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制备新型的两亲性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方法:以天然聚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其2-NH 2与辛醛形成Schiff′s碱,用KBH4还原得到N-辛基壳聚糖,然后在其剩余2-NH2与MeO-PEG-CHO 反应,再用KBH4还原制备了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结构经FTIR、13C NMR、1H NMR得到了表征.用DSC实验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与结论:制得了新型的辛基、PEG取代度分别为36,64%的两亲性N-辛基-N-PEG化壳聚糖衍生物,有望作为难溶性药物增溶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应用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载药物纳米粒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以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用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壳聚糖(CS)制成纳米粒,研究其对蛋白质的包栽和控释性能。方法:壳聚糖是带有阳离子的大分子聚合物,与带有阴离子的三聚磷酸钠作用可形成纳米级聚电解质复合物。将聚乙二醇(PEG)、牛血清白蛋白(BSA)加入反应体系中即能生成壳聚糖-聚乙二醇载蛋白质纳米粒。结果:纳米粒的制备务件温和,快速简便。纳米粒蛋白质包封率高并可在较长时间范围内连续释放。结论:壳聚糖-聚乙二醇纳米粒有望成为蛋白质、基因、抗体和药物的输送载体。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7):599-602
目的研究合成产物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壳聚糖(m PEG-g-CS)中聚乙二醇接枝率对其纳米胶束自组装特性的影响,为自组装纳米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5种不同的壳聚糖(CS)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 PEG)的投料质量比(CS/m PEG分别为1∶1、1∶3、1∶6、1∶9、1∶12),通过甲醛连接法合成不同接枝率的m PEG-g-CS。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荧光强度计算m PEG-g-CS临界胶束浓度,并通过粒径分析仪分析自组装纳米胶束粒径分布。比较接枝率不同的聚合物对其临界胶束浓度及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 CS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m PEG投料质量比增加(CS/m PEG分别为1∶1、1∶3、1∶6、1∶9),聚合物接枝率和临界胶束浓度均依次增高(P<0.05)。其中投料质量比为1∶1组自组装纳米胶束平均粒径最大,投料比为1∶6组平均粒径最小;除投料比为1∶9组与1∶12组平均粒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其余各组平均粒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m PEG 1∶1组和1∶3组粒径分布出现双峰,1∶6组、1∶9组、1∶12组粒径分布呈现均一单峰分布。结论通过控制m PEG和CS的投料质量比可获得不同接枝率的m PEG-g-CS样品,m PEG-g-CS能自组装成纳米胶束,且接枝率不同的聚合物其纳米胶束自组装特性和粒径分布亦出现差异。根据其胶束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投料比为1∶6和1∶9的聚合物有望作为纳米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包裹抗癌药物表柔比星(EPI)的PEG化壳聚糖纳米粒(PEG/CS-EPI NPs)对5-8F鼻咽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阴离子凝聚法制备PEG/CS NPs,并负载EPI,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通过MTT法测定和研究PEG/CS-EPI NPs对5-8F鼻咽癌细胞株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PEG/CS-EPI NPs呈圆形或椭圆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322.1nm,对5-8F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提高。结论 PEG/CS-EPI NPs性能良好,制备工艺简单,有望成为化疗药物的新型制剂。  相似文献   

5.
聚乙二醇化技术在药物转运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乙二醇化技术又称为PEG修饰技术,是目前分子变构化学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PEG化技术不仅在蛋白质类药物的开发中得到普遍的应用,而且已扩展到新型药物载体、控释制剂等各个领域。本文从PEG化蛋白质类药物、PEG化疏水性药物、PEG化纳米共聚物给药系统以及PEG化脂质体等方面对近年来PEG化技术在药物转运系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Zn2+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合成交联壳聚糖的离子印迹聚合物并用于对Zn2 的吸附. 方法 用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Zn2 的配合物,并用0.5 mol/L HCl洗脱Zn2 得到Zn2 印迹聚合物. 结果 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表明,在离子印迹过程和离子印迹聚合物对Zn2 的吸收中,壳聚糖氨基上的N原子和仲羟基O原子同时参与Zn2 的配位反应.该离子印迹聚合物对Zn2 的吸附达56.3 mg/g,与非印迹交联壳聚糖相比,其对Zn2 的吸附能力提高1倍以上,同时该印迹聚合物在弱酸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重复使用. 结论 离子印迹交联壳聚糖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树枝状大分子改性聚乙二醇(PEG)-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聚合物,并对聚合物的制备条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表征进行了考察。