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傅青主女科》调经之理法方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医家傅山所著,是一本具有创新精神的著名妇科专著。傅氏在该书《调经篇》中论述了月经病14证,并创制15方以治之。他认为经生于肾,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经行则关乎脾肝心。经乱之治,重在肾肝脾。调经首在培本补肾,而补肾须平调肾之水火。调经亦重调肝,调肝有舒肝与柔肝之别,舒肝以解郁为务,强调轻灵;柔肝重养血,用药以归芍并用为宜。调经又须健脾,而健脾须脾肾同治兼疏导。  相似文献   

2.
妊娠病的治疗原则,大多治病与安胎并举。安胎之法,多以补肾培脾为主。然傅青主安胎之要在于去病,病去则母安,母安则胎自安。现将《傅青主女科》安胎方法归纳如下:1培脾补肾安胎法适于脾肾亏损之腹病动胎,用安奠二天汤。方中重用参、熟地补气养阴;白术健脾安胎;山...  相似文献   

3.
郭薇薇  倪磊  李磊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62-1564
《傅青主女科》诊治月经病以五行学说为指导,重视脏腑气化,临证以肾为核心,注重肝、脾、肾及奇经的协调作用,并创制了许多独具一格的补肾方法及方药.傅氏从肾论治月经病,强调培固先天后天,阴阳既济调和,采用滋水泄火、滋水舒肝、温肾健脾、益肾通络、滋水养血的补肾方法;用药方面,以扶正调理为主,尤重补肾,善用引经药.  相似文献   

4.
龚雪  牟方政  郑邦本 《河南中医》2020,40(7):1126-1129
中医药治疗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治则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健脾养肝、补肾生髓等为主,方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汤、血府逐瘀汤、左归丸、右归丸等。常用药物以补血药、补气药、补肾药、补脾药为主,药性偏甘温,多归属于肾、脾、肝三经。补血药多用阿胶、鸡血藤、熟地黄、当归等,补气药多用黄芪、人参等,补肾药多用淫羊藿、巴戟天、益智仁、制何首乌、补骨脂、锁阳、鹿茸、桑葚、枸杞子、杜仲、女贞子等,补脾药多用白术、山药、茯苓、党参、白术等。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针对性的固定方剂缺乏,大多是各家临床经验方,无统一性、特异性,并且中药在机体肿瘤环境下的活性及诸药的协同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傅青主女科》理法严谨,方药简约,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尤其善用治肝法治疗妇科疑难病证,主要可归纳为疏肝解郁、清肝扶脾、舒肝益肾、补肝温经、补血养肝、健脾舒肝、补肾舒肝、补气平肝八法,临床可用于经带胎产诸疾。  相似文献   

6.
定经汤由柴胡、炒荆芥、当归、白芍、山药、茯苓、菟丝子、熟地组成.方中,柴胡、炒荆芥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熟地、菟丝子补肾而益精血;山药、茯苓健脾生血.全方共奏舒肝肾之郁气,补肝肾之精血的功效.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本方治疗多种月经病,疗效显著,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伤寒论》中四逆散的基础上演化而成,“本方由当归、芍药、柴胡、茯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组成,原方为散剂,现在临床多为煎剂或制成丸剂服用。”本方中取柴胡舒肝解郁,助肝疏泄,使肝气条达;当归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敛阴以柔肝缓急而止痛,二者与柴胡共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木郁不达致脾虚不运,故以白术健脾益气,茯苓淡渗利湿以健脾;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煨生姜温运和中以升清,二者辛散舒郁和中;甘以缓之,炙甘草补中缓急而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而达到舒肝解郁,健脾养…  相似文献   

8.
《傅青主女科》治疗经带特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阐述了傅青主治疗带下、血崩、调经的辩治用药特色,其主论着眼于肝脾肾三脏,用方重在培补气血,补多于攻。  相似文献   

9.
总结张允岭教授从“脾肾并重”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临证经验。认为ALS发病特点为“痿痉并病”,脾肾亏虚、邪气内伏为其根本病机,主张从脾肾双补论治本病,脾旺肾强则伏邪自平。常用黄芪、白术配合太子参、炒薏苡仁、豆蔻、砂仁等补中益气,升清降浊以健脾;肉苁蓉、菟丝子配合山药、山萸肉、熟地黄等扶火滋水以益肾。将健脾补肾作为核心治则贯穿治疗全程,在治病求本的同时,达到平息内风、安定伏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白峻峰 《山西中医》1991,7(3):10-10
方剂之效,妙在佐法;佐法之妙,力拔千斤。《傅青主女科》一书,组方平淡之中,有其微妙之处,每多巧用佐法,而收取事半功倍之效应。一、补法佐泻:傅氏组方,补中有泄,扶正而不留瘀;补中有散,扶正而不恋邪;补中有利,扶正而不腻中;补中有清,扶正而不助热。在其补虚的方剂中,多巧妙佐用陈皮、柴胡、芥穗、黑姜、黄柏等疏利之品,补法佐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带下色白,连绵不断,舌淡脉缓,治法补中健脾,化湿止带,用完带汤,方中人参、白术、山药、甘草补气健脾;苍术、陈皮、车前子燥湿健脾;白芍收涩止带;佐用柴胡、芥穗舒肝解郁。诸药相伍为用“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对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所致之带下,用之尽痊。带下  相似文献   

