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AW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剖宫产史的患者66例,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30.6岁。对其进行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诊断,观察病灶处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血流速、血流阻力等参数。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二者诊断准确率。结果经病理确诊AWE患者45例,非AWE患者21例。经二维超声诊断为AWE的患者59例,非AWE患者7例,其中诊断正确50例,诊断错误16例。经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为AWE的患者为52例,非AWE患者14例,其中诊断正确57例,诊断错误9例。通过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76%;而通过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6.36%。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大于二维诊断准确率(χ2=4.00,P=0.039)。通过二维联合三维观察AWE,于病灶处肿块的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部低回声且不均匀,随月经周期性有变化。通过二维超声可见AWE的病灶内部血流无特异性改变,有稀疏血流信号,动脉频谱呈现低速高阻的主要特征。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AWE的病灶处,可见散例点状血流、线带状或短线带状信号,动脉血流速范围为Vmax=8.6~32.0 cm/s,Vmin=2.8~16.2 cm/s,RI=0.66~0.84。20例AWE患者的腹壁切口处肿块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的应用,较大提高了AWE的超声诊断率,同时其无创伤、无辐射、价格低,较易为患者接受,为AWE的及早发现与治疗,提供了较高价值的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重建(SSD)技术在骨盆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GE Hispeed ZX/I 螺旋CT机对25例骨盆创伤患者进行扫描.在GE Advantage Workstation 4.0 工作站进行MPR、SSD图像重建,并与二维CT(2DCT)及X线平片比较.结果 2DCT、SSD、MPR显示骨盆外伤共48处,MPR和SSD图像能准确显示损伤部位、类型、严重程度及软组织损伤情况.结论 MPR、SSD重建技术是诊断骨盆外伤的有效手段,对骨盆外伤术前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重建(SSD)技术在骨盆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GE Hispeed ZX/I螺旋CT机对25例骨盆创伤患者进行扫描,在GE Advantage Workstation 4.0工作站进行MPR、SSD图像重建,并与二维CT(2DCT)及X线平片比较。结果 2DCT、SSD、MPR显示骨盆外伤共48处,MPR和SSD图像能准确显示损伤部位、类型、严重程度及软组织损伤情况。结论 MPR、SSD重建技术是诊断骨盆外伤的有效手段,对骨盆外伤术前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背景: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尤其在解剖结构复杂、重叠较多的骨关节骨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率,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目的:探讨了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的应用原理及不同部位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11-09关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科领域应用的文章。选择文章内容与骨折及螺旋CT重建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57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探讨。 结果与结论:螺旋CT扫描后三维或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折创伤检查中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它能很直观地显示骨折关节的损伤情况,有助于骨折正确分型,为骨科医师进行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随着多排螺旋CT的快速发展,三维CT重建技术更快捷、简单、实用,图像更加清晰,目前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与三维图像重建的有机结合可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手术计划制定评估预后或治疗后随访,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关键词:螺旋CT;骨折;三维重建;评估;计算机辅助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9.038  相似文献   

5.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此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能力。方法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PSH的CT表现。结果CT平扫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性病灶,9例病灶中均未见囊变、钙化。1例病灶周边可见"空气新月征"。增强后8例病灶均匀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增强后CT值介于78~120Hu之间。结论中年女性CT征象表现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伴有重度均匀强化或空气新月征的肺内肿块时,应考虑到PSH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通过病理诊断明确者进行X线平片再分析。结果:周围性肺癌104例(占69.3%),炎性肿块38例,支气管腺瘤4例。结论:结合病史,认真分析病灶部位、形态、密度及周围情况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基于CT数据的肺部影像二维可视化与三维重建系统,首先对DICOM图像进行解析,分割和标记出肺结节的位置;然后利用CT序列的重采样、面绘制的三维重建、形态学处理等技术,实现肺实质和结节的多视角、多分辨率三维显示;最后设计交互界面,包括图像增强、肺部二维可视化、结节勾勒、肺实质和结节三维重建、旋转、缩放切换视角等功能。实验表明,本系统对于二维图像的可视化和病灶区域勾勒位置清晰、准确,并使三维图像呈现的结节完整且光滑。本系统相较于已有的类似医学处理软件,大幅度提高重建和可视化效率,使医生能够更加快速、精确地观察三维图像,辅助疾病诊断和手术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8.