方法:采用新的"酸酐法"合成了树枝状改性大分子PEG,以树枝状改性大分子PEG为载体材料,SN-38为药物制备树枝状大分子改性聚乙二醇-SN-38聚合物。结果:采用超声波时间为4 h,载体与SN-38质量比为1∶4时,所制备的聚合物有较高包封率、载药量。从粒径分布图可知,聚合物颗粒分布在30 nm和150 nm左右相对集中。结论:所选的处方工艺稳定可靠,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酶活性测定及双扩散法研究了蒜酶及修饰度为53%的多聚乙二醇(PEG)化蒜酶的某些理化性质、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及在体外和小鼠体内的活性半衰期.结果显示在75%的乙醇中,蒜酶完全失活,而PEG化蒜酶仍保持了50%的活性.蒜酶和PEG化蒜酶最适温度均为40C.与蒜酶相比,PEG化蒜酶在更宽的pH范围内具有催化活性,蒜酶的最适pH为7,而PEG化蒜酶在pH为6~7范围内均具有最强的催化活性.蒜酶与其抗血清形成明显沉淀线,而PEG化蒜酶既不与蒜酶的抗血清也不与自身的抗血清形成沉淀.在血清中PEG化蒜酶的半衰期为90 h,是蒜酶的45倍.PEG化蒜酶的小鼠体内半衰期达2.58 d,而蒜酶在小鼠体内30 min后,已测不出催化活性.多次应用PEG化蒜酶的小鼠体内,相邻两次应用的PEG化蒜酶半衰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嵌段共聚技术,合成了聚γ-苄基L-谷氨酸(PBLG)作为疏水性链段-聚乙二醇(PEG)作为亲水性链段的嵌段共聚物。用对甲苯磺酸酯化-氨水皂化法合成带有端氨基的聚乙二醇(AT-PEG),光气-甲苯液相法制备谷氨酸苄酯-N-羟酸酐(BLG-NCA)。用AT-PEG引发BLG-NCA聚合制备PBLG-PEG或PBLG-PEG-PBLG,通过不同的单体、引发剂浓度比调节聚合物分子量。用GPC、^1HNMR、I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带有端氨基的聚乙二醇确实能引发BLG-NCA生成PBLG和PEG的嵌段共聚物,产物中几乎没有残存的PEG,共聚物的分子量可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姜黄素半乳糖化棕榈酰壳聚糖聚合物胶束,并考察其制备工艺对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方法 以半乳糖化十六酰壳聚糖(GHC)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应用正交试验考察药物:载体质量比、油相:水相体积比、超声时间对载药聚合物胶束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以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聚合物胶束的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测定。结果 药物:载体质量比对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油相:水相体积比和超声时间。最佳条件为药物:载体质量比为1:15,油相:水相体积比为1:7,超声时间为30 min。制备的载药胶束的形状为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79.7 nm,Zeta电位约为76.46 mV,包封率为96.3%,载药量为9.1%。结论 本文所采用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工艺适于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膜来研究壳聚糖成膜的影响因素,为壳聚糖膜作为生长因子载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4种不同分子量(3 000,10万,20万,45万)的壳聚糖,以溶剂蒸发法分别制备含有和不含明胶的壳聚糖膜.结果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均能成膜,对于大分子量的壳聚糖,是否加入明胶对成膜无明显影响;而对于分子量3 000的壳聚糖加入明胶、甘油等赋形剂是成膜的必要条件.结论壳聚糖的成膜与分子量及添加的赋形剂有关.  相似文献   

12.
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在合成上存在过量的聚乙二醇难以后处理的困难,利用点击化学反应能够简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以天然的壳聚糖为原料,首次通过溴丙炔的卤代反应在其2-NH2上引入炔基得到炔基化壳聚糖,再通过点击化学反应(一价铜催化的叠氮基与端基炔的1,3-环极化反应)将叠氮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与炔基化壳聚糖合成为一系列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通过1H NMR、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热重分析(TG)对其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共聚物结构经1H NMR、FT-IR确证正确。通过1H NMR测定共聚物中聚乙二醇取代度约11%,DSC证明共聚物的结晶度降低,TG证明共聚物的热稳定性提高,该类共聚物有望作为药物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PEG)化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 假手术组,MIRI模型组,葛根素注射剂(20 mg/kg)对照组,PEG化葛根素低、中、高剂量(244、488、976 mg/kg)组。阻断大鼠升主动脉造成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造成大鼠MIRI模型,在结扎后5 min各给药组尾iv给药。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情况,再灌注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葛根素注射剂和PEG化葛根素均具有抗心律失常,降低血清中CK、LDH、AST和MDA水平的作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其中PEG化葛根素中、高剂量组的药效明显强于葛根素注射剂组。结论 PEG化葛根素对大鼠MIRI引起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PEG)化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 假手术组,MIRI模型组,葛根素注射剂(20 mg/kg)对照组,PEG化葛根素低、中、高剂量(244、488、976 mg/kg)组。阻断大鼠升主动脉造成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造成大鼠MIRI模型,在结扎后5 min各给药组尾iv给药。