11.
完带汤治疗内科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带汤治疗内科病举隅桂阳县城郊卫生院(424400)周堂恒,刘瑛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陈皮、黑芥穗、柴胡、甘草组成。具有补中健脾,升阳化湿,益气舒肝之功效,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之带下症。笔者宗傅青主之法,...  相似文献   

12.
试析《傅青主女科》调经从脏论治之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傅青主女科》调经从脏辨证施治之特点作了一初步的探讨,认为傅氏调经重于肝、脾、肾三脏,以平衡肾之阴阳,滋阴血柔肝木,补脾气健运化之法而调经。  相似文献   

13.
吴群励  杨丹 《北京中医药》2021,40(4):391-392
耳鸣患病率高,梁晓春教授认为,其发生责之肾、肝、脾三脏,痰、瘀两端,治疗强调补肾为根本、调肝为关键、健脾为枢机,根据兼症,或清火化痰,或燥湿化痰,或祛瘀活血,以开耳窍,方随法定,疗效显著.补肾分阴虚、阳虚,肾阴虚方用耳聋左慈丸,常加二至丸或五子衍宗丸;肾阳虚方用金匮肾气丸,常加菟丝子、桑寄生、牛膝、杜仲、补骨脂或益智仁.调肝分气郁、肝火、阴虚及阳亢,气郁方用逍遥散,常加蔓荆子、石菖蒲和香附;肝火方用龙胆泻肝汤;阴虚常加二至丸或枸杞子、桑椹或菊花;阳亢方用天麻钩藤饮,常加龙骨、牡蛎、灵磁石、石决明或珍珠母.健脾分脾胃虚弱及清阳不振,前者方用益气聪明汤,后者方用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14.
<正> 笔者应用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是取其补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力。气郁甚者加用木香、香附、乌药、降香等理气之品;血瘀甚者加用丹参、赤芍、川芎、灵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兼有痰浊者加用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等健脾化痰之品;兼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者加用枣仁、柏仁、远志、五味子等镇静安神之品。  相似文献   

15.
《傅青主女科·调经》共制十五方,其制方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傅氏调经的思维方法。一、用药少而纯和,主次分明十五方的组成中,用药最多十一味(仅两方),最少五味(一方),一般六至八味。白芍、当归、熟地、白术等药的使用频率最高:十二方有白芍,九方有当归,九方有熟地,九方有白术。调肝以白芍为主,养血和血必与当归,滋肾首选熟地,健脾不少白术。养血和血、柔肝舒肝则白芍、当归同用;滋肾养肝、精血并补则熟地、白芍、当归相配;柔肝扶脾或肝脾双补则白芍、白术为伍。这些药物作用平和,常是方中君药,且用量重,一般为五钱,多至一两。  相似文献   

16.
健脾益肠肠治疗慢性结肠炎1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健脾益肠汤(木香、白芍、当归、白术、黄芪、陈皮、茯苓、升麻、厚朴、白花蛇舌草、甘草)治疗慢性结肠炎153例,总有效率98%。提示本方具有健脾补气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2次及以上发生自然流产的情况,临床就诊人数逐年增加。杜宝俊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从肾、肝、脾三脏辨证论治该病,以补肾为宗旨,惯用桑寄生、菟丝子、续断、杜仲、巴戟天等补肾安胎;在补肾的前提下顾护脾胃,选用山药、白术、茯苓、党参等健脾药物使先后天相互化生;运用黄芪、太子参等大补元气为前提,加当归、白芍、川芎等补血药物调和气血阴阳;同时运用西医手段监测孕妇激素水平、高凝状态、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并以B超检查明确胚胎发育状况,避免盲目保胎与宫外孕风险。杜教授提倡中西医结合的保胎思路,并注重通过调节情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健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胃炎1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爱根 《陕西中医》1997,18(9):F004-F004
采用健脾益胃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白芍、陈皮、甘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治疗慢性胃炎138例,总有效率95%。提示本方具有健脾补气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就《傅青主女科》调经从脏辨证施治之特点作了一初步的探讨 ,认为傅氏调经重于肝、脾、肾三脏 ,以平衡肾之阴阳 ,滋阴血柔肝木 ,补脾气健运化之法而调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从脾论治脾相关疾病的治疗效用及方药配伍规律。方法:以现代临床文献为线索,收集脾相关疾病中从脾论治的方药,根据方解,将效用与药物分类,分析效用及药物配伍特点。结果:①从脾论治的效用中,应用最多的效用为补气(288次)。②补气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白术(160次);健脾化湿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茯苓(148次);行脾胃气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陈皮(80次);补血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当归(100次);温脾胃效用中,应用最多的药物为附子(52次)。③关联规则结果以置信度阐述,升提中气与补气(100%)、补血与补气(96.88%)常同时应用。④在各类效用的相关方剂中,茯苓与白术(85.71%)、猪苓与茯苓(87.50%)、柴胡与香附(83.33%)、黄芪与当归(100%)、高良姜与附子(100%)等,常同时配伍应用。结论:①效用以补气为首;②白术、茯苓、陈皮、当归、附子分别为各类效用中的首选药物;③效用以气血同治,升补并用为特点;④茯苓与白术、猪苓与茯苓、柴胡与香附、黄芪与当归、高良姜与附子等,分别为各类效用中的常用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