背部疼痛,当地医院查HLA-B27阳性,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于2017-01-18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和沙利度胺片治疗。2017-02-13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伴耳后少量红色斑丘疹,次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0℃,伴尿量减少,当地住院诊治,停用抗风湿药,对症处理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反复发热,后皮疹面积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4年,黄疸4 d"于2011年10月29日入院。2007年9月开始出现发热,体温38~40℃,伴全身散在红色皮疹、干咳、呕吐、乏力、食欲不振,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多处淋巴结肿大,持续10余天后自行好转,每月发作1次,多次化验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示: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非甾体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7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伴皮疹、关节痛"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发热,最高39 ℃,伴有反复皮疹,广泛分布于颜面、躯干、四肢,与发热有关,有四肢关节疼痛,无肿胀,曾于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行骨髓检查,查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阴性,请我院会诊后拟诊为"成人斯蒂尔病(AOSD)",予以甲泼尼龙80 mg/d治疗2周,同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体温峰值有下降,仍有反复皮疹以及关节痛,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6岁.因乏力、发热6周,皮疹、多关节痛4周,于2002年4月1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2月下旬无诱因感乏力明显,伴低热,体温波动于37~38℃,自服"感冒药"及解热止痛片(APC)体温能降至正常.3月初突发大腿内侧及臀部散在红色丘疹,伴瘙痒.2 d后体温升高达39℃,伴多发关节疼痛,无关节红肿、肌痛、肌无力.外院查血常规:WBC 18×109/L,中性0.91,考虑为药疹,遂停用APC,予氧哌嗪青霉素、洛美沙星及阿奇霉素,同时予地塞米松5 mg/d 静脉注射,患者关节痛明显减轻,但仍发热,伴盗汗、乏力、咽痛.用激素后第3天出现颈部及前胸连片充血性斑疹,遂停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换用泼尼松60 mg/d,皮疹渐消退.因激素减量中体温上升,3月24日改用氢化可的松200 mg/d,2d后体温上升达39.4℃,并出现全身充血性皮疹,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前曾服汤药5剂.发病以来,食欲下降,大便正常,小便呈深茶色.近40 d体重下降6 kg.既往无明确药敏史.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8岁.因"发热8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该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38~40 ℃,多发生在午后,无盗汗,无畏寒及寒战,不伴咳嗽、咯痰,无腹痛,无关节肿痛及皮疹,二便正常.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支持对症治疗后体温有所下降,但仍反复,遂就诊于某医院,诊断"成人斯蒂尔病",给予激素等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发热、乏力伴盗汗3年余,血象异常1个月”于2011年8月10日收住我院。2009年8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7.8℃左右,伴乏力、盗汗,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2×109/L,血小板计数(PLT)30×109/L,Hb 129 g/L,肝脾肿大,诊断为脾功能亢进,遂予以切脾、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不适症状有所改善,血象逐渐恢复。2010年1月再次出现反复发热伴乏力,当地医院查骨髓象: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活跃,中晚幼粒细胞明显增多;淋巴细胞比例正常,异性淋巴细胞占0.10。诊断为:(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病毒感染。予以抗病毒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后患者一般情况可,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未予治疗。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农民,因"反复发热、咳嗽、乏力、纳差、消瘦半年,再次发热、咳嗽半个月",于2011年8月6-30日至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人院前半年反复出现发热,体温37.8~40.0℃,热型不规则,无明显寒战;时有咳嗽、咳痰,痰呈白色黏液状,有时为黄色浓痰;伴乏力,纳差,体重下降10 kg.曾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好转,体温下降2~3d后又出现发热.入院前半个月患者病情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外院胸片示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4岁,湖北人,农技师。因畏寒发热2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咽痛,畏寒发热,体温39℃以上,午后发热为主,伴盗汗纳差。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正常,以上呼吸道感染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近1个月每天腹泻3~10次,粪便不成形,含黏液及脓血少许,反复查粪常规白细胞( )~( )、红细胞( )~( )、吞噬细胞( )~(-)。  相似文献   

20.
例1 男,16岁.2年前因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一过性皮疹和膝关节疼痛,诊断斯蒂尔病,给予泼尼松60mg/d,甲氨蝶呤10 mg/周,后逐渐减量,体温可降至正常范围,渐减泼尼松剂量至10 mg/d维持;1年前再次出现发热,伴四肢酸困疼痛,给予泼尼松50mg/d,甲氨蝶呤10 mg/周口服,效欠佳,仍有间断发热,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给予来氟米特10 mg/d治疗,1周前出现头部及颜面部皮疹伴痒感,后逐渐累及全身,高热不退,体温最高41℃,皮疹呈充血性红色斑丘疹满布于颜面、躯干及四肢,伴瘙痒,局部有破溃结痂.血常规:血红蛋白115 g/L,白细胞0.6×109/L,中性粒细胞0,血小板74.9×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 92 mm/1 h;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 9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56 U/L;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肝大,脂肪肝,脾大.骨髓象:增生极度低下,粒系占4.0%,比例明显减低,红系占17.5%,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诊断为斯蒂尔病、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入院后停用来氟米特,给予激素、抗感染、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骨髓造血、升白细胞及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骨髓抑制、全血细胞减少,出现腹痛、腹泻、严重肠道感染,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