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情况,再灌注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葛根素注射剂和PEG化葛根素均具有抗心律失常,降低血清中CK、LDH、AST和MDA水平的作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其中PEG化葛根素中、高剂量组的药效明显强于葛根素注射剂组。结论 PEG化葛根素对大鼠MIRI引起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聚乙二醇化蛋白质(pegylated protein,PEG-蛋白质)是延长蛋白质类药物半衰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延缓蛋白的排泄,提高其抗酶解的能力,增加其溶解性与稳定性,以及降低其免疫原性,可显著延长蛋白质类药物体内的生物活性,从而改善蛋白质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性质。由于方法学上的限制,PEG-蛋白质类药物的代谢、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极具挑战,但众多的文献资料表明,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分子的体内代谢与安全性已经确立,无需过度担心PEG-蛋白质类药物的安全性。将从PEG-蛋白质体内组织分布与排泄研究方法、PEG的代谢与安全性和PEG-蛋白质类药物动物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3方面介绍和评述PEG-蛋白药物的体内代谢与安全性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壳聚糖纳米粒,评价其局部滴眼给药性能.方法 以伏立康唑为模型药物,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药的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对其进行表征后,分别考察纳米粒的药物缓释能力、对眼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及其角膜渗透性.结果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粒径为(235±23)nm,Zeta电位为(+23.1±0.6) mV,载药量为11.16%,包封率为61.35%.纳米粒体外释放药物非常缓慢,可持续释药48 h;相比于伏立康唑水溶液,纳米粒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药物半衰期延长,清除率减少,眼表药物平均滞留时间延长(P<0.05).荧光标记的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可穿透角膜上皮逐渐向角膜基质渗透.结论 与药物水溶液相比,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纳米粒能够有效减少眼表药物的流失,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腺病毒载体(Adv)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以达到改善Adv在体内免疫原性较强、血液半衰期短的不足.方法:使用活化的甲氧基PEG对Adv衣壳蛋白质进行修饰得到PEG化Adv(PEG-Adv),用A549细胞评价了PEG-Adv的抗体抵抗能力、基因转导能力,并以体内试验考察其半衰期.结果:用本实验方法可通过调整反应中的PEG量控制Adv的PEG修饰率,PEG-Adv的血液半衰期及抗体抵抗能力显著优于普通Adv.结论:Adv经PEG修饰后,可显著改善Adv血液半衰期短、易被抗体中和等缺点,对开发高效的、有理想药动学特征的Adv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肿瘤新生血管靶向的长循环脂质体造影剂与体外细胞的结合能力及在其体内的代谢、分布情况,研究其对肿瘤的靶向能力。方法薄膜超声法制备包载核磁共振造影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的靶向神经纤毛蛋白-1受体的长循环脂质体造影剂(T-PEG-Gd-LP)和非靶向的长循环脂质体造影剂(NT-PEG-Gd-LP),并观察测定物理性质。实验共设3组,游离组Gd-DTPA、非靶向组NT-PEG-Gd-LP和靶向组T-PEG-Gd-LP,分别测定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人肺腺癌细胞(A_(549)cells)的结合能力及注射荷瘤裸鼠模型后的血液和各组织器官中的钆含量。结果靶向组T-PEG-Gd-LP与细胞的结合能力优于其他组别(P〈0.05)。与游离组Gd-DTPA相比,NT-PEG-Gd-LP和T-PEG-Gd-LP在血中的清除速率明显减慢,肿瘤、肝、脾、肌肉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明显增加,心、肺、肾组织中明显降低。与非靶向组NT-PEG-Gd-LP相比,靶向组T-PEG-Gd-LP在肿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显著增加。结论肿瘤新生血管靶向的长循环脂质体造影剂在体外结合和体内分布情况都表现出良好的肿瘤靶向性。  相似文献   

19.
用羟甲基化和醚化等方法制备了改性壳聚糖羟甲基壳聚糖和羟乙基乙基醚壳聚糖。在中性条件下它们溶解于水。实验显示,改性壳聚糖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和吸湿保湿性能。对织物进行的后整理实验发现,羟乙基乙基醚壳聚糖适用于对棉布的整理加工,羟甲基壳聚糖适用于对真丝绸的整理加工。经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且吸湿、透湿、染色性能较优。研究表明改性壳聚糖可作为优良的功能性天然“绿色”纺织品整理剂。  相似文献   

20.
聚乙二醇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紫杉醇的修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可溶性聚乙二醇(PEG)化紫杉醇,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氨基酸衍生物,并通过氨基酸连接臂将PEG连接到紫杉醇上,获得了具有特殊连接臂的PEG化紫杉醇。PEG化紫杉醇水溶性较天然紫杉醇提高了约1000倍,且对MCF-7和SGC-7901等肿瘤细胞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研究结果显示:PEG氨基酸衍生物对紫杉醇的化学修饰能够显著提高紫杉醇的水溶性,并保留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此类PEG氨基酸衍生物可以用于设计具有特殊连接臂的紫杉醇前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