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网络成瘾成了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的心理障碍。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心理学、临床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中学生,由于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时尚,自我控制能力弱,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形成等原因,因而网络成瘾的学生越来越多,程度也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2.
网络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由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沉迷状态,并产生无法抗拒的再度使用欲,对上网带来的快感会长期拥有心理或生理上的依赖[1].成瘾者多表现为网络色情、网络交际、网络游戏、信息收集成瘾和网络强迫行为等[2].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会让成瘾者忽视现实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有更严重后果[3].目前,大学生群体中不乏网络成瘾者,且成瘾者多因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力、情绪低落、遇到挫折和压力等因素造成[4].  相似文献   

3.
中国互联网中心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11亿人,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可是上网意味着信息科学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上网成瘾的巨大副作用。历次调查都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上网成瘾也是对青少年危害最大。你的身边可能会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可以没日没夜地上网,完全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渐渐远离现实生活,也渐渐远离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完全不顾身体的疲劳,也完全不听亲人和朋友的召唤,这类人通常被称为“网虫”,事实上是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征,也称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国际上临床心理学界公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网络成瘾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成瘾是指过分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1]。一部分人因过分迷恋网络引发一系列心理障碍、家庭矛盾甚至学业荒废、事业失败等问题。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1 网络成瘾的表现 ①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②上网则愉快满足 ,下网则失落不快 ;③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 ;④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的烦恼及情绪问题 ;⑤否认上网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损害。2 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的特点 :网络空间是一种虚拟空间 ,Suler[2 ]将其特点总结为 :①有限的感知体验 ;②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 ;…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特征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网络日益进入人们的生活,各种心理、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为严重.大学生长期沉醉在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其主要常见特征表现为,不上网时心不在焉,精神萎靡;上网时却废寝忘食,神采奕奕.部分可出现身体状况欠佳、学习效率下降,因成绩不良而留级退学,沉溺于网恋而离校出走、上当受骗甚至自杀等现象.心理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心理障碍的现象.大学生网络成瘾或依赖有其一定的心理原因.为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特征进行了本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薛萌  叶子 《自我保健》2010,(1):18-19
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在全球2亿多的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其中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lC)调查结果显示[1],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10~19岁网民占网民群体的26.0%,20~29岁网民占30.8%.由于青少年本身的心理状态及互联网的特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并积极应对的焦点.Young教授将网络成瘾(IntemetAddiction Disorder,IAD)定义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2-3].本研究以海口市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上网情况及人格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为网络成瘾学生的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网络体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叶华 《中国校医》2008,22(6):636-637
目的了解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大学生应对方式、网络体验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方法142名芜湖大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84名,女生58名,平均年龄20.15岁。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网络体验与收获调查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7.1%。上网成瘾的发生与专业、年级、网龄、人格消极应对方式上差异不显著。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性别、人格积极应对方式、网络体验与收获与未成瘾者差异显著。结论导致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的原因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网络成瘾治疗单元的概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逐渐增多,网络成瘾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引起了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的重视,并成为一项极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多数学者把网络成瘾称为“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m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网络成瘾又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临床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与满足,下网后烦躁不安感;在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他人交往;以网上虚拟空间来逃避现实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如今,在网上冲浪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习惯。不幸的是,对某些人来说,习惯和成瘾之间只有一条细细的界限,而越来越多的因特网使用者在跨越这条界限。 到目前为止,专家们还不能就网瘾的确切定义达成一致看法,但多数专家认为,上网成瘾者是指那些整天在网上漫游、两眼盯着计算机屏幕的人。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1 497名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焦虑抑郁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贵州省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分层抽取贵州省在校一~四年级大学生1497名,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测试。结果调查学生1497人,成瘾者占0.3%,成瘾倾向者占8.1%。网络成瘾及成瘾倾向者一般情况较正常使用者差,二年级学生发生率最高,男生高于女生;网络使用等级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结论网络过度使用者表现为身体不适、学业下降、心理障碍,应对大学生进行早期的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揭示网络成瘾的内部动因。方法 采用卡特尔 1 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和美国匹兹堡大学金伯利·杨 (K .S.Young)教授设计的网络成瘾问卷 ,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西安市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良的性格特点与网络成瘾相关 ,男、女生成瘾特点不同 ,网络成瘾者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历史均明显高于非成瘾者 ,理科类院校学生的成瘾人数高于文科类和艺术类院校学生。结论 不良人格特质的学生容易上网成瘾。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因子明显低于非成瘾者。  相似文献   