刘煜 《医学信息》2010,23(18):3352-3353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本科近5年收治了50例颌面部骨质病变患者,全部行常规X片、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并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分析和验证。结果对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和鼻骨骨折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优于二维CT;对筛骨、蝶骨和腭骨骨折效果明显不如二维CT。在显示肿瘤的囊性或实性及周围软组织的改变上,二维CT优于三维CT,而显示病变骨的形态改变和临近结构的空间关系上三维CT优于二维CT。对于颌面骨发育畸形的显示,三维CT效果明显优于二维CT,常规X线对肿瘤、牙根周围病变显示最为清楚。结论在颌面骨病变诊断中,常规X线、螺旋CT二维及三维成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综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背景:由于肩胛骨骨折结构复杂、重叠较多,X射线平片检查容易造成漏诊。随着多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三维重建图像能够直观、立体、多方位地显示骨折特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表面遮盖显示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肩胛骨复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多排螺旋CT对26例肩胛骨复杂性骨折的患者行薄层扫描,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工作站上进行多平面重建和表面遮盖显示重建后处理,得到肩胛骨骨折部位高清晰度的三维图像后,从不同角度观察骨折线走行、骨折移位及成角情况,依据三维图像进行骨折分型及模拟手术入路。结果与结论: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表面遮盖显示重建图像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部位和程度,图像与手术中所见符合率为100%。26例均为2处或2处以上复杂骨折,共有骨折81处。按Hardegger标准分型:肩胛骨体部骨折28处,肩胛颈骨折13处,盂缘骨折11处,盂窝中央横断骨折9处,肩峰骨折8处,肩胛冈骨折6处,喙突骨折6处。结果提示,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表面遮盖显示重建图像显示肩胛骨复杂性骨折的图像直观,对于肩胛骨复杂性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选择等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诊断肩胛骨复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结肠癌的患者,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检查与分析,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62例中有34例显示肿块型结肠癌,23例显示为浸润型结肠癌;形态不规则和肠腔狭窄的42例,浆膜面模糊32例,淋巴结转移39例;结肠癌术前病灶诊断准确率100%,术前分期与手术后分期符合率为90.2%。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对结肠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多层螺旋CT的出现,成为骨肿瘤影像诊断的有效工具,其扫描速度非常快,得到的图像清晰,而且对患者的辐射量少,使大范围三维扫描成为了现实。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2011万方数据库中与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骨肿瘤有关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图像处理,骨肿瘤,体层摄影术,三维后处理,X射线计算机”,限定语言为中文。纳入标准:主题内容与骨肿瘤三维重建相关,针对性较强,相关度高的文献,最大密度投影及表面遮盖三维重组图像和容积漫游技术在骨肿瘤诊断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较为陈旧的文献,综述和Mete分析类的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最终入选20篇符合标准文献。 结果与结论: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骨肿瘤,其中多平面重建准确显示了肿瘤骨的骨破坏、骨膜的改变、骨破坏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最大密度投影及表面遮盖三维重组图像和容积漫游技术能立体显示骨改变;表面遮盖三维重组图像和容积漫游技术在增强的基础上可以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静脉和肿瘤血管。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骨的骨破坏、骨膜反应类型、肿瘤的范围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   相似文献   

12.
