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崇南 《新中医》2012,(3):89-90
糖尿病是因胰岛寨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群,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其中疖与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多系列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1]。丹毒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丹毒链球菌)侵入皮肤或黏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好发于下肢及面部,蔓延迅速,多发生组织坏死或化脓。中医学认为丹毒多先由皮肤、粘膜破损,外受火毒与血热搏结,蕴阻肌肤,不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不仅给社会医疗带来了沉重负担,也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质代谢紊乱,长期患病可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或衰竭,病死率增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控制糖尿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吴春燕 《河北中医》2011,33(12):1880-188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表现均高度异质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可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异常,随病程延长可引起心、脑、肾、眼、皮肤、神经、血管等器官组织慢性并发症,病情严重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等急性代谢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孙玉芝  张朝晖 《河南中医》2008,28(11):96-96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此而引发的并发症接踵而来.糖尿病患者并发疖、痈是常见的皮肤感染.据资料表明,此类患者20%~30%由细菌进入皮肤深层软组织引起皮肤感染才被确诊为糖尿病.感染的患者轻者发为疖、痈,重者因感染控制不理想常发为丹毒、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等.痈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背部和项部,是中医外科常见病.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衰竭。目前对于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裴敏 《河北中医》2011,33(1):125-126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神经和血管病变引起皮肤感觉障碍、组织缺血失活,从而造成足部坏疽感染的一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早防治和护理是防止糖尿病足致残的关键。2009-03—2010-02,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并发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末梢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皮肤破溃、感染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1],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相较于其他慢性并发症,其病变后期的致残致死率高,治疗费用昂贵,预后极差,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全国糖尿病截肢率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因素导致的截肢患者中因DF而截肢的患者占28.2%,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致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本病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0.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糖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常伴有蛋白质代谢异常,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居世界第二位,其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化及生活方式改  相似文献   

11.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为代谢紊乱、脂质代谢障碍、糖化血红蛋白形成等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致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周围神经代谢异常,引起运动、感觉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琚坚  李青 《陕西中医》2002,23(4):334-336
吾师詹文涛从医四十余载 ,精通中西医学 ,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内科危急重症及疑难病症的诊治。笔者从师以来 ,随师诊治的糖尿病人不少 ,疗效颇佳 ,现将其对糖尿病的诊治经验初步总结报道如下。   1 关于糖尿病的中医发病机制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老化 ,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增加。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同时还有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 ,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 ,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引起功能缺陷及…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致使机体血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有效地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肝脏组织结构发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等出现的弥漫性的纤维化的肝脏疾病。最后使肝功能失去代偿能力,引起多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人体蛋白质的合成障碍,其中包括人体白蛋白、凝血因子和多种氨基酸代谢紊乱,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肝源性糖尿病;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长期DM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DM并发神经损害的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最多见,与DM性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并称为DM的三大慢性并发症[1],也称之为"三联病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排除其他因素,而由DM本身引起的临床或亚临床的周围神经损害[2]是DM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DM患者致残、致死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采取的对症治疗方式是降血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控制血糖指标,但患者要终生服药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产生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病足等并发症[2]。糖尿病目前虽还没有根治方法,但绝不是不治之症。糖尿病完全是一种可防可治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影响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糖尿病足(diabetes foot,DF)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因为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迟钝或失去感觉,或因下肢中小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使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由于轻度外伤、感染导致皮肤溃烂,局部组织坏死,双足感觉减退、麻木、发凉、疼痛,进一步可引起溃疡及干湿性坏疽[1]。医务人员及  相似文献   

18.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阳痿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体内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长期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一组综合症。由于长期代谢异常,导致严重并发症。近9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阳痿、早泄、性欲低下等。糖尿病性阳痿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继发下肢蜂窝组织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严重的、慢性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它是一种损及神经、血管、皮肤、肌腱甚至导致骨骼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可继发感染,包括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甚至截肢,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其中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轻微创伤、烫伤、趾甲修剪过短而引起出血、足癣治疗不当等易发生感染,一旦发生感染,易迅速向四周扩散,引起下肢蜂窝组织炎,重者扩散至附近的骨骼,引起趾骨骨炎或骨髓炎.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球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15%以上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稍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组织的破坏[2]。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关键因素,其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