13.
高中毕业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中毕业班学生使用互联网成瘾情况,探索该人群网络成瘾的综合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滁州市4所高中三年级毕业班学生518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1.5%的学生使用过互联网。使用过互联网的学生中网络成瘾者占4.5%。网络成瘾与性别、上网地点、每次上网时间、每周上网次数及费用、接触过网络游戏种类及家长态度等存在关联。结论高三毕业班学生中仍有部分存在网络成瘾现象。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取与交流的重要载体正迅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与此同时,也给这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这些负面影响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种。1网络成瘾的概念早在1986年,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将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命名为网络成瘾障碍[1]。后来匹兹堡大学的Yang教授提出的问题性的网络使用及Hall等提出的网络行为成瘾/依赖(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IBD),则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称谓,认…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程度和网络行为特点,探讨与中学生网络成瘾有关的因素,为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和网络成瘾量表调查武汉市5所中学的初一-高二年级学生1 260名。结果网络成瘾率为4.1%,初四年级学生成瘾率最高(11.5%),男生(7.8%)高于女生(1.2%);成瘾者的平均周上网时数为7.4 h,显著高于非成瘾者的3.5 h;在网吧上网的成瘾率最高(7.0%),不同网上行为中网上玩游戏的成瘾率最高(8.4%);成瘾者对网络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自我知觉能力较弱。结论年级、性别、上网地点、网上行为等因素与中学生的网络成瘾有关。干预措施应有的放矢,分类指导,同时要严管网吧。  相似文献   

16.
某综合大学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为有效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网络成瘾中心Young博士设计的网络成瘾问卷及相关心理量表进行测查。结果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网络成瘾者与初次接触网络年龄、上网年限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和心理健康等因素有一定相关性。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应对其心理行为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延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中学750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Young网络成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评估。[结果]调查对象网络成瘾人数为230人(32.49%),男生和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者SCL-90的各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使用网络者(t=3.14~4.47,P〈0.01),阳性检出率为37.39%~72.17%,中度程度(≥3)检出率为6.09%~21.74%,均高于正常使用网络者(χ2=3.93~38.47,P〈0.05)。网络成瘾者的SAS得分高出正常使用网络者近5分,阳性检出率、中度、重度焦虑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使用者。网络成瘾者的SDS得分高于正常使用网络者,阳性检出率及重度抑郁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使用网络者。[结论]高中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使用网络者,杜绝网络成瘾,需要学生自己、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网民群体中的学生群体占25.4%[1].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引起焦虑、心情不安和思维迟钝、无法控制对手机使用的冲动等问题[2-3].国内学者主要从手机成瘾[4]、过度使用手机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5]及综合概括3个角度解释了手机依赖.Satoko等[6]把过度使用和间歇性的渴望使用移动电话的现象定义为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9.
杜蕾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990-991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过度使用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达14.1%[1].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即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指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同时产生想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耐受性以及克制退瘾等现象,并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2-3].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会给个体的学业、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4-6].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徐汇区中学生计算机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 研究上海市徐汇区中学生计算机使用情况及其对中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方法 ] 在上海市徐汇区随机抽取 6所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调查表横断面调查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计算机使用状况、个人生活方式、网络成瘾状况。  [结果 ] 网络成瘾者占 4.0 8% ,青少年学生随着网络成瘾人数的增加 ,学习时间、体育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业余爱好时间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对娱乐活动时间影响不大。  [结论 ] 中学生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心理和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