纵隔型肺癌的X线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例经临床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的X线和CT资料。13例病人均行胸部正侧位平片和CT平扫检查,6例病人做了强化扫描。结果13例纵隔型肺癌病人中有右上肺4例,左上肺2例,右肺门5例,左肺门2例。平片表现气管测移位,纵隔不规则块影,纵隔增宽,2例胸腔积液。CT表现肿块位于纵隔胸膜下,与纵隔分界清楚或模糊,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纠集征及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后肿块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深入观察影像学表现,全面综合分析,对纵隔型肺癌可以做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临床受检者中选取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患者36例,用Discovery Ultra16层螺旋CT扫描仪按肺、纵隔成像参数扫描,然后将所采集参数输入ADW4.4高级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行三维后处理,如MPR、MinIP、MIP、CPR等.结果 36例中,柱状支气管扩张18例,囊状支气管扩张6例,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8例,混合型支气管扩张4例.MPR、MinIP都能清楚显示支气管扩张,MPR对双轨征和印戒征显示更佳.结论 MSCT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支气管扩张特异性高,对支气管扩张范围、程度和部位诊断价值高,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X线、螺旋CT横断及多平面图像重建(MPR)在胸锁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X线、螺旋CT横断及多平面图像重建(MPR)证实的胸锁关节损伤25例.结果 胸锁关节损伤用平片诊断局限性很大,漏诊率高.螺旋CT横断及多平面图像重建(MPR)大大改善了胸锁关节损伤、脱位及锁骨胸骨端骨折的显示情况.结论 螺旋CT横断及多平面图像重建(MPR)可提高对胸锁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双排螺旋 CT 联合 X 线平片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4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行双排螺旋 CT、X 线平片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单一检查、联合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以手术结果为标准,腰椎间盘突出单一 X 线平片检查符合率为 47.5%;单一双排螺旋 CT检查符合率为 90%;X 线平片联合 CT 检查符合率为 100%。联合检查与单一 X 线平片检查、单一 CT 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排螺旋 CT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分型符合率为 95%,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 线平片提示,腰椎间隙宽度和长度明显异常,腰椎生理弯曲,呈弓状、后翘状态。CT 检查提示,椎体边缘可见椎间盘突出,密度稍低于椎间盘,小关节突增生,结节不规则,侧隐窝狭窄,突出块较大时,可见软组织密度影,硬膜囊、神经根表现为变形、移位,甚至消失。结论 X 线平片、CT 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各具优势,但若单一检查,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等不良事件,两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仪对10164例孕妇、共10236个胎儿面部行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统计并比较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静态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裂或唇腭裂43例,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裂9例,唇腭裂22例,与二维超声诊断相符,漏诊软腭裂1例。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提供了直观、立体、逼真的胎儿面部图像,优于单纯使用二维超声,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胎儿唇腭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的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资料.结果 16层螺旋CT横轴位、二维多平面重组(MPR)明确显示骨折线累及范围和椎管的关系,三维成像显示脊柱的空间结构及椎体间的旋转脱位及对椎管狭窄精确测量较佳.结论 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脊柱爆裂性骨折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R胸部影像中对支气管扩张症病灶进行计算机图像后处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100例经临床或CT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症的DR胸部影像.①采用影像对照方法,评价DR平片、影像增强片对支气管扩张病灶的显示能力.②对DR影像增强前后的囊状透光区进行灰度测量,比较其囊壁囊腔平均差值,观察其灰度轮廓的特征. 结果①DR平片、影像增强片对支气管病灶的显示,有显著差异. ②DR胸片影像增强前后囊状病灶灰度轮廓线呈凹形城墙样曲线,而正常支气管管腔轮廓线无此改变.③DR胸片影像增强前后囊壁囊腔灰度平均差值具显著差异. 结论 DR胸片经数字化影像增强技术处理,对显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灶明显优于处理前的DR平片.灰度轮廓线与影像增强技术有助于提高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气管和支气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昌爱武 《医学信息》2006,19(1):119-120
目的探讨螺旋CT气管、支气管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病人40例,全部应用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与图象重建,分析重建的影像图像,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密度、病灶累及范围、管腔形态,并与临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后处理技术的图像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结论该技术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三维CT重建开始较广泛地应用于转子间骨折的分型。 目的:比较不同转子间骨折分型方法在三维CT重建与X射线片中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方法:对68例转子间骨折病例行术前CT及X射线片检查,CT资料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分别由3位骨科医师进行读片,并采用AO、Evans分型方法对其进行分型。计算3位医师采用CT三维重建方法与X射线片方法时AO分型与Evans分型组结果之间的x值;计算每位医生先后采用X射线片与CT三维重建时在AO分型组与Evans分型组中的x值;基于x值评价各组间的一致性。 结果与结论:剔除18例图像不清晰者,50例获得了满意的图像。基于X射线片的分型与基于CT三维重建的分型,无论采取何种分型方法,三维CT重建组中的x值均大于X射线片的x值;无论采取三维CT还是X射线片,AO分型组的x值均大于AO亚型组与Evans分型组。因而,得出采用三维CT重建对转子间骨折进行分型,不但可以提高分型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分型的精确性;AO分型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大于